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患者男,67岁,因中上腹持续性胀痛40余天入院.患者2年前因胃底贲门腺癌累及胰腺尾部及脾脏,行胃全切+胰腺尾部+脾脏+十二指肠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术后行6次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人们对脾脏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等功能的认识,保留脾脏的胰腺远端切除术(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SPDP)已经成为治疗胰腺体尾部良性病变的主流术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日趋成熟,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腺远端切除术(laparascopic spleen-preserving distal pancreatectomy,LSPDP)  相似文献   

3.
在胰腺远端,脾动静脉位于胰腺与Tweitz筋膜之间,与胰腺有广泛的侧支循环相通.腹腔镜胰体尾切除,保留脾脏与切除脾脏操作的手术间隙不同.切除脾脏可以在Tweitz筋膜下方游离,不涉及脾动静脉进入胰腺的细小分支,手术相对简单;保留脾脏则在胰腺与Tweitz筋膜间隙游离,需要离断脾动静脉进入胰腺的所有分支,手术操作复杂.本研究探讨完全腹腔镜下胰腺远端切除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4岁,2010年3月10日因黑便B超示胰尾部占位,CT、MR示“胰尾部软组织块”(图1、2)而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10d后血便消失。为进一步治疗,以“胰尾部占位”转入我院。入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包括CAl9-9、CAl25、CEA、AFP均在正常范围。临床初步诊断为胰腺内分泌肿瘤(无功能腺瘤)或胰腺内副脾,但恶性肿瘤不能完全排除,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尾部3.5cm×2cm×1.5cm肿物,质软,暗红色,与周围胰腺组织界限清楚,行胰体尾+脾脏切除术。病理学检查:胰腺组织内见由白髓和红髓组成的脾组织,呈淤血改变,与胰腺组织分界明显(图3),脾脏被膜完整,脾小体清晰可见。诊断为胰尾部内副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SPLDP)在治疗胰腺体尾部占位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操作技巧。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2年12月完成的完全腹腔镜下SPLDP治疗胰体尾部占位12例(其中11例行Kimura法保留脾脏,1例行Warshaw法保留脾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SPLDP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72.5 min(120~24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1.7 ml(50~4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5 d(4~25 d),3例术后出现B级胰瘘,经充分引流后治愈。术后病理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2例,胰岛细胞瘤2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腺囊腺瘤2例。术后随访6~51个月,效果良好,均未出现糖尿病和肿瘤复发。结论对良性及低度恶性胰体尾肿瘤,完全腹腔镜下SPLDP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具有减少术后爆发性感染等优点[1],Garrere等[2]、Shoup等[3]学者的研究证实保留脾脏术后胰瘘、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因此保留脾脏的术式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腹腔镜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及患者对腹腔镜手术的认识,使得LSPDP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4].本科室2009~2012年共对12例胰体尾部病变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2例,男3例,女9例.年龄12~69岁,平均(38.75±16.73)岁.胰腺黏液性囊腺瘤3例,胰岛细胞瘤2例,胰岛素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胰腺内异位脾组织2例,胰腺潴留性囊肿1例.  相似文献   

7.
正副脾是指除正常位置的脾脏外,还有一个或多个与脾脏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内皮组织存在,为良性病变,副脾的发生率约10%[1],其中少部分为胰腺内副脾,主要表现为副脾组织位于胰腺尾部。脾囊肿亦是一种发病率低的病变[2],本文报道的胰腺副脾上皮样囊肿更是罕见,作为一种发病率极低、极易误诊[3]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及原因暂时不明,尚无统一共识,在临床上特别是术前不易被准确诊断。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0岁,体检发现胰腺尾部占位1月余。患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合并伤的胰腺损伤的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合并伤的处理。方法:分析我院自1998年~2002年20例伴有合并伤的胰腺损伤的诊断过程、手术方式、对合并伤的治疗及预后。结果:7例行单纯腹腔引流术。5例行胰腺被膜褥式缝合修补、引流术。3例行胰体尾部加脾脏切除术;1例行胰尾部切除,脾破裂修补术。4例行胰腺近端胰管结扎,远端与空肠行Roux-Y吻合术。18例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10%均死于MOF,术后并发症: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痿2例。结论:伴有合并伤的胰腺损伤诊断困难,术前注意腹部体征变化,腹腔穿刺,腹部B超及CT检查,术中仔细全面探查,根据胰腺损伤程度,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恰当处理合并伤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正胰体尾部切除术是治疗胰体尾部良恶性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等疾病的常用术式。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微创理念的提出,腹腔镜技术在胰体尾部切除术中也逐渐得到应用。但是由于胰腺肿瘤发病率高,且为后腹膜器官,毗邻组织结构较多,手术难度大,且学习曲线较长,所以腹腔镜手术在胰腺疾病  相似文献   

10.
胰腺远端切除术常用于切除胰体尾部肿瘤及胃癌侵犯胰腺时,因解剖及生理学原因,手术操作复杂,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胰漏是胰腺远端切除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30%~40%[l].国内外学者采取了各种方法以降低胰漏的发生率,包括缝扎、直线切割闭合器应用、生物蛋白胶封闭等[2],但仍不能完全避免术后胰漏的发生.本研究对接受胰腺远端切除术,或联合脾脏、全胃切除的胰腺远端切除术患者在术中采用大网膜或横结肠系膜封闭包埋胰腺残端,使胰漏发生率明显降低,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庞涛 《山东医药》2008,48(26):109-110
正常胰腺从胰头到胰尾逐渐变小,横行于腹膜后,胰头、钩突位置较低,胰体和胰尾部位置略高,胰颈部略有狭窄,其周围可见低密度的脂肪组织,其前上方是胃后壁,后方是脾静脉,胰头最大径约3.0 cm,胰体约2.5 cm,尾部约2.0 cm,老年人的正常胰腺实质萎缩,体积缩小.CT平扫时正常胰腺实质密度均匀,与脾脏相似,轮廓规则,边缘清楚,CT值40~50 HU;CT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呈均匀性强化,CT值达70~80 HU.磁共振T1加权像胰腺表现为与肝脏相似的信号强度,T2加权像信号强度与肝脏相似或略高,胰腺后脂肪的短T1长T2高信号勾画出胰腺轮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10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1~39岁,平均24岁.中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为主要症状,4例体检触及腹部包块.B超、CT及MRI检查显示胰腺实性或囊实性占位.术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肿瘤标记物正常.所有病例均接受手术治疗,胰腺头颈部肿块6例,胰体尾部肿块4例.手术方式:肿块切除3例,胰体尾切除3例(2例保留脾脏,1例联合脾脏、远端胃及部分结肠切除),节段性胰腺切除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术后2例发生胰瘘,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其他外科并发症.切除的肿块长径约5.9 cm.平均随访时间19.2个月(8~42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肿瘤复发转移迹象.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临床少见的低度恶性胰腺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保留脾脏的腹腔外胰体尾切除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6例胰腺体尾部良性病变患者,采用了保留脾脏的方法 进行腹腔外胰体尾切除术.结果 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该手术.手术时间130~230 min,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300ml,平均200 ml,术中均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4±5)d.1例患者术后出现胰瘘,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无其他并发症.随访3~24个月不等,结果 良好.结论保留脾脏的腹腔外胰体尾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且避免了不必要的脾切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由于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缺乏特殊器械,以及胰腺解剖位置及结构功能的特殊性等因素,腹腔镜胰腺外科发展缓慢,仅仅用于诊断。但随着腹腔镜器械的创新,外科医生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增长及技术的提高,对于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安全有效,为避免脾脏切除后的相关并发症,保留脾脏的远端胰腺切除更可取,而保留脾脏的方法主要有Kimura法和Warshaw法,Kimura法技术难度较大、风险高、但能保全脾功能、并发症少;Warshaw法适应证较窄,出血风险小、手术时间短,但并发症发生率高,难以保全脾功能。总之,保脾首选Kimura法,以Warshaw法作为补充。  相似文献   

15.
胰腺体尾部癌症状隐匿,恶性程度高,切除率低,预后差,整体治疗有待提高.外科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手段,手术治疗为核心的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应该成为标准模式."可能切除"患者先接受新辅助治疗,再判断是否手术有助于提高R0切除率,改善预后.根治性顺行胰腺体尾部癌整体切除术(radical antegrade modular pancreatosplenectomy,RAMPS)手术符合肿瘤切除原则,有望成为标准的根治手术方式.腹腔镜探查术能够发现肝转移和腹腔播散,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手术.腹腔镜下胰腺体尾部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有诸多优势,但仅限于肿瘤体积较小的早期患者,肿瘤学方面的远期效果仍需验证,建议有选择地开展.联合腹腔干切除的根治性远端胰腺癌切除术(radical distal or left pancreatectomy with resection of the celiac axis,DP-CAR)适合于肝总动脉或腹腔干受侵犯但仍有条件切除的患者,需谨慎开展.胰腺体尾部癌在早期诊断、分子水平个体化治疗方面需要突破,新辅助治疗和腹腔镜手术的开展需要进一步多中心联合前瞻实验研究提供循证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冯志东  卢俊  吴泰璜 《山东医药》2008,48(24):39-40
回顾性分析13例胰腺囊腺癌患者的诊断过程和治疗方法.结果 发现肿瘤位于胰腺头部6例,胰体尾部5例,全胰腺2例.术前诊断正确仅2例.手术切除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肿瘤未能切除者.认为胰腺囊腺癌的术前诊断困难,以积极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胃癌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3月接受胃癌手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7例老年胃癌患者中26例诊断为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手术并发症、非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显著增加.吻合口瘘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是脾切除和胰腺切除(R分别为2.09和1.58).结论 老年胃癌患者手术中切除脾脏或者胰腺,增加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应在手术当中尽量注意保护脾脏和胰腺.  相似文献   

18.
胰腺体尾部癌占胰腺癌的20%~30%,由于胰体尾部癌早期无任何特异性症状,临床诊断往往比胰头癌更晚,手术切除率更低,特别是侵犯腹腔主要血管的肿瘤.  相似文献   

19.
手助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的手术方式,已成功地运用于肝脏、脾脏和结肠等手术,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在胰腺肿瘤方面国内少见报道,现将我院近日成功开展的1例手助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尾肿瘤切除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老龄2型糖尿病(T2DM)大鼠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的动态变化,探讨老龄T2DM大鼠胰腺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20只健康Wistar老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T2DM组。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方式,建立老龄T2DM大鼠模型,利用(LISCA)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图像仪(LDPI),于成模后0、4、8、12与16 w,分别观测各组老龄T2DM大鼠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的变化。结果①对照组大鼠不同病程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无明显变化(P>0.05)。②T2DM组大鼠0 w、4 w、8 w、12 w、16 w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低于同时相对照组(P<0.05);且随病程延长,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P<0.05)。结论老龄T2DM大鼠早期即出现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减少,随着病程延长,胰腺体尾部血液灌注量呈逐渐减少趋势,老龄T2DM更早发生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