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高频超声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膝滑膜炎的效能.方法 95例活动期RA患者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膝滑膜炎声像,其中51例评价膝病理滑膜炎指标,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等分析临床、病理与高频超声滑膜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滑膜厚度、彩色多普勒滑膜血流信号分别与病理滑膜炎积分、衬里层增生程度、衬里下层炎症浸润程度呈正相关(滑膜厚度:r值分别为0.438,0.424,0.368,血流信号:r值分别为0.357,0.377,0.347;P均<0.05).比较病理轻、重度滑膜炎患者的临床滑膜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重度滑膜炎患者超声滑膜厚度[4.5(2.3~5.0) mm]及血流信号[1.0(1.0~2.0)]显著高于轻度滑膜炎患者[分别为2.4(2.0~2.8)mm,1.0(0~1.0),P=0.001,0.036].超声滑膜厚度≥3.9 mm时诊断重度滑膜炎的特异性为96.7%,敏感性为61.9%.结论 RA关节高频超声滑膜炎声像与滑膜炎病理表现相关并有助于判断病理滑膜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患者高频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RA膝关节病变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并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RA膝关节病变患者髌上囊液体厚度、滑膜厚度、滑膜动脉血流指数(RI)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髌上囊液体厚度及滑膜厚度分别为(6.9±2.4)mm、(5.0±1.6)m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0.8)mm、(1.2±0.4)mm,观察组患者滑膜动脉RI为(0.62±0.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2±0.07,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Anti-CCP、RF、ESR、CRP、IL-6、TNF-α水平分别为(89.6±23.5)RU/ml、(86.4±31.5)kU/L、(41.0±10.5)mm/h、(17.1±7.8)mg/L、(28.28±5.32)ng/L、(236.72±86.52)n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7)RU/ml、(12.4±6.2)kU/L、(5.9±2.8)mm/h、(3.8±1.5)mg/L、(8.32±4.38)ng/L、(85.24±22.53)ng/L,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髌上液体厚度、囊滑膜厚度与Anti-CCP、RF、ESR、CRP、IL-6、TNF-α均呈正相关,滑膜动脉RI与Anti-CCP、RF、ESR、CRP、IL-6、TNF-α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RA膝关节病变患者高频超声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存在显著相关性,可有效为临床RA膝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RA患者36例,根据病程分为病程〈2年和病程≥2年两组。健康对照30名,分别应用高频超声检测双侧腕关节、第2掌指关节、第2和第3近端指间关节。测量滑膜厚度、示指屈肌腱及尺侧腕伸肌腱腱鞘厚度;观察有无滑膜增殖、滑膜血流增多、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侵蚀、肌腱病变。结果:RA组各关节滑膜及腱鞘厚度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超声检查未发现健康对照组关节内有血流信号、关节腔积液、软骨和软骨下骨侵蚀及肌腱病变。RA组超声发现77%的关节有滑膜增生,67%的关节增厚的滑膜内部及周边血流增多,12个腕关节可见关节腔积液,40%的关节骨皮质有缺损改变。在病程〈2年组,超声发现41个关节有骨侵蚀,而X线只发现21个关节有骨侵蚀。超声发现的肌腱病变主要有腱鞘增宽、肌腱失去正常的纤维状回声结构、肌腱边缘不规则或模糊、不同程度的肌腱撕裂,检出率分别为58%、56%、44%、30%。在病程〈2年组,超声表现主要为滑膜炎和肌腱病变,骨侵蚀性病变多出现在病程≥2年组。结论:高频超声在RA病程早期即可检测出滑膜炎症、肌腱病变、骨侵蚀,较体格检查和X线检测更为敏感,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在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血管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能量多普勒(PDUS)和SMI技术对38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RA患者膝关节髌骨上内侧髁和髌骨上外侧髁的滑膜血流信号进行检测、记录和分级。并且对92个膝关节髌骨上内侧髁和髌骨上外侧髁的滑膜病理进行分级。比较PDUS与SMI对滑膜血管分级的一致性,分析SMI分级与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8例患者中行TKA的膝关节46个。增厚滑膜内PDUS血流信号显示率为99.0%、SMI血流信号显示率为100.0%。PDUS与SMI滑膜血流信号分级的一致性高(Kappa=0.630,P0.05)。SMI分级与滑膜病理分级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736,P0.05)。结论与PDUS相比,SMI对滑膜血流信号的检出率更高,SMI分级与病理分级之间相关性较高。SMI技术对RA患者滑膜的血管翳有良好的检出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超声检测曲安奈德联合甲氨喋呤关节腔注射前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滑膜的变化,并进一步明确滑膜超声影像学变化对于RA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 选择以膝关节炎症状入院的RA患者222例,超声检测患者膝关节滑膜厚度及关节积液量,然后以曲安奈德(1ml:10 mg)及甲氨喋呤(1 ml:10mg)分别注入关节腔内,同时原口服药物方案行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及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分别于注射后第7天和第14天再次行上述治疗,同时行膝关节滑膜超声检查,观察注射关节的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和晨僵时间.此后第2个月和6个月末再次行膝关节滑膜超声检查,并记录上述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7天、第14天及第2和第6个月末,患者膝关节滑膜厚度及关节积液量均明显下降,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关节晨僵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滑膜厚度及关节积液与关节疼痛指数、肿胀指数、压痛指数均分别呈正相关(P<0.05).结论 滑膜超声改变可作为评估RA患者曲安奈德联合甲氨喋呤关节腔注射治疗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经高频超声测量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EAT)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92例接受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的患者,根据结果分为非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组25例和CAD组67例,CAD组依据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三亚组;经超声测量EAT和IMT,对各组之间的EAT值和颈动脉IMT进行比较,将EAT和颈动脉IMT与CA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AD组与非CAD组比较,EAT和颈动脉IMT值明显升高[(6.54±1.21)mmvs.(4.98±1.33)mm,P<0.05;(1.02±0.20)mm vs.(0.83±0.18)mm,P<0.05];CAD三亚组之间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EAT和颈动脉IMT值逐渐升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AT(r=0.624,P<0.001)及颈动脉IMT(r=0.392,P<0.001)与冠状动脉面积狭窄率呈直线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EAT和颈动脉IMT均是CAD的独立危险因子,P值分别是0.028和0.032(P<0.05)。以EAT值≥5.16 mm诊断CAD,诊断敏感性83.6%,特异性68.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82.2%(P=0.001);以颈动脉IMT≥0.87 mm预测CAD的敏感性77.6%,特异性64.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76.6%(P=0.001)。结论经超声测量EAT和颈动脉IMT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简便、可靠和实用的评价指标,可作为CAD患者无创的协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观察膝骨关节炎(KOA)患者与正常人膝关节软骨、膝周滑膜等组织超声声像图特点,分析高频超声评价KOA患者软骨病变及滑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对比KOA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膝关节软骨、滑膜、滑囊积液等组织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研究KOA患者疼痛分级与关节积液、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KOA患者软骨厚度与正常人相比变薄明显(P<0.05),以股骨外侧髁、股骨正中沟明显,并出现软骨透明带回声增强、内部回声不均,严重者软管层变薄、缺失;KOA患者75%患者合并关节滑膜积液,髌上囊积液深度及滑膜厚度与患者疼痛级别相关。结论高频超声能敏感、直观显示膝关节软骨、滑膜等软组织;能有效评价KOA患者膝关节软骨病变程度及滑膜、滑囊等组织病变特点,较早发现软骨病变;可以为临床防治KOA疗效评价提客观的、直接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应用高分辨力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肘、腕关节超声声像特点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在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了40例RA患者(共240个关节)及20名健康志愿者(共120个关节)的膝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滑膜炎的超声声像特征。每例均行双侧对比扫查,超声检查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9彩色超声诊断仪,高频率线阵式探头,探头中心频率10MHz,直接扫查法扫查。结果RA组共检出191个关节积液,总阳性率79.5%,共检出174个关节滑膜增厚,总阳性率72.5%,检出165个关节内血管过度增生,总阳性率68.7%。结论超声检查为RA关节病变的诊断和炎症活动性的评估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频超声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指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中的价值。方法RA患者42例,健康志愿者40名,分别应用高频超声观察双手掌指关节和近端指间关节,测量滑膜厚度,检测有无肌腱、关节腔和骨质病变。结果RA患者79%(33/42)存在滑膜增生,18例患者可见肌腱病变,5例病人可见关节腔积液,5例患者可见骨质破坏,3例患者可见关节融合。病程少于5年的病例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而骨质破坏、关节融合的病例病程多在10年以上。结论高频超声可应用于RA患者手指关节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声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腕关节滑膜血流参数结合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检测判断疾病活动性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62例治疗前RA患者(RA组)和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两组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RA组同时采用超声检查双侧腕关节滑膜血流分级、滑膜动脉阻力指数(RI);采用Spearman法对滑膜血流分级、RI与血清VEGF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RA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A组滑膜血流分级及R1分别与血清VEGF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r=0.903、-0.817(P均〈0.01)。结论超声检测RA患者腕关节滑膜血流参数结合血清VEGF水平检测可反映疾病活动性,此对RA的临床诊治及疗效评估、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 RA 患者血小板活化率及血小板中 IL-1β的表达率并探讨其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 RA 患者(其中22例严重活动、28例中低活动)和3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率及血小板中 IL-1β的表达水平,检测炎症活动指标 ESR、CRP,评价患者关节活动性(DAS28评分)。采用 t 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 组血小板活化率(19.2±4.8)较对照组(9.0±2.9)升高(t=10.5,P=0.001),血小板中 IL-1β的表达率(41±11)较对照组(21±10)升高(t=9.01,P=0.000);RA 严重活动组血小板活化率(22±4)较中低活动组(17±4)升高(t=3.96,P=0.001),血小板中 IL-1β的表达率(45±10)较中低活动组(38±10)升高(t=2.329,P=0.024);IL-1β的表达与 ESR、CRP 和 DAS28评分呈正相关(r 值和 P 值分别是0.576,0.578,0.618和0.000,0.000,0.000)。结论 RA 患者血小板异常活化并合成IL-1β,与 RA 病情活动显著相关,可作为 RA 炎症活动的监测指标。血小板可能通过合成分泌 IL-1β在RA 中发挥致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变化及在滑膜的表达,探讨OPN在RA患者中的发病机制.方法 收集91例RA患者以及29名正常对照人群临床资料和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OPN在RA患者外周血中的浓度,分析其变化和RA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收集7例RA患者和1名正常对照的滑膜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OPN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组和非活动组的RA患者外周血中OPN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与RA患者的部分临床指标有相关性:与压痛关节数(r=0.435,P=0.005)、关节的X线分期(r=-0.415,P=0.007)、关节功能(r=0.394,P=0.012)显著相关.OPN在RA滑膜组织大量表达,而在正常对照仅见OPN的少量表达.结论 OPN在RA患者外周血中浓度显著升高,且在滑膜表达明显,OPN可能与RA滑膜增生、骨侵蚀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F1)水平,并分析其与RA疾病活动性关系,探讨其与CD40在RA发病机制中的共同作用。方法采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部70例初诊RA患者和50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记录RA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TRAF1、CD40,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 RA患者TRAF1、CD40分别为(35.88±51.22)ng/L,(72.70±70.56)ng/L,与健康对照组[TRAF1和CD40分别为(12.51±8.59)ng/L和(31.54±27.11)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DAS28评分,将RA患者分为高、中、低活动期组,3组TRAF1分别为(13.05±4.29)ng/L、(29.84±42.48)ng/L和(58.84±66.9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82,P=0.003),且TRAF1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r=0.419,P0.001)。RA患者血清TRAF1与自身抗体RF、GPI呈正相关(r=0.365,P=0.001;r=0.767,P0.001)。RA患者血清TRAF1表达与CD40呈正相关(r=0.465,P0.001)。结论 TRAF1在RA患者明显增高,与RA疾病活动性、自身抗体和CD40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室舒张功能变化与不伴有心脏疾病临床表现的 RA 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不伴有心脏疾病临床表现的 RA 活动期住院患者70例,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门诊健康体检人员6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测取心脏功能参数,评价不伴有心脏疾病临床表现的RA 活动期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情况,分析心脏功能与 RA 疾病活动指标的相关关系。2组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用 Pearson 或 Spearman 相关分析,并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多因素与左室舒张功能指标 E/Em 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 活动期组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 E 峰与 A 峰比值(VE/VA)降低(1.2±0.4和1.5±0.4,t=4.367,P<0.01),E/Em 较对照组增大(9.6±3.7和7.8±2.0,t=-3.945,P<0.01),等容舒张时间(IVRT)延长[(64±16)和(58±16) ms,t=-2.569,P<0.05],肺静脉血流频谱参数肺静脉血流 A 峰速度时间积分(ArVTI)、肺静脉血流 A 峰持续时间(DAr)增大[分别为(3.2±0.7)和(2.8±0.6) cm;(117±11)和(102±9) ms,t=-2.896,P<0.05]。 RA 活动期组 E/Em 与 CRP、DAS28均呈正相关(分别为 r=0.581,P<0.01;r=0.456,P<0.01),Anti-CCP 与 Em、肺静脉血流舒张早期 D 峰(PVD)呈负相关(分别为 r=-0.359,P<0.05;r=-0.305,P<0.05);而多因素回归分析也表明 E/Em 与 CRP、DAS28具有线性回归关系(分别为 t=3.266,P=0.002;t=2.949,P=0.005)。结论 RA 活动期组左室舒张功能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较明显的下降;而且与 RA 疾病活动指标 CRP、DAS28、抗 CCP 抗体有不同程度相关,提示左室舒张功能的下降与体内炎性活动有一定联系,随着 RA 疾病程度的加重,左室舒张功能受损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17,(5)
目的探索超声波检查在膝骨关节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60例,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我院首诊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临床首诊类风湿关节炎(累及膝关节的)患者3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关节炎组(OA组)和类风湿关节炎组(RA组),对三组患者的膝关节进行超声波检查,OA组患者进行膝关节X-线、MRI/关节镜检查,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影像学以及临床表现。结果 X线对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声波、MRI/关节镜检查(P0.05);X线与超声波、MRI/关节镜对关节间隙狭窄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波和MRI/关节镜对于滑膜增厚、髌上囊积液、软骨退行性变、腘窝囊肿、半月板退行性变、软骨下骨质破坏等膝关节炎患者非骨性病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P0.05)。RA组患者的髌上囊液体厚度、滑膜厚度显著大于OA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P0.01);OA组患者的髌上囊液体厚度、滑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健康者(P0.01);超声检查RA组患者的滑膜血管翳检查率显著高于OA组患者(P0.05)。结合OA组患者的具体病理改变、Mc Cuned分级、MRI及关节镜检查结果,超声检查能较准确对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期。结论超声检查对膝骨关节炎大多数病变的检出率与MRI/关节镜检查相当,均优于X线平片检查,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BI-RADS诊断对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效能。方法老年乳腺病变患者102例,经病理检查分为良性组(n=66)和恶性组(n=36)。所有患者接受高频超声检查,观察肿块的边界、形状、血流特点、内部回声和钙化等情况,再结合BI-RADA分级判定肿块的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66例乳腺良性肿瘤中,44例病变部位的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有明显的良性肿瘤特征,BIRADS分级为Ⅱ级;而另22例患者的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无确定性,18例BI-RADS分级为Ⅲ级,4例为Ⅳ级。36例乳腺恶性肿瘤中,23例病变部位的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具有恶性肿瘤特征,BI-RADS等级为Ⅴ级;剩余13例由于其血流特点和高频超声检查结果尚未定性,2例BI-RADS分级为Ⅲ级,11例为Ⅳ级。结论高频超声联合BI-RAD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应用,有助于鉴别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诊断,提高对恶性乳腺病变的诊出率和准确性,有利于对患者乳腺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的超声特征、血流信号特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RA患者,采用超声对患者960个关节(腕关节160个,掌指关节800个)进行检测,计算各个关节的滑膜厚度、关节积液、骨侵蚀平均评分、滑膜增生处的多普勒血流信号分级,并按照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EULAR)推荐的RA疾病活动度评分系统(DAS)28评分结果 将80例RA患者分为缓解期组40例、活动期组40例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 活动期组滑膜厚度、关节积液、骨侵蚀程度评分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期组关节血流分级与缓解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关节血流分级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结论 RA患者在缓解期与活动期的超声特征、血流具有不一样的特征,对于疾病病情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和血流动力学特点,探讨超声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60例RA患者(共120个关节)和20名健康志愿者(共40个关节)膝关节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RA组共检出95个关节积液,阳性率为79.1%;83个关节滑膜增厚,阳性率为69.1%;81个关节内血管过度增生,阳性率为67.5%;122个股骨内、外侧髁软骨变薄,阳性率为51.2%。结论超声检查为RA患者膝关节病变的诊断和疾病进展情况的评估提供了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对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价值,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Gensini评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rouse积分的相关性,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简单易行的检测依据。方法选取成都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心血管内科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114例,根据CAG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非冠心病组(n=40)与冠心病组(n=74),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冠心病组分为三个亚组,比较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的颈动脉IMT、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探讨Gensini评分与Crouse积分的关系;评估颈动脉超声诊断冠心病临床价值。结果冠心病组的IMT较非冠心病组显著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三个亚组(单支病变亚组、两支病变亚组、三支病变亚组)的IMT分别为(0.94±0.15)mm、(1.17±0.17)mm、(1.21±0.23)mm;非冠心病组Crouse积分为(1.11±0.75)分,Gensini积分为(0.0±0.0)分;冠心病组Crouse积分为(5.14±3.41)分,Gensini积分为(22.2±11.02)分,冠心病组上述指标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rouse积分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354,P=0.001);诊断实验四格表显示颈动脉超声诊断冠心病的诊断符合率为86.0%。结论利用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指标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具有可实践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外周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疑似冠心病受试者9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分为冠心病组(n=51)即CAG阳性及对照组(n=44)即CAG阴性,对入选患者进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及硝酸甘油依赖的血管扩张(nitroglycerin-mediated dilatation,NMD)检测。并检测血液中炎症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结果 (1)冠心病组FM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3%±3.67%vs.6.52%±4.58%,P=0.006);两组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7%±0.76%vs.16.9%±6.61%,P=0.59)。(2)两变量关联性分析示FMD与吸烟(r=-0.2860,P=0.002)、原发性高血压(r=-0.177,P=0.043)、尿酸(r=-2.2,P=0.016)、冠状动脉病变(r=-0.31,P=0.001)呈负相关性;与性别(r=0.193,P=0.03)、高密度脂蛋白(r=0.175,P=0.045)呈正相关性。(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示冠状动脉病变与FMD呈负相关性(β=-1.011,P=0.001,t=-3.277)。冠心病组白细胞介素-2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5±0.34)pg/m L vs.(3.98±0.42)pg/m L,P=0.03]。结论肱动脉FMD在冠心病预测、诊断上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在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