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2):111-113
目的观察加味远志散联合茴拉西坦治疗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痰浊蒙窍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aM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茴拉西坦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加味远志散,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和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头重如裹、纳呆脘胀、痰多吐涎、肢体困重和泛恶欲呕方面的症状积分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远志散对aMCI(痰浊蒙窍证)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在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中医证候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七福饮加味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位  刘茜茜 《新中医》2021,53(14):46-48
目的:观察七福饮加味对轻中度血管性痴呆(VD)肾虚髓减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轻中度VD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吡拉西坦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七福饮加味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的认知能力、中医证候积分,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升高(P0.05),智能减退、腰膝酸软、倦怠思卧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MMSE、MoCA评分均较高(P0.05),智能减退、腰膝酸软、倦怠思卧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结论:七福饮加味治疗轻中度VD髓海不足证疗效明显,能改善认识功能和髓海不足证的主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拟醒脑增记方对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痴呆发病在脑血管病发病后3个月以上,且发病持续3个月的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醒脑增记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银杏叶片、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简易智力状况量表(MMSE)评分、痴呆行为量表(BBS)评分、肾虚髓减证中医证候治疗前后变化情况。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评定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MMSE量表评分、BBS量表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平均积分、MMSE量表评分、BB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增记方治疗血管性痴呆(肾虚髓减证)疗效满意,是治疗本病证理想的方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巴茱合剂治疗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巴茱合剂口服,对照组给予金匮肾气丸配合银杏叶提取物片(金纳多)口服,疗程3个月。运用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智能,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中医证候疗效积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优于对照组71.1%,2组ADAS-cog评分、MMSE评分、ADL评分、中医证候疗效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治疗组ADAS-cog评分、MMSE评分、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巴茱合剂能够改善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证患者中医证候、智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宁夏地区汉族、回族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04例,进行问卷调查及中医证候辨证,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VD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积分关系。结果: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为VD患者的前3位证型,分别占总人数的38.7%、19.1%、18.6%;在肾精亏虚证中,50~59岁与60~69岁、70~79岁患者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69岁与70~79岁患病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浊阻窍证中,3个年龄段患者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瘀血阻络证中,3个年龄段患者人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痰浊阻窍证中,汉族、回族患者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积分与MMSE积分呈负相关(r=-0.569,P0.01)。结论:宁夏地区VD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肾虚、痰浊、瘀血为主;在肾精亏虚证中,随着年龄增长,患者人数逐渐增多;在痰浊阻窍证中,随着年龄增长,患者人数逐渐下降;在瘀血阻络证,虽然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人数呈上升趋势;在痰浊阻窍证中,汉族患者人数多于回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医证候积分与MMSE积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法针灸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ative Impairment,M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医健忘虚证型M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通督调神”法针刺配合艾灸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治疗后2个月随访期,应用MoCA、MMSE以及中医症状、证候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每组均完成30例,各脱落2例,试验最终应用ITT分析。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4%;对照组31.3%,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MoCA和MMSE量表结果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2个月随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8周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中医症状、证候量表结果分析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积分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督调神法针灸治疗中医虚证型MCI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提高患者MoCA和MMSE量表评分,有效改善中医虚证(肾精亏耗、心脾两虚)型MCI患者出现的中医症状、证候表现,且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7.
刘娟  尧荔  马越  刘真真  梁卫珍  于文琦 《新中医》2023,55(12):181-184
目的:基于引气归元理论观察雷火灸在中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 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66 例中老年MCI 患者,根据是否运用引气归元雷火灸治疗分为观察组34 例和对 照组3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引气归元雷火灸治疗,2 组均干预 7 d。比较2 组干预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痴呆生活质量问卷(QOL-D) 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记录2 组不良反应。结果:干预后,2 组MMSE、MoCA、QOL-D 评分均较干预前升 高,观察组MMSE、MoCA、QOL-D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中医证候积分 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 组均未 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引气归元理论指导下运用雷火灸治疗中老年MCI,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 其生活质量,改善认知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PS-CIN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与MoCA测评及P300检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例PS-CIND患者进行血管性认知障碍中医证候量化评分,P300潜伏期、波幅测定,分析中医证型特点,并进一步分析各证型中医证候评分与MoCA评分及其子项评分、P300潜伏期、波幅的相关性。结果:卒中后非痴呆型认知障碍证型以肾精亏虚证(67.5%)、痰浊阻窍证(62%)、瘀血阻络证(52.5%)3证型为主;且PS-CIND组患者肾精亏虚、痰浊蒙窍、瘀血阻络3证型的证候积分明显较其他型证侯积分高。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候积分与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9,-0.476,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精亏虚证候积分与MoCA子项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评分、延迟回忆评分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27,-0.689;痰浊蒙窍证积分与注意力评分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53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精亏虚证候积分与P300波幅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588(P0.05),痰浊蒙窍证候评分与潜伏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97(P0.05)。结论:PS-CIND患者以肾精亏虚证、痰浊蒙窍证、瘀血阻络证三个中医证型最常见。PS-CIND中医证候分型及量化以中医症状量化评分为参考外,MOCA及子项评分及P300潜伏期和波幅可参考,作为客观的心理测评和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饮子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痰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予尼莫地平片,30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地黄饮子,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Blessed-Roth行为量表(BBS)评分,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监测2组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中医疗效总有效率为75%(30/40),对照组为5%(2/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MMSE评分、MoCA评分明显提高,BB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BB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地黄饮子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痰阻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表现,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方联合安理申治疗痰浊阻窍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MCI患者,安理申合健脾化痰方组(A组)40例,安理申组(B组)40例,12周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简易精神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的血管阻力指数(RI)、屏气指数(BHI)的改变。结果 2组中医证候、MMSE、Mo CA、ADL评分及RI、BHI均改善,A组疗效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痰方联合安理申可以明显改善痰浊阻窍型MCI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复嗅启智针法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认知功能及嗅觉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M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复嗅启智针法进行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银杏叶提取物滴剂口服治疗,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采用五味试嗅液检测两组受试者嗅觉察觉阈值(DT)和嗅觉识别阈值(IT)。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MoCA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各项积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嗅觉察觉阈值和嗅觉识别阈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嗅觉察觉阈值较治疗前改善(P0.05),嗅觉识别阈值则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嗅觉察觉阈值及嗅觉识别阈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嗅启智针法能有效改善MCI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同时改善嗅觉障碍。  相似文献   

12.
张慧和  李玮  胡万华  赵娜 《新中医》2021,53(13):48-52
目的:观察五子衍宗汤治疗肾虚髓减型帕金森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PD-MCI)对患者血清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PD-MCI肾虚髓减型患者9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五子衍宗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6周后、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清UA以及血清Hcy的含量。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3.48%,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治疗12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cy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cy含量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MMSE、MoCA评分及血清UA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呈逐渐升高趋势,观察组MMSE、MoCA评分及血清UA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经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现象。结论:针对肾虚髓减型PD-MCI患者给予五子衍宗汤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血清UA、Hcy含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害(MCI)的认知特征、危险因素以及中医证候特征,为痴呆的早期诊断与干预提供参考。方法:MCI患者与认知正常者(NCS)对照,采用神经心理学评价量表评价认知功能,应用中医证候辨证量表进行中医证候调查。结果: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aMCI)组(44例)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显著低于NCS组(75例),计算与注意项二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NCS组平均受教育时间高于aMCI组,平均收缩压低于aMCI组。肾虚、气虚、痰浊证是aMCI和NCS组的常见证候,aMCI患者的复合证候出现比率增加。结论:aMCI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认知损害与高血压病、低文化有关。随着认知损害程度的加重,中医证候表现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1)患者中医证候与认知损害特点的关系。方法将120例MCI患者根据认知损害的领域不同分为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a MCI)及非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na MCI)两个亚型,按照老年期痴呆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并统计各中医证型患者在不同亚型的分布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各认知域包括视空间执行、命名、注意、语言表达、抽象、延迟回忆、定向力进行评分,并对中医证型与认知域损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20例MCI患者中a MCI型76例,na MCI型44例;肾虚髓减证38例,痰浊阻窍证36例,心脾两虚证18例,气滞血瘀证18例,心肝阴虚证10例。a MCI型中痰浊阻窍证最多(26例,34.2%),na MCI型中肾虚髓减证最多(18例,40.9%)。Mo CA总分由低到高依次为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气滞血瘀证、心脾两虚证、心肝阴虚证,肾虚髓减证分别与心肝阴虚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肾虚髓减证与视空间执行、定向力受损存在相关性(P0.05),痰浊阻窍证与语言表达、延迟回忆受损存在相关性(P0.05),心肝阴虚证、心脾两虚证、气滞血瘀证与各认知域受损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是MCI最常见证型,且肾虚髓减证患者视空间执行、定向力受损明显,痰浊阻窍证患者语言表达、延迟回忆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电针头穴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煜  张虹  赵凌 《四川中医》2012,(2):112-114
目的:观察电针头穴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MCI提供可靠证据。方法:将84例MCI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电针头穴组和辨证配穴组。电针头穴组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神庭;辨证配穴组在电针头穴组取穴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评定MCI患者中医证型,加用相应穴位;药物组口服尼莫地平。3个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MMSE量表和画钟测验评定,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结果:8周治疗结束后,3个组治疗前后在MMSE量表、画钟测验评分上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电针头穴组和辨证配穴组MMSE量表积分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电针头穴组与辨证配穴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在画钟测验评分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头穴对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独特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茴拉西坦治疗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痰瘀交阻证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预后。方法:将149例MCI痰瘀交阻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茴拉西坦口服;治疗组75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口服。两组均用药3个月,判定两组中、西医疗效,西医疗效指数,认知能力[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中医证候评分,阿尔茨海默病(AD)转化率及相关安全性。结果:西医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6.3%,治疗组为82.7%,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效指数为(4.07±1.34),治疗组为(12.08±2.6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2.2%,治疗组为88.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MSE,治疗后治疗组除时间定向能力和实物命名能力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或P0.01);ADL,治疗后治疗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变化显著(P0.05);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评分及总积分均较对照组相应指标变化显著(P0.05或P0.01)。AD转化率,随访6个月,治疗组3例(4.0%)进展为AD,对照组11例(14.9%)进展为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茴拉西坦治疗MCI痰瘀交阻证疗效肯定,安全性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刘源源  祝婕 《新中医》2016,48(9):20-22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菖蒲醒脑汤治疗中风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98例肾精亏虚、痰浊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2组均予常规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并针对中风后遗症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菖蒲醒脑汤内服。2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前后评定简易精神状态(MMSE)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 CA)量表和日常生活功能(ADL)量表评分与中医证候评分。结果:认知功能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1)。治疗后,观察组Mo CA、MMSE和ADL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菖蒲醒脑汤治疗能提高肾精亏虚、痰浊瘀阻证中风后MIC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疗效优于服用尼莫地平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虚痰浊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益气化浊方治疗,观察2组综合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7.5%,对照组为4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浊方治疗气虚痰浊型肺癌有较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减薯蓣丸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将96例轻、中度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减薯蓣丸浓缩汤剂,15 m L/次,1日2次)和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片,5 mg/次,睡前1次),每组48例,两组疗程均为12周。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测验量表及AD证候要素量表(AD-PES-11)评定。另收集同期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健康体检者(48例)为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及正常组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miR),包括miR-132,miR-34a,miR-9,let-7i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神经心理测验量表评分,AD-PES-11积分与miRNAs表达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明显升高,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量表总积分、肾虚、脾虚、髓减、痰浊、血瘀积分明显降低(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脾虚积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量表总积分、肾虚、脾虚、痰浊、血瘀积分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清miR-132,miR-34a,let-7i表达明显升高,miR-9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miR-132,miR-34a,let-7i表达明显降低,miR-9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miR-34a表达水平与肾虚、痰浊积分及总积分呈正相关(P0.01),miR-9表达水平与痰浊积分及总积分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加减薯蓣丸能有效改善AD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中医肾虚、脾虚、髓减、痰浊、血瘀状态,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miR-132,miR-34a,let-7i,miR-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对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进行筛查,来观察MoCA中文版在VCI诊断过程中的有效性;比较MoCA与MMSE的敏感性;观察MoCA在中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过程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75例受试者同时进行MoCA和MMSE量表检测,并记录积分;对2组受试者之间MoCA结果进行检验,了解MoCA的有效性和敏感性;比较MoCA在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组与血管性痴呆(VaD)组的子项目积分,了解VCIND与Va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对A组检出的VCI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计算并给予中药黄蒲通窍胶囊治疗,6周后复查中医证候积分、MoCA及MMSE评分.结果:MoCA和MMSE评定结果高度相关(r=0.932,P<0.001).A组和B组的MoCA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VCIND组与VaD组之间的MoCA结果比较,除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子项目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P>0.05),其他子项目的分值和总分在2组之间的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5.VCI患者MoCA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在一定程度上负相关;中药黄蒲通窍胶囊治疗前后的MoCA和MMSE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oCA中文版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敏感性,可用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筛查;VaD较VCIND在视空、执行、记忆、定向方面损害进一步加重;中药黄蒲通窍胶囊可以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MoCA可用于中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评估并优于MM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