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91例,分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和常规骨瓣对照组两组.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n=48),行单侧或双侧额颞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常规骨瓣对照组(n=43),行单侧或双侧颞顶瓣或额颞瓣开颅术.所有患者都经CT扫描证实颅脑损伤情况.结果伤后随访,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20例预后较好(41.67%),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12例;28例预后较差(58.33%),其中重残9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13例;常规骨瓣对照组:8例预后较好(18.60%),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4例;35例预后较差(81.40%),其中重残15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的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伤性脑积水、术后外伤性癫痫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外伤大骨瓣组30例,常规骨瓣组28例。所有病人都经CT扫描证实颅内损伤情况。结果伤后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组:恢复良好13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常规骨瓣组:恢复良好7例、中残4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2例。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病人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O.05)。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病人的切口疝和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O.05),但两组病人术后急性脑膨出、术后外伤性癫痫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具有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减压彻底等优点,可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标准大骨瓣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和常规去骨瓣减压治疗的11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脑积水及预后的情况。结果标准大骨瓣组66例患者有3例脑梗死,常规骨瓣组51例9例脑梗死(P〈0.05);标准大骨瓣组8例脑积水,常规骨瓣组5例脑积水(P〉0.05);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大骨瓣组:恢复良好15例、中残10例、重残22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6例;常规骨瓣组:恢复良好7例、中残7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常规骨瓣减压有更好的疗效,术后脑梗死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外伤大骨瓣组30例,常规骨瓣组28例。所有病人都经CT扫描证实颅内损伤情况。结果伤后6个月临床随访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组:恢复良好13例、中残3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常规骨瓣组:恢复良好7例、中残4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2例。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病人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病人的切口疝和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0.05),但两组病人术后急性脑膨出、术后外伤性癫痫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具有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减压彻底等优点,可显著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标准大骨瓣与常规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4例,比较其预后。结果标准大骨瓣组24例,其中死亡6例(25%),重残,植物状态9例(37.5%)和中残/良好8例(33.3%)。常规骨瓣组30例,其中死亡13例(43.3%),重残/植物状态13例(43.3%),中残,良好5例(16.7%),两组中残/良好率、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比常规骨瓣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行颞顶瓣开颅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常规骨瓣组),与2006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的30例(大骨瓣组)进行对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证实颅内损伤情况,术后治疗方案基本相同。观察比较大骨瓣组与常规骨瓣组患者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根据GOS评分法,大骨瓣组3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6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常规骨瓣组30例患者中,恢复良好7例,中残6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大骨瓣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骨瓣组。大骨瓣组术后脑梗死、脑膨出及脑积水的发生率分别为3.33%、6.67%和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癫痫、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但仍存在颅内感染等部分术后并发症,仍需要临床上神经外科医生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相似文献   

7.
标准外伤骨瓣与常规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标准外伤骨瓣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在治疗224例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方法:收治符合标准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224例,分为两组:(1)标准外伤大骨瓣组115例,(2)常规骨瓣组109例。所有病人都经CT扫描证实颅内损伤状况。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采用美国标准外伤骨瓣开颅减压术(12cm&#215;15cm),去除骨瓣,扩大硬膜腔减张缝合。常规骨瓣对照组根据血肿部位采用单侧或双侧颞顶瓣或额颞瓣开颅减压方法(6cm&#215;8cm)。结果:标准骨瓣治疗组病人恢复良好明显高于常规骨瓣对照组,长期昏迷和中残率低于常规骨瓣组(P〈0.05),标准骨瓣治疗组患者的迟发眭血肿和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均低于常规骨瓣组(P〈0.05)。结论:标准外伤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的疗效明显好于常规颞顶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的疗效。②方法采用标准组和常规组的两种不同类型术式,治疗8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③结果根据GCS评级术后6个月随访:标准外伤大骨瓣组恢复良好18例,中残9例,重残7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3例;常规骨瓣组恢复良好8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5例。④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严重脑挫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患者,疗效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其中127例接受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组),83例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对照组),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预后好,治疗组术后切口疝、脑梗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有其固有优点,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如能结合病情、把握好指征,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可取得较常规骨瓣开颅术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骨瓣开颅术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标准外伤大骨辩组38例和常规骨瓣组40例,比较两组术后的颅内压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标准外伤大骨瓣组的颅内压下降速度和幅度大于常规骨瓣组(P<0.05),术后切口疝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骨瓣组(X2=-4.68,P<0.05),而两组术后急性脑膨出、脑脊液漏,外伤性癫痫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情况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组优于常规骨瓣组(t=6.27,P<0.01).术后随访6个月,标准外伤大骨辩组的存活率和良好率均优于常规骨辩组(X2=6.57,P<0.05;X2=-4.36,P<0.0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具有显露充分、操作方便和减压彻底等优点,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83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辨减压术治疗,同时重视早期脑保护,维持内环境稳定,重视早期亚低温治疗、营养支持及微循环改善。术后随访1个月至12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积分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良好17例(20.48%),中残11例(13.25%),重残18例(21.69%),植物生存9例(10.84%),死亡28例(33.74%)。28例死亡患者中21例术前已出现呼吸不规则或异常,7例术中急性脑膨出,术后均死亡。存活55例中,8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7例伴外伤性癫痫。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充分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天宝 《中国医疗前沿》2012,(24):24+22-24,22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减压术对颅脑损伤所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颅脑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标准大骨瓣术组23例和常规减压术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标准大骨瓣术组恢复良好率、中残率显著高于常规减压术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减压术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减压术组,切口疝、癫痫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减压术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显著高于常规减压术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术治疗脑颅损伤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相对较少,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3.
叶宏权  朱永正  谢峥  王松平 《安徽医学》2009,30(9):1072-1074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按照GOS标准,伤后半年随访:预后较好35例(45%),其中恢复良好23例,中残12例;31例预后较差(40%),其中重残21例,植物状态10例;死亡12例(15%).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不同时期行去大骨瓣减压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1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早期(瞳孔等圆未大期)手术6例,中期(一侧瞳孔散大期)8例,晚期(双侧瞳孔散大期)2例。结果 16例中存活15例,晚期手术2例中死亡1例。早期手术组3个月后NIHSS评分及梗死对侧肢体肌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中期及晚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去大骨瓣减压手术可明显改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重型脑外伤的有效术式。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2012年4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将上述10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2例,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43例,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1)观察组术后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的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术后脑梗死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80例,按照GOS标准,术后随访半年,预后较好37例(46.25%),其中恢复良好24例(30.00%),中残13例(3.75%)。预后较差31例(38.75%),其中重残21例(26.25%),植物状态10例(12.50%);死亡12例(15.00%)。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脑疝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95例脑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行常规去骨瓣开颅术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疗效相关指标、神经功能、精神状态及应激状态。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72.1±10.6)min,出血量(101.8±18.8)ml,引流量(61.6±11.4)ml,颅内压(13.8±3.1)mmHg,意识恢复时间(2.42±0.56)d,CSS评分(17.5±2.7),血糖水平(5.8±0.8)mmol·L-1,均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23±0.88),GCS评分(13.8±2.4),MMSE评分(29.3±5.4),血胰岛素水平(13.2±2.3)IU·L-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有效地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缓解应激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姚业轩 《中外医疗》2013,(12):46-47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临床资料,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结果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后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肢体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自2005年-2008年临床上设计切取以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供血的腓肠神经筋膜蒂腓肠肌皮瓣,修复23例伴有死腔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1/3段和足踝创面,切取筋膜皮瓣面积(8~13)cm×(6~8)cm,其深层的肌肉(4~6)cm×(4~6)cm。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2个月,23例中22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缘远端发生小部分坏死,成活的皮瓣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伴有死腔或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缝匠肌髂骨瓣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6例的临床表现、影像资料和施行缝匠肌髂骨瓣植入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为8~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分为(38.3±4.1)分,术后12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5.2±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优41例,良11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为92.8%。结论缝匠肌髂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既重建了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又提供了可替代坏死骨质的自体活骨,且取材方便,易于操作,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