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正> 从680名疑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非糖尿病受检者血清中筛检了13种不同的抗体,其中582人血清中发现含有这些抗体,九种抗体在一种IgG特定酶结合免疫吸附试验中凝集胰岛素,[微型酶免疫吸附试验(micro ELISA)],四种血清凝集人、猪和牛的胰岛素,五种只能和人的胰岛素起反应。“病的”人、猪和牛的胰岛素可置换(在剂量上按方法而定),所有三种胰岛素凝集四种血清,唯独人的胰岛素置换剩余的五种,在浓度达到1000u/L时,猪和牛的胰岛素几乎很少或没有作用。这些观察指出,在某些确有自身免疫性的人体中存在着抗体胰岛素的特异性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描绘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作用后SW-13细胞株体外培养生长的促进及抑制曲线,并比较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其I型受体抗体组及单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或其I型受体抗体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SW-13细胞增殖,其作用效果与作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P<0.05);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抗体能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SW-13细胞的刺激作用,并且对SW-13细胞的增殖亦有直接抑制的作用(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促进SW-13细胞株的生长,而这种作用亦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传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抗体可明显抑制这种生物学作用,可能在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C肽与胰岛素以克分子浓度自胰腺β细胞释放。血浆C肽浓度可以反映β细胞的分泌活性;由于胰岛素抗体与C肽不起交义反应,药用胰岛素均不含C肽,故胰岛素抗体与外源性胰岛素均不影响C肽免疫测定,因而C肽测定是研究β细胞功能的一种有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Ⅰ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描绘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Ⅰ型受体抗体作用后SW-13细胞株体外培养生长的促进及抑制曲线,并比较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其Ⅰ型受体抗体组及单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或其Ⅰ型受体抗体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SW-13细胞增殖,其作用效果与作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P<0.05);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抗体能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SW-13细胞的刺激作用,并且对SW-13细胞的增殖亦有直接抑制的作用(P<0.05).结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促进SW-13细胞株的生长,而这种作用亦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传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抗体可明显抑制这种生物学作用,可能在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1,6.-二苯基-1,3,5-已三烯(DPH)为荧光探剂,用荧光偏振法测定了Ca~(2+)、Mg~(2+)对完整红细胞膜脂区流动性的影响。Ca~(2+)能降低红细胞膜的流动性,而Mg~(2+)则无显著影响,细胞膜流动性的大小与膜上结合的Ca~(2+)量有关,而细胞所处的介质中Ca~(2+)浓度可影响膜上Ca~(2+)结合量。胰岛素对膜的流动性影响可能与膜上结合Ca~(2+)和Mg~(2+)相对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免疫胶体金渗滤斑点试验对抗精子抗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鉴定抗精子抗体的新方法。方法:用化学试剂提纯精子抗原,将其结合于硝酸纤维素膜上;以胶体金颗粒结合的羊抗人IgG作为标记抗体,建立检测人血抗精子抗体的免疫胶体金渗滤斑点试验。结果:抗原抗体通过渗滤在膜上反应,10min肉眼即可观察结果,100例临床血清标本的检测结果,本法与ELISA法基本相符.结论:免疫胶体金渗滤斑点试验可快速测定抗精子抗体,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C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岛素放射免疫测定虽已广泛用于临床与实验研究,但对已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则用处较少;因牛或猪胰岛素反复注射可产生胰岛素抗体,而这些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有相同的免疫性。因而干扰了胰岛素测定。C肽与胰岛素以等克分子浓度从胰腺β细胞释放,血浆C肽浓度可以反映β细胞的分泌活性;由于胰岛素抗体与C肽不起交叉反应,药用胰岛素均不含C肽,故胰岛素抗体与外源性胰岛素均不影响C肽免疫测定。因而,C肽测定是研究β细胞功能的一种有重要意义的新方法,有利于糖尿病与涉及糖代谢疾患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大鼠颅脑外伤后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不同伤情与伤后不同时间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结合率的变化规律。方法: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轻、中、重型颅脑伤及对照组4组,液压致伤。分别在伤后6,24,72h处死动物,测定血液中胰岛素和红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变化。结果:轻型和中型脑伤组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均升高,但在重型颅脑伤大鼠,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反而显著下降。全部颅脑伤大鼠的血液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结合率,在伤后6和24h均非  相似文献   

9.
<正> 临床应用的胰岛素取自异源性种属动物的胰腺,由于分子结构不同,加之提取不纯,均具有免疫原性,长期应用,大部分患者血清中可产生胰岛素抗体。胰岛素抗体能结合胰岛素,形成胰岛素-胰岛素抗体复合物,使胰岛素失去生物活性,久而久之,病人即产生耐药性,临床上为了控制病情,必须加大胰岛素剂量,但剂量的加大又更易促使胰岛素抗体的产  相似文献   

10.
我们建立了双抗体免疫抑制法ELISA(C-ELISA)测定人血清胰岛素的方法,第1抗体和第2抗体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1:5和1:1280;胰岛素浓度经过平方根对数变换后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直接关系(r=-0.99,P=0.01)线性范围为1~640mU/L,灵敏度为1mU/L;批内和批间变异分别为9.5%和12.5%,与RIA法相关良好,C-ELISA测定人血清胰岛素勿需特殊设备,无放射性污染,操作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Alzheimer相关的神经丝蛋白(Alzheimer-associated neuronal thread protein,AD7c-NTP)在正常小鼠海马CA1区的分布及其与胰岛素受体的共存关系。方法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小鼠脑蛋白提取物中AD7c-NTP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和抗体的特异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AD7c-NTP在正常小鼠海马CA1区的分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技术观察AD7c-NTP与胰岛素受体的共存关系。结果AD7c-NTP免疫反应阳性条带位于相对分子质量约41 000的位置,与文献报道一致;正常小鼠海马CA1区有AD7c-NT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布,细胞膜和细胞质染色并存在AD7c-NTP和胰岛素受体免疫反应双阳性细胞。结论AD7c-NTP在正常小鼠海马CA1区有分布并与胰岛素受体有共存关系,提示AD7c-NTP的功能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Kir6.2编码基因多态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高糖环境下,利拉鲁肽对Kir6.2基因E23K位点突变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以NIT-1细胞为研究对象,构建Kir6.2基因过表达野生型和E23K突变型NIT-1细胞,并用利拉鲁肽在高糖环境下进行24 h干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IT-1细胞凋亡率、细胞膜电位及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胰岛素含量,ELISA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含量,并以此间接研究胰岛素的分泌情况。结果 NIT-1细胞最适高糖培养浓度为60 mmol/L,在此浓度下胰岛素合成量最高,利拉鲁肽体外干预浓度选择10 mmol/L。过表达野生型Kir6.2基因NIT-1细胞的胰岛素分泌高于Kir6.2基因E23K突变型NIT-1细胞。过表达野生型Kir6.2基因NIT-1细胞在高糖环境中细胞膜电位进一步降低,细胞内Ca2+含量增加,而Kir6.2基因E23K突变型NIT-1细胞与单纯高糖培养相比无显著改变。利拉鲁肽在高糖环境中可有效减少野生型和突变型NIT-1细胞的凋亡,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下丘脑胰岛素及其受体在高血压大鼠的变化及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 hypertensive rats,SHR)与正常血压Wistar大鼠对照下丘脑的胰岛素含量、胰岛素受体最大结合容量(maximum binding capacity,Bmax)和平衡解离常数(equilibrium dissociation constant,KD),观察下丘脑前区微量注射胰岛素对平均动脉血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影响.结果 下丘脑胰岛素含量SHR高于Wistar大鼠,而血浆胰岛素与Wistar大鼠无明显变化.SHR下丘脑胰岛素受体Bmax显著低于Wistar大鼠,KD值无显著变化.SHR下丘脑前区微量注入0.2 pmol胰岛素,在注射1 h后MAP显著下降,Wistar大鼠组MAP无变化.结论 下丘脑胰岛素在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可能起到保护作用,抑制血压的过度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一种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TPK)活力测定方法。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小鼠肝和骨骼肌细胞膜成分,不进行膜胰岛素受体纯化,用单位膜蛋白胰岛素刺激前后的膜TPK活力改变值,作为评估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TPK活力的定量指标,并与传统方法的单位膜蛋白麦胚凝集素(WGA)亲和层析纯化后的胰岛索受体胰岛紊刺激前后的TPK活力改变值进行比较。结果 每mg膜蛋白基础(无胰岛索刺激)TPK活力明显高于每mg膜蛋白纯化后的胰岛素受体TPK活力(P〈0.01);每mg膜蛋白经胰岛素刺激的TPK活力改变值与每mg膜蛋白纯化后的胰岛素受体TPK活力改变值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 组织细胞膜上存在TPK,用胰岛素刺激的组织细胞膜TPK活力改变值,可作为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特异TPK活力。本方法不需要纯化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可作为评价组织细胞膜胰岛紊受体功能的实用科研技术。  相似文献   

15.
Human ultralente insul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greater solubility of human insulin and its possible faster action have led to doubts about whether a sufficiently long acting formulation could be produced to provide a basal supply for diabetics. In a double blind crossover study in 18 diabetics human ultralente insulin was as effective as beef ultralente insulin in controlling basal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median 5.7 mmol/l (103 mg/100 ml) with human and 6.3 mmol/l (114 mg/100 ml) with beef ultralente insulin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 and bovine insulin in the rise in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 from 0400 to 0700 after an injection the previous morning and no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receiving an adequate or insufficient dose of human ultralente insulin. Bovine insulin antibody binding was reduced with human insulin (p less than 0.002), which suggests that human insulin is less antigenic than beef insulin. Once daily human ultralente insulin provides a suitable formulation for the basal insulin requirement of diabetics.  相似文献   

16.
的探讨无针注射仪皮下注射胰岛素对健康成人胰岛素药代动力学的影响。②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式,与传统有针注射器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比较,观察血清胰岛素浓度的变化。③结果与传统方法比较,无针注射仪可使血清胰岛素达峰值时间提前(t=7.49,P<0.01),峰值增高(t=2.83,P<0.05),曲线下面积增加(t=2.84,P<0.05),血糖降低幅度加大(t=8.24,P<0.01)。④结论无针注射仪可改善健康成人血清胰岛素药代动力学的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刘华  曹第勇  杨尚君  刘红  杨梅  张鑫  柯力  郑倩 《重庆医学》2015,(23):3183-3186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胰岛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IL-1β组,IL-1β+EGCG1组(低浓度),IL-1β+ EGCG2组(高浓度)。CCK8检测细胞活性,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MIN6细胞基础胰岛素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量,Hochest 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比色法测定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含量,化学荧光法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L-1β组细胞活性降低,基础和葡糖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显著减少,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同时测得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ATP 含量减少,提示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并且 ROS 活性增加。给予低浓度和高浓度 EGCG 作用后,与 IL-1β组相比,细胞活性明显提高,基础和葡糖糖刺激胰岛素分泌量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增加,ATP 含量增加,同时 ROS 活性降低。且 IL-1β+EGCG2组作用更强。结论EGCC 可减轻 IL-1β诱导的 MIN6细胞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细胞 ATP 的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及降低 ROS 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避免移植组织的排斥反应,本文报导包裹胰岛人工膜的新的制备技术。该膜是在海藻酸钙外面包裹一层聚-L-赖氨酸。其最合适的CaCl_2浓度为2.2%及浸泡聚-L-赖氨酸的时间为10min。该时大分子量的血红蛋白不能透入而较小分子量的胰岛素、维生素B_(12)及培养液199却能自由通过。胰岛组织在微囊人工膜内生长良好并不断分泌胰岛素。上述研究说明人工膜制备技术已基本达到移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外源性胰岛素抗体综合征(EIAS)与外源性胰岛素诱导糖尿病患者产生胰岛素抗体(IAB)有关,其主要特点是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葡萄糖对给定浓度的胰岛素反应不足,严重胰岛素抵抗被定义为胰岛素需求量>200 U/d。本文报道了2009-05-25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62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在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 24 d后产生胰岛素抵抗,进而诱发了严重酮症酸中毒,胰岛素的用量最高达100 U/h,最终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63 h纠正了严重酸中毒和严重高血糖状态、清除了躯体内的IAB,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该病例提示在临床上,EIAS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增加胰岛素剂量不能改变其酸中毒和高血糖症状时,宜及早采用CRRT,避免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抗体和不同pH值的抗原修复液对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影响,以提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率.方法:采用3种不同抗体浓度作预处理后,分别在pH值6.0和pH值9.0条件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L2分子在食管磷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结果:PD-L2抗体稀释浓度1∶400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优于抗体浓度1∶800;pH值9.0的抗原修复液处理后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优于pH值6.0的抗原修复.结论:PD-L2抗体稀释浓度1∶400,pH值9.0抗原修复液处理后的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最佳,既可提高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表达率,又能提高制片质量,是理想的检测PD-L2分子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