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右心肿瘤12例诊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右心肿瘤诊断和手术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12例右心肿瘤(包括5例>90 g巨大右心肿瘤),经二维心超确诊后均在48小时内行体外循环下手术.其中黏液瘤9例(右房5例,双房2例,右室2例)均完整切除,右房脂肪肉瘤1例连同肿瘤侵犯之右房外侧壁一并切除,下腔静脉平滑肌瘤累及右房和右房平滑肌肉瘤突入下腔静脉各1例行肿瘤部分切除.同期6例行房间隔缺损自体心包补片修补,2例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1例因肿瘤破坏三尖瓣而行瓣膜替换,1例行未闭卵圆孔缝闭.结果围术期因右心衰竭死亡2例,均为右房巨大黏液瘤合并术前肺动脉高压.其余10例术后随访6个月~13年无复发,心功能NYHA Ⅱ~Ⅲ级.结论右心肿瘤确诊后应尽早手术,疗效良好,恶性肿瘤行部分切除也能获满意的短期疗效.巨大黏液瘤和术前肺动脉高压可能是围术期右心衰竭的危险因素.重视右心肿瘤心外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心脏粘液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至2012年诊治的14例心脏粘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外科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结果:共14例患者,男5例,女9例;年龄11-75(35±8.5)岁.以活动后胸闷、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位于左房12例,右房1例,左室1例.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肿瘤摘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未见肿瘤复发,心功能恢复到NYHAⅠ-Ⅱ级.结论:心脏粘液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确诊后需积极外科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是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右心黏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10月 - 2 0 0 1年 10月收治的 2 4例右心黏液瘤病例 (其中右心房黏液瘤 19例 ,右心室黏液瘤 5例 )。术前均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 ,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19例 ,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 1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3例。结果 :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 ,随访 2 0例 ,时间 1个月~ 6年 ,心功能 (NYHA分级 ) :Ⅰ级 11例 ,Ⅱ级 5例 ,Ⅲ级 2例。 1例死于非心脏方面的疾病 ,1例复发再次手术 ,复发率 5 % ,效果良好。结论 :右心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 ,手术效果满意 ,复发率低 ,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作用 ,应重视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2 年6 月至2012年 9月间经超声心动图确诊的79 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原发性心脏肿瘤摘除术。结果 随访6个月至5年,5例术后复发,其余术后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左房黏液瘤一经明确诊断即应尽早手术,外科手术效果佳,但是存在复发可能。心脏恶性肿瘤进展较快,应早期手术并结合综合性治疗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心脏原发肿瘤182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经验,回顾分析182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均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黏液瘤176例,恶性肿瘤6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177例,大部分或部分切除肿瘤2例,取活检3例.围手术期死亡5例,术后复发7例.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心脏肿瘤以心房黏液瘤多见,手术治疗心脏良性肿瘤近、远期效果理想.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右心黏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24例右心黏液瘤病例(其中右心房黏液瘤19例,右心室黏液瘤5例)。术前均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19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例。结果: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随访20例,时间1个月~6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2例。1例死于非心脏方面的疾病,1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5%,效果良好。结论:右心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作用,应重视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1982年至1996年收治的78例原发性心脏肿瘤,75例经手术治疗,3例死于术前,良性肿瘤69例,占92%。其中粘液瘤66例,占88%,比文献报道为高,心脏肿瘤的诊断以二维超声为最佳。对心脏肿瘤的治疗无一例外需要手术切除,且应视为急诊或亚急诊手术,以免失去手术机会。手术切口以右房+房间隔切口为佳,手术切除时应尽可能全层、广泛切除、以免术后复发。而对心脏恶性肿瘤的治疗,则以解决血液动力学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总结1例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分析和归纳心脏血管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和治疗。结果:患者在我院全麻下行心脏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血管肉瘤。术后4个月复发并转移,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原发性心脏血管肉瘤是一种预后较差的心脏恶性肿瘤。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心脏及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24例原发性心脏及心包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患者分别接受了不同的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UCG)、胸片、CT、冠状动脉CT、三维CT、MRI、心包穿刺和组织病理检查.10例患者行肿瘤根治切除,6例行肿瘤局部切除,8例行开胸探查和局部活体组织检查.结果 24例原发性心脏及心包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行肿瘤根治切除术的10例患者中,1例术后第7天死于呼吸循环衰竭,2例尚存活,2例久访,其余5例术后生存时间为1~4年,死于复发或转移.6例行肿瘤局部切除的患者存活4~16个月,死于心功能衰竭和恶液质等.8例仪行开胸探查和局部活体组织检查的患者中,6例在1年内死亡,2例失访.结论 UCG、CT、MRI、三维CT、冠状动脉CT、心血管造影等检查对原发性心脏及心包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选择有帮助,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早期手术治疗,尽量完全切除肿瘤,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心脏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与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原发性心脏肉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进行随访。所有肉瘤均按照FNCLCC分级系统进行分级。结果:心脏肉瘤8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5岁),男女比例为1∶3,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生部位:左心房4例,左心室1例,右心房1例,右房、右室及部分右室流出道1例,双侧心房1例。肿瘤直径从17 mm到93 mm。具体组织学类型:未分化多形性肉瘤3例,血管肉瘤、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平滑肌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去分化脂肪肉瘤各1例。所有肿瘤被分级为1级(2例)、2级(1例)、3级(5例)。除2例失访外,其余6例均获得随访结果,随访时间4~84个月(中位时间40个月),其中2例低级别(1级)肿瘤患者均未见复发及转移,4例中、高级别(2、3级)肿瘤患者在术后4~30个月死亡。结论:心脏肉瘤罕见,其中未分化多形性肉瘤与血管肉瘤多见,患者的总体预后差,与肿瘤的分级有关,由于本组样本量少,无法做统计学分析,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判断两者有无统计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心脏黏液瘤176例的诊断与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176例心脏黏液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统计我院手术治疗176倒心脏黏液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左心房黏液瘤160例,其中心脏多发瘤6例;右心房瘤12例;双房瘤3例;左心室瘤1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均由超声心动图确诊,并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摘除黏液瘤,同期行二尖辩成形和二尖瓣替换术5例。术后5例(2.84%)死亡。随访9个月~16年,6例(3.4%)复发。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黏液瘤的确诊具有特殊价值,立即彻底切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右心良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方法自1990年1月~至2003年1月本院共诊治右心良性肿瘤13例,其中右心房粘液瘤5例,右心房粘液瘤合并左心房粘液瘤4例,右室粘液瘤3例,右室纤维瘤1例.术前超声心动图均显示右房内和/或右室内存在反射光团.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同期6例行三尖瓣成形术.结果术后早期无死亡,1例术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行腹膜透析后恢复.随访6个月~5年,结果满意,未见复发.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及时手术和加强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右心良性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心脏大血管成形术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心脏大血管成形术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山东省立医院胸外科自1988-2001年在肺癌手术中涉及心脏大血管成形术的131例病例资料。结果 131例中上腔静脉置换或部分切除17例,左无名静脉与右心耳搭桥术1例,肺动脉成形术或楔形切除术86例,左心房部分切除术27例。全组无死亡,部分病例随访结果令人满意。结论 应用心脏大血管成形术可以提高肺癌手术切除率及手术的安全性,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8例左心房粘液瘤患者的手术治疗结果。均经右房、房间隔切口行粘液瘤切除术。7例粘液瘤附着于卵元隔上直接切除粘液瘤;1例瘤蒂附着于二尖瓣前瓣上行二尖瓣切除、机械瓣替换。术后除2例并发心房扑动和1例切口感染外无其它并发症。8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31月,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无远期死亡及并发症。文中对粘液瘤的诊断、手术时机、手术径路及注意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5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83例心脏黏液瘤病例(其中左心房黏液瘤57例,右心房黏液瘤19例,左心室黏液瘤2例,右心室黏液瘤5例)。术前经彩色超声心动图确诊,均在体外循环下行黏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62例,三尖瓣机械瓣置换术1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6例,隔膜型主动脉瓣下狭窄解除术1例。结果 无围术期及手术死亡,随访72例,时间1个月到6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51例,Ⅱ级11例,Ⅲ级4例,1例发生脑梗死死亡,1例死于车祸,1例死因不明,3例复发再次手术,复发率4.2%。结论 心脏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手术效果满意,复发率低,彩色超声心动图对诊断及术后随访有重要作用,应注意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Pulmonary and left atrial resection is not yet an established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lung cancer involving the left atrium. W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course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lung cancer involving the left atrium who were treated with pulmonary resection and partial atrial rese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1996 to December 2013, 51 patients underwent extended resection for lung cancer that invaded the surrounding organs. Of these, we focused on 12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or lung cancer involving the left atrium. The clinical course of each of these patients was investigat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most common histological subtype wa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neumonectomy was performed in nine patients, and right middle and lower lobectomy was performed in three patients. Complete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in 11 patients (92 %).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four patients (33 %)—prolonged air leakage in two patients, broncho-pleural fistula in one patient, and empyema in one patient. There were no surgical deaths. This study involved seven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N0–1 disease and five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N2 disease. The postoperativ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46 % in all patient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s in 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 N0–1 disease and N2 disease were 67 and 20 %,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Because treatment-related death was not observed and outcome was fair in patients with N0–1 disease, surgical resection for primary lung cancer involving the left atrium may be acceptable in selected patie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the outcome of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primary lung cancer involving the left atriu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2009—2019年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收治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患儿56例, 收集其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及手术记录等,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儿中, 胸膜肺母细胞瘤28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0例, 黏液表皮样癌6例, 血管瘤1例, 硬化性肺细胞瘤1例。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咳嗽26例, 气促17例, 咳血3例。另外, 发热15例, 胸痛3例, 上腹部疼痛2例。肿瘤位于左肺下叶18例, 右肺下叶11例, 左肺上叶10例, 右肺上叶7例, 右肺中叶6例, 肺门4例。56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开胸手术41例, 胸腔镜手术13例, 纤维支气管镜下手术2例。5例Ⅰ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儿术后未行化疗, 至随访结束仍存活。5例Ⅱ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儿中, 2例术后未化疗, 复发后死亡;3例术后化疗, 至随访结束仍存活。18例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均予IVADo方案化疗, 出现肿瘤复发6例, 远处转移3例, 肿瘤相关死亡8例。20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儿中, 行楔形切除术13例, 复发5例;行肺叶切除术6例, 复发1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1例, 术后复发。6例黏液表皮样癌患儿中, 行肺叶切除术5例, 行肺楔形切除术1例, 至随访结束均存活。1例血管瘤患儿行支气管镜下肿物切除术, 1例硬化性肺细胞瘤患儿行肺楔形切除术, 至随访结束均存活。结论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手术完整切除有利于取得良好预后。对于Ⅱ、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 化疗是必要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方法 2009—2019年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共收治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患儿56例, 收集其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病理资料及手术记录等,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患儿中, 胸膜肺母细胞瘤28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20例, 黏液表皮样癌6例, 血管瘤1例, 硬化性肺细胞瘤1例。临床表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 咳嗽26例, 气促17例, 咳血3例。另外, 发热15例, 胸痛3例, 上腹部疼痛2例。肿瘤位于左肺下叶18例, 右肺下叶11例, 左肺上叶10例, 右肺上叶7例, 右肺中叶6例, 肺门4例。56例患儿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开胸手术41例, 胸腔镜手术13例, 纤维支气管镜下手术2例。5例Ⅰ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儿术后未行化疗, 至随访结束仍存活。5例Ⅱ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儿中, 2例术后未化疗, 复发后死亡;3例术后化疗, 至随访结束仍存活。18例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患儿术后均予IVADo方案化疗, 出现肿瘤复发6例, 远处转移3例, 肿瘤相关死亡8例。20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儿中, 行楔形切除术13例, 复发5例;行肺叶切除术6例, 复发1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手术1例, 术后复发。6例黏液表皮样癌患儿中, 行肺叶切除术5例, 行肺楔形切除术1例, 至随访结束均存活。1例血管瘤患儿行支气管镜下肿物切除术, 1例硬化性肺细胞瘤患儿行肺楔形切除术, 至随访结束均存活。结论儿童肺部原发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 手术完整切除有利于取得良好预后。对于Ⅱ、Ⅲ型胸膜肺母细胞瘤, 化疗是必要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2001年1 月至2009年1 月我院收治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延伸至右侧心腔患者5 例,年龄41~49岁,心功能(NYHA)Ⅲ级3 例,Ⅱ级2 例。均为女性,5 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慌、胸闷、晕厥症状,病程4 天~5 个月。体检示双下肢水肿、腹水及肝大2 例,盆腔占位3 例。影像学检查提示,5 例患者下腔静脉、右心占位。3 例有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病史,1 例有左卵巢畸胎瘤剔除史;腹部手术与本次手术间隔15~36个月。肿瘤起源于左右生殖静脉各1 例,起源于左髂内静脉2 例,右髂内静脉1 例。术前行输尿管DJ管植入术2 例。结果:2 例患者接受分期手术。3 例患者一期行盆腔肿瘤及体外循环下行下腔静脉、右心肿瘤切除手术,2 例停循环时间分别为29,43min。无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随访1~72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其中Ⅰ级4 例,Ⅱ级1 例,1 例术后3 个月B 超发现盆腔复发肿瘤,随访5 年无盆腔包块明显增大,患者无自觉症状。3 例经下腔静脉切开的患者,1 例行下腔静脉重建,其它2 例均直接修补,术后随诊无下腔静脉梗阻。结论:提高对有子宫肌瘤病史或右心房肿物患者的警惕性,外科直视下进行心脏内肿物子宫附件病变组织及盆腔残余瘤体切除术,可获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