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试采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拉美丽气田是在准噶尔盆地发现的第一个地质储量上千亿立方米的火山岩大气田。通过试井资料分析、无阻流量计算、无阻流量影响因素剖析、单井合理产量确定以及生产特点总结,对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试气、试采特征进行探讨及认识,为今后该区的滚动开发和气藏的稳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气井试采模式建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处于勘探开发早期阶段,主力产气层位为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受火山喷发多期性的控制,火山岩气藏岩性岩相变化较快、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严重,单井产能差异大,气藏类型复杂多样,通过气井详实可靠的试气、试采资料,进一步认识气藏至关重要.根据气田试气、试采实践,阐述了目前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气井试采模式,对单井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试采安排,各试采阶段目的明确,衔接合理,利用该方法进行单井试采,获得的资料能够有效地对单井进行动态评价,为火山岩气藏高效开发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3.
徐深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受火山喷发多期性的控制,气藏岩性、岩相变化较快,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严重,受构造与岩性双重因素控制成藏,气藏类型复杂。根据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地质特征和试气、试呆动态资料,建立适合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气井的试气、试采模式,并对气井产能测试的工作制度进行优化。获得的资料能更好的评价储层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拉美丽气田是新疆油田公司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发现的首个1000亿方级的大型火山岩气田,气田位于陆梁隆起东南部的滴南凸起上,由沿滴水泉西断裂自西向东分布滴西17井区、滴西14井区、滴西18井区和滴西10井区4个石炭系气藏组成。截止到2009年10月,气田正常生产气井15口,气田日产气水平123×104m3。为了加深对火山岩气藏的认识,本文综合应用试井动态分析方法,从储层物性、储层污染状况、气藏能量、产能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气藏后续开发生产及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特征与开发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发现、2005年探明的,主要气藏类型属于火山岩气藏。为了有效开发该类气藏,先后开展了露头勘测、密井网解剖以及长井段取心等研究,研究成果证实:大庆地区火山岩气藏在地质上具有储层岩性、岩相类型多样,平面和纵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气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气水关系复杂等特征。对徐深气田试气、试采和试验区开发动态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该类火山岩气藏在开发动态方面具有气井早期产能差异大、平面分布不均衡,单井控制的动态储量差异大,出水类型复杂多样等特征。通过综合地质、气藏工程、压裂工艺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结合火山岩气藏储层描述、地质建模、产能评价、水平井开发优化设计以及压裂增产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区火山岩气藏的开发对策:①深化火山岩气藏地质规律认识;②开展产能评价技术研究,完善技术手段;③优化直井设计,实现Ⅰ、Ⅱ类储层区块有效开发;④"整体考虑,分类治理",实现有效控水;⑤开展水平井开发技术攻关,探索火山岩气藏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克拉美丽气田是近年来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一个重大发现。针对该气田火山岩气藏内幕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井间产能差异大的特征,提出了动静态资料相结合的气井连通性分析方法:首先利用试井、试采及油气水性质等动态资料从开发角度对相邻井进行井间连通性分析,然后结合地质以及地震资料对火山岩体轮廓和内幕结构精细刻画的成果,进一步确定井间连通情况。以滴西18井区为例,采用上述气井连通性分析方法分析认为:DX182、DX1824是连通的,DX1804可能与DX18或者DX1805连通,其余井间的连通性较差。在研究区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对单井开发动态趋势预测与实际符合率达到80%以上,为克拉美丽气田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气井产能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的许多开发规律还有待探索,已经试采的井表明火山岩气藏的气井产能特征复杂,搞清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成功开发该气田的关键。利用地质、试采、试井及室内岩心实验等资料,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对火山岩气藏气井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宏观上,火山机构的分布范围、构造位置及储层类型对气井的产能有控制作用,火山岩相具有规模小、多变化的特点使得相邻气井产能变化大、可对比性差;微观上,受到井控可流动区域形态、规模、物性的影响,较窄的流动区域加上较低的地层系数,使得许多井采气指数下降较快,而气井的表皮系数、特殊的渗流特性(启动压力梯度和压力敏感性)、出地层水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气井的产能。此外生产测试中存在的各种情况(如压裂液返排、气井清井期、测试时间等)也可导致对产能认识的偏差。  相似文献   

8.
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储层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具有裂缝和孔隙双重介质特征,岩石坚硬、储层物性差、天然裂缝发育、自然产能低等特点,必须经过压裂改造才能获得较高产量,然而火山岩储层的复杂性给压裂改造造成很多困难,存在裂缝破裂和延伸机理认识不清、压裂液滤失大、人工裂缝扭曲或多裂缝、裂缝开度狭小、易砂堵、高储层温度、高启裂梯度、高施工泵压等问题。为此,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分析,总结出了一套抗高温、抗高压、抗砂堵、降滤失、快返排等储层改造技术,经试气和投产分析表明,压后增产效果明显,大大提高了火山岩压裂施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徐深气田单井动态描述研究方法,以传统解析试井解释结果为基础,结合静态地质研究成果及气井长期试采动态资料,应用数值试井方法,建立与火山岩储层形态、参数分布更贴近的地质模型,对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的开发动态特征实现全新的解读.该方法可较好地考虑储层的非均质性,是认识气藏开发生产条件下的储层动态参数,可靠预测气井未来生产动态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克拉美丽气田火山岩气藏开发主体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位于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东南部滴南凸起西端的克拉美丽气田,是以石炭系为目的层的火山岩气藏。火山岩气藏的气井存在产量低、递减快的难题。为此,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采用"整体部署、分步实施、井间接替"的原则,形成了下列配套开发技术,为提高该气田开发效果奠定了基础。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和井震结合的有利储层预测技术主要搞清了火山岩的岩性岩相特征,进而预测有效储层的展布。不同储层地质条件下的钻、完井方式优选技术成果主要包括:①在储层厚度较大、距边底水较远、裂缝相对发育的区域优选直井压裂投产;②在储层物性好、厚度大、距边底水较远的区域优选欠平衡直井投产;③在厚层、距边底水较远、夹层发育的区域,优选水平井压裂投产;④在距底水近、物性相对好的区域,选用欠平衡水平井裸眼完井投产。钻井工艺优化技术包括:①以优选钻头为重点的综合提速技术;②优化防漏堵漏技术;③欠平衡水平井钻井技术。增产改造及采气配套工艺技术和成果包括:①深层火山岩储层压裂技术;②井下作业储层保护技术;②直井和水平井现场压裂施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天然气井绝对无阻流量是反映气井潜在产能的重要指标,是科学、合理地确定气井产量的重要依据。气井绝对无阻流量通常由系统试井获得,对于低渗透气藏,用常规的系统试井方法确定二项式产能方程往往比较困难。在对气井产能二项式方程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储层类型及特性对产能试井资料的影响,基于靖边气田20多口气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建立了应用压力恢复资料确定气井产能的经验方法,经实例分析,方法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凝析气井产能试井解释中的阻塞表皮系数校正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钰  孙安培  张雅玲  阳建平  肖缇 《特种油气藏》2012,19(4):81-83,154,155
在循环注气凝析气井产能试井过程中,常会发生反凝析现象,导致凝析油在井底造成阻塞。在气井产能测试时,主要表现出常规二项式产能测试曲线为负斜率。为准确进行产能测试,将阻塞表皮系数理论与常规二项式产能方程理论相结合,获得了考虑阻塞效应前提下,相对准确的凝析气井产能试井方法。实测分析表明:该方法在产量校正基础上,可有效解决循环凝析气井产能试井曲线斜率为负的问题,并能正确获得气井产能。  相似文献   

13.
非达西渗流对低渗透气藏气水同产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驱气藏开采到一定程度就会产水,此时出现的气水两相流动会增大气体渗流阻力,使气井产量急 剧下降。 气井产能的确定是科学合理开发气田的基础,对气井的配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气水两 相渗流规律的变化,基于稳定渗流理论,引入了气水两相拟压力以及两相拟启动压力梯度,建立了启动压 力梯度、滑脱效应、应力敏感、地层伤害以及近井地带高速非达西影响的低渗透气藏气水同产水平井产能 方程。 研究表明:生产水气比对气井产能影响最大,在气井生产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气井见水;随着启动压 力梯度、应力敏感和生产水气比的增大,气井产能不断降低;随着滑脱因子增大,气井产能不断增加;在启 动压力梯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中,气相启动压力梯度比水相启动压力梯度所占的权重更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presents a general and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deliverability calculations of gas wells, which among other advantages, eliminates the need for conventional multipoint tests.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o the diffusivity equation for real gas flow under stabilized or pseudo-steady-state flow conditions and a wide range of rock and fluid properties are used to generate an empirical correlation for calculating gas well deliverability. The rock, fluid and system properties, used in developing previous correlations found in literature, were limited to reservoir pressure, reservoir temperature, gas specific gravity, reservoir permeability, wellbore radius, well drainage area, and shape factor. Additional key properties such as reservoir porosity, net formation thickness and skin factor are included in this work to develop a more general dimensionless Inflow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IPR). It is found that the general correlation, developed is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observed field data much closer than previous one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larger data set, an empirical relation to predict future deliverability from current flow test data is also developed.The two modified and general relation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provide a simple procedure for gas deliverability calculations which greatly simplifies the conventional deliverability testing methods. The required data can be obtained from a buildup test, or a single-point flow test, instead of an elaborate multipoint flow test. Further, the broad range of practically all rock and fluid properties used in developing the modified dimensionless IPR curves should cover the majority of the field situations generally encountered. The use of the modified dimensionless IPR curves, the pseudopressure formulation and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indicate a generality of the approach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rrespective of the gas reservoir system under study.  相似文献   

15.
凝析气藏地层中产生油气两相渗流后,对气井的产能测试数据进行分析时,常出现二项式产能方程的系数B为负数的异常情况,难以有效评价气井的产能,进而影响对气井生产动态的准确预测。为此,基于拟单相渗流方程和油气两相渗流方程,在气井的流动达到拟稳定阶段后,建立了拟单相稳定点产能评价方法(以下简称为拟单相法)和气液两相稳定点产能评价方法(以下简称为气液两相法);采用塔里木盆地牙哈气田的基础参数,应用新建立的产能评价方法计算气井在生产气油比相同、地层压力在露点压力以上及以下时的无阻流量;针对牙哈、塔中Ⅰ号、千米桥潜山、迪那2等4个凝析气田,应用新建立的产能评价方法计算凝析气井在不同生产气油比情形下的无阻流量,并选取典型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新建立的产能评价方法可以避免因地层中油气两相流的产生导致经典产能评价方法无法计算凝析气井无阻流量的情况;(2)当地层压力高于露点压力时,地层流体以单相流体为主,可以采用拟单相法;(3)当地层压力低于露点压力,地层中出现油气两相流动时,应采用气液两相法;(4)随着生产气油比增大,采用拟单相法和气液两相法计算的无阻流量的差异逐渐减小;(5)对于凝析油含量较高、生产气油比较低的凝析气井而言,采用气液两相法计算的无阻流量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6.
气井产能分析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气井产能分析在气田开发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目的就是得到适合气藏的产能方程,气井产能分析主要分为气井产能测试、气井产能分析两个阶段。气井产能测试以气体的稳定渗流理论为基础,目的是确定气井的产能方程和合理的生产制度,预测气井产量随着气藏衰竭而下降的方式。文章介绍了系统试井测试、等时试井测试和修正等时试井测试、一点法测试等测试方法;针对不同的产能测试方法得到的测试资料,采用不同的产能分析方法对资料进行解释与处理,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介绍了产能分析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靖边气田气井定产试验和压力递减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边气田进入稳产阶段以来,由于地层压力的逐渐衰竭,部分气井产能已显著降低,目前正面临产量递减。为了进一步加深对气田储层特性、气井产能特征、气藏稳产能力的认识,研究下古生界马五1+2气藏的稳产能力,预测气田增压时机,为合理确定气田开发规模、高效开发气田提供有力技术保障,2004年初选择典型井块开展了气井定产试验和分析。依托现场试验,通过气藏工程、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基本掌握了气井定产状态下的井口压力递减规律,加深了区块开发动态认识,达到了试验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鹏翥  舒萍 《天然气工业》2015,35(6):104-109
含边底水火山岩气藏改建地下储气库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先例。为此,以松辽盆地徐深气田D区块边底水火山岩气藏为例,从气藏构造特征、盖层和断层密封性、储层物性、流体性质、水体规模、气井产能、储层连通性等方面探讨了建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该区块盖层厚度大,分布稳定且岩性致密,多数断层活动相对较弱,不会对盖层密封性造成破坏,气藏原始气水界面分布比较接近,距离圈闭溢出点比较远,具有良好的圈闭密封性;②该区块气层单一,厚度较大,物性相对较好,总水体规模虽然较大,但有效水体规模适中;③该区块气井均具有一定产气能力和稳产能力,储层连通性整体较好,目前出水井主要位于气藏边部构造较低部位,气藏内部区域尚未发生严重水侵。结论认为,该区块具备改建地下储气库的可行性,但仍需要考虑和重视边底水水侵对地下储气库库容的影响这一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早期预测气井产能变化规律一直都是天然气开发的技术难点之一,常用的稳定渗流分析方法误差较大,而产量递减分析及压力不稳定试井分析经典方法同样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基于定压生产试井模型求解,改变过去简化计算指数积分函数的近似做法,精确计算气井绝对无阻流量解析解,并且以均质储层直井为参照基准,定量描述不同类型气井产能不稳定特征;结合新井产能评价的需求,研究形成了重点解决试气分析问题的实用新方法,并在四川盆地天然气开发热点区块的部分重点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研究及应用结果表明:①试井模型解析解的精确公式显著增强了对短时测试条件的适应性;②所制作的图版简要地揭示了气井不稳定产能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③当紊流效应特征参数未知时,根据定压生产试井模型分析气井无阻流量变化趋势需要进行变表皮系数迭代计算;④通过对比分析典型情况的计算结果,能够深化认识不同类型气井无阻流量的递减规律。结论认为,该新方法能够提高气井不稳定产能预测的准确性,可以广泛用于天然气勘探阶段、开发前期评价阶段、开发生产新井投产阶段的气井产能评价,有助于天然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制订。  相似文献   

20.
低渗气藏气井合理产量的确定是实现气藏稳产和提高采出程度的关键,但低渗气藏气井自然产能低,稳产期短,试井资料匮乏,给低渗气井合理配产带来较大困难.针对该情况,基于气井生产系统,将物质平衡方程与产能方程结合,通过生产数据建立多目标优化函数,并通过生产历史拟合确定出低渗气井的产能方程、单井控制储量和地层压力.在此基础上,考虑低渗气井的启动压力梯度、稳产时间、临界携液流量和外输压力等因素,建立了综合多种因素的低渗气藏合理配产模式.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配产方法合理、可靠,对低渗气藏实际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