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鼻腔及上颌窦前壁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方法:采用经鼻内镜及上颌窦前壁双径路手术治疗复发性霉菌性上颌窦炎7例,复发性上颌窦后鼻孔息肉11例,复发性上颌窦囊肿6例,复发性上颌窦.筛窦乳头状瘤5例。结果:上述病例术后随访2~5年均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经鼻腔手术处理上颌窦病变,存在操作死角与盲区,为避免复发彻底清除病变应采用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息镜下上颌窦息肉,囊肿手术切除方法。方法:将上颌窦内息肉和囊肿的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治疗组应用Rudolf4.5mm上颌窦开窗器,经下鼻道钻孔,套管内窥及息肉囊肿,电动吸引切割器切除。对照组经扩大自然开口,用上颌窦息肉钳清除窦口可见到的息肉和囊肿。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0%,治愈率为82.00%: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率为84.78%,治愈率为60.8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鼻内镜下经下鼻道钻孔上颌窦息肉.囊肿电动吸引切割术是一种简单.疗效肯定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单径路鼻内镜手术和经尖牙窝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息肉的疗效.方法:36例上颌窦息肉中17例行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单径路鼻内镜手术(简称单径路),19例行经尖牙窝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鼻内镜手术(简称双径路).结果:随访1年,单径路组17例中治愈13例,治愈率76.47%;双径路组19例中治愈18例,治愈率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尖牙窝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鼻内镜手术可彻底清除上颌窦息肉,恢复上颌窦的生理性引流通道,减少复发,弥补了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单径路鼻内镜手术在处理上颌窦息肉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主要方法。方法:根据鼻窦CT或MRI所示囊肿在上颌窦内的部位和并发疾病不同,选用不同的手术径路。结果:所有病变全部1次清除干净,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38例,1年以上13例,经轴、冠位CT复查,未见囊肿在原手术部位复发。结论:根据术前轴冠位CT、MRI等影像学资料,灵活地、个体化地选择不同的手术径路,基本能够完成所有上颌窦囊肿摘除术。鼻内镜下囊肿摘除术,避免上颌窦根治术的唇下切口,同时明视下手术,损伤轻,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治疗方法,探讨鼻内镜手术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6月-2007年6月年收治的38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施行鼻内镜手术患者。结果38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完整切除肿瘤(其中6例联合上颌窦根治术),随访12-48个月,5例术后12个月内复发,其余33例在随访期内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肿瘤广泛侵及上颌窦内的T3级病变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鼻窦手术国内近年来发展很快 ,其手术的适应证和范围正日益扩大。自 1998年以来 ,我科采取鼻窦内窥镜联合柯陆氏双径路手术治疗上颌窦良性肿瘤合并鼻窦炎 132例 (14 3侧 ) ,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并对主要方法和优越性等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上颌窦良性肿瘤合并鼻窦炎患者132例 (14 3侧 ) ,男 74例 ,女 5 8例 ;年龄 18~ 6 5岁。上颌窦良性肿瘤病种、例数见表 1。表 1  13 2例 (14 3侧 )上颌窦良性肿瘤病种、例数分布n息肉 62例 (70例 )出血性息肉 4例内翻性乳头瘤 1 2例息肉伴内翻性乳头状瘤 7例囊肿 (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内镜辅助改良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5例上颌良性病变患者,并应用鼻内镜辅助改良上颌窦根治术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中,治愈25例,治愈率为71.43%,有效8例,有效率为22.86%,无效2例,无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94.29%.结论 鼻内镜辅助改良上颌窦根治术具有上颌窦腔暴露良好、窦内病变易处理、术中损伤小、临床治愈高等特点,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单径路鼻内镜手术和经尖牙窝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鼻内镜手术治疗上颌窦息肉的疗效.方法:36例上颌窦息肉中17例行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单径路鼻内镜手术(简称单径路),19例行经尖牙窝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鼻内镜手术(简称双径路).结果:随访1年,单径路组17例中治愈13例,治愈率76.47%;双径路组19例中治愈18例,治愈率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尖牙窝联合上颌窦自然开口双径路鼻内镜手术可彻底清除上颌窦息肉,恢复上颌窦的生理性引流通道,减少复发,弥补了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单径路鼻内镜手术在处理上颌窦息肉时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手术方法。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上颌窦囊肿患者当中选取10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设计为A组、B组和C组每组36例。A组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扩大术治疗,B组行下鼻道开窗术治疗,C组行尖牙窝穿刺治疗,分析探讨这3种鼻内镜治疗的效果。结果:3组患者治疗效率按照χ2检验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牙根麻木发生率,面部肿胀发生率,以及鼻腔粘连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上颌窦囊肿的位置类型选择最合适的鼻内镜手术路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碳酸氢钠冲洗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霉菌病中的应用.方法 将47例上颌窦霉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常规鼻内镜手术+碳酸氩钠术中术后冲洗;B组:21例常规鼻内镜手术,术中术后单纯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论 术后随访1年,A组1例复发(3%),B组5例复发(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霉菌病的有效方法,但鼻内镜手术有其局限性,辅以碳酸氢钠冲洗能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上颌窦针麻手术协作组,共11个医院在三个多月中完成了156例上颌窦针麻手术,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在156例上颌窦针麻手术中,男性86例,女性70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5岁。疾病的种类大多为慢性上颌窦炎占全组77%另有窦内囊肿,上颌窦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手术方式均为上颌窦根治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霉菌性上颌窦炎术后用过氧化氢冲洗窦腔的疗效,探讨治疗上颌窦病变并防止复发的优先方法。方法:对42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后用过氧化氢冲洗进行临床和随访观察,用实证学方法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年,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并发症,无复发,治愈率达100%。结论:鼻内窥镜下双径路手术治疗霉菌眭上颌窦炎术后应用过氧化氢冲洗窦腔疗效肯定、确切,微创且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冲洗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上颌窦霉菌病中的应用。方法将47例上颌窦霉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6例常规鼻内镜手术+碳酸氢钠术中术后冲洗;B组:21例常规鼻内镜手术,术中术后单纯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论术后随访1年,A组1例复发(3%),B组5例复发(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霉菌病的有效方法,但鼻内镜手术有其局限性,辅以碳酸氢钠冲洗能有效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宁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将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Lund–Kennedy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44 %高于对照组的84.3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Lund–Kennedy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联合下鼻道黏膜瓣开窗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并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与经泪前隐窝入路在上颌窦良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手术路径不同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8例,2组术后均随访1年。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手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统计2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3 d 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内窥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较中鼻道联合上颌窦根治术治疗上颌良性病变手术效果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局麻下予手术治疗,行单纯上颌窦根治术15例,单纯鼻内镜下手术2例,鼻内镜辅助下上颌窦根治术4例。术中充分开放鼻窦,清除窦腔病变,保持术后窦腔良好通气引流。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 a,治愈19例,好转2例。结论根据病变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彻底清除病变,维持窦腔良好通气引流是获得术后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用鼻内窥镜电视监视系统进行上颌窦炎,筛窦炎等组织的功能性手术,同时保留正常组织,它可通过各种不同角度的内窥镜可直视并彻底清除窦内隐藏的病变,此手术具有损伤小,视野清晰,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克服了传统柯一陆式手术的一些弊端。本院自1997年7月~1998年7月开展此项手术85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手术中的护理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85例,其中男37例.女4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7岁,其中单纯上颌窦炎40例,上颌窦炎伴筛窦炎25例,上颌窦囊肿20例,平均手术时间37分钟,术后平均住院天数4天,术后随访无一…  相似文献   

18.
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 ,多见于成年人 ,好发于筛窦、上颌窦口、中鼻道及中鼻甲 ,手术后易复发。我科 1996年 3月采用手术摘除后联合中药辨证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4例中 ,12例为单侧 ;女 2 6例 ,男 3 8例 ;最大年龄 68岁 ,最小 16岁 ;均为多发性 ,源于中鼻道或及中鼻甲 ,合并筛、上颌窦炎症或息肉 ;其中有 19例曾多次手术 ,最多达 4次。2 治疗方法2 1 外 治2 1 1 手术摘除 局部麻醉 ,鼻内窥镜下 ,予以彻底切除息肉或开放全部、部分筛窦。2 1 2 中药局部外用 手术 5d后 ,以腐蚀收敛中药明矾散加味 (明矾 3 0 …  相似文献   

19.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真菌性鼻窦炎发病率逐年升高,可能与抗生素广泛使用、CT与鼻内镜普及和本病日益受重视有关[1]。1998—2006年我院应用鼻内窥镜技术治疗霉菌性鼻窦炎手术3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8例患者中男14例,女24例;年龄32~58岁,平均43岁,病程6个月内17例,6~12个月内14例,1~5a 5例,5 a以上2例。病变位于上颌窦内31例,上颌窦合并筛窦5例,单独蝶窦者2例。均为单侧发病。症状:反复鼻出血或涕中带血者15例,脓臭涕、涕中有碎块痂皮19例,有臭味棕褐色颗粒状物8例,间断性或持续性鼻阻塞21例,头胀、头痛者14例。鼻内窥镜检:中鼻道见不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升麻解毒汤配合上颌窦穿刺置管冲洗、窦内吸氧、上颌窦灌注治疗儿童慢性鼻一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升麻解毒汤配合上颌窦三联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鼻窦负压置换疗法加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5%,两组比较,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