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构建含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在293T细胞中验证NGF是否可以过表达。方法:将NGF基因克隆至慢病毒穿梭质粒Ubi-MCS-3FLAG-SV40-EGFP,然后利用酶切鉴定、PCR鉴定及测序验证后,同两个辅助质粒共转染到293T细胞中,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重组慢病毒感染293T细胞,通过荧光检测慢病毒的转染效果,用Western Blot检测NGF基因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PCR扩增鉴定和对重组慢病毒进行测序,提示重组慢病毒构建正确。荧光显微镜观察重组慢病毒感染的293T细胞,可见强荧光。Western Blot结果提示目的基因可正常表达。RT-PCR测得病毒滴度达到可利用标准。结论:人NGF重组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2.
背景:KLF4基因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目的:构建KLF4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PCR)目的基因KLF4后插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CDH中,构建重组载体pCDH—KLF4。通过PCR、双酶切和DNA测序方法对其鉴定,共同转染293NT细胞包装病毒,荧光显微镜观察报告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病毒上清,测定病毒的滴度。将重组的慢病毒感染5637细胞,RT—PCR检测KLF4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经限制性酶切和DNA测序分析证实重组慢病毒载体pCDH-KLF4的插入序列完全正确,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5637细胞后,细胞内KLF4mRNA高表达。结果证实,实验成功构建KLF4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构建携带小鼠ROFγt和glp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检测RORγt蛋白在293FT细胞中的表达。用RT-PCR扩增小鼠RORγt基因,将其克隆至PCR2.1T载体,酶切制备RORγtDNA片段,插入MigR1质粒后将RORγt-IRES-GFP定向连入慢病毒转移质粒pTK208,生成pXZ9-RORγt。用脂质体介导三质粒共转染法转染293F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以Western blot鉴定RORγt的表达。结果表明,RT-PCR扩增出RORγt基因并克隆入PCR2.1T载体;经亚克隆构建了慢病毒转移质粒XZ9-RORγt。质粒经脂质体转染293FT细胞获慢病毒颗粒,慢病毒颗粒体外高效感染293FT细胞,感染后Western blot检测到RORγt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pXZ9-RORγt,并在293细胞内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构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研究该基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提供基础。采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获得目的基因,基因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venus-IGFBP7,用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颗粒,感染K562细胞,并采用多种方法鉴定。结果表明,所获IGFBP7基因经测序与GenBank比对序列一致,慢病毒载体质粒venus-IGFBP7经BamHⅠ酶切鉴定片段大小正确,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绿色荧光蛋白在293T及K562细胞中表达,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到IGFBP7 mRNA和蛋白在K562细胞表达。结论:成功构建带有IGFBP7基因的慢病毒载体,为研究IGFBP7基因在K562细胞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构建重组人Nanog基因腺病毒载体(Ad-Nanog),转染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用于后续研究。 方法:设计含有KpnⅠ及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PCR扩增Nanog基因,将扩增产物亚克隆到pAdTrack-CMV穿梭质粒上,经双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重组穿梭质粒经PmeⅠ线性化后,在含有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中同源重组,筛选获得Ad-Nanog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acⅠ酶切线性化,脂质体转染293A细胞,包装和扩增病毒,并感染hucMSCs。 结果:重组腺病毒质粒经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测序结果和设计片段的序列一致。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在感染的hucMSCs中绿色荧光蛋白高效表达。 结论:成功构建了Nanog腺病毒表达载体,能高效转染hucMSCs,可用于后续转基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视紫红质启动子(rhodopsin,Rho)驱动的、大鼠视锥视杆细胞同源盒基因(cone-rod homeobox gene,CRX)为目的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V-Rho-EGFP/CRX,研究其在体外的转染效率.方法 用PCR法扩增质粒pEGFP-C3/CRX中的EGFP/CRX基因片段,取代慢病毒载体LV-Rho-EGFP中的EGFP片段,构建表达载体LV-Rho-EGFP/CRX,经酶切和双向测序验证.用磷酸钙沉淀法四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收集病毒,利用有限稀释法测定病毒滴度.用慢病毒原液感染光感受器细胞来源的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株HXO-RB44,观察感染情况.结果 成功构建慢病毒表达载体LV-Rho-EGFP/CRX,产生的慢病毒滴度为2×104 IU/ml,感染48h后,HXO-RB44细胞内可见强弱不等的绿色荧光.结论 重组载体LV-Rho-EGFP/CRX产生的慢病毒能感染光感受器细胞来源的HXO-RB44细胞,但还需提高转染的效率和滴度.  相似文献   

7.
背景:Beclin 1基因是哺乳动物的自噬调控基因。目的:实验拟构建Beclin 1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Beclin 1后插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ex中,构建重组载体pLenex-Beclin 1。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双酶切和DNA的测序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与辅助包装质粒共感染293T细胞。慢病毒颗粒转染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后,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eclin 1基因的过表达效率。结果与结论:聚合酶链反应鉴定结果显示扩增的阳性片段已插入pLenex载体,聚合酶链反应、双酶切和DNA测序结果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pLenex-Beclin 1的插入序列完全正确,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A549细胞后,细胞内Beclin 1蛋白高效表达。结果证实,实验成功构建了Beclin 1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背景:Beclin 1基因是哺乳动物的自噬调控基因。目的:实验拟构建Beclin 1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Beclin 1后插入慢病毒表达载体pLenex中,构建重组载体pLenex-Beclin 1。使用聚合酶链反应、双酶切和DNA的测序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与辅助包装质粒共感染293T细胞。慢病毒颗粒转染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后,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eclin 1基因的过表达效率。结果与结论:聚合酶链反应鉴定结果显示扩增的阳性片段已插入pLenex载体,聚合酶链反应、双酶切和DNA测序结果表明,重组慢病毒载体pLenex-Beclin 1的插入序列完全正确,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A549细胞后,细胞内Beclin 1蛋白高效表达。结果证实,实验成功构建了Beclin 1基因慢病毒过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Tiam1与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结直肠癌HT29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通过酶切Tiam1/C1199HA质粒获得Tiam1 cDNA片段,并将其克隆到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pCDF1-copGFP中,经酶切、测序鉴定.慢病毒表达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获得携带Tiam1和GFP融合基因的重组慢病毒.取病毒上清感染人结直肠HT29细胞株,荧光显微镜检测绿色荧光蛋白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Tiam1在靶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质粒pCDF1-Tiam1-copGFP酶切鉴定结果与目的基因条带吻合,克隆测序结果与NCBI收录的Tiam1基因序列(NM_003253)完全一致.重组慢病毒质粒可高效转染293FT细胞,病毒包装效率为88.34%.收获慢病毒上清可高效感染HT29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绿色荧光,感染效率为55.89%,感染后靶细胞中Tiam1稳定高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Tiam1与GFP融合基因的慢病毒表达栽体pCDF1-Tiam1-copGFP,并使目的基因在靶细胞中得到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Tiam1基因的相关功能提供了优质的稳定转染载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含Med19基因的过表达慢病毒栽体。方法:用PCR技术获得Med19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入酶切后的线性慢病毒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进行PCR及测序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共转染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包装成慢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滴度。结果:成功获取Med19基因,测序证实所获取基因序列完全正确。荧光显微镜以及Western blot检测均证实pGC-FU-Med19携有正确的Med19基因,并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病毒滴度为2×10~9TU/mL。结论:成功构建Med19基因慢病毒表达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目的是构建含有人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293T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限制性内切酶法获得B区缺失的人凝血因子Ⅷ基因(BDDhFⅧ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XZ208,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pXZ208-BDDhFⅧ;用限制性内切酶法鉴定载体的连接方向,用磷酸钙共沉淀法将重组质粒pXZ208-BDDhFⅧ分别与包装质粒ΔNRF、包膜蛋白质粒VSV-G共转染293T包装细胞,包装后感染293T细胞,并以pXZ171作为对照。在感染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DDhFⅧ基因的转录,一期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FⅧ的活性,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载体的感染效率,PCR检测BDDhFⅧ基因的整合。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表达载体pXZ208-BDDhFⅧ,其基因转导染效率达到了59.57%。RT-PCR法能够检测到BDDhFⅧ转录的mRNA。感染后24、48、72小时检测到细胞上清中FⅧ活性(FⅧ∶C)分别为12%、43%、87%。PCR法扩增出了534bp的特异性片段。结论:成功构建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XZ208-BDDhFⅧ,在体外可以有效感染293T细胞并表达有活性的FⅧ,提示基因治疗可应用于血友病A。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核干细胞因子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在白血病细胞株中的干扰效果进行鉴定,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针对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序列设计RNAi有效靶点,合成含RNA干扰序列、Loop环、Age I和EcoR I酶切位点,以及终止信号的单链DNA oligo,经退火形成双链DNA,与双酶切线性化的带有GFP荧光标记和嘌呤霉素抗性标记的GV248慢病毒空载体进行连接产生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菌,挑取重组阳性转化子进行菌落PCR反应,并对PCR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重组慢病毒载体及其两种辅助包装原件载体质粒pHelper1.0和p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的包装,收集、浓缩病毒液后测定其滴度,并转染HL-60、NB4以及K562等三种人白血病细胞株,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real-time PCR检测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敲减效率.结果 经测序证实正确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浓缩后其滴度为4×108 TU/ml,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其能有效转染进入HL-60、NB4及K562等白血病细胞株中,转染效率均在80%以上;real-time PCR显示转染后核干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在HL-60、NB4和K562细胞中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抑制效率分别为52.3%、80.5%、62.3%.结论 成功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其能有效干扰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NB4及K562中的核干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慢病毒介导且稳定表达病毒白细胞介素6(viral interleukin-6,vIL-6)蛋白的血管内皮细胞株。方法以质粒pvIL-6-Flag为模板,PCR扩增vIL-6基因,克隆至慢病毒载体p3DLV,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与慢病毒辅助包装元件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构建含vIL-6基因的重组慢病毒。重组慢病毒感染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经潮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western blot鉴定vIL-6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基因测序证实长度为615 bp的vIL-6基因成功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载体;重组慢病毒经包装、纯化后测得滴度为1.0×107 TU/mL。重组慢病毒感染EA.hy926细胞,经潮霉素筛选,形成生长形态良好的单克隆细胞株EA.hy926-vIL-6。western blot鉴定该细胞株可稳定表达vIL-6蛋白。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vIL-6的EA.hy926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vIL-6的生物学功能及致病机制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克隆小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基因,构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截短型fgfr1(△fgfr1)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BALB/c胎鼠脑组织为模板克隆全长型fgfr1基因,连接至克隆载体pCR-Blunt,通过反向PCR技术删除胞内磷酸化区域获得△fgfr1,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亚克隆至慢病毒转移质粒,构建携带EGFP及△fgfr1双顺反子自身失活型重组慢病毒表达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法与包装质粒及包膜蛋白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FT,超速离心浓缩病毒颗粒后转染293FT细胞,用荧光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FCM)检测EGFP的表达,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鉴定截短型FGFR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小鼠fgfr1基因,构建重组慢病毒转移载体LV-IRES-EGFP-△fgfr1及对照载体LV-IRES-EGFP,三质粒系统共转染293FT细胞后获得病毒滴度达到108 TU/ml。以重组病毒载体转染293FT细胞后第4天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较强绿色荧光表达,FCM检测转染效率可达9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后293FT细胞表达截短型FGFR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自身失活型慢病毒载体LV-IRES-EGFP-△fgfr1,并在真核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5.
背景:腺病毒的表达时间有限,会限制目的基因的表达时间和表达量,不利于实验的持续进行,故文章选择慢病毒作为载体,与目的基因大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片段进行基因重组。 目的:探讨构建含有大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慢病毒载体的方法。 方法:根据GenBank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序列(NM 145681.1),设计出该基因的特异性引物Trail-AgeⅠ-F和Trail-AgeⅠ-R,用PCR法从大鼠cDNA文库中扩增出目的基因,AgeⅠ酶切将该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GV218中,产生目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 Lipofeetamine 2000包裹构建的重组质粒和辅助包装载体,3个质粒共同转染293T细胞,产生含有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蛋白的慢病毒颗粒,收集病毒进行滴度鉴定,收集细胞提取蛋白进行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 结果与结论:筛选出的克隆阳性菌测序获得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全长861 bp,与GenBank中发表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包装后的病毒LV-mTrail在转染2 d后收集病毒液,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鉴定,从基因和蛋白的层面均证实携带有目的基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孔稀释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病毒滴度测定法测定结果为2×109 TU/mL。提示大肠杆菌同源重组法能有效和方便地构建出含有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基因的慢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携带miR-214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miR-214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从小鼠基因组DNA扩增miR-214基因,测序鉴定后克隆至pCDH-CMV-MCS-EF1-copGFP慢病毒载体上,测序鉴定、病毒包装后转染HEK29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将重组慢病毒载体感染HEK293细胞,应用萤光定量PCR法检测miR-214表达。结果重组慢病毒载体pCDH-CMV-miR-214-EF1-copGFP测序完全正确,pCDH-CMV-miR-214-EF1-copGFP感染的HEK293细胞中miR-214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成功构建小鼠miR-214重组慢病毒载体,并可在HEK293细胞中稳定表达出miR-214,为进一步进行miR-214的功能和机制研究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的慢病毒载体系统的构建,感染兔滑膜间充质干细胞(synovi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SMSC),以获得稳定表达GFP的兔SMSC。方法在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兔SMSC,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法将第三代慢病毒载体四质粒共转染293FT细胞产生慢病毒,收集、浓缩后进行滴度测定,对培养好的兔SMSC进行慢病毒感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第三代慢病毒四载体转染293FT细胞72 h可见到很强的GFP表达,收集、浓缩后测得病毒滴度为4.0×108 TU/ml,感染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约90%的兔SMSC标记上GFP基因。结论通过Lipofectamine2000转染法成功构建了第三代慢病毒高效率载体系统,且对兔SMSC感染效果良好,为以后兔SMSC的体内示踪标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背景: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或含有治疗因子的干细胞进行有选择性的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目的:建立含稳定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慢病毒质粒pVector-EGFP、pHelper、Envelope共转染293T细胞完成载体病毒构建,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慢病毒滴度;取对数生长期的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复感染指数MOI值0,5,10,15,20加入携带报告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稀释液,72h后观察各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效率及阳性转染率。结果与结论:携带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载体系统转染293T细胞能够正确表达,滴度为1×108TU/mL。包装好的病毒颗粒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二三天后,各孔均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MOI值从0增至10,细胞的阳性表达率逐渐提高(P〈0.05),MOI值为10的组能获得〉70%的转染率,但MOI值从10增至20,转染率变化不明显。说明以MOI值为10的滴度将慢病毒载体可将外源基因高效转入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建立含稳定转染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