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是谷氨酸产品中的无效成分,其安全性尚无定论.控制谷氨酸浓度为16 g/dL,焦谷氨酸的浓度为3.2 g/dL,实验研究了水解温度、硫酸加入量、水解时间等因素对降低谷氨酸母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在保证谷氨酸回收率的基础上,确定出使焦谷氨酸含量达到1%及以下的最优水解组合:水解温度(95±5)℃、浓硫酸加入量(30%,V/V)、水解时间(2 h).在上述实验中,焦谷氨酸的初始含量均为20%.通过改变初始焦谷氨酸含量为20%~35%,最优水解组合下,水解后焦谷氨酸含量为0.96%~1.0%,仍可达到1%以下.  相似文献   

2.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是谷氨酸产品中的无效成分,其安全性尚无定论。实验研究了水解时间、硫酸加入量等因素对降低混合母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影响。通过水解实验确定了水解温度110℃,浓硫酸与混合母液比例为2∶3,水解时间3h。水解液中焦谷氨酸含量接近于0,水解液中谷氨酸含量提高50%,水解基本完全。  相似文献   

3.
对废弃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成分进行分析,评估其作为培养基用有机氮添加物质的可能性。测定结果表明:谷氨酸棒状杆菌中粗蛋白含量74%,核酸含量6.53%,粗脂肪含量11.36%,灰分含量2.78%,营养成分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正交实验得到酸水解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最佳条件为:pH 0.5、水解温度115℃、菌体浓度15 g/100 mL、水解时间20 h。在上述条件下菌体蛋白水解度(DH)达到88.37%。  相似文献   

4.
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酪蛋白,制备出水解度为12.6%、ACE抑制活性为48.2%的酪蛋白水解物.利用碱性蛋白酶、在丙醇-水介质中进行类蛋白反应修饰酪蛋白水解物,研究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底物质量浓度、丙醇浓度对修饰反应的影响.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得到最优条件为反应温度47℃、酶添加量8.3 kU/g,底物质量浓度56.8 g/100 mL,丙醇体积分数58.5%.利用此条件制备出的反应程度不同的5个修饰产物,ACE抑制活性分析结果显示,抑制活性最高可以达到63.8%.在相应条件下加入酪氨酸或苯丙氨酸,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添加苯丙氨酸或酪氨酸会导致修饰产物抑制活性增加或降低.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通过向麦芽汁培养基中添加GeO2培养啤酒酵母的方法来制备富锗酵母.测定富锗酵母的生物量及锗含量来评价其品质.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200r/min,培养基锗离子添加浓度为100mg/L,培养基的装液量80mL/250mL三角瓶,种子液接种量10%(v/v),培养基初始pH值为为6.0,培养时间60h.优化培养条件制备所得的富锗酵母生物量可以达到(3.85+0.17)g/L,而其锗含量可以达(758.6+31.6)μg/g,其中有机锗含量为92.8%.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空白酵母粉和富锗酵母粉,比较酵母富集Ge元素前后红外吸收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采用植物乳杆菌与肠膜明串珠菌为目的菌株,以活菌数为指标,通过选用不同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优项,再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优的组合。结果表明,由方程可以得出蔗糖取1.04g/100mL,酵母粉含量取0.41g/100mL,麦芽汁添加量为4.58mL/100mL时,肠膜明串珠菌活菌数可达到10.04×109cfu/mL;麦芽浸粉含量为1.61g/100mL,水解大豆蛋白胨1.47g/100mL,番茄汁7.36mL/100mL时,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可达到最大值30.13×109cfu/mL。  相似文献   

7.
白爱娟  缪铭  张涛  江波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3):164-167,172
利用明串珠菌SK24.002发酵制备水溶性多糖,研究了该水溶性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及影响菌体生长和多糖合成的主要条件 . 结果表明,该水溶性多糖相对分子量为24×106,分子量分布集中,蔗糖浓度对其分子量分布影响不大.确定了影响水溶性多糖的主要因素:蔗糖140g/L、酵母粉3.75g/L、胰蛋白胨3.75g/L、接种量5%、初始pH7.5、温度30℃、装液量100mL/250mL.在此条件下发酵20h时,水溶性多糖含量达到最大,为S1.40g/L.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对豆粕蛋白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以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的方法考察了pH值、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等因素对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水平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6.96、底物质量浓度5.2 1g/100mL、加酶量3%、酶解温度53.8℃、酶解时间6h.在该条件下水解度达到23.67%.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半胱氨酸、氯化钠和亚硫酸氢钠对酵母破壁及水解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加入蛋白酶水解酵母的实验中,促进水解作用大小的顺序为: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氯化钠;如果不加酶水解,其促进效果顺序为半胱氨酸>氯化钠>亚硫酸氢钠.可见,半胱氨酸对酵母水解的促溶效果最好.当半胱氨酸添加量为0.3%(w/v)时,加酶水解20h,水解液中氨基氮含量为0.407g/100mL.  相似文献   

10.
液态深层发酵酿造枣醋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丝小枣为原料,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方式酿造枣醋,通过研究酿造过程中酒精发酵阶段酒精度和还原糖的变化,醋酸发酵阶段总酸和酒精度的变化,确定了液态深层发酵酿造枣醋的工艺.结果表明,酒精发酵阶段枣浆的初始糖度13.8%,酵母菌接种量0.03%,发酵温度25°C~30°C,发酵3.5 d结束,酒精度为8.4%(v/v).醋酸发酵阶段的初始酒精度为6.3%(v/v),初始酸度为1.5g/100mL(以醋酸计),醋酸菌接种量10%(v/v),发酵温度31℃,通风量600l/h-10001/h,发酵44h结束,最终酸度达到7.82g/100mL.所酿制的枣醋枣香浓郁,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生物炼制产业发展,提高玉米秸秆酶解糖化效率,运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优化预处理工艺,研究硫酸质量分数、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固液比四个因素对半纤维素水解率的影响规律,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析玉米秸秆微观形貌、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玉米秸秆预处理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100℃、硫酸质量分数1.2%、反应时间120 min、固液比1∶9(g∶mL),在此条件下半纤维素水解率为84.93%,木质素脱除率为46.15%,预处理水解液还原糖质量浓度为2.04 g/100mL,木糖产率为74.22%,87.89%纤维素保留在固体部分,经72 h酶解反应酶解率达到85.79%,未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率仅为32.25%。  相似文献   

12.
稀酸预处理玉米芯酶解工艺响应面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纤维原料还原糖(葡萄糖、木糖)转化是燃料乙醇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该文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稀硫酸处理、酶水解以提高还原糖转化量。以还原糖转化量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稀酸处理玉米芯酶解条件,拟合硫酸体积分数、加酶量、酶解时间3个因素对还原糖转化量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121 ℃条件下预处理60 min,硫酸体积分数0.8%,料液比1∶15(g∶mL),加酶量7%(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1∶1),酶解时间70.9 h。在此最佳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酶解液中还原糖转化量为462.62 mg/g,其中木糖、葡萄糖转化量分别为330.02 mg/g、132.60 mg/g,还原糖转化率可达46.3%。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产L-天冬氨酸酶的大肠杆菌HY-05,通过游离细胞法转化合成L-天冬氨酸,以硫酸萃取法从发酵液中提取L-天冬氨酸。为解决工艺中富马酸包结问题,通过单因素试验对脱色条件和结晶过程进行了优化,并在此基础上,选取结晶温度、硫酸滴加速度、冷却时间3个因素为响应变量,以L-天冬氨酸含量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最佳脱色条件为脱色温度60 ℃,活性炭添加量0.15%;最佳硫酸酸化工艺条件为结晶温度91 ℃,硫酸滴加速度23 mL/h,冷却时间12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L-天冬氨酸含量为98.22%,较优化前提高了7.42%。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采用硫酸水解法,以酸解液中还原糖产率为检测指标,考察适宜的浒苔酸解条件;之后采用浒苔酸解液直接发酵法,以发酵液中乙醇产率为检测指标,研究浒苔酸解液乙醇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浒苔酸解条件为:浒苔悬液质量浓度40 g/L、硫酸体积分数4%、80 ℃酸解2 h。在此条件下,还原糖产率最高可达40.05%。优化的浒苔酸解液乙醇发酵条件为:酿酒高活性干酵母、接种量10%、初始pH6.0、30 ℃发酵48 h。在此条件下,乙醇产率最高可达16.46%。结果为浒苔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以膨化米糠为主要原料,先经α-淀粉酶液化,再经糖化酶和蛋白酶同步酶解,改善米糠液中的营养成分。试验结果表明,α-淀粉酶水解最佳条件为酶用量1.5%,酶解温度为80 ℃,酶解时间为75 min,淀粉酶水解后还原糖含量达到0.657 1 g/100 mL。糖化酶和蛋白酶复合水解米糠,最适条件为pH4.5,糖化酶添加量0.2%,蛋白酶添加量2%,酶解温度60 ℃,酶解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酶解液还原糖含量可达3.0 g/100 mL,氨基酸含量可达5.2 g/100 mL。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广西区内海鸭蛋氨基酸含量及其组成分析广西海鸭蛋的品质。方法 采用盐酸水解法处理18组海鸭蛋样品,通过日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16种氨基酸总含量,分析海鸭蛋各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组成。结果 18份海鸭蛋样品中氨基酸的测定结果表明,广西海鸭蛋中氨基酸总量在11.99 g/100 g~13.79 g/100 g范围,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相近,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最高, 约占氨基酸总量的13%, 组氨酸含量最低,约占氨基酸总量的2%,其他氨基酸的含量均在3%~9%的范围内。结论 广西海鸭蛋氨基酸总含量有差异,但氨基酸组成较稳定,各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相近,谷氨酸的含量最高,组氨酸含量最低。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E/T)为47.25%,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9种非必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E/N )为0.89,符合1973年FAO/WHO提出的理想模式,说明海鸭蛋中氨基酸都属于优质蛋白质,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稻草常压酸水解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酸水解适宜的工艺条件,并以还原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评价了稻草的常压酸水解效果。结果表明,稻草适宜的酸水解工艺条件为:酸水解温度100℃、酸水解时间3 h、质量分数为3%的硫酸、固液比1∶4,在此工艺条件下稻草酸水解得率为73%,还原糖提取率约为17%,多戊糖去除率约为65%;酸水解后的稻草中多戊糖含量为12.2%,用酸水解后稻草生产的人纤浆基本能够达到人纤浆质量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色素、杂质多所引起的发酵过程稳定性差、产酸低等问题,该研究采用生物氮素对发酵培养基中的主要氮源(玉米浆和豆粕水解液)进行替代,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清洁发酵培养基中的关键因素生物氮素、生物素、VB1和甲硫氨酸的添加量进行优化,进而获得谷氨酸清洁发酵培养基,进行谷氨酸的清洁发酵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清洁发酵培养基中关键成分的最佳添加量为生物氮素2.0 g/L、生物素7 μg/L、VB1 10 mg/L、甲硫氨酸0.6 g/L。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清洁发酵菌液OD600 nm值为84.2,谷氨酸产量为171 g/L,糖酸转化率为68.5%,分别较对照提高16.14%、12.50%、4.74%,发酵上清液透光率由0.9%提高至31%,说明清洁发酵培养基能够较好地提升谷氨酸发酵性能。  相似文献   

19.
The ethyl acetate-soluble fraction generated during acid hydrolysis of almond shells was evaluated for radical-scavenging capacity and protection against fish oil oxid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during acid hydrolysis on: (i) the total phenolics produced; (ii) the recovery yield of ethyl acetate solubles; (iii) the phenolic content in the ethyl acetate extracts; (iv)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extracts was assessed. A one-at-a-time variation study of the hydrolysis time and sulfuric acid concentration was carried out. For a given temperature and hydrolysis time, the influence of the acid concentration was noticeable; whereas the maximal phenolics production, measured in the hydrolyzate (2.2 g gallic acid equivalents/100 g shells) was achieved with 2% sulfuric acid, the maximal recovery in the organic phase required at least 5% acid. The crude extracts showed DPPH radical-scavenging activities (EC50 < 0.5 g/l) comparable to those of synthetic antioxidants, and protected labile lipid systems, such as fish oils and fish oil-in water emulsions, from oxidation as efficiently as did propyl gallate.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高粱营养品质,拓宽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实验以白高粱为原料进行发芽,探讨高粱发芽过程中氨基酸组成、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活性、植酸酶活性、植酸及单宁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芽时间延长,高粱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60 h达到最大值为5.694 g/100 g,相较未发芽高粱增加了28.50%;赖氨酸含量在发芽72 h达到最大值为0.157 g/100 g,增加了21.71%;GAD活性增强,GABA含量增加,60 h达到最大值为19.026 mg/100 g,增加到5倍;植酸酶活性同样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强,促使植酸发生降解,植酸含量从94.85 mg/100 g下降到52.44 mg/100 g,降低了44.71%;单宁含量从1.07%降到0.14%,下降了86.92%。综上所述,发芽可显著提高高粱营养成分,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提升了高粱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