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胃瘫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是胃手术后比较少见的近期并发症之一。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行胃大部切除术98例,术后出现胃瘫并发症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瘫综合症是指胃大部切除后残胃以排空障碍为主要征象的胃动力紊乱综合症,是一种非机械性梗阻。我院从2000-10~2009-10共做胃大部切除术273例子,发生胃瘫综合症27例,占10.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方法:分析28例腹部手术后出现胃瘫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和诱发因素。结果:高龄、接受全麻及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患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大部分患者经保守治疗,9周内恢复正常。结论:高龄、麻醉及手术方式、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及精神因素与手术后胃瘫发生密切相关。综合保守治疗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常出现的一种早期并发症,是以术后胃动力紊乱、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一种功能性疾病.随着手术量的增加,发生率也相应增高,有报道胰十二指肠术后胃瘫的发生率可高达20%~50%[1].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PGS的相关报道较多,但腹部非胃十二指肠术后也可发生PGS,这方面的相关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通过9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总结经验,探寻最佳的护理技巧,具体落实术前宣教、指导;预防术后感染、术后康复护理和出院时的指导.结果:92例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顺利渡过恢复期,全部康复出院.结论:胃大部分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做到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对患者的预后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及残胃贲门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2006年对胃大部切除术后12例食管癌及4例残胃贲门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得了再次手术治疗,并比较各种重建消化道的术式,探讨选择何种重建方式更合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病人男12例,女4例,平均年龄62(52—78)岁。行胃大部切除术病因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3  相似文献   

7.
胃癌术后胃瘫是指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的一种功能性疾病,其诊断标准:①经1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但有胃潴留,尤其是固体食物;②胃引流量>800ml/d,并且持续时间>10 d;③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④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  相似文献   

8.
胃大部切除术是目前外科临床上治疗胃与十二指肠疾患方法之一,尤其是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胃大部切除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存在,其并发症有早晚期之分。所谓早期并发症即指术后一个月以内的并发症,而晚期并发症则是指术后一个月之后所发生的并发症。本文就目前文献报道其晚期并发症综述如下。1 胃切除术后Roux-y滞留综合征 在行胃切除后Roux-y胃空肠吻合术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年收治的15例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因、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肠内营养为主的综合疗法治愈,恢复时间为15~98d,平均33.2d。15例中,2例术后15-20d恢复,8例21-28d恢复,3例30-35d恢复,2例80~98d恢复。结论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属功能性病变,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0.
早期不当进食对胃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术后初期患者不当进食情况对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总结28例胃术后胃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发病前进食的情况.结果:28例中,19例有明确的不良进食史,主要表现为进食量过大、进食过快、食物种类多、食物种类更换过快.结论:进食过多、过快是导致患者胃术后胃瘫发生及加重的重要原因,应强调术后顺序更改饮食,并早期发现胃瘫表现,以期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1.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无张力,出现功能性排空障碍,有时会被误诊为输出段梗阻而再次手术,导致病人病情加重,延长恢复时间。因此,提高对此问题的认识,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有其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治疗的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结合手术发现,分析1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左上腹腔脓肿的X 线表现。本文显示脓腔气影94%,并发腹内扩散56%。通过对术后解剖结构改变与继发脓肿的X 线表现特点,检查方法,诊断价值的探讨,认为常规放射学在评价胃大部切除术后左上腹腔脓肿及腹内扩散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道力  刘斐 《人民军医》2000,43(10):593-593
我们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有不同程度上消化道症状的 30 2例残胃内镜下改变加以分析 ,以探讨术后残胃病变的特点及残胃癌的检出与术前病变的关系。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2 4 3例 ,女 59例 ;年龄 1 976岁。胃大部切除术后时间为 6个月 4 1年 ,其中≤ 1年 4 1例 ,1 1 4 9年 1 2 0例 ,≥ 5年 1 4 1例。术前诊断 :胃癌1 94例 ,术后时间≤ 1年 31例 ,1 1 4 9年 93例 ,≥ 5年70例 ;胃良性变 1 0 8例 ,术后时间≤ 1年 1 0例 ,1 1 4 9年 2 7例 ,≥年 71例 ,其中消化性溃疡 1 0 3例 ,胃外伤、急性胃扩张症各 2例 ,急性胃扭转 1例。1 2 …  相似文献   

14.
胃手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残胃排空延迟症,又叫残胃无力症、残胃排空障碍等,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以残胃排空不良为主要表现,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早期并发症。1995年-2000年我们曾行胃手术231例,发生该并发症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虽然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但都是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如对本病认识不足而不规范治疗.将会加重病情及带来严重不良后果,采取合理的保守治疗完全可以治愈。作者就我院近年来发生的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22例残胃排空障碍病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将69例因溃疡病行胃大部切除术后5~15年残胃患者,按手术方式及术后时间分为5组。A组:毕罗Ⅰ式,术后时间5~10年,B组:毕罗Ⅰ式,术后时间10~15年:C组:毕罗Ⅱ式,术后时间5~10年;D组:毕罗Ⅱ式,术后时间10~15年;P组:保留幽门、胃窦浆肌瓣式胃切除术式(PAFPG),术后时间5~10年。分别测定其血清及残胃粘膜过氧化脂质(LPO)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含量,同时残胃粘膜活检组织常规病理和超微病理检查。结果发现:不同术式的胃切除术,以毕罗Ⅱ式术后残胃氧自由基反应最为活跃,毕罗Ⅰ式次之,PAFPG式接近正常生理水平;同一术式的残胃,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其自由基反应加强;残胃粘膜及其血清中氧自由基反应对于残胃粘膜病变的诊断同病理形态学改变大致相符,但其变化明显早于病理形态学改变。本文提示:氧自由基反应参与了胃大部切除术后远期残胃粘膜病变演变过程,并且可以动态反映不同胃切除术式在不同术后时间残胃粘膜病变,有希望成为检测残胃粘膜病变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空腹胃电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体表胃肌电活动情况,分析胃动力障碍状况。方法 用WCDF体表胃电图分析仪,记录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的体表胃电活动。结果:①糖尿病胃轻瘫组的FP和FZ显示明显异常,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糖尿病胃轻瘫组的胃电节律紊乱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①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胃动力障碍主要表现在胃电节律紊乱;②异常的胃肌电活动可预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胃瘫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2007年间296例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的7例病人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胃瘫是由综合因素所致,发病与神经-精神因素、手术创伤因素和手术后胃解剖结构改变等因素相关,全部病人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胃瘫通过综合治疗如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胃肠持续减压、加强营养支持、适当合理应用胃肠动力药物等,均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胡仁健  韩军  林武华  张青平 《人民军医》2002,45(12):697-698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无力的治疗多采用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运用促胃肠蠕动药物、加强营养支持等 ,效果虽然较好 ,但治疗时间较长[1] 。为此 ,我们采用硬膜外插管 ,微量止痛泵定时、定量持续运用迷走神经兴奋药物 ,使症状迅速改善。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年龄 37~ 72岁 ,平均 5 8 5岁。胃癌根治 10例 ,胃溃疡胃大部切除 5例。毕Ⅰ式 2例 ,毕Ⅱ式 13例 ,伴轻度吻合口水肿 6例。在拔胃管 1~ 3d进餐期间仍出现上腹饱胀、恶心 ,可见扩张胃型 ,但未见蠕动波 ,振水音 (± ) ,复插胃管每天引流出 10 0 0~ 2 0 …  相似文献   

20.
全胃切除术P形空肠袢代胃术1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法很多,目前尚无一种被公认为最理想的方法。我院自1988年1月~1993年4月对“残胃癌”及胃窦癌或(和)R体瘤行根治性全胃切除,P形空肠祥代胃术14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l.1一般情况本组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34~66岁,平均50.7岁。胃窦癌累及8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再发癌3例,胃溃疡行胄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I例,胃体癌2例。14例中有12例水前经内窥镜活检明确诊断,2例术小行冰冻切片证实诊断。全组病例术前均经影像学检交未见远处转诊病灶。1.2手术方法均全麻,上腹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