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感染假丝酵母菌属的特点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抗真菌药物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按常规方法 以萨布罗培养基分离真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20 C AUX假丝酵母菌鉴定板和ATB 3 Fungus假丝酵母菌药敏板进行假丝酵母菌属鉴定和药敏检测.结果 自593例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中检出5种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占首位,达到479株(80.8%),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51株(8.6%)、光滑假丝酵母菌38株(6.4%)、克柔假丝酵母菌16株(2.7%)、近平滑假丝酵母菌9株(1.5%),白色假丝酵母菌对临床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敏感性均较好,>85.0%,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敏感性较好达>90.0%,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较差均<75.0%.结论 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白色假丝酵母菌与非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应重视假丝酵母菌属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沈丘县外阴假丝酵母菌阴道炎的菌种类别及药物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标本常规接种,法国科玛嘉显色,非白假丝酵母菌鉴定采用生物梅里埃API20CAUX进行,药敏试验采用Rosco纸片扩散法,数据统计分析用WHONET5.4进行。结果:检出260株假丝酵母菌中,共鉴定出5种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和光滑占前三位,分别为:189株(72.7%)、35株(13.5%)、18株(6.9%)。体外药敏显示,两性霉素B(100%)、伏立康唑(100%)、伊曲康唑(95%)的敏感性较高,氟康唑(80%)、酮康唑(75%)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本地区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的病原菌仍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临床应该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王薇  林紫麟  夏晓蓉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29-2131
目的:了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种及耐药情况。方法:对500份阴道分泌物标本常规涂片及培养检测,将分离的菌株进行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观察组250例中检出假丝酵母菌220株,分离率为80.24%(215/250),其中白假丝酵母菌仍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79.55%,光滑假丝酵母菌9.54%,热带假丝酵母菌7.23%,近平滑假丝酵母菌3.23%,克柔假丝酵母菌0.45%。对照组250例检出假丝酵母菌48株,白假丝酵母菌占93.75%,光滑假丝酵母菌4.16%,热带假丝酵母菌2.08%。观察组中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率为70.00%,对照组为18.0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8,P<0.01)。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假丝酵母菌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伊曲康唑、氟康唑、益康唑,最低为两性霉素。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由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假丝酵母菌对伊曲康唑、氟康唑耐药率最高,对两性霉素及5-氟胞嘧啶最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致病菌和敏感药物。方法运用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培养假丝酵母菌并对培养出的菌种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出128株酵母菌,其中自假丝酵母菌94株,热带假丝酵母菌26株,光滑假丝酵母菌5株,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株,克柔假丝酵母菌1株。假丝酵母菌对真菌敏感性高的药物只有两性霉素、氟胞嘧啶,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高。结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最常见致病菌是白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耐药情况严重,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对两性霉素、氟胞嘧啶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对假丝酵母菌属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54株假丝酵母菌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白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带最宽。产蓝绿色素的第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抑制率均达100%,产黄绿色素的第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克柔假丝酵母菌的抑制率也均达100%,铜绿假单胞菌产色素菌株的抗真菌活性优于不产色素的菌株。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肝病住院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并分析其药敏结果。方法选择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标本中培养出真菌1 000例住院肝病患者进行研究,收集患者的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1000例肝病患者分离出1410株真菌中,酵母样真菌1189株占84.3%,丝状真菌221株占15.7%;1189株酵母样真菌中,痰及咽拭子感染737株占62.0%,胸腹水和尿感染分别为146株占12.3%和140株占11.8%;221株丝状真菌中,痰及咽拭子感染202株占91.4%。酵母样真菌中,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2.1%、2.3%、0.3%和1.9%;丝状真菌中,对氟康唑、良性霉素、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93.7%、16.7%、5.9%和4.5%;酵母样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良性霉素和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低于丝状真菌(P<0.05)。结论住院肝病患者以酵母样真菌感染为主,白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最高,且对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均低于热带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7.
了解本地区ICU假丝酵母菌菌尿的特征,对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均有益,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50例(其中男20例,女30例)假丝酵母菌菌尿者均为2008年7月-2009年7月本院ICU住院患者,年龄17~90岁.无菌方法留取患者中段尿或者导尿,立即送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全国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致病菌株的分布及其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 复苏2015年全国45家医院于妇科门诊就诊的VVC患者的VVC菌株1200例.用科玛嘉假丝酵母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27-A3方案,测定其对氟康唑、克霉唑、咪康唑、伊曲康唑及制霉菌素5种抗真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值情况.结果 ①在培养的1200例V VC致病菌株中,白假丝酵母菌占81.17%(974/1200),非白假丝酵母菌占18.83%(226/1200).在非白假丝酵母菌中,光滑假丝酵母菌最多,占13.25%(159/1200).②白假丝酵母菌与非白假丝酵母菌的氟康唑、克霉唑、咪康唑、伊曲康唑及制霉菌素不同M IC值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5.220、66.912、217.150、281.004、21.175,P<0.0001).③对于克霉唑,白假丝酵母菌的M IC低值比例更低,而非白假丝酵母菌的M IC高值比例更高.对于咪康唑,非白假丝酵母菌的M IC低值比例更低,而白假丝酵母菌的M IC高值比例更高.④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性均较高,M IC≥64μg/m L比例分别为73.41% 和50.88%;而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于制霉菌素M IC低值比例均较高,M IC≤1μg/m L比例分别为79.67% 和76.11%.⑤白假丝酵母菌对于伊曲康唑耐药性高于非白假丝酵母菌,MIC≥16μg/mL比例分别为43.12% 和25.66%.结论 VVC的主要致病菌仍是白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已成为白假丝酵母菌以外的VVC第2大致病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非白假丝酵母菌对5种抗真菌药物的MIC值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全国VVC患者对氟康唑耐药性较高,白假丝酵母菌致VVC患者对克霉唑和制霉菌素敏感度较高,非白假丝酵母菌致VVC患者对咪康唑和制霉菌素的敏感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假丝酵母菌在外阴阴道不同部位取材检测的阳性率. 方法对1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在阴道上段及阴道下段取分泌物镜检及镜检阴性者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早期患者阴道下段分泌物镜检阳性率80.7%,阴道上段分泌物镜检阳性率50.8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晚期患者两个不同部位取材镜检及镜检阴性者行培养基培养阳性率无差异(P>0.05).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早期患者阴道下段分泌物取材镜检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10.
2 231例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阴道假丝酵母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沙氏培养基分离培养法,对2 231例可疑感染者进行阴道分泌物假丝酵母菌培养并做药敏分析.结果 (1)2 231例标本中,假丝群母菌检出率为81.98%(1 829/2 231).(2)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以21~40岁为主,占阳性患者的78.90%(1 443/1 829).(3)对假丝酵母菌耐药率最高的是制霉菌素(耐药率>86%),对氟康唑最敏感,其次是伊曲康唑.结论 假丝酵母菌的耐药菌株较常见,临床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