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他曾经是耀眼的“学雷锋标兵”,如今是一座冷清的雷锋资料展览馆的馆长。在雷锋逝世后的48年里,他做了47年与学雷锋有关的事。其间,尴尬事也不少:有人买了3000本学雷锋的书,可6000块钱的欠条20多年都没兑现;雷锋像不能上火车,因为“火车是装人的,不能装死人像”……有人质疑他“一个只活了22年的人,有什么可学的?”“大家都向钱看,学什么雷锋啊?”可他从不后悔——  相似文献   

2.
金训华的名字对每一个从那个“火红的年代”走过的人来说都无法忘记。l969年上海知青金训华为抢救落入洪水的国家财产、挽救战友生命而英勇牺牲,他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和偶像。  相似文献   

3.
提起王杰这个名字,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们妇孺皆知。可以说,他是中国的第二个雷锋。但是许多人并不知道,这样一个大名鼎鼎的英模,曾险些背上“给党和人民抹黑”的罪名的背后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雷锋代表着一个时代。那个时代在塑造新中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人们的精神风貌中.产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用雷锋精神去工作、去学习、去创业,虽然对雷锋精神到底是什么。人们不一定很清楚.但那段著名的“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告诉我们.对待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态度。他的钉子精神.他对党的忠诚.他的谦虚谨慎等都成为那个时代的价值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5.
对于7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郑钧“代表的是反叛;对于70年代之后出生的人来说,”郑钧“代表的是理想。而用郑钧自己的话来说,他只是个工作着、生活着的普通人,一个为生计和创作奔波的男人……  相似文献   

6.
“潘晓”讨论前前后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年代至80年代,从“雷锋”到“潘晓”,《中国青年》曾经几十次地提出过各种问题在青年中开展讨论。今天,历史地回顾《中国青年》的这些讨论,可以理解,它们当然都带着年代的印记。有些讨论有不同程度的简单化和片面性的缺陷;但贯穿其中的主调,是对理想与真理的追求和为国家人民作奉献的赤诚,这也是客观事实。“雷锋”并非是推给青年的一个“神”,“潘晓”也绝不是高举的一面“个人主义的旗帜”。在笔者参加和主持过的所有讨论中,“潘晓讨论”是记忆最深刻的。由于诸种原因,对这个讨论曾时毁时誉,或浮或沉。可我始终认为:80年代初期《中国青年》开展的这场人生观大讨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时期思想解放浪潮对青年成长的新的呼唤;是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一次真诚的积极的对话;是报刊宣传中一次最广泛、最动情的群众参与;是读者、作者和编者的一次共同的寻求——“潘晓讨论”不只属于编者,属于一家刊物,更属于一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万千青年。  相似文献   

7.
从雷锋说起     
孙寅贵 《中外书摘》2007,(12):73-74
“傻子才是雷锋”、“雷锋就是弱智”,这是某些所谓现代人对雷锋的评价。在这些人看来雷锋精神是背离人性的,人的本性是自私,而付出是要谈回报的,如果不谈回报,谁也不愿自觉地去付出,尽管你倡导、宣传。有些小学生,在智力水平还比较低的时期学雷锋,等到成年了大家都把雷锋忘了。  相似文献   

8.
某天读到一则旧闻:为向雷锋叔叔汇报美国纽约之行,陈光标到位于辽宁抚顺的雷锋墓前拜谒.自信心“爆棚”的他还宣称自己是世界首善,与雷锋相比,他差的只是毛主席的题词,俨然一副以“当代雷锋”自居的做派.雷锋精神的底色是无私帮助他人,这种精神发展到今天,当然应该是“助人自助”.而奉“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与职业使命的,除了社会工作之外再没有第二个.由此看来,要想成为“当代雷锋”,陈光标该恶补社工知识.  相似文献   

9.
雷锋不忘本     
1958年10月,雷锋从团山湖农场来到鞍钢,当了工人。按说,工资比以前多了,生活条件好了,该置办几件新衣服了。可雷锋还是老穿着那身青布衣裤。有人提醒他说:“这是鞍山,是城市,你总穿着一身旧衣服,太寒碜了。”这样的话听多了,加上每逢参加集体活动,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盯着他,雷锋觉得自己还真有点“老土”,便萌发了换装的念头。同伴听说雷锋要买衣服,非常高兴,一起陪他去逛商店。在大伙的参谋下,雷锋挑了一件合身的棕色皮夹克,还买了一条蓝呢裤。这是雷锋第一次买这么高档的衣服。第二天,他穿着新衣服参加团组织举办的联欢会。大家都夸他精神…  相似文献   

10.
雷锋生前的好战友陈广生,被人称为“宣传雷锋第一人”。2003年3月6日,陈广生来到雷锋家乡长沙,参加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的活动。趁着这个机会,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年届七旬的陈广生,满头华发,身体精瘦,思维敏捷,谈吐文雅。他深情地向记者谈起了当年与雷锋相处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阐述了他对当前学雷锋的一些看法。(一)雷锋于1960年1月8日参军,与陈广生同在一个部队。那时,陈广生已29岁,提了干部,任俱乐部主任。俱乐部的主要工作是组织球赛、演出等文体活动,这使陈广生有了与雷锋多次接触的机会。一次,俱乐部…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面孔。时代的面孔总是通过一定的具像表现出来,无论你看到或是视而不见,无论你记住或早已忘却……39年前的墙头“宣传画”,是留给那个时代人们刻骨铭心的“面孔”。经历过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那个火红的年代。而如今,我们目之所及的户外广告,正以一个时代丰富的表情,告诉我们许多许多关于今天的生活和心情……  相似文献   

12.
彭志瑞 《老年人》2009,(10):24-24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的一句话。这些如今看来十分普通的生活条件,但在那个时代,却寄托了我国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相似文献   

13.
“1989年,海子死了。他的死似乎是在为那个时代注脚:理想主义的1980年代结束了。”但无论所身处的现实如何,海子仍在用他的诗句提醒,我们依然可以追寻这样一种可能:“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前夕,笔者访问了与雷锋有过亲身交往的“活雷锋”们。 他们中有推荐雷锋从辽阳入伍的送兵人,时任辽阳市兵役局政委的老红军余新元;第一个写雷锋的著名作家、《雷锋的故事》作者陈广生;第一个报道雷锋的原新华社、人民日报社驻军记者佟希文;接收雷锋入伍的经办人、时任工程兵某部参谋戴明章;雷锋第一任班长张兴吉;雷锋生前辅导的学生陈雅娟。  相似文献   

15.
婵娟 《当代老年》2006,(4):31-31
1963年初,在编辑“学习雷锋”这一专辑时,《中国青年》杂志的一位编辑提出,请毛主席为雷锋题词。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的赞成。于是编辑部向毛主席发出请求题词的信函,信封上只写着“中南海呈毛主席”,时间是1963年2月16日。  相似文献   

16.
郝佳丽 《老年世界》2008,(22):20-21
70年代:时兴四大件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家境不错的人家结婚时开始添置“三转一响”,也就是所谓的四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那个年代,四大件是衡量男方家庭条件的标准,是新娘梦想的嫁妆,也是那个时代生活水平的象征。那时候,老百姓非常注重四大件的品牌,自行车要凤凰牌的,缝纫机要五羊牌的……但是,四大件并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时期的白洋淀地区,张嘎亲眼看到奶奶被日寇杀害,八路军侦察连长老钟叔被抓走。他要为奶奶报仇,救出老钟叔,就此加入游击队,开始了紧张而不乏味的战斗生活……小兵张嘎几乎是那个年代儿童英雄的样板了。他淘气还有点蛮劲,他会用假手枪顶着罗金保的后腰,  相似文献   

18.
庄子和一般人的最大不同是,人们都眼红的东西他看不上,而他看重的东西人们却往往并不在意。庄子最看不上那种追名逐利以至于为此而机关算尽蝇营狗苟的人,他骂这些人骂得痛快,与这些人的界限划得很清楚。庄子对物质生活的要求很低,用现在的话说,“温饱”就可以了。其实,在他做那个“漆园吏”的时候,好像连温饱也难以保证,有时候揭不开锅,需要出去向别人借米。即使这样他仍然不改其志.自我感觉很好。  相似文献   

19.
媛媛 《当代老年》2013,(1):33-33
“筒子楼”就是有着长长的走廊,南北两侧房间一间间次第排开,而卫生间和厨房是公用的楼房。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年代,很多人在“筒子楼”里结婚生子,奏响了锅碗瓢盆交响曲。  相似文献   

20.
那是个“见字如面”的年代,远在他乡的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信息传达都是通过书信。当年的知青,把写信当成最主要的精神生活。在那个特殊的时候,咫尺天涯,没有眉目传情和肌肤之亲,书信是表达爱情唯一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