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产前超声检测中孕期胎儿心脏发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建立21~25孕周正常胎儿心脏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节段分析法对203胎中孕期(21~25周)正常妊娠单胎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脏房室、肺动脉、主动脉、动脉导管内径及房室瓣血流速度、半月瓣血流速度、动脉导管血流速度及静脉导管血流速度。对各测量值与孕周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 ①心脏各房室、大血管及动脉导管内径随孕周增加而增大;②肺动脉与升主动脉内径比值不随孕周改变;③房室瓣口血流峰值流速不随孕周改变;④三尖瓣及二尖瓣血流A峰大于E峰;⑤半月瓣口、动脉导管、静脉导管血流峰值流速随孕周增加而增大。结论 建立21~25孕周胎儿心血管各结构内径及血流动力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可为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孕20~40周正常胎儿心脏结构及血流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测量2458例胎儿各房室内径、大血管内径及各瓣口血流速度。对其中854例正常胎儿心脏按不同孕周分为5组进行分析。结果在所观察的胎儿心脏各项参数中,其中各房室内径和主、肺动脉内径均与孕周呈直线相关(r值分别为0.69、0.68、0.70、0.68、0.73和0.72),而二尖瓣血流速度(E峰、A峰)、三尖瓣血流速度(E峰、A峰)、肺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和动脉导管血流速度(S峰、D峰)与孕周的相关关系较差(r值分别为0.33、0.06、0.35、0.04、0.22、0.23和0.09);并进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P<0.05。结论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心脏各径线大小与孕周呈明显相关,据此可评价胎儿心脏发育情况,更好地对异常胎心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3.
国人16~40周正常胎儿心腔径线的超声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人正常妊娠系列孕周(16~40周)的正常胎儿心腔径线变化规律.方法以二维超声测量757例正常胎儿心脏各房室内径,按孕周分为12组,计算心脏各房室内径的平均值,与孕周进行回归相关性比较.结果各心腔径线与孕周呈显著相关(P<0.01);右心房、心室横径大于左侧心房、心室(P<0.01).结论胎儿各心腔大小与孕周呈明显相关;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  相似文献   

4.
研究背景 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对胎儿及母体均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在临床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妊娠期母体合并症及胎儿畸形均可引起胎儿形态、发育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明确不同孕周正常胎儿的生长发育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发现胎儿期异常变化意义重大。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正常胎儿心脏径线及血流速度与孕周关系的研究,初步探讨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研究胎儿心脏发育趋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6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的胎儿心脏测量数据,统计分析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随孕周变化关系,分析正常胎儿心脏发育趋势,比较胎儿左右房室大小。结果 ①除胎心率与孕周无明显线性相关外,其他参数与孕周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随孕周增长而增大;心脏横径与孕周间的线性相关最明显,动脉导管舒张期流速受孕周影响最不明显;②右心房横径与左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与左心室横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心系统横径大于左心系统横径;③心脏横径/孕周比值均数为0.9562±0.1426,接近1.0。心脏横径/胸廓横径均数为0.4769±0.3023,接近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胎儿心脏发育评估的手段。随着胎儿超声心动技术的逐步开展应用,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胎儿心脏发育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胎儿超声心动技术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初步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研究胎儿心脏发育与孕周增长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6例正常胎儿超声心动图测值,统计胎儿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以及心率随孕周变化增长的关系,分析正常胎儿心脏发育趋势;比较胎儿左右房室大小.结果 ①胎儿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与孕周之间均呈线性相关关系,随孕周增长而增长,心脏横径与孕周间的线性相关性最大,动脉导管舒张期流速受孕周影响最小;胎心率与孕周无明显线性相关;②右心系统横径大于左心系统横径,右心房横径与左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与左心室横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心脏横径/孕周比值及心脏横径/胸廓横径比值均呈正态分布,前者均数为0.95,接近1.0;后者均数0.44,小于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评估胎儿心脏发育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儿心脏结构及其心功能的相关参数.[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不同孕周孕妇216例,比较不同孕周胎儿心腔径线、瓣膜口峰值血流速度、射血分数和Tei指数.[结果]胎儿时期心脏各腔室大小随着孕周的增长而增大,右室大于左室,结构上右室占优势;各瓣口峰值血流速度随胎龄增加而升高,二尖瓣小于三尖瓣,主...  相似文献   

7.
孕妇,28岁.孕2产1,孕27周.常规超声产前检查.超声所见:胎儿臀位,双顶径6.7 cm,股骨长径4.8 cm,头围25.2 cm,腹围22.8 cm,后壁胎盘,1级,羊水深度4.0cm.胎儿心脏探查:四腔心切面可显示,左、右房室大小基本对称,两条大动脉在心底交叉排列,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可显示,主动脉弓切面未见明显异常.动脉导管走行迂曲,内径细,约2.0 mm,CDFI:其内为逆向血流.左肺动脉内径2.1 mm,右肺动脉内径7.6 mm,右肺静脉内径5.5 mm,右肺动、静脉之间可见交通口,宽约0.6 mm,CDFI:交通口可见五彩血流(图1),PW测:流速大于250 cm/s.余胎儿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印象:(1)宫内孕单活胎,臀位;(2)胎儿右肺动静脉瘘可能;(3)胎儿动脉导管走行迂曲、内径细、血流逆向.足月顺娩,生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为右下肺动静脉瘘.  相似文献   

8.
多普勒超声观察正常11~14周胎儿心脏大血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多普勒技术观察妊娠11+0~14+6周正常胎儿心脏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方法 对230位正常妊娠孕妇在11+0~14+6周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同时观察胎儿心脏大血管.结果 主动脉血流速度高于主肺动脉和动脉导管,与孕周之间呈正相关,大动脉的射血时间与孕周之间呈正相关,而射血加速时间与孕周之间呈负相关;妊娠11~14周胎儿静脉导管显示率相对较低,而静脉导管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与孕周之间无相关性;至妊娠13周以后主动脉、主肺动脉、动脉导管的流速、射血时间和射血加速时间以及静脉导管的血流参数相对恒定.结论 妊娠13周以后可进行胎儿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但胎儿心脏大血管的观察难度较大.胎儿心脏大血管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可直接反映大血管本身状况,也可间接反应心脏的功能.当胎儿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时,有可能引起大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国人正常妊娠系列孕周(16~40周)正常胎儿大血管径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系统胎儿心脏超声检查以及产后随访无异常的胎儿757例,按孕周分为12组,超声分别测量升主动脉(AsAo)、主动脉弓(ArAo)、主动脉峡部(IsAo)、肺动脉(PA)和动脉导管(DA)径线大小(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并将各测量值与孕周行直线回归相关分析.结果同一分组中PA与AsAo径线比较,除16~18周外,其余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PA内径大于AsAo内径;IsAo与AsAo、ArAo径线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IsAo内径小于AsAo、ArAo内径.对各径线测值与孕周行直线回归分析显示,各径线测值均随孕周增加而增大,且与孕周呈显著相关性,AsAo、ArAo、IsAo、PA、DA与孕周相关系数分别为r=0.779、r=0.706、r=0.664、r=0.804、r=0.636,P均<0.01;PA与AsAo内径比值(PA/AsAo)与孕周行相关分析显示,r=0.032,P>0.05.结论胎儿大血管各部位径线与孕周呈明显相关性,胎儿心脏发育以右心占优势,IsAo内径较主动脉各部位内径均小.  相似文献   

10.
孕妇,28岁.孕1产0,孕32周,外地来我院会诊,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胎儿心脏位于胸腔内,左右侧肺环抱心脏,心尖朝向左前方,心房正位,心室右袢,房室连接一致.四腔心观显著不对称,十字交叉存在,左右心房间可见房间隔回声,并见卵圆孔活瓣在左房侧活动,左右心室间可见室间隔回声,未见连续中断,可见两组房室瓣,二尖瓣回声及启闭未见明显异常,三尖瓣隔叶及后叶显著下移,附着点靠近心尖,前叶冗长,固有心房及房化右室显著扩大,功能右室极度狭小.左室流出道观显示主动脉起自左心室,内径7.6 mm,右室流出道观见肺动脉起自发育正常的右室漏斗部,肺动脉内径8 mm,主、肺动脉根部交叉走行,肺动脉瓣口未见瓣叶回声,仅见强回声的肺动脉瓣残迹,心动周期中不活动.三血管-气管切面显示上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排列关系及内径比例未见明显异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三尖瓣口可见起源点极低的重度反流,肺动脉瓣口收缩期前向血流暗淡,全舒张期宽大反流,三血管-动脉导管切面显示动脉导管的反向血流,并通过肺动脉瓣口反流入右室流出道,持续整个舒张期.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缺如合并三尖瓣下移畸形,并经引产后尸检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