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以柴油蒸气为工质,通过对比试验,研究1种壳程结构采用空心环管间支承的新型油冷凝器的传热性能,得到了2种油冷凝器的总传热系数和壳侧冷凝对流传热系数随热负荷变化的关系曲线。在本实验研究的条件范围内,空心环支承菱形翅片管油冷凝器具有较好的冷凝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2.
冷凝过程在炼油、化工和石油化工等装置中被广泛使用,冷凝机理及其复杂。冷凝的畏效率比较低,特别当物料中含有不凝性气体时,传热系数大幅降低。板式冷凝器除具有板式热又袄器传热系数高、质量轻、占地面积小、操作弹性大、容易清洗的优点之外,还具有阻力小、压降小、斜波纹、宽通道、接管大等优点,能极大提高传热系数,并使冷却水侧的压降不会过大。板式冷凝器在蒸发和乏汽冷凝中应用广泛,可以回收使用冷却水,能极大节省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3.
冷凝器是冷却经制冷压缩机压缩后的高温制冷剂蒸汽并使之液化的热交换器。石化工业中用冷凝器将烃类及其它化学蒸气冷凝。本文阐述了冷凝器经常存在的负荷不达标和能源浪费问题,提出在化工设计中合理选择冷凝器的方法和计算冷凝器平均温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螺旋泄流槽折流板冷凝器具有显著提高冷凝换热效率、减少能源损耗、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但其螺旋角与冷凝传热系数大小的关系比较复杂。根据试验条件下的每一个螺旋角度,设计的计算程序能对相应的冷凝器壳程冷凝传热系数、放热量和吸热量进行计算,并给出试验条件下冷凝传热系数经验计算公式的程序及介质物性的调用程序。  相似文献   

5.
再气化模块作为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与再气化装置(FSRU)中的核心装备,再冷凝系统的控制对整个再气化模块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结合传统陆上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和FSRU船再冷凝器工艺流程和控制方案,提出了适用于再气化模块再冷凝系统的新型压力控制方案和液位控制方案,采用HYSYS模拟分析了2种控制方案在BOG(闪蒸气)变化工况下的稳定时间及再冷凝器液位、压力等参数超调量。结果表明:2种控制方案均能实现再冷凝系统的平稳运行,新型液位控制方案再冷凝器液位及顶部压力超调量小,但达到平稳控制的时间较长,适用于外输量波动较大的调峰型再气化模块;新型压力控制方案的控制超调量较大、稳定速度较快,适用于稳定外输的基荷型再气化模块。本研究为后续模块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再气化装备研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再冷凝器是BOG再冷凝工艺流程的核心设备。文章介绍了BOG再冷凝器的制造过程及BOG锥形封头制造过程中的公差调整和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焊接板式塔顶冷凝器的设计难点及解决方案。从热力计算和结构设计等方面阐述了结构紧凑、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焊接板式塔顶冷凝器的设计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蒸发气(BOG)的来源,对BOG需处理量进行了计算,得出:在卸船工况及非卸船工况下的BOG需处理量分别为15.837 t/h和2.863 t/h。研究了BOG处理系统的组成和再冷凝工艺,通过提高再冷凝换热效率、将低压BOG直接外输、控制储罐压力等方式,对再冷凝工艺及BOG处理系统进行了优化。分析了进入再冷凝器的BOG所需的LNG量、再冷凝器液位、再冷凝器顶部及底部压力等参数。利用调节器调整进入再冷凝器的LNG流量;通过调节阀门PV02A/B的开度控制再冷凝器底部压力;通过调节BOG压缩机负荷调整再冷凝器液位,实现液位控制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大型板式冷凝器在板式蒸发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型板式冷凝器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板式冷凝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清洗及检修方便等优点.介绍了大型板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热力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先进的测控技术,开发了一套板式冷凝器测试系统,自行设计制作了采集软件,该测试系统能够对板式冷凝器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对数据实现显示和处理,还可通过软件对测试现场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由热平衡原理可将管程冷凝的冷凝器分为纯冷却段和纯冷凝段。冷却段和冷凝段传热系数不同,对数平均温差也不同,用各段热负荷所占比例对各段对数平均温差加权求和,可从整体上反映以冷凝过程为主的冷凝器的换热温差。加权平均温差可用于冷凝器的设计和分析,对不同定义的加权平均温差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流量非均匀分布对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并联联箱和分流联箱流量分布解,对流量非均匀分布导致板式换热器单相液 液换热和冷凝换热时的传热性能变化作了模拟计算和深入分析。单相换热时,若冷、热流体进出口位于同一侧,各分支通道的传热量将严重不均匀,但整机总传热量变化不大。当进出口分别位于换热器两侧时,传热分布的均匀性会明显改善,但总传热量却比流量均匀分布时明显降低。两侧流体流量比的变化并不使换热量分布发生明显改变。作为冷凝器使用时,流量非均匀分布同样导致其传热性能的变化,这时热负荷的分布状况将主要受允许压降分配规律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
再冷凝器的控制操作繁多且相互关联,容易造成操作不当,同时由于设备性能下降等原因,再冷凝器运行经常进入非设计工况,影响接收站正常生产。利用动态模拟方法可有效还原事故经过,探寻预防措施。在已有LNG接收站再冷凝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完善了再冷凝器的冷凝量计算模块,更加全面地模拟再冷凝器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情况,仿真结果得到了现场数据的验证。进一步动态模拟探究了再冷凝器长时间高液位运行时,采用高压补气降低液位措施的风险,以及提出在截断高压NG管线恢复正常运行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考虑重设气液配比系数的操作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油化工设备》2006,35(3):74-74
图1 Compabloo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开发单位:Alfa Laval产品特点:全焊式,故无垫圈泄漏及其更换问题,在极小温差下能最大限度地进行蒸汽废热的回收。加拿大一炼油厂利用TCC装置顶部冷凝器来预热锅炉进料水,安装4台该换热器后节省了13 MW以上的能量。信息来源:Chem.Eng·,2005,112(4):36E-12.图2 SUPERMAX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开发单位:Tranter PHE,Inc.产品特点:该设备是为替换高温高压下使用的管壳式换热器而设计的,特别适用于不等量的大流量场合,如气或者汽冷凝器等。操作压力可达7 MPa,温度达537℃,可提供真正的逆流及并流换热,内有2…  相似文献   

15.
以萘为原料的沸腾床法生产苯酐过程中,苯酐空气混合气体的冷凝,采用翅片式热熔冷凝器代替薄壁冷凝器,提高了设备生产能力,延长了设备寿命,改善了劳动条件。生产实践表明热熔冷凝器用于苯酐生产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6.
再冷凝器控制系统的优劣不仅影响LNG接收站工艺运行的稳定与否,更决定了工艺操作的难易程度。详细分析了再冷凝器的主要工艺参数,包括冷凝蒸发气(BOG)时所需液化天然气(LNG)与BOG的质量比、再冷凝器液位和高压泵吸入口饱和蒸汽压差等。对国内LNG接收站几种典型再冷凝器控制方案进行了对比,综合各控制方案优点,对控制方案进行了适当改进,确定了一种通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通过差压控制稳定高压泵启停时的再冷凝器液位,能够延时控制减缓顶部压力恢复,较好地保证了再冷凝器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苯酐生产中采用油热熔冷凝的情况。采用部份冷凝器、旋风分离器、两只串联的油热熔冷凝器、薄壁冷凝箱、喷淋塔串联起来的流程,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消耗,改善了劳动条件,说明油热熔冷凝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再冷凝器用于冷凝LNG接收站在运行中产生的BOG气体,是接收站运行控制的核心,关系到整个接收站的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9.
以油田低温余热利用为背景,分析了基本式和回热式两种CO2热泵系统输出参数,详细讨论了系统窄点位置和数量随冷凝压力的移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两种热泵系统均存在最优冷凝压力,回热器的加入有利于降低系统运行压力,提高系统性能系数(COP),在给定的条件下运行压力降低了4.2%,COP提高了1.7%。同时采用回热器是有条件的,在给定的外部工况条件下系统存在一个临界冷凝压力(9.33 MPa),当冷凝压力大于临界值时,回热器的加入不利于提高系统COP。当冷凝压力低于系统最优冷凝压力时,冷凝器的窄点只有1个,位于冷凝器入口;在系统处于最优冷凝压力时,冷凝器中出现2个窄点,分别在冷凝器内部和工质出口处;当冷凝压力高于系统最优冷凝压力时,冷凝器窄点又变为1个,固定在冷凝器工质侧出口处不变。回热器的窄点位于回热器低温侧出口,蒸发器的窄点位于蒸发器工质侧入口。  相似文献   

20.
直接空冷凝汽系统广泛应用于电站蒸汽轮机空气冷凝器、自备电站汽轮机的空气冷凝器以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使用的空气冷却器。对直接空冷凝汽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提高直接空冷凝汽系统效率及节能降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