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流入主动脉壁内,将完整的主动脉壁一分为二,形成夹层血肿~([1])。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孕妇及胎儿病死率高,一经确诊须立即手术治疗~([2])。本院2016年6月收治1例妊娠晚期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同期行剖宫产及Bentall+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  相似文献   

2.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沿主动脉的长轴方向分离,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使主动脉管腔呈现二层分离的一种病理状态~[1]。随着血管腔内技术快速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已成为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溃疡等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2]。  相似文献   

3.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主动脉内膜自其所附着的有病变的中层处破裂,在动脉血流冲击下,内膜自破裂处继续沿此平面扩大分离范围,分离的内膜将主动脉腔分隔成真假双腔,是十分凶险的病症,为主动脉病变中首要的致死病种~([1])。根据Stanford分型可分为A、B两型,其中B型为内膜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4.
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在主动脉壁有或无自身病变(高血压、外伤等)基础的情况下突发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由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使主动脉管腔呈现真假两腔的一种病理状态~([1])。急性AD的临床表现通常为剧烈的胸背部撕裂样疼痛。未经治疗的急性AD患者预后差,50%于48 h内病死,30%于1周内病死,90%于3个月内病死~([2])。当夹层仅累及左锁骨下动脉  相似文献   

5.
正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占主动脉疾病的60%~70%,外科手术仍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1])。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变广泛,手术技术难度大,涉及的重要脏器多,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2])。因此,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本文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巍  杨建国  赵明  胡亚民  张洪斌  李拥军 《临床荟萃》2007,22(16):1177-1178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主动脉疾病。1994年Dakt等[1]进行了胸降主动脉瘤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景在平自1998年在国内率先开展该工作。近年来沧州市中心医院完成1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国产覆膜支架植入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3年9月至2006年8月本院应用国产覆膜支架植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9例,男性15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8.2±9.4)岁,急性期14例,慢性期5例。伴有高血压18例,冠心病4例,…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ve aneurysm)是指主动脉壁中层内裂开,并且在这裂开间隙有流动或凝固的血液[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Stanford B型是内膜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累及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者.主动脉夹层的传统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有一定数量的患者因合并重要脏器病变而不能手术治疗.有研究[2]开始应用带膜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还有研究[3]将这一技术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发现其具有创伤小、技术简单、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其原理是封闭内膜撕裂口,阻断真假腔之间血流的交通,从而使假腔血栓化,压缩假腔,扩张真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主动脉夹层属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指主动脉因各种病因导致壁内血流,从而发生中层撕裂,壁间分离形成相互交通或不交通的真腔与假腔[1-2].内膜破口是夹层发生的开端,血液经内膜破口流入内膜与中膜之间形成双腔.急性主动脉夹层可能的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等.急性主动脉夹层有两个解剖结局,一是假腔形成另外一个或多个破口,血液经其返流回真腔;二是主动脉破裂.有研究报道,胸主动脉瘤破裂病死率高达90% [3].主动脉夹层破裂分为完全破裂与不完全破裂,完全破裂即为主动脉全层破裂,血流经破裂口流出,这种情况病死率极高.不全破裂是指主动脉外膜未找到破口,但因假腔内积血压力增大,外膜变薄,血液成分外渗到胸腔内形成血胸或外膜出现微小破口.急性主动脉夹层根据是否累及升主动脉,分为Stanford A型、Stanford B型[4-5].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通过在主动脉内置入覆膜支架来隔绝内膜的主要破口,阻止假腔内压力继续增大导致的真腔受压,通过重新引导血流进入真腔达到重塑血管的作用.EVAR 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破裂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法[6-9].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采用EVAR成功救治急性主动脉夹层不全破裂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是一组临床特点相近且以主动脉源性胸背痛和高血压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和主动脉壁间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IMH)~([1])。有证据表明,40%~50%的PAU可并发主动脉夹层,或在发生时就可能发生破溃出血,有学者认为它们是主动脉夹层的早期征象~([2])。目前对这两种急性主动脉病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与主动脉夹层存在明显区别处理不当极易导致主动脉夹层破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1,2]).本病是一种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血管疾病,急性期病死率高,有研究~([3])报道,未经治疗的患者,约21%于24h,60%于2周,90%于3个月内死亡.其治疗也一直是心血管科最富挑战的领域.通过导管将覆膜支架送入主动脉瘤部位,进行腔内动脉瘤隔离手术是近年来主动脉瘤有效治疗的新进展~([4]).  相似文献   

11.
正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为发病急、病死率高、预后差。早在1970年,根据Daily提出的方法,将主动脉夹层依据近端内膜裂口位置分为Stanford A型和B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指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处以远的夹层。1999年Dake首次将腔内隔绝术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取得了较内科治疗更好的效果。随着血管腔内技术及支架材料的不断发展,Stanford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是最常见的主动脉急症,TEVAR(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治疗开创了腔内微创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新纪元,已渐渐取代手术治疗成为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文就目前国内外B型主动脉夹层行TEVAR术后的主动脉重塑过程、形态学变化及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指夹层从主动脉近端开始,侵犯到弓部与降主动脉,病变广泛,常累及重要脏器的血供,病情变化快,常因夹层破裂出现失血性休克、心包压塞等,患者多在短时间内死亡~([1-3])。随着心血管外科低温体外循环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Stanford B型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修复和单纯药物治疗近中期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全面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国内外发表的关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和药物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研究文献,抽提不同治疗方法近中期死亡率数据,运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研究,1 797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选(腔内修复组610例,药物治疗组1 1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30 d死亡率腔内修复组与药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58,95%CI(0.20,1.68),P=0.315];1年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1,95%CI(0.47,2.16),P=0.978];23年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CI(0.72,1.88),P=0.540];43年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6,95%CI(0.72,1.88),P=0.540];45年死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34,95%CI(0.74,2.44),P=0.334]。结论当前的数据表明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稳定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与未行介入的单纯药物治疗相比,近中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介入治疗最佳时机的选择需更多的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总结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6年6月共51例不同类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其中急性夹层34例,慢性夹层17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11例,主动脉夹层Satnford B型37例,创伤性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例,外伤性头臂干夹层动脉瘤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深低温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远端术中支架置入术11例,行"Bentall手术"3例,"保留弓顶"1例,行右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升主动脉转流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36例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果 1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A型患者,术前合并脑梗死,术后出现自发性脑出血,经手术治疗死亡;2例外伤性夹层动脉瘤经腔内修复术,术后痊愈;1例Stanford B型慢性夹层患者非手术治疗假腔内血栓形成,破口闭合。其余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30例随访2~26个月,人工血管通畅无扭曲,支架位置及形态正常,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依据主动脉夹层的不同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可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性主动脉夹层31例,慢性主动脉夹层7例;均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的杂交手术治疗,术后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后3、6、12个月均行CT血管造影进行随访。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死亡1例,病死率为2.63%;术后发生内漏2例,脑梗死2例,低氧血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35例随访3~12个月,CT血管造影显示支架形态良好,无移位,假腔血栓逐渐形成。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联合解剖外旁路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注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Stanford B型动脉夹层是累及左锁骨下动脉起始点(即分界点)以下病变,为主动脉夹层(AD)的一种危重类型,通常发病急且临床症状多~[1],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主动脉破裂,增加大出血或猝死率~[2]。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主动脉夹层检出率显著提高~[3]。目前临床治疗Stanford B型动脉夹层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为主,但该术式移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68例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术中移植物全部释放成功,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无血栓栓塞、截瘫、器官缺血、吻合口狭窄、动脉瘤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报道妊娠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例,并收集近年文献进行复习,总结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收集近年来8篇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文献,共9例,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表现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手段而确诊。其中8例为Stanford A型,1例为B型。8例A型患者均行剖宫产+急诊手术治疗,出现1例患者死亡,1例胎儿死亡;1例B型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存活,胎儿流产。本文报道病例为妊娠合并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早期行药物保守治疗,于妊娠37周胎儿发育成熟时行剖宫产术,而后择期行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患者及胎儿均存活。结论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起病凶险,进展迅速,早期诊断、根据母婴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是挽救患者及胎儿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病变最常见的灾难性疾病,根据Stanford分型,主动脉夹层分为A、B两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首选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则应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进行治疗。以往认为累及弓部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需要在体外循环下,甚至需要深低温停循环下以及复杂的弓部置换手术,至今仍是心脏外科医生具有挑战性的手术[1-2]。随着手术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