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方法。方法器械吻合后用胃大弯侧大网膜覆盖吻合口。结果 12例术后无一例吻合口瘘发生。结论食管癌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器械吻合后用胃大弯侧大网膜覆盖吻合口,是降低吻合口瘘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2.
影响食管胃吻合口愈合的因素有食管胃吻合的质量,吻合口张力,吻合口血运及全身因素等。作者通过新的吻合方法即食管直视定点吻合法,使食管贲癌,贲门癌根治食管胃吻合口瘘发生率降至0.5%,证明此方法吻合质量高及提高吻合口质量在预防吻合口瘘发生中的重要性,此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胃胸内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2005-06-2010-06期间7例食管癌手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胸内吻合口瘘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胸内吻合口瘘早期有效的抗炎抗休克治疗,运用"四管法"治疗胸内吻合口瘘,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机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预防。方法:对78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采用吻合器吻合分析。结果:78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6.4%。结论: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采用吻合器吻合注意方法得当,是预防吻合口狭窄的关键。[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5.
吻合口溃疡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吻合口溃疡的病因、治疗和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2004年3月13例吻合口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吻合口溃疡经再次手术治疗,均治愈,其中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1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腹腔脓肿,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 吻合口溃疡发病原因多与首次胃切除术的术式选择或操作不当有关,治疗方法为再次外科手术,预防的关键在于规范施行初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8-09~2006-09对198例贲门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胸内吻合行原位胸膜包盖以达到胸膜化,预防吻合口瘘,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6例,女22例,年龄46~79岁。贲门癌(含胃底癌)75例,食管下段癌69例。食管中段癌44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胃与食管吻合196例,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2例。吻合口位于弓动脉下134例,位于弓上者64例,术后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2例,手工缝合73例,器械吻合135例,围手术期无死亡发生。1.2操作方法常规手术方式入胸,切开纵隔膜游离食管,位于预计食管吻合口部位前2cm处横向切开纵隔胸膜,再向…  相似文献   

7.
胃肠吻合口瘘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是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有学者报道,胃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6.5%。若处理不当,其死亡率可达28.5%~71%,一旦吻合口瘘发生,不仅病程长,患者遭受巨大痛苦,经济负担重,而且治疗困难,预后差。因此,积极预防并妥善处理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春明  方卫红 《临床》1997,4(2):104-104
我们自1982年5月起,无选择性对167例食管癌以及贲门癌切除术后病人采用大网膜包张吻合口,预防吻合口瘘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使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早期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法对行食管癌根治术的75例中发生颈部吻合口瘘的8例患者,进行及早干预、加强心理护理、瘘口护理、营养支持等。结果本组8例患者颈部吻合口瘘均愈合良好。结论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瘘,是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及早发现吻合口瘘的发生,是促进吻合口瘘早期愈合的前提。加强患者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颈部瘘口护理等是吻合口瘘愈合的重要保证,并可以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切除,食管重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发生于胸腔内,死亡率较高。国内资料中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6%~6.4%,部分患者并发败血症、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因此,有效治疗胸内吻合口瘘,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死亡仍是胸外科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谈坚 《中国临床医学》2001,8(3):281-282
目的:探讨食管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病因、预防、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吻合口漏的诊治方法。结果:6例吻合口漏经治疗均治愈。结论:根据吻合口漏的局部情况,采取非手术或手术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食管吻合口瘘是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最长见、最危险、最严重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18.5~57.1%.近年来由于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改进和创新了许多新的吻合方法、如胃腔内食管胃吻合法、食管腔内弹力环扎吻合法、食管置入吻合法、胃浆肌层舌状瓣覆盖食管目粘膜吻合法、隧道式食管胃吻合法、活瓣胃底形成术等,使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仍在1.7~5.5%之间.因此.术后食管吻合口瘘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 机械吻合现在,国内外许多地方均在临床应用管型吻合器和消化道缝合器.我国应用最广的是上海产的GF—Ⅰ型吻合器和XF—60 90型缝合器.应用吻合器和缝合器.不但操作简便、吻合牢靠、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Dixon术吻合口瘘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光辉 《临床医学》2005,25(5):51-53
目的探讨防治直肠癌Dixon术吻合口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自1980-2004年我们对562例直肠癌Dixon术吻合口瘘的防治方法,其中包括吻合口瘘的诊断,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防治方法的改进等。结果本组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6.2%,经过采用综合性措施,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术前一般状况的调整、术中严密操作、正确的引流管放置与灌洗引流、控制感染等综合性措施,可对直肠癌Dixon术吻合口瘘的防治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0年12月至2002年12月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544例。结果:544例结肠切除术,发生吻合口瘘27例。其中回肠结肠吻合术患者98例,发生吻合口瘘2例,182例结肠结肠吻合术患者,8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266例结肠、直肠吻合术患者中,17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结论:腹腔感染、急症手术及肠道准备、手术技术操作等均可明显影响结肠切除术后吻合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上海产 1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共 2 82例 ,结果无 1例发生吻合口瘘 ,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该方法对预防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有一定的作用 ,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总结7例食管癌吻合瘘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肠内营养支持、基础护理、减轻吻合口张力等措施,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吻合口瘘愈合,康复出院.提出早发现、早治疗是治愈吻合口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5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术后死亡原因40%~50%是吻合口瘘引起[1].颈部吻合口瘘较胸内吻合口瘘发生率高,食管胃吻合吻合口瘘发生率最低[2].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食管外科技术的提高,胸中段以上食管癌的手术方式现以食管次全切除、颈部食管与胃吻合重建术为首选,即“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其优点是切除病变组织完全,清除淋巴组织彻底。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略高于胸内吻合口瘘,文献报道胸内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3.4%,颈部型吻合口瘘为12.4%~26%。一旦发生吻合口瘘,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加重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我院胸外科自 1 990~ 2 0 0 0年行不同部位食管癌切除 ,消化道重建应用上海产 GF- 1型管状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吻合 ,计 580例。吻合口并发症中 ,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最高。现就术后随访 2 80例分析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2 80例中男 2 6 5例 ,女 1 5例 ,年龄 42~ 77岁 ;经右胸食管胃吻合 1 2 0例 ,经左胸主动脉弓下吻合 1 46例 ,主动脉弓上吻合1 4例 ,吻合口狭窄 36例 ,占随访人数 1 2 .8% ,均经食道吞钡 (吻合口小于 0 .5cm)及胃镜不能通过为诊断标准。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多数在 1~ 3个月内 ,少数在 1~ 2 a内 ,有 1例在术后 5a出现症状 ,经…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工作中,常遇到两根引流管相接吻合口连接不紧密、易脱落的问题,处理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吻合口处用胶布固定,以往固定常是用胶布垂直缠绕吻合口处,此法固定不紧密,仍易致脱落.笔者经过临床实验,发现采用胶布平行固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