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淀粉样蛋白(mlyloid-β,Aβ)沉积是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键病理学基础.目前的研究强调,神经血管单元细胞之间内环境的稳定是维持脑功能正常的关键.本文综述了Aβ与神经血管单元损伤的关系,期望对CAA和AD的临床防治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大脑皮层和海马等脑区神经细胞外老年斑(SP)形成、神经细胞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NFT)、神经突触丢失和神经元大量死亡〔2,3〕。AD患者脑内出现大量蛋白样沉淀及神经纤维的交联。β-淀粉样蛋白(Aβ)是脑内蛋白样沉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尽管AD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Aβ作为AD发病的始动因子已得到  相似文献   

3.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表现以进行性认知障碍、人格及行为损害为主。AD主要的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SP),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元突触功能异常及椎体细胞丢失。研究显示90%以上的AD患者均存在血脑屏障(BBB)损伤〔1〕,Aβ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而引起BBB破坏可能是AD新的特征性病理改变〔2,3〕。1 BBB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AD)患者的迅速增加是当前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故对AD病理机制的研究及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了目前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AD主要病理特征为大脑萎缩,在脑膜、大脑皮层及海马的血管壁内见有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P)〔1〕、神经纤维缠结(NFTs)及神经元丢失〔2〕。大量研究表明,Aβ沉积和tau蛋白的NFTs在AD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海马和大脑皮层区细胞外Aβ的聚集及细胞内高磷酸化tau蛋白的神经纤维样缠结,导致  相似文献   

5.
老年斑的主要成分为 β 淀粉样蛋白 (Aβ4 2 ) ,国外研究已证实Aβ4 2在阿尔茨海默病 (A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近年来研究提示 ,AD发生可能与 β 内啡肽 (β EP)的变化有关〔2〕。目前研究已证实AD患者脑脊液 (CSF)中 β EP和Aβ4 2均明显降低 ,但对AD患者CSF中Aβ4 2含量与痴呆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持有不同观点〔3、4〕。因此 ,我们于1998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研究了AD患者CSF中 β EP和Aβ4 2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AD组 :38例 ,男 2 6例 ,女 12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 71岁 ,病…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累及前脑、基底节区、海马和大脑皮质〔1〕,以神经元丧失、突触功能障碍、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为核心的老年斑(SP)或神经炎斑(NP)形成、神经元胞浆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NFT)和脑血管淀粉样血管病为特征。以65岁为界,AD可分为早发性AD(EOAD)和晚发性AD(LOAD),其中LOAD大约占94%;依据其是否与家族发病有  相似文献   

7.
<正>阿尔茨海默病(AD)典型病理变化为脑区神经细胞间出现大量老年斑(SP),神经元胞体中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s),神经元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等〔1〕。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已经成为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一方面,Aβ可引起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进而导致DNA损伤、钙离子(Ca2+)内流、氧化应激等变化,推进AD神经退行性变进程〔2〕。另一方面,病理性Aβ沉积还可通过激活钙通道触发内质网及线粒体应激反应引起细胞凋亡、突触完整性破坏和细胞膜功能丧失,导致记忆能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3〕。  相似文献   

8.
正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颅内微血管疾病,病理特征主要为软脑膜和大脑皮质血管的淀粉样蛋白沉积[1]。近期,CAA患者并发的炎症,例如血管内炎症和血管周围炎症,临床特点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已被公认为CAA相关炎症,也叫做β淀粉样蛋白(Aβ)相关性血管炎[2-3]。CAA相关炎症常见于年龄60岁以上(平均67岁)患者,与性别无相关性,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认  相似文献   

9.
老年期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怡峰 《山东医药》2003,43(25):49-49
老年期痴呆主要包括 Alzheimer病 (AD)、血管性痴呆(VD)及其他类型的痴呆 (如额颞性痴呆、帕金森病性痴呆等 )。本文主要介绍 AD和 VD的发病机制。1  AD目前研究表明 ,β-淀粉样肽 (Aβ)沉积和 Tau蛋白异常可能在 A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另外 ,血管因素和细胞凋亡也参与 AD的发生发展过程。1.1  Aβ与 AD  Aβ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 ,在 AD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Aβ由 39~ 4 3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为 4 .0~4 .2 k D,它的前体是β-淀粉样前体蛋白 (βAPP) ,该前体蛋白基因已被克隆 ,定位在第 2 1号染色体短臂 11~ 12区…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1〕,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显著上升。AD典型的神经病理学标志包括神经元和突触的损伤,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沉淀(Aβ)大量聚集形成的老年斑(SP)〔2,3〕,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FTs)神经胶质增生〔4〕,和某些补体蛋白以及这些蛋白聚合物的上  相似文献   

11.
淀粉样脑血管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引言 栽1.1背景 淀粉样脑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指β-淀粉样蛋白在大脑皮质和髓质的中小动脉(极少累及静脉)中层和外膜上的沉积.淀粉样蛋白在脑内的沉积可以是任何疾病的组成部分,但不伴有全身性淀粉样蛋白沉积.业已查明,CAA是Alzheimer病(AD)的一种形态学标志,但也经常见于那些神经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中.  相似文献   

12.
通过疫苗接种Alzheimer病( AD)的鼠模型后,可以停止β淀粉样物( Aβ)沉积或延缓AD的病理性进展。此疫苗可能引导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1 疫苗种类1.1 Aβ疫苗 研究人员探讨如果用淀粉样蛋白的片段进行免疫是否能改善患病鼠的病情〔1〕。据此,他们用淀粉样β蛋白的4 2个氨基酸肽段免疫小鼠Tg CRND8,发现它能减少Aβ在大脑的沉积,从而改善其认知力。Tg CRND8小鼠在3月龄时即有空间感缺失,伴随不断增多的Aβ及含Aβ的淀粉样斑。经严格配对后,Tg CRND8小鼠和非Tg小鼠分别在6、8、12、16、2 0w接受Aβ4 2或IAP…  相似文献   

13.
β-淀粉样蛋白及相关老年性痴呆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原发性脑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已经成为人类继心血管病、癌症、中风之后的第四号杀手〔1〕。Glenner〔1〕1984年首先从一位AD患者脑脊液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103(4.2kD)的淀粉样肽,并测出了序列。由于其基本结构中含β片层结构,且为含40~42个氨基酸的多肽,故命名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和细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que,SP),而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就是Aβ。本文拟对…  相似文献   

14.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目前常见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是一种伴有脑特殊病理及生化改变的获得性、持续性及全面性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综合征。目前认为AD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主要为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所导致的老年斑(SP),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结(NFTs)以及神经元缺失等〔1〕。AD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目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延缓AD的发作或减慢AD的进展,所  相似文献   

15.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大脑皮质弥散性萎缩,神经元丢失,突触减少,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SP)和细胞内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导致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形成是其特征性病理变化。因此,建立能够较好模拟AD患者行为学及组织病理学方面改变的动物模型是AD研究的重点之一,将有助于推动对AD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药物的筛选。目前,在AD的模型复制中,大多集中在模拟AD主要病理特点之一,即SP的形成为主,多采用海马注射Aβ142、Aβ142、Aβ140与Aβ淀粉样蛋白进行模型复制。在动物实验中,模型是评价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痴呆(AD)是50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脑变性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Aβ)的沉积及神经元纤维缠结的形成。3个基因突变(β-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早老素2)均能增加Aβ的产生。普遍认为不同的基因突变可引起相同的病理变化即Aβ的沉积,且Aβ1-42是引起Aβ沉积的主要成分。转基因动物的研究表明,以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过度表达突变型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可在转基因鼠脑内产生包括Aβ沉积的AD样病理变化。目前许多研究者应用该类小鼠对AD治疗的新方法进行了探讨。Schenk等[1]…  相似文献   

17.
正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指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于脑和柔脑膜的中小血管内,导致反复多发性脑出血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小血管病,其临床表现多样,疾病亚型多,但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性,临床上应积极采用多模式头颅影像学提高对CAA的诊断,使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在此总结我院收治的3例临床表现各异的CAA患者,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对CAA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慢性、进行性以记忆力衰退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其病理表现为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研究发现,由Aβ诱发的脑组织慢性炎症级联反应介导神经元损伤是AD病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1〕;同时,临床上发现AD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2,3〕,因此IL-1β和TNF-α作为介导脑组织  相似文献   

19.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出现精神紊乱、记忆逐步遗失、认知能力下降和行为功能减退的症状。该病的病理现象有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纤维原缠结、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P)及神经元大量凋亡。目前尚未开发出可以终止或逆转AD进程的药物〔1〕。如何尽早发现并确诊病例以便减缓病情的发展并对症治疗,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2~4〕。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嗅觉系统与AD存在极大相关性。患  相似文献   

20.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多发生于老年人,临床以痴呆、精神症状、反复性和(或)多发性脑叶出血为主要表现,病理特点为淀粉样β蛋白(Aβ)在软脑膜及脑皮质血管内沉积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