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了表征系列不同脱盐率的纳滤膜元件运行特性的幂指函数多项式,运用正交设计与数学拟合方法求解了幂指函数多项式的各项系数,图解分析了纳滤膜元件的诸项运行特性,从而系统分析了系列纳滤膜元件的多因素运行特性,为各种不同脱盐率纳滤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天然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及其对纳滤膜污染的机理,并对天然有机物污染纳滤膜的影响因素,如NOM的性质、膜的特性、pH值、离子浓度和操作条件等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污染控制的方法,指出适当的选择工艺运行参数以及对原水进行预处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膜污染提高膜寿命,同时可以优化膜工艺性能并降低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3.
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纳滤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使用废弃的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纳滤的设想。废弃的反渗透膜元件经过化学清洗和表面氧化处理形成再生膜。通过分析处理后的膜元件性能,得出如下结论:在低操作压力(0.3-0.7MPa)下,在对一价离子、二价离子和高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方面具有与纳滤膜相似的性能。最后,对再生膜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天然有机物对纳滤膜污染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天然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及其对纳滤膜污染的机理,并对天然有机物污染纳滤膜的影响因素,如NOM的性质、膜的特性、pH值、离子浓度和操作条件等作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污染控制的方法,指出适当的选择工艺运行参数以及对原水进行预处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膜污染提高膜寿命,同时可以优化膜工艺性能并降低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平板纳滤膜表面Zeta电位测试中的最佳条件和极细中空纤维纳滤膜表面Zeta电位测试方法,以平板聚酰胺纳滤膜和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纳滤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动电位法原理,利用Sur PASS固体表面Zeta电位分析仪测试纳滤膜表面Zeta电位,并首次提出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纳滤膜Zeta电位测试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纳滤膜样品测试前需要在超纯水中浸泡2 h以上;平板纳滤膜最佳测试压力为3 k Pa;平板膜样品池的流道最佳高度为100~110μm,测试流量在80~120 m L/min,样品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小于2m V.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纳滤膜在测试前,通过调节样品填充的紧实程度控制测试流量在80~120 m L/min,测试结果的标准偏差小于1 m V.  相似文献   

6.
纳滤膜去除水中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配置含砷水在室温进行纳滤膜过滤,把膜出水和浓缩水同时回流到原水箱循环,水中砷浓度通过硼氢化钾还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探讨了砷的形态、膜进水砷浓度、水中有机物浓度、无机物浓度、水的pH值等对除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滤膜对五价砷(As(Ⅴ))的去除率很高,一般大于90%,且明显大于对三价砷(As(Ⅲ))的去除.随着进膜水As(Ⅲ)浓度的升高,纳滤膜对其去除率下降.水的PH值影响纳滤膜对砷的去除,pH值越高,纳滤膜对砷的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为原料,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芳香聚酰胺纳滤膜、实验重点考察了铸膜液固含量、溶剂蒸发时间、凝胶浴组成和温度、膜厚等因素对所制纳滤膜性能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膜表皮层中高聚物的胶束聚集体孔和空间网络孔的大小和数目来影响所制膜的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膜的微观形态结构,表明所制纳滤膜具有典型的不对称结构.  相似文献   

8.
纳滤技术及高分子纳滤膜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超滤波与反渗透之间的新型分离技术,其优点在于不仅能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分子,而且对不同价态的离子其截留能力也不同,介绍了纳滤膜的传质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固定电荷模型和杂化模型等),比较了高分子纳滤膜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界面聚合法制备高分子复合的滤膜的过程、 界面聚合所用材料、膜性能影响因素及该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纳滤膜技术研究将朝着新型的纳滤开发、集成工艺开发和过程优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纳滤膜的分离性能,以表面带有氨基基团碳量子点(Amino-functionalized carbon quantum dots, N-CQD)为填充粒子,采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高通量荷正电杂化聚酰胺纳滤膜,并对N-CQD和杂化纳滤膜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良好的亲水性和表面带有可参与界面聚合反应的氨基基团,使N-CQD通过化学键均匀、稳定地分布在聚酰胺基体中,因此可同时提高纳滤膜通量和截留率。在最佳制膜条件下,所制备的纳滤膜的水通量为58.22 L/(m~2·h),与未添加N-CQD纳滤膜相比,通量提高了约2.6倍;同时截留的无机盐按截留率从大到小依次为MgCl_2(95.4%)、CaCl_2(92.1%)、MgSO_4(85.2%)、NaCl(64.8%)、Na_2SO_4(48.6%)。制备得到的纳滤膜对二价阳离子有较高的截留率,在硬水软化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不同有机物形成的污染层对硫酸钙在纳滤膜面结垢行为的影响,选用牛血清蛋白(BSA)、腐殖酸(HA)、海藻酸(SA)作为典型有机污染物对聚酰胺复合纳滤膜进行污染,之后进行硫酸钙结垢实验.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污染条件下的硫酸钙形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结合自制的硫酸钙探针测定不同污染条件下膜-硫酸钙及硫酸钙-硫酸钙之间的作用力.结果表明:与新膜结垢相比,有机物吸附在纳滤膜上改变了膜面性质,影响硫酸钙晶体成核机理.3种有机污染条件下硫酸钙结垢污染程度为SAHABSA.这是因为SA与Ca~(2+)的相互作用可缩短硫酸钙晶体成核时间,增大晶体尺寸,导致纳滤膜通量迅速下降;HA与Ca~(2+)络合增大了结垢层的厚度和密实度,导致纳滤膜通量衰减较大;而BSA与Ca~(2+)的结合能力较弱,加上其特殊的心形分子结构,导致该情况下硫酸钙结垢程度弱于其他两种有机物条件.  相似文献   

11.
纳滤膜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自制的聚哌嗪均苯三甲酰胺/聚砜纳滤中空纤维复合膜,进行印染废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纳滤膜对染料有很好的截留率,其截留过程中筛分效应和荷电效应起主导作用:废水中染料浓度和无机盐浓度对纳滤膜截留性能有显著的影响;0.6MPa下对实际印染废水浓缩5~10倍,纳滤膜对CODCr的去除率大于70%,对色度去除率为99%,能有效截留废水中的染料和有机物.  相似文献   

12.
纳膜过滤技术及其在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介绍了纳滤膜及膜组件、纳膜过滤的特性及机理、纳膜过滤的影响因素和纳滤膜的污染与防治,并综述了其在食品与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纺织产业的兴起,印染废水的治理问题已成为行内关注的热点,其关键是如何高效分离有机染料和无机盐.疏松纳滤膜因其疏松的膜结构,在实现高染料截留率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盐渗透性,在印染废水的治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针对印染废水的治理问题,着重综述了近年来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疏松纳滤膜的研究进展,研究了纳米材料改性对所制备疏松纳滤膜性...  相似文献   

14.
纳滤膜分离技术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纳滤膜分离技术的最新进展,介绍了纳滤膜分离机理、分离特性评价及其在糖和盐、两种不同等电点氨基酸分离体系的研究实例,对纳滤膜法水处理现状以及今后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膜分离技术在谷氨酸分离与浓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谷氨酸传统发酵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膜分离技术,研究了超滤膜与纳滤膜分离技术在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蛋白及菌丝体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超滤膜通量、超滤膜质量、废液的排放情况以及超滤系统工艺的适应性、超滤浓缩倍数和滤渣含水量、超滤收率、系统的可恢复性能、纳滤浓缩情况等指标的综合研究,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得出了超滤膜及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对谷氨酸提取工艺改进方面具备可行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纳滤技术是一种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新型分离技术,其优点在于不仅能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分子,而且对不同价态的离子其截留能力也不同.介绍了纳滤膜的传质模型(空间电荷模型、固定电荷模型和杂化模型等),比较了高分子纳滤膜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界面聚合法制备高分子复合纳滤膜的过程、界面聚合所用材料、膜性能影响因素及该方法的特点,最后提出纳滤技术研究将朝着新型纳滤膜开发、集成工艺开发和过程优化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纳滤膜在室温条件下对含铬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铬的不同形态、进料溶液中铬离子浓度、膜两侧压力对除铬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纳滤膜对于Cr(Ⅵ)和Cr(Ⅲ)的去除率都很高,均大于90%,且Cr(Ⅵ)去除率稍微大于Cr(Ⅲ)的去除率.随着进料废水中铬离子浓度升高或膜两侧压力的增加,纳滤膜对其去除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