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阶累积量和分形理论在信号调制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月芳  徐启建  张杰  陈晓 《信号处理》2013,29(6):761-765
提出了将信号高阶累积量和分形盒维数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信号高阶累积量特征具有良好的抗噪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调制识别。2ASK和BPSK的高阶累积量、以及2FSK,4FSK,8FSK的高阶累积量相等,使得只提取信号高阶累积量不足以区分信号。针对这一问题,引入信号的分形盒维数,提取信号的高阶累积量和分形盒维数构成联合特征参数,构建级联神经网络分类器,对信号进一步进行分类。对2ASK, 4ASK, BPSK, 4PSK, 2FSK, 4FSK, 16QAM七种信号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的特征参数计算复杂度低,具有较好的抗噪性能。在信噪比不低于5dB、测试样本数不少于200的条件下,正确识别率达到了85%以上。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阶累积量和循环谱的信号调制方式混合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识别当前通信系统所采用的主要调制方式,该文结合高阶累积量和循环谱的特点,采用混合识别算法,同时应用智能决策算法(神经网络)对信号进行识别。该算法基于四阶和六阶高阶累积量构造出一个新的特征参数,将数字调制信号分为{BPSK, 2ASK}, {QPSK}, {2FSK, 4FSK}, {MSK}和{16QAM, 64QAM}5类。然后利用高阶累积量的其它特征参数以及循环谱特征对{OFDM}, {16QAM, 64QAM}, {2ASK, BPSK}及{2FSK, 4FSK}进行识别。为便于工程实现,该文采用半实物仿真以及LabVIEW和MATLAB混合编程来验证算法。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在较低信噪比下实现对{OFDM, BPSK, QPSK, 2ASK, 2FSK, 4FSK, MSK, 16QAM, 64QAM}等多种信号的分类,在信噪比高于 5 dB时,调制方式识别率可达94%以上,由此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累积量和SVM的数字调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兰勋  任玉静 《通信技术》2009,42(11):46-47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和支持向量机的数字调制信号识别新算法,即从信号的四阶和六阶累积量中提取的参数作为分类特征向量,利用基于二叉树的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的方法实现了2ASK、4ASK、8ASK、4PSK、8PSK等五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10dB情况下,该算法的正确识别率达到了95.83%以上。  相似文献   

4.
基于循环谱和高阶累积量的联合模式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泽艺 《电讯技术》2015,55(3):328-332
为完全识别当前卫星通信采用的主要调制方式,结合循环谱和高阶累积量两种信号调制识别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联合识别算法。该算法将循环谱特征加入到高阶累积量识别法中,联合多种特征参数判决构建识别器,首先利用循环谱完成ASK、FSK、PSK信号的类间识别以及FSK信号的类内识别,在此基础上利用高阶累积量方法完成FSK、PSK信号的类内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完全区分卫星通信中主要的调制模式{ASK、2ASK、2FSK、4FSK、BPSK、QPSK},在信噪比高于5 d B时识别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5.
利用高阶累积量实现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识别多种数字调制信号的算法。首先推导计算各信号的八阶累积量,从二、八阶累积量中提取一个特征参数,实现以更少参数识别更多信号的目的;然后,为提高MFSK的识别率,从微分后MFSK信号的四、六阶累积量中提取一个特征参数完成识别。仿真结果显示,通过利用这两个参数可以实现2 ASK/BPSK、4 ASK、8 ASK、QPSK、8 PSK、2 FSK、4 FSK、8 FSK、16 QAM、64 QAM等多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  相似文献   

6.
针对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阶累积量的分类特征,该特征有效地抑制高斯白噪声的影响,能实现对2ASK、4ASK、4PSK、2FSK、4FSK等五种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分类器采用了多层组合的神经网络分类器,不需要设定判决门限,而且在收敛速度、训练时间以及识别率方面都有很大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7 dB时,系统的正确识别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协作通信中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号的盲调制识别,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ICA)和特征提取的调制识别算法。根据空分复用MIMO系统各发送天线上信号的独立性,利用ICA算法从接收的混合信号中分离出发射信号。为实现全盲条件下的调制识别,在进行ICA分离前,利用最小描述长度(MDL)准则估计发射天线数。在得到发射信号之后,首先利用6阶累积量、循环谱和4次方谱算法构造4个特征参数,然后利用分层结构的神经网络分类器识别信号的调制类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在较低信噪比下对{2PSK, 2ASK, 2FSK, 4PSK, 4ASK, MSK, 8PSK, 16QAM}8种MIMO信号进行有效识别,当发送天线数为2、接收天线数为5、信噪比为2 dB时,识别率可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8.
针对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问题,首先根据通信信号的循环平稳性,提出一种基于循环自相关的OFDM信号和单载波信号的调制识别算法,然后将小波多分辨分析理论与调制信号的瞬时特征以及高阶累积量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单载波信号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层结构的神经网络分类器对OFDM,2ASK,4ASK,2PSK,4PSK,8PSK,16QAM这7种调制信号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且对噪声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小波分析与最小二乘支撑矢量机在调制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动调制识别是通信对抗及软件无线电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小波分析与最小二乘支撑矢量机,对数字调制信号的识别方法。首先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小波去噪,然后提取其小波包分解系数模值的标准方差作为识别的特征参数.利用最小二乘支撑矢量机为分类器,对2ASK,4ASK,2PSK.4PSK.8PSK.4QAM,16QAM.2FSK和4FSK九类数字信号进行分类识别。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在信噪比为0dB时正确识别率达到99.01%。  相似文献   

10.
基于信号特征进行模式识别的调制识别方法需要先计算信号的高阶特征、高阶累积量再进行模式识别,整体设计复杂,特征不易计算。机器学习技术由于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和分类能力,被广泛应用到模式识别领域中。针对调制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欠完备自编码器的调制识别技术,使用欠完备自编码器进行调制信号的特征自动提取,再使用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分类识别。整体模型更为简洁,运算复杂度较低,有利于部署在硬件上进行实时识别。对常见的BPSK、QPSK、2ASK、2FSK、16QAM数字调制方式进行的识别实验表明,算法在信噪比10 dB时平均识别率高于0.97,并且在信噪比为0 dB时仍然有0.92以上的平均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冯晓东  曾军 《电子科技》2015,28(4):124-127
以决策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字调制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仅需4个相对简单的特征参数,就能识别2ASK、4ASK、2FSK、4FSK、2PSK、4PSK和16QAM这7种数字调制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复杂度较低,识别正确率有较大提高,尤其对于2ASK、4ASK、MPSK/MFSK及16QAM的识别,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粒子群支持向量机的通信信号调制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娥  张天骐  白娟  包锐 《电视技术》2011,35(23):106-110
为了解决大部分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方法计算量大和分类器训练困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PSO)支持向量机(SVM)的调制识别方法.将小波理论与调制信号的瞬时特征、高阶累积量以及分形理论相结合,得到一种混合模式特征向量,并利用粒子群支持向量机对2ASK,4ASK,2PSK,4PSK,8PSK,2FSK,4FSK,8FSK,...  相似文献   

13.
特征提取及其在数字调制方式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信信号调制识别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而特征参数的提取是调制方式识别的首要问题。本文提出了两个新的特征参数,并结合这两个新的特征参数在统计模式识别的基础上构造了一组新的特征集参数,该特征集无需任何先验知识。随后,本文针对2PSK、QPSK、8PSK、16QAM、2FSK、4FSK、8FSK、2ASK、4ASK等9种调制类型,采用了分层结构的神经网络分类器进行自动识别。大量仿真表明,在待识别的信号信噪比大于5dB时,该识别系统的正确识别率达97%以上,且识别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张洋  彭华 《信号处理》2016,32(4):404-416
为了应对复杂环境下非合作通信、电磁频谱监管等宽带接收中存在的先验信息缺失,针对单通道混合信号的参数盲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比特谱相关算法改进循环谱估计的快速算法。针对信号集{BPSK、QPSK、OQPSK、8PSK、8QAM、16QAM、16APSK、32APSK、CPM},系统给出整套参数估计算法流程,通过高阶累积量以及功率中心方法确定信号个数以及载波频率,然后利用改进循环谱提取符号速率谱线,完成单通道混合信号参数估计。论文对改进算法的统计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理论和实验表明:算法不需要同步码等先验信息,适用于高斯噪声信道和多径平坦衰落信道,同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存储空间、估计方差以及数据量的需求,当混合信号等功率混合时,且信噪比分别为-4 dB和-1 dB时,算法对载波频率和符号速率的估计正确率可以达到90%,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阶幅度相移键控(APSK)信号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识别数字调相信号的新方法。在信噪比估计的基础上,利用信号包络的统计特征对MPSK,MQAM,16APSK和32APSK信号进行区分。理论推导和实验仿真验证了该统计特征具有对加性高斯白噪声和滚降系数不敏感的特性。根据鲁棒性较好的四阶循环累积量提出一种新的特征参数Q以实现MPSK和MQAM信号的类内识别。仿真表明,当信噪比达到5dB时,该方法拥有较好的识别率(〉95%)。  相似文献   

16.
A combined feature extraction and recogni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higher-order spectrum, cyclic spectrum and tim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 α-dimensional features, quadratic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al are used to extract three characteristic values including the envelope means (EM) of α plane, the recursive normalized frequency component detection value (RNFCDV) and the quadratic spectrum normalized frequency component detection value (QSNFCDV), which have the merits of less identification parameters, insensitive to noise, less computation, high recognition rate, and multi-species identification. With this metho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cognition rate is more the 98% with the signal to noise rate (SNR) not less than 6 dB.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common recognition algorithms. There are eight types of signal, such as amplitude modulation (AM), phase modulation (PM), amplitude shift keying (ASK), frequency shift keying (FSK), phase shift keying (PSK), minimum shift keying (MSK),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QAM) and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DSSS), have been used to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17.
在非AWGN环境下,针对CW,AM,FM,OOK,PSK,QPSK,16QAM,FSK,MSK,SSB十种混合调制信号,对调制类型特征提取方法和自动识别算法进行了分析、综合、设计和计算机仿真。提出了梯层电平分析方法、频率瞬时信号分析、剔除载波的归一化能量分析、平方后信号的频谱分析、四次方后的信号频谱分析等方法。当SNR=10dB时,计算机仿真结果是正确识别率不低于95%,自动识别的平均处理时间为不超过10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