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进的Medium-Field多变量公钥加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FE多变量公钥加密方案。能够抵御高阶线性化方程攻击。给出了该改进方案在秩攻击和XL&Gröbner基算法攻击下的计算复杂度。通过分析可知,只要参数选择恰当,该改进方案也能够抵御秩攻击和XL&Gröbner基算法攻击。因此,该改进方案是一种安全的多变量公钥加密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Yap-Heng-Goi无证书签名方案不能抵抗公钥替换攻击的缺陷,基于双线性对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方案.使用短签名方案来生成用户的部分私钥,并直接和用户选取的秘密值构成签名私钥,在签名算法中使用了两个Hash函数来生成签名.由此签名的验证能够隐含地验证公钥的正确性,从而解决了Yap-Heng-Goi方案的安全问题,同时签名算法不需要对的计算,验证算法仅仅需要3个对的计算.安全性分析表明,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计算性Diffie-Hellman假设下,这种方案能够抵抗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下的存在性伪造.  相似文献   

3.
针对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基于AES-128算法的安全实现方案.基于密码算法实现准则的优先级分析,详细阐述了AES-128算法的S盒、行移位和列混合等子部件的具体设计,形成了嵌入式系统的安全实现方案.利用差分功耗分析和相关性功耗分析技术,对该实现方案进行了多次攻击测试,从而验证该方案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计算条件下,基于AES-128算法的安全实现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抵抗DPA攻击和CPA攻击.  相似文献   

4.
边缘智能设备、网关和云端在智能协同计算的过程中,存在隐私泄露、计算能力有限等问题。提高联邦学习可以大大提高智能协同计算的训练效率,但也会暴露边缘智能终端的训练集信息。基于此,提出了一种融合边缘智能计算和联邦学习的隐私保护方案(PPCEF)。首先,提出了一个基于共享秘密和权重掩码的轻量级隐私保护协议,该协议基于秘密共享的随机掩码方案,不仅可以在不损失模型精度的前提下保护梯度隐私,还可以抵抗设备掉线和设备间的共谋攻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其次,设计一种基于数字签名和哈希函数的算法,不仅可以实现消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还能抵抗重放攻击。最后,使用MNIST和CIFAR10数据集,证明提出的PPCEF方案在实践中安全且高效。  相似文献   

5.
代数攻击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密钥比特和输出比特之间的方程,然后通过解超定的低次方程组来恢复密钥。在代数攻击中,可以通过布尔函数的零化子建立低次方程,从而使算法的复杂度降低。文章首先给出了两种布尔函数零化子的构造方法,然后将构造2分别应用于LILI-128和Toyocrypt中,得到低次零化子,通过此低次零化子建立低次方程进行攻击。与已知的攻击方法相比较,攻击的复杂度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基于AES-128算法的安全实现方案.基于密码算法实现准则的优先级分析,详细阐述了AES-128算法的S盒、行移位和列混合等子部件的具体设计,形成了嵌入式系统的安全实现方案.利用差分功耗分析和相关性功耗分析技术,对该实现方案进行了多次攻击测试,从而验证该方案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一定计算条件下,基于AES-128算法的安全实现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抵抗DPA攻击和CPA攻击.  相似文献   

7.
MD5选择前缀碰撞攻击可应用于伪造CA证书等实际攻击中,构造MD5选择前缀碰撞对是攻击MD5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构造MD5选择前缀碰撞消息对时,需要利用高性能计算设备搜索(0,δb,δc,δc,)-消息对,文章用概率方法描述了生日攻击的原理,阐述了利用生日攻击思想搜索(0,δb,δc,δc,)-消息对的Pollard's rho算法和并行Pollard's rho算法,分析了算法的复杂度,最后给出了一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给出一类解线性方程组的直接方法。将此方法通过引入等价的方程组,从改善方程组的条件数入手,使得对病态的方程组有较好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电磁场分析中大型稀疏方程组迭代解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电磁场数值分析中的大型稀疏对称线性方程组,尤其是求解棱边有限元法生成的奇异方程组,通过时谐涡流场实例计算,比较了目前文献中出现的各种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预优处理的不完全乔列斯基分解共轭梯度算法,并得出了分别适用于节点有限元与棱边有限元离散方程组的最优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最后对非对称方程组的求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实际应用中对于安全高效代理盲签名的需要,基于双线性对映射提出了一个新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方案中对相关参数进行预先计算,并作为系统公开参数发布,签名生成过程无须进行双线性对的运算,与现有同类算法比较,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在实际应用中更具优势。在随机预言机模型和双线性Diffie-Hellman困难性假设下,证明了本文方案在两类攻击者适应性选择消息攻击和身份选择攻击下是存在不可伪造的。  相似文献   

11.
对一类无证书签名方案的攻击及改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给出了对一个已有的高效无证书签名方案的替换公钥攻击,表明了在该方案中,攻击者可以通过替换签名者公钥伪造签名。进而针对该攻击提出了改进方案,改进方案将用户单一公钥替换为公钥对,增加了公钥有效性验证,简化了签名产生算法,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具有存在性不可伪造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空空导弹可攻击区快速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种空空导弹可攻击区快速算法。该算法将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快速积分计算和可攻击区多项式拟合相结合,用可攻击区多项式拟合结果作为积分计算的初始值,进行可攻击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积分计算的速度和空空导弹可攻击区的精度。文中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某重点型号火控系统空空导弹可攻击区计算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当前车载网隐私保护机制的安全性和效率问题,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理论和匿名认证协议,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载网节点隐私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理论,采用安全高效的茫然传输机制,避开了传统的计算复杂的公钥密码算法.对方案的安全性和效率分析的结果表明,新方案不仅能够解决车载网中发送者隐私、接收者隐私、匿名性、共谋攻击、重放攻击等多种安全问题,而且认证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在计算性能受限的物联网环境中,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给出一个还原算法,它只需要信息量长度的比特序列就可以还原整体序列;通过分析非线性方程组构建的计算量和方程项数的膨胀情况,给出了还原难度的定性评估;另外还给出一个基于最小次数项的二元域上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一个改进群签名算法的攻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个群签名改进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方案存在的安全缺陷,针对这一缺陷给出了一种群成员联合攻击算法。该算法利用联合攻击两个群成员通过共享自己的群证书,可以生成一个群管理员无法追踪的群签名,而验证者不能发现。  相似文献   

16.
研究DDo S攻击源追踪技术,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概率包标记提出改进策略,设计攻击源追踪实现方案。通过在NS2仿真平台上测试,对仿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仿真实现了基于粒子群算法对DDo S攻击源的追踪,满足攻击路径重构的快速、准确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构造光滑函数将非光滑不等式组转化为一个非线性方程组,进而利用信赖域方法求解该方程组。算法使用了非单调结构,提高了计算的效率,扩大了算法的适用范围。在通常的假设下,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并给出了数值试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SCB算法的序列部分的分析,成功恢复了整体算法的种子密钥。攻击需要的计算复杂度为O(244),在获得18个密钥流状态字的情况下,可以完全恢复算法的初始密钥,攻击的成功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基于SAGA的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视距协同空战为背景,在对每个目标分配一枚导弹攻击的模式下,研究了协同多目标攻击空战决策问题.首先,基于对空战威胁态势的分析,将协同多目标攻击决策问题转化为导弹目标攻击分配的优化问题并建立其攻击效能评估模型.然后,提出将模拟退火遗传算法(SAGA)用于该问题的寻优,算法中个体采用整数编码,并采用非常规的交叉与变异操作产生新的个体.在进化结束后,通过最佳导弹目标分配个体求得最终协同攻击决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对最优分配方案的搜索效率明显优于单纯的遗传算法.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节点身份标识(ID)的口令进化的Ad hoc网络会话密钥方案,该方案包括系统初始化、基于ID的口令进化算法、节点身份认证算法和节点会话密钥算法4部分.方案中采用基于通信节点ID的口令作为节点身份认证和节点会话密钥的主要参数,减少了计算复杂度和交互次数,并采用了口令进化算法,使得相同节点每次通信的口令不同.而不同的口令和不同的随机数,又使得相同节点每次通信的密钥对不同,会话密钥也不同,既提高了口令的安全性,也提高了整个密钥方案的安全性.该方案的密钥不依赖任何控制节点,非常适合Ad hoc移动网络.该方案可以抵抗针对口令的字典攻击和各种密钥算法攻击,具有与RSA等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