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脑血管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C环)相互连接构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用C6-C3-C6表示.在植物体内多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从生源合成途径分析,这类物质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二级代谢产物,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1].它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槲皮素、黄碱素、山奈素、黄酮醇,异黄酮、儿茶素等,存在于水果、蔬菜和植物中,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作用.现有研究证实从植物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对于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系KYSE-70的分化诱导作用及对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应答敏感程度.方法:以高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70为研究对象,用1μmol/LATRA为诱导剂,诱导KYSE-70细胞从低分化状态向高分化状态分化,通过细胞形态学、增殖实验来验证;细胞以1mmol/LALA处理,不同剂量的450nm蓝光照射,MTT法测定PDT对细胞的光毒毒性;流式细胞法测定PDT诱导的凋亡水平,Hoechst33342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的胞核形态.结果:经ATRA处理后,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变扁平、体积增大、胞质密度减低、核变大、核密度亦减低、细胞生长缓慢.高分化KYSE-450、分化诱导后的KYSE-70细胞和未诱导KYSE-70细胞用ALA处理后进行蓝光PDT,MTT结果显示高分化KYSE-450和分化诱导后KYSE-70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未诱导细胞,而高分化KYSE-450细胞敏感性略微低于分化诱导后的KYSE-70细胞.当光剂量为225mJ/cm2时,诱导前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36.23%...  相似文献   

3.
目的顺铂是膀胱癌化疗的一线药物,但部分患者在使用后可发生心脏毒性。该作用多由顺铂引起的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等引起。山奈酚是一种常见的黄酮类化合物,该药具有抗氧化、抗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山奈酚对顺铂引起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与结果采用顺铂联合山奈酚处理H9c2心肌细胞系及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发现山奈酚可显著抑制顺铂引起的细胞活力下降。TUNEL结果显示,顺铂联合山奈酚处理组TUNEL阳性细胞比例较单纯顺铂处理组显著降低。山奈酚还可显著抑制顺铂诱导的心肌细胞Caspase3剪切体表达水平。然而,在膀胱癌T24细胞中,山奈酚可显著增强顺铂对该细胞的杀伤作用。结论山奈酚对顺铂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因此,山奈酚很可能是一种新的膀胱癌顺铂治疗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4.
阿霉素能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亦能激活肝癌细胞的核因子kappa B(NF—κB)活性,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凋亡,故而影响了其抗癌疗效。为此,在我们过去的研究中通过转染变异IKBQ到肝癌细胞内抑制阿霉素对NF—κB的激活,进而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神经节苷脂GD3是一类含有唾液酸的糖神经鞘酯,可以抑制NF—κB从细胞质内向细胞核内移位,抑制了NF—κB的活性,达到诱导细胞凋亡的目的,而且它是一类脂溶性药物,容易透过细胞膜而发生作用。本实验旨在研究神经节苷脂GD3能否抑制肝癌细胞中被阿霉素激活的NF-κB活性、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和抑制细胞的生长,从而增加阿霉素的抗肝癌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食管癌细胞的分化状态对ALA产生的内源性光敏剂PpIX累积水平的影响,及对PDT的应答敏感程度.方法:以高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450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细胞KYSE-70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ALA处理后细胞内PpIX的浓度;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红光和蓝光对细胞进行照射处理,MTS法测定PDT对细胞的光毒毒性;TdT-流式细胞法测定PDT诱导的凋亡水平,并观察凋亡细胞的胞核形态.结果:高分化KYSE-450细胞比低分化KYSE-70细胞具有更强的PpIX合成或累积水平,两者PpIX绝对浓度值在高于0.5mmol/LALA时差异显著(315.2±88.3vs156.9±79.2,P<0.05);虽然高分化细胞PpIX产量高于低分化细胞,但无论是红光PDT还是蓝光PDT,其敏感性均明显差于低分化细胞,光剂量为3.6J/cm2(红光)和0.16J/cm2(蓝光)时,两者细胞存活率有极显著差异(88.0±7.4vs25.2±4.9,红光;97.4±7.3vs40.8±4.2,蓝光;P<0.01);KYSE-450凋亡率(12.5%)亦低于KYSE-70(23.2%),细胞主要以坏死方式为主.结论:食管鳞癌细胞的分化影响了内源性光敏剂PpIX的细胞内水平;PDT效应并不单纯依赖于细胞内的光敏剂含量,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如分化状态也影响了PDT的效果;高分化细胞部分通过抑制凋亡抵制了PDT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蛋白质组,分析羟基喜树碱诱导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凋亡前后的线粒体蛋白质表达谱。方法用羟基喜树碱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发生线粒体跨膜电位耗散,提取线粒体并用Western blot法对线粒体纯度进行鉴定;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溶解度不同的3种蛋白质组分并对蛋白质进行银染色;利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分析比较凝胶结果,获得差异蛋白质;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 blot法对部分差异蛋白质进行进一步的鉴定。结果羟基喜树碱成功地诱导线粒体发生跨膜电位耗散,并获得纯度很高的线粒体;通过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发现,线粒体发生跨膜电位耗散前后比较约有39个蛋白质点表达有差异,对其中28个差异蛋白质斑点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鉴定出20种可能的蛋白质。结论获得了羟基喜树碱诱导线粒体凋亡前后差异蛋白的相关信息,为从蛋白质水平进一步研究羟基喜树碱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缬草波春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信号分子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缬草波春是从缬草中提取的化合物,体外实验表明缬草波春对Kreb Ⅱ腹水癌细胞、肝癌细胞、骨髓造血祖细胞和人T2淋巴细胞有抑制作用。新近发现生存素是凋亡抑制因子,而p53是重要的抗癌基因,参与化疗药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过程。我们试图通过研究缬草波春诱导MKN-45胃癌细胞凋亡时P53蛋白、生存素mRNA及生存素蛋白的表达阐明其诱导凋亡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羟基喜树碱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前后的线粒体进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 用羟基喜树碱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提取线粒体并鉴定其纯度;用可裂解的同位素标记的亲和标签技术标记线粒体蛋白质,利用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鉴定蛋白质.结果 获得了羟基喜树碱诱导细胞凋亡前后的高纯度线粒体;分析鉴定了细胞凋亡前后,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74种,其中42种线粒体蛋白质在细胞凋亡后的表达量下调,32种蛋白质的表达量在凋亡细胞中上调.这些差异蛋白的分子功能主要表现为能量代谢和核酸的翻译、转录、复制以及细胞骨架等.结论 获得了羟基喜树碱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前后的线粒体差异蛋白信息,将促进对癌细胞凋亡机制及羟基喜树碱药理作用的深入理解,同时,实验所采用的整合技术平台将有助于亚细胞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研究槲皮素对宫颈癌细胞HeL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宫颈癌(HeLa)细胞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槲皮素进行培养(0、20、40、80μmol/L),分别命名为A、B、C、D组。MTT法检测HeLa增殖活力;观察HeLa细胞凋亡率;对比HeLa细胞凋亡形态;分析HeLa细胞周期改变;检测HeLa细胞PI3K/AKT蛋白表达。结果 随槲皮素浓度攀升,HeLa细胞增殖活力减弱,凋亡率增高,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比例增加,PI3K、AKT蛋白表达下降,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细胞形状较为规整,大小均匀,染色后呈现绿色圆形;槲皮素作用后,其形态与颜色出现改变,B组出现少量核固缩,C组细胞形态各异,出现染色质浓缩,核固缩,细胞呈新月形等,D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凋亡细胞明显增多,染色质浓缩,细胞核碎裂呈点状或分叶状,细胞膜完整和膜泡状突起等典型的凋亡形态细胞。结论 槲皮素能够降低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并诱导其凋亡,这可能是通过槲皮素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及相关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王旭  张爽 《山东医药》2010,50(6):12-14
目的观察槲皮素体外对卵巢癌HO-89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卵巢癌HO-8910细胞用0、10、20、40、80、160μmol/L的槲皮素处理。用MTF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内Fas及HSP70的表达,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和Csapase-8的活性。结果浓度10~160μmol/L的槲皮素均能抑制人卵巢癌HO-8910细胞的增殖,并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不同浓度的槲皮素作用48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随槲皮素浓度增高,HSP70表达下调,FAS表达增强,Caspase-3、8活性上调,均呈剂量依赖性(P均〈0.05)。结论槲皮素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槲皮素通过提高细胞内Fas的表达,降低HSP70的表达及诱导Caspase-3、8的活化及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凋亡相关蛋白在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核转录因子 (NF) κB、生存素 (survivin)、Bcl 2和Caspase3在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RAIL)诱导的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的方法 ,观察胃癌细胞SGC 790 1、MKN2 8、AGS、MKN45经TRAIL作用后的细胞凋亡率 ,Westernblot方法分析 4种胃癌细胞中NF κB、生存素、Bcl 2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TRAIL 50ng/ml作用于胃癌细胞 2 4h后 ,MKN2 8、MKN 45、AGS和SGC 790 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2 4.0 5% ,7.83 % ,8.0 5%和3 .17%。TRAIL 3 0 0ng/ml作用于胃癌细胞 2 4h后 ,MKN2 8、MKN 45、AGS和SGC 790 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3 6.0 5% ,2 0 .2 7% ,16.50 %和 11.80 %。Westernblot结果显示 ,SGC 790 1细胞NF κB、生存素的表达高于MKN2 8细胞 (P <0 .0 5) ,与Bcl 2的表达无明显差异。MKN2 8细胞Caspase3的表达高于SGC 790 1细胞 (P <0 .0 5)。结论 TRAIL具有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特性 ,肿瘤细胞对TRAIL的耐药现象可能与凋亡抑制因子生存素和NF κB的表达增强以及Caspase3 的表达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肾癌78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观察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照组加入1‰的DMSO,每组设3个复孔。MTT法观察培养24、48、72 h时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48 h时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培养48 h时细胞内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及总Akt。结果槲皮素可明显抑制肾癌786-0细胞生长,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均<0.05);观察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均<0.05),且随剂量升高而增加;细胞内p-Akt表达水平,随槲皮素表达剂量增加而降低(P均<0.05)。结论槲皮素可显著抑制肾癌78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三裂鼠尾草素在CIK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探讨其在CIK细胞对胃癌细胞SGC-7901杀伤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健康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多种刺激因子共同诱导为CIK细胞;予不同浓度三裂鼠尾草素分别加入CIK细胞,于24、48、72 h后CCK8法检测CIK细胞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颗粒酶B(Granzyme B,Gra B)、穿孔素(Perforin,PFP)、CD107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IK细胞β-catetin、P-ERK1/2和P-AKT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三裂鼠尾草素对CIK细胞杀胃癌细胞株的活性。结果三裂鼠尾草素诱导48 h后,CIK细胞3.2~102.4 pmol/L浓度组增殖明显(P0.05);25.6 pmol/L浓度组Gra B、PFP、CD107a和β-catetin、P-ERK1/2和P-AKT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SGC-7901的杀伤活性较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三裂鼠尾草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促进CIK细胞增殖,并增强其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活化β-catetin、P-ERK1/2、P-AKT和上调PFP、Gra B、CD107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探讨槲皮素诱导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结肠癌Lovo细胞在不同浓度槲皮素干预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印迹法等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凋亡及Bcl-2、Bax、p53及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槲皮素作用于结肠癌Lovo细胞后,引起细胞凋亡增加,并出现G2/M期阻滞,Bcl-2蛋白表达抑制,p53、Bax及Caspase-3活性增强.结论 槲皮素可能通过激活p53、Bax及Caspase-3,抑制Bcl-2来诱导Lovo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山奈酚是一种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前期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在体外水平可抑制膀胱癌化疗药顺铂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本研究主要在体内条件下探讨山奈酚对顺铂心脏毒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顺铂组、顺铂+山奈酚(50 mg/kg)组和顺铂+山奈酚(150 mg/kg)组,每组5只大鼠,采用腹腔给药处理14天。之后,分别检测心肌损伤指标LDH、CK-MB、cTnⅠ及cTnT的变化,氧化应激指标MDA、GSH和SOD的表达变化。通过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在相应处理后14天,发现顺铂处理组血清LDH、CK-MB、cTnⅠ及cTnT,心脏氧化应激标志物MDA、GSH和SOD以及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而同时给予山奈酚处理的大鼠上述指标均较单纯顺铂处理组下调,且较高剂量山奈酚(150 mg/kg)组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山奈酚可在体内水平抑制顺铂诱导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6.
郭超  曹农  俞永江  柴琛  马海涛  李强 《山东医药》2010,50(18):20-21
目的观察组织因子(TF)对奥沙利铂抑制人胃癌细胞侵袭及诱导其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已成功转染TF-pcDNA3重组体(实验组)及空载体pcDNA3(对照组)的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与奥沙利铂共同孵育。采用Transwell小室观察细胞侵袭能力,采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采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侵袭能力增高,Caspase-3活性及细胞凋亡率降低,P均〈0.05。结论TF表达增高可降低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抑制作用,减弱奥沙利铂诱导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验证曲霉菌素诱导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的作用,探讨死亡受体通路在该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将HSC-T6细胞分为曲霉菌素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SC-T6的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Fas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8的活性.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曲霉菌素浓度分别为0.4、0.8、1.2、1.6 mmol/L,作用于干预组HSC-T6细胞1 h后,HSC凋亡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曲霉菌素浓度增加,凋亡率也相应增高;曲霉菌素以最低有效浓度0.4 mmol/L干预,Fas的表达及caspase-8活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霉菌素诱导HSC-T6细胞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死亡受体通路在该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槲皮素诱导人肝癌HepG_2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槲皮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组及对照组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组及对照组HepG2细胞凋亡和死亡率,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药物作用组及对照组凋亡相关基因fas的变化。结果槲皮素对HepG2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凋亡细胞表现为细胞固缩、核染色质碎裂,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为13.2%,细胞停在G1和G2期。AnnexinV标记的方法检测凋亡时发现,坏死与凋亡共存。在槲皮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fas转录水平比用药前增强。结论诱导凋亡为槲皮素抑癌的机制之一,槲皮素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可能与fas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存活素反义寡核苷酸对甲状腺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反义寡核苷酸(ASODN)诱导甲状腺癌细胞凋亡的效应。方法 设计合成特异性靶向存活素的ASODN,以不同浓度和时间对人甲状腺髓样癌细胞进行转染,并设空白、正义(SODN)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中存活素mRNA、蛋白表达水平,DNA裂解分析、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水平和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结果 转染ASODN各组细胞存活素mRNA和蛋白表达均较空白对照组、SODN组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细胞生长相应受抑,上述效应在ASODN转染24h最为明显,并呈浓度依赖性;而各时段SODN组与空白对照组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ODN能够特异性地下调甲状腺癌细胞中存活素基因表达,进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诱导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实验分为槲皮素组(给予终浓度为30μg/ml槲皮素)、顺铂组(给予终浓度为3μg/ml顺铂)及对照组〔给予等体积二甲基亚砜(DMSO)〕。采用ELISA法检测Caspase-3浓度;采用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检测PARP裂解片段阳性细胞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强度。结果槲皮素可明显升高Caspase-3浓度、增强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裂解片段阳性细胞荧光强度、抑制NF-κB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槲皮素可通过抑制NF-κB表达而诱导A549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NSCLC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