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合成水杨酸乙酯。考察醇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氢钠的催化活性较高,在最佳条件下合成水杨酸乙酯,酯化率可达80.1%~88.2%。实验结果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催化用量2 g,n(乙醇) ∶n(水杨酸)=10∶1,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75~80 ℃。  相似文献   

2.
碘催化合成水杨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碘为催化剂,由水杨酸和乙醇合成了水杨酸乙酯.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品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醇酸物质的量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的25(mol)%,反应时间6.0h,反应温度为75~85℃时,水杨酸乙酯的产率为34.62%.  相似文献   

3.
本体法合成了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与三羟甲基丙烷(TMP)的加成物作为聚氨酯胶粘剂的固化剂。通过对反应产物-NCO含量和粘度的测定,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用量、HDI与TMP物质的量比对加成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由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产物组成和结构特征,获得本体法合成物HDI-TMP加成较佳工艺:n(HDI)∶n(TMP)=9∶1(即n(-NCO)∶n(-OH)=6∶1),催化剂DBTDL用量为0.05%(按TMP质量计),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h,即可制备出HDI-TMP理想加成物含量占总加成物52.66%的低粘度产物。  相似文献   

4.
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采用尿素作催化剂合成乙酰水杨酸。考察了温度、尿素用量、n(水杨酸)∶n(乙酸酐)和时间对反应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较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水杨酸)∶n(乙酸酐)=1∶3,尿素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5%,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60 min,此条件下,乙酰水杨酸收率达94.06%。  相似文献   

5.
李贺  曾庆友 《应用化工》2013,(10):1813-1815,1819
用茴香醛、丙二酸二乙酯和异戊醇为主要原料,在甘氨酸催化作用下一锅法合成紫外线吸收剂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丙二酸二乙酯)∶n(茴香醛)∶n(催化剂)=1.6∶1.0∶0.25,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8 h条件下,对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收率达85.8%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酯化反应研究,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和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酐质量的20%、乙醇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1.8∶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 ℃时,丁二酸单乙酯产率最高为68.76%;在丁二酸单乙酯的合成体系中加入分离出的副产物丁二酸二乙酯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单酯的产率(90.79%)。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14.50%,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 ℃时,乙酰水杨酸产率最高为77.57%;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时,催化能力才有明显下降,对连续使用过5次的催化剂重新活化后催化能力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丁二酸单乙酯的绿色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丁二酸酐和乙醇为原料,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对影响目标产物合成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得到了合成丁二酸单乙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乙醇)/n(丁二酸酐)为1.4,反应温度为95 ℃,反应时间为1.5 h,催化剂用量为20%(质量分数).该工艺消除了传统酯化反应催化剂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符合绿色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水杨酸、2-乙基己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直接反应合成了水杨酸-2-乙基己酯,并用折光率、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水杨酸与2-乙基己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化率和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出的最优反应条件为:n(水杨酸)∶n(2-乙基己醇)为1:3,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质量分数为水杨酸的10%,反应温度为130?140℃,反应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酯化率为98.85%,水杨酸-2-乙基己酯的收率为94.32%,纯度可以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9.
胡应喜  刘霞  翟严菊 《化学试剂》2003,25(4):235-236,249
研究了以水杨酸乙酯、双酚A为原料,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合成水杨酸双酚A醇,考查了催化剂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0.6g,反应温度为120-130℃,反应时间为4h,物料配比为2.10:1,在此条件下,产率在94%以上。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氢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共轭亚油酸乙酯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间歇式反应 ,以硫酸、磷酸、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共轭亚油酸乙酯进行了合成 ,并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产品收率和品质的影响。硫酸、对甲苯磺酸催化活性佳 ,磷酸催化活性差。得到了如下合成工艺条件 :硫酸催化 ;n(共轭亚油酸 )∶n(无水乙醇 ) =1∶6;酯化反应温度 76℃ ;反应时间 1h ;催化剂用量为共轭亚油酸质量的 2 5 % ,收率可达 75 % ,产品w(共轭亚油酸乙酯 ) =77%~ 82 %。  相似文献   

11.
咪唑与溴乙酸乙酯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的作用下合成1H 咪唑 1 乙酸,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影响反应的4种主要因素的大小顺序: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n(咪唑)/n(溴乙酸乙酯)=0 8,w(催化剂)=3%,反应温度为20~30℃,反应时间为3h。两步总收率可达64 8%~68 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质谱对1H 咪唑 1 乙酸的结构进行了确认。  相似文献   

12.
以甲醛和新蒸庚醛为原料,经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2,2-二羟甲基庚醛(DMH)。羟醛缩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n(甲醛)∶n(庚醛)∶n(NaOH)=4∶1∶1.3,缩合剂为w(NaOH)=10%溶液,反应时间为5 h。加甲酸中和碱,经精制DMH的收率达到67.8%。2,2-二羟甲基庚醛的结构用红外光谱(IR)、1H和13C核磁共振谱表征。  相似文献   

13.
2,2-二羟甲基丁酸的合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甲醛和丁醛为原料 ,经羟醛缩合及氧化反应合成了 2 ,2 二羟甲基丁酸 (DMBA)。缩合反应在 2 0℃、n(甲醛 ) /n(丁醛 ) =1 8、催化剂为w(Na2 CO3 ) =3%和w(NaOH) =2 %的混合溶液其用量占加入的甲醛和丁醛总用量的 1 5 %,反应 1h ,加甲酸中和碱 ,经精制使中间产物 2 ,2 二羟甲基丁醛的质量分数达到 91 0 %;氧化反应在 6 0℃、n(H2 O2 ) /n(2 ,2 二羟甲基丁醛 ) =1 2的条件下反应 6h ,产品收率 (相对于丁醛的用量 )达 81 1%,w(DMBA) =98%。  相似文献   

14.
苹果酸二薄荷酯的制备及其热裂解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海军  刘志华  任卓英  古昆  缪明明  李斌 《精细化工》2004,21(8):586-588,616
以薄荷醇和苹果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熔融酯化法制备苹果酸二薄荷酯。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w(对甲苯磺酸)=1 5%,原料配比n(薄荷醇)/n(苹果酸)=2 4,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20℃,苹果酸二薄荷酯收率达61 5%。产物经IR、MS和1H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在300、600和900℃对其热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合成(低聚)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了在特殊酸/碱双活性位催化剂催化下环氧乙烷(EO)嵌入乙酸乙酯(EA)合成(低聚)乙二醇乙醚乙酸酯(EGEEA)的一步法反应,经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鉴定得到了预期产物。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催化剂AB-5具有较高的单EO选择性,在催化剂用量为1.1 g/100 g EA,体系初压0.1 MPa,反应温度145~150℃,n(EA)∶n(EO)=51∶,EO加料速度为0.25 g/m in的优选条件下,单EO选择性达到w(EGEEA)=51.5%。  相似文献   

16.
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国民  顾海明  张进 《精细化工》2001,18(6):321-324
以黄樟素为原料合成了抗高血压药甲基多巴的重要中间体 3,4 亚甲基二氧苯基 2 丙酮。该工艺由环氧化和异构化两步反应组成 ,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体系的影响。优化的反应条件为 :环氧化反应 :1,2 二氯乙烷作溶剂 ,n (催化剂 )∶n(黄樟素 ) =0 0 0 39∶1 0 0 0 0 ,n (催化剂 )∶n (H2 O2 ) =0 0 0 46∶1 0 0 0 0 ,n (H2 O2 )∶n(黄樟素 ) =0 87∶1 0 0 ,反应时间 4h ,反应温度 83~ 85℃ ,环氧化的收率可达 92 % ;异构化反应 :以乙酸乙酯作溶剂 ,LiI作催化剂 ,n(LiI)∶n(粗产物 ) =0 0 45∶1 0 0 0 ,反应时间 6h ,反应温度 78~ 80℃ ,异构化收率可达91% ,w(3,4 亚甲基二氧苯基 2 丙酮 ) >95 %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醚化剂,在碱催化条件下,制备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产品取代度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NaOH)/n(淀粉葡萄糖基AGU)=0.2025,n(GTA)/n(AGU)=4.0,反应温度60℃的条件下反应6h,取代度可达1.0959。用FTIR和13CNMR表征了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的结构,X-ray衍射结果表明,阳离子化反应破坏了原淀粉的结晶结构,生成了具有非晶态结构的阳离子淀粉。  相似文献   

18.
戴燕  吕春绪  李斌栋  谭卫红 《精细化工》2013,30(2):221-224,228
以2-(4-氨基苯基)六氟异丙醇(Ⅰ)为原料,经重氮化、水解制得2-(4-羟基苯基)六氟异丙醇(Ⅱ),产物结构经EA、IR、1HNMR和MS确认;同时,对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结果表明,在重氮化反应温度为-2~2℃、w(H2SO4)=w(NaNO2)=30%、n(H2SO4)∶n(NaNO2)∶n(Ⅰ)=4.1∶1.1∶1.0及水解反应温度110℃、w(H2SO4)=50%、n(H2SO4)/n(Ⅰ)=11.0、水解时间2 h的优化条件下,目标物的平均收率高达91%。  相似文献   

19.
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催化合成亚油酸乙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两相滴定沉淀法制备了SO2-4/Ti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得到了适合亚油酸酯化的催化剂制备工艺条件:硫酸浸渍浓度0 75mol/L,浸渍时间4h,焙烧温度450℃,焙烧时间4h。首次将该催化剂用于亚油酸的酯化反应催化合成亚油酸乙酯,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亚油酸与乙醇酯化反应的影响规律,最佳反应条件为:n(无水乙醇)/n(亚油酸)=4,w(催化剂)=3%(相对于亚油酸),反应时间8h,亚油酸转化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20.
一种高性能的苯酚羟基化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Hβ沸石对复合氧化物进行修饰和改性,制得一种高性能苯酚羟基化用复合氧化物催化剂Fe Hβ80〔w(Hβ) =7%〕。以Fe Hβ80做催化剂,对羟基化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反应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5~70℃,反应时间0 25~0 5h,m(苯酚) /m(催化剂) =294~883,n(苯酚) /n(H2O2 ) =3 00~5 78,m(苯酚) /m(水) =0 43~0 91。以Fe Hβ80作催化剂,去离子水为溶剂,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0min,苯酚5 3g,m(苯酚) /m(催化剂) =294,n(苯酚) /n(H2O2 ) =3 00,溶剂水10 0g,反应结果表明,羟基化反应诱导期不到1min,苯酚转化率22 3%,苯二酚选择性91 9%,过氧化氢有效利用率62 1%。与Fe Cu Sn Zn O/γAl2O3、Fe Mg O/γAl2O3 和TS分子筛等典型苯酚羟基化用催化剂相比较,由于Hβ沸石能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提供合适的酸性中心,从而缩短了苯酚羟基化反应诱导期,提高了催化活性和目标产物选择性,降低了过氧化氢在反应器中积累所带来的风险。Fe Hβ80催化剂用量仅为TS分子筛的1 /29 4(质量比), 但羟基化反应诱导期仅1min(TS分子筛为120min),证明Fe Hβ80是一种高性能的苯酚羟基化用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