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前夕,笔者访问了与雷锋有过亲身交往的“活雷锋”们。 他们中有推荐雷锋从辽阳入伍的送兵人,时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的老红军余新元;第一个写雷锋的著名作家、《雷锋的故事》作者陈广生;第一个报道雷锋的原新华社、人民日报社驻军记者佟希文;接收雷锋入伍的经办人、时任工程兵某部参谋戴明章;雷锋第一任班长张兴吉;雷锋生前辅导的学生陈雅娟。  相似文献   

2.
他曾经是耀眼的“学雷锋标兵”,如今是一座冷清的雷锋资料展览馆的馆长。在雷锋逝世后的48年里,他做了47年与学雷锋有关的事。其间,尴尬事也不少:有人买了3000本学雷锋的书,可6000块钱的欠条20多年都没兑现;雷锋像不能上火车,因为“火车是装人的,不能装死人像”……有人质疑他“一个只活了22年的人,有什么可学的?”“大家都向钱看,学什么雷锋啊?”可他从不后悔——  相似文献   

3.
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里走出来的雷锋,恰是一个“共和国长子”式的角色,他代表了“无私奉献”的红色一代。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对于中国当代年轻人来讲,显得神秘而遥远。雷锋在当年并不是一个落伍的人,他其实是五六十年代的潮流先锋,喜爱文艺、写诗、学开汽车、参加解放军,毫无疑问,雷锋的生活正是那个时代的主流生活;而革命,也是那个年代的时尚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非常声音     
“现在的年轻一代面临就职难的困境,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加班又成了家常便饭。面对职业,婚姻等方面的竞争和压力,不少人选择不当事业和家庭的‘中流砥柱’,而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归入‘下流社会’的行列。”——日本作家、社会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一书中描述的“下流社会”的特征体现在中国“穷忙族”身上,他们“在工作却入不敷出,甚至沦落到贫穷线以下”,长时间付出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很多人在现实的无情挤压下只得向下沉沦。  相似文献   

5.
如今的职场已变成一个充满悖论的江湖。老板说,公司提倡“快乐工作”,后来终于明白,要想自己快乐,首先要让你的老板快乐;上司说,“付出总有回报”,可是努力付出后却发现,获得些许回报的同时必须更加努力地付出;媒体说,现代提倡“注重休闲生活”,谁知越是这样倡导,人们的休闲时间反而越来越少……渐渐地,疲惫、焦虑、失衡等不良情绪便在内心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中国人最擅长忍耐,但却不擅长疏导。当那些屡屡见  相似文献   

6.
永不褪色的劳动者——雷锋 雷锋是较早进入新中国教科书的一批人,他短短的一生都用来倡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一精神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  相似文献   

7.
《女性天地》2010,(11):60-61
减肥瘦身永远是女人的一个经典话题,为此不惜“流血牺牲”,然而常常付出努力却很难得到回报。 看着餐桌上的大鱼大肉却不能大快朵颐,真是—种折磨啊!其实不必太苦自己,自己动手做好吃的瘦身美食吧。  相似文献   

8.
人情,大家都知道它不同于以血缘为条件的亲情,也不同于以互助为基础的友情,而是人与人交往中实质性的付出或回报。  相似文献   

9.
走出﹃消极回报﹄的心理误区詹平相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等,这些回报都是以积极的回报心理为基础的。但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也有一些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误入消极回报的心理误区,使得交际双方关系骤然紧张,甚至激...  相似文献   

10.
夏天是人在一年四季中“付出”最多的一个季节,“付出”多,补充也应该多,这就告诉我们,夏天不仅要吃,而且要吃好。那么,夏天究竟应该怎么吃?如何才能吃得更好、更营养?  相似文献   

11.
李想 《职业》2007,(11)
你只需要多比别人付出百分之五,就可以获得百分之两百的回报。这是我经常说的话。这个世界很公平,因为付出总有回报;这个世界也很不公平,因为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12.
李想 《职业》2007,(16):73
你只需要多比别人付出百分之五,就可以获得百分之两百的回报. 这是我经常说的话.这个世界很公平,因为付出总有回报;这个世界也很不公平,因为付出和回报是不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13.
雷锋生前的好战友陈广生,被人称为“宣传雷锋第一人”。2003年3月6日,陈广生来到雷锋家乡长沙,参加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的活动。趁着这个机会,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年届七旬的陈广生,满头华发,身体精瘦,思维敏捷,谈吐文雅。他深情地向记者谈起了当年与雷锋相处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阐述了他对当前学雷锋的一些看法。(一)雷锋于1960年1月8日参军,与陈广生同在一个部队。那时,陈广生已29岁,提了干部,任俱乐部主任。俱乐部的主要工作是组织球赛、演出等文体活动,这使陈广生有了与雷锋多次接触的机会。一次,俱乐部…  相似文献   

14.
文化宫     
《老年人》2002,(5)
威风妈妈:“孩子,你长大后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儿子:“跟你一样做个有威风的人。”“为什么?”“因为爸爸和爷爷、奶奶都怕你。”(李斌如)害怕假货一小偷在超市行窃被抓,保安问:“你在大庭广众中偷东西,难道不害怕吗?”小偷回答:“别的不怕,就怕偷的是假货。”(彭益和)秘书职责经理:“我的铅笔在哪儿?”秘书:“夹在您的耳朵上。”经理:“你没看见我很忙吗?快告诉我,夹在哪只耳朵上?”(春知)补充学习雷锋作报告,领导念稿:“雷锋没有死。”听众哗然。秘书知道他把“雷锋精神”念掉了两个字,忙在一旁小声提示:“精…  相似文献   

15.
真情不败     
真情不败文/谢武战谈恋爱时,我没有情敌,这是因为我只有在侦察敌情之后才敢进入自由恋爱区。付出的是真情,回报的是真情,没有出现什么阴差阳错的事故。谈恋爱使人虚伪,道貌岸然、衣冠楚楚、彬彬有礼一类小词儿全都是给这号人准备的。我可不配这么夸,我行我素惯了的...  相似文献   

16.
婵娟 《当代老年》2006,(4):31-31
1963年初,在编辑“学习雷锋”这一专辑时,《中国青年》杂志的一位编辑提出,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成。于是编辑部向毛主席发出请求题词的信函,信封上只写着“中南海呈毛主席”,时间是1963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17.
现在,每当我们纪念雷锋的时候,都会看到许多雷锋生前的照片。这是许多的英雄人物所没有的。有的英雄人物留下的照片很少,有的根本就没有。那么,雷锋怎么生前会有那么多的照片呢?人们自然要想到一个人,就是现在已经73岁的老人张峻。是他在雷锋生前拍下了许多的雷锋助人为乐、艰苦奋斗、刻苦读书、施工训练等方面的二百多张照片。  相似文献   

18.
庭审男人精“我愿意为你赴汤蹈火。”“为了你,我花多少钱都值得。”如今对女友说这些话的男人大概少之又少了,即使说了,恐怕也有一些言不由衷。而越来越多的男人变得很精明,他们精于计算付出与回报,他们不肯吃亏,不会死要面子抢付账,坚决要求 AA 制,甚至还会变着方儿地哄女人为自己花钱……他们精明得连付出感情都要计算一下我这么做值得吗?直到确认已获得了对方的感情,才小心翼翼地付出自己的感情。或许是现实的社会造就了现实的人,那么,女人怎么看精明的男人呢?  相似文献   

19.
母亲去世两周年了。这些日子,我把往事细细检点,懂得了人生最宝贵的不是名誉地位,不是万贯家财,不是青春美丽,甚至也不是事业的成功与辉煌,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呵护与照应,是息息相通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我是母亲的满女,母亲怀我的时候已是中年。整个孕期,身体虚弱的母亲被不祥和恐惧笼罩着。她常常自言自语:“生这个孩子,我怕是活不了啦。”二哥安慰母亲道:“娘,您一准会给我生个小妹妹,等您老了,她就是您的小拐棍儿。”听了二哥的话,母亲的心头掠过了一丝激动。从那一刻起,她就默默地对我寄托…  相似文献   

20.
刘锴 《老人世界》2014,(3):38-39
提到“太岁”,人们马上会想到那句流传了千百年的俗语:“太岁头上动土。”在很多人心目中.“太岁”是一种神秘莫测、法力无边,能给人带来大灾大难的“凶神恶煞”!因此,在中国民间,很多人谈“太岁”而色变。那么,“太岁”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