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危重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价值。【方法】对本院应用血液净化治疗的148例危重患者ARF进行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分为:A组(常规血透组,86例)和B组(持续血液净化组,6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及患者的病死率。【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较快下降,并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电解质、碳酸氢根、血pH水平较稳定,波动小,未发生高血钾。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而每天进入体内的液体却多过常规血透组(P<0.05)。B组血小板降低和APTT延长的发生率高于A组。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能较好地维持危重ARF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减少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周晓萍  张金黎  袁红伶 《新医学》2003,34(Z1):47-48
目的观察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29例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其中伴多器官功能衰竭1 5例,随机分为CBP治疗组(17例)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 IHD)组(12例),CBP治疗组包括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组10例、床旁连续性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组7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经CBP及IHD治疗后血清肌酐及血尿素氮均明显下降,其中CVVHDF组和IHD组对溶质的清除优于CVVH组(P<0.01).CBP组无1例发生治疗低血压,而IHD组4例发生透析低血压.CBP组生存率高于IHD组.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肾衰竭,尤其是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者,CBP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老年急性肾衰竭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采取局部枸橼酸抗凝的价值。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受治疗的78例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游离钠、血钠、碳酸氢根浓度、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治疗时间、实际超滤量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钠、血钠、碳酸氢根浓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时间、实际超滤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安全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6,P〈0.05)。结论 CVVH过程中,采取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于患者血清游离钠、血钠、碳酸氢根浓度无明显影响,可改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实际超滤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医院2002年1月~2005年2月的42例CRF伴CHF的患者接受CVVH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率(HR)、呼吸(RR)、血压(BP)、心功能改善情况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变化,并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碳酸氢根浓度(HCO3-)、动脉血pH值(pH)。结果CVVH治疗能明显减少CRF伴CHF患者的水、钠潴留,改善心功能,降低APACHEⅡ评分。对死亡组和存活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更高,而容量负荷(FO%)与死亡率密切相关。结论CRF伴CHF患者在血肌酐不高的情况下,如容量负荷过重即行CVVH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的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疗效及预后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7年12月我科治疗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需血液净化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与IHD组比较,CBP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很快下降,并能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电解质、碳酸氢根、血pH水平较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低。CBP组12例存活,7例)死亡;IHD组9例存活,7例死亡,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BP能明显改善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疗效优于IHD。  相似文献   

6.
目的伴随低血压的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能承受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本文探讨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伴随低血压的肾前性肾衰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伴随低血压的肾前性肾衰竭患者68例,以行CBP的患者作为治疗组(34例),同期未行CBP而仅行内科常规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4例)。两组均动态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碳酸氢根(HCO3-)、血钾(K+)及酸碱平衡等生化指标血乳酸等的变化,并动态监测心率、中心静脉压、多巴胺用量,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存率。结果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存活23例(67.6%),对照组存活6例(17.6%),两组差异显著(P<0.05)。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肾功能、生化指标、心率、中心静脉压等均较对照组得到很好控制。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纠正伴随低血压的肾前性肾衰竭患者的氮质血症和水钠潴留、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严重乳酸酸中毒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危重病监护病房2000年6月~2004年3月收治的25例严重乳酸酸中毒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13例)接受常规治疗,CVVH组(1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CVVH,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乳酸、血pH的变化,CVVH清除乳酸的效果,患者的死亡率.结果两组患者血乳酸下降、血pH上升的速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CVVH组优于常规组;CVVH滤过液中乳酸的含量与同时段血乳酸基本相同;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CVVH组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CVVH治疗能改善严重乳酸酸中毒患者的内环境,维持酸碱平衡,CVVH具有清除血乳酸的作用,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烧伤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36例烧伤患者随机分成CVVH组1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CVVH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CVVH治疗。两组均同时监测血白细胞、肌酐、尿素氮、钾离子、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l)、IL-6和内毒素(LPS)浓度等指标及并发症。结果CVVH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CVVH对烧伤脓毒症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7):3319-3320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我院采用血液透析法治疗的老年急性肾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研究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的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患者病死3例。整体护理配合在血液透析治疗老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中具有显著效果,患者的治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386-2387
目的研究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在老年重症肾衰竭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出17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采用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24h相比,治疗后24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APACHEⅡ评分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对象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2%。本组研究对象的生存率为62.92%;而合并急性肾损伤、重症肺炎、消化道出血以及多个器官损伤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边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尤其适合用于老年重症肾衰竭患者治疗中,有助于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迅速稳定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治疗伴急性肾衰竭 (ARF)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应用 CRRT治疗 2 2例伴 ARF的 MODS患者 ,所有患者CRRT治疗前后均记录液体摄入量 ,每日检查血肌酐 (SCr)、尿素氮 (BUN )、血钾、血碳酸氢根浓度、动脉血p H;对 10例存活患者 (存活组 )和 12例死亡组患者 (死亡组 )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回顾分析应用间歇性血液透析 (IHD)治疗 17例伴 ARF的 MODS患者的液体摄入量 ,每日晨 SCr、BU N、血钾。结果 :CRRT组和IHD组每日液体摄入量分别为 (5 2 37± 10 6 ) m l和 (2 319± 87) ml(P<0 .0 5 )。 IHD组透析间期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13例次 ,发生容量依赖性心功能衰竭 8例次 ;而 CRRT组分别为 3例次及 1例次 (P均 <0 .0 1)。IHD组每日晨平均 SCr、BU N均高于 CRRT组 (P均 <0 .0 5 )。 IHD组和 CRRT组存活率分别为 35 .3% (6 / 17)和4 5 .5 % (10 / 2 2 ,P>0 .0 5 )。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 ,病情更重 ,需要机械通气患者数更多。结论 :CRRT控制伴ARF的 MODS患者酸碱平衡、液体平衡及氮质血症优于 IHD;伴 ARF的 MODS患者的预后与原发病、衰竭器官数、年龄等因素有关 ;CRRT可以改善危重 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呋塞米联合氨茶碱微泵连续输注方法,对部分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暂缓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老年危重病患者是否有效。方法选择符合急性肾衰竭的可暂缓CVVH老年危重患者58例,按照入住先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大剂量呋塞米针200~800 mg/d和氨茶碱0.25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50 ml,对照组予呋塞米针200~800 mg/d 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50 ml,均采用微泵静脉内注射,0~4 ml/h静脉维持。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第7天的24 h 尿量,治疗后第1天、第7天的24 h呋塞米用量,治疗前后血肌酐值,治疗后第7天心率及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CVVH的患者比例和28 d 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1天和第7天的24 h 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22、-3.30,P均<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CVVH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两组治疗后第1天和第7天的24 h呋塞米用量、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血肌酐值、治疗后第7天的心率和28 d 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64、-1.42、0.71、2.79、-2.03,χ2=0.30, P均>0.05)。结论大剂量呋塞米联合氨茶碱微泵连续输注,能明显增加伴发急性肾衰竭的老年危重病患者的尿量,减少CVVH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观察钠模式和超滤模式联合应用对透析中低血压的作用。方法 收集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透析中低血压分为低血压组(2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进行相关因素的比较,并观察标准透析和联合应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在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透析低血压(P<0.05);②低血压组透析中超滤量增加(P<0.05);血钠、血浆白蛋白降低(P<0.05);血尿素氮和肌酐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超声心动图的分析结果显示低血压组左室肥厚、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④与标准透析相比,联合应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发生低血压的例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 老年尿毒症患者透析中低血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联合应用钠模式和超滤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序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对9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透析组46例进行序贯结肠透析治疗,血液透析组45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序贯透析组46例患者中,血尿酸、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降血尿酸效果比降血肌酐、尿素氮效果更佳,总有效率达98%,与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序贯透析组出现便意、轻度腹痛、大便失禁等不良反应,均较轻,不影响治疗;血液透析组出现低血压、高血压、心绞痛等不良反应,有22例次低血压患者经对症治疗无效,需终止治疗.结论序贯结肠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访视、监测;治疗中及治疗后加强对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可减轻患者的不适,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超滤量与心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峥  贾强 《中国血液净化》2005,4(12):655-656,668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超滤量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46例。根据透析前心功能分心力衰竭组(n=10)和非心力衰竭组(n=36)。透析中监测血压、心率和心电图,测量超滤率及超滤量与干体重之比。透析间期做心脏超声,测量左心房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检测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结果心力衰竭组较非心力衰竭组超滤率降低(P<0.01),超滤量/干体重的比例降低(P<0.05),透析中低血压、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率加快发生率高(P<0.0 1);心力衰竭组较非心力衰竭组心室壁增厚,心腔扩大,射血分数降低(P<0.01),血浆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降低(P<0.01)。结论心功能不稳定的患者对血液透析超滤的耐受性较差;超滤量过大,超滤速度过快,易导致心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efficacy, safety and side effects of routinely performed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 with 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 using a citrate-containing substitution solution 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ystemic low-dose unfractionated heparin-anticoagulation in postoperative cardiac surgery patients. DESIGN/SETTING: Database review of all patients on CVVH during a three-year period at a cardiovascular intensive care unit of a tertiary referring university hospital. PATIENTS: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cardiac surgery with acute or chronic renal failure were studied. Thirty-seven citrate CVVH courses in 31 patients (January to November 2000) and 59 heparin CVVH courses in 50 patients (1998 and 1999) had been undertaken postoperatively. Indications for hemofiltration were acute renal failure in 24 and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7 of the citrate patients, and acute renal failure in 44 and chronic renal failure in 6 of the heparin patients. INTERVENTIONS: CVVH with either 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 using a custom-made citrate-based substitution solution or unfractionated heparin anticoagulation. MEASUREMENTS: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median filtration time, hemofilters used per day, differences in creatinine and blood urea levels as opposed to baseline, blood loss within the first 24 h of hemofiltration, incidence of bleeding-related resternotomies, acidosis, and alkalosis.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ny of the measured parameters were registered. No serious electrolyte imbalance was observed in either group. Furthermore, the two groups did not differ in terms of mortality, duration of sta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or in hospital, and restoration rate of normal renal function. CONCLUSIONS: We conclude that citrate-based regional anticoagulation is effective, safe and easy to use in CVVH following cardiac surgery and might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for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in whom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ic heparin is contraindicate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联机血液透析滤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技术并发症产生因素及护理措施,为临床上使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提供依据或线索.方法 对6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1036例次,通过对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采用自身对照,观察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透析治疗中临床症状及溶质的变化,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血液透析及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机血液透析滤过对B:微球蛋白清除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对β2微球蛋白清除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血液透析比,联机血液透析滤过时低血压、肌肉痉挛、恶心呕吐、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症状的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首次使用滤器综合征10例次,血液透析滤过器内凝血3例次,无一例次热原反应及置换液异常输入.结论 联机血液透析滤过能同时清除中、小分子尿毒症毒素;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耐受性;实施正确护理可减少血液透析滤过技术相关并发症,保证其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危重病科2003年6月-2007年9月应用CBP治疗的19例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动脉血气分析、血压、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的改变。治疗前后记录Boston心力衰竭积分、APACHE Ⅱ评分。结果 14例患者心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73.7%:CBP治疗后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很快下降,内环境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氧合功能逐渐改善,Boston心力衰竭积分和APACHE Ⅱ评分明显降低;治疗过程生命征稳定,低血压和心律失常发生率低。结论 CBP能平稳地清除水分和溶质并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重症心力衰竭合并肾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