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CT表现,并与临床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0例RAML呈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肿块,3例呈不规则形,边界欠清,病灶均向肾外突出。18例表现为实性肿块,1例为囊实性,1例伴有钙化,3例伴有出血,CT片上瘤内均未见脂肪性低密度。CT平扫14例呈略高密度,4例等密度,1例低密度,4例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19例表现为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17例表现为延迟性强化,6例表现为一过性明显强化。结论:乏脂肪RAML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实性肿块,病灶呈外生性生长,CT观察其形态、密度及强化方式等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有助于提高该病定性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郑立广 《医疗卫生装备》2010,31(8):83-84,90
目的:分析讨论静脉肾盂造影(IVP)、CT、MRI三者联合应用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肾癌患者影像资料,50例均行IVP、CT及MRI检查,CT及MRI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三者影像表现并总结三者联合应用的优势。结果:IVP检查异常40例(80%),未见异常10例(20%),肿瘤均位于肾轮廓内,且直径均小于3cm。50例CT检查均有异常表现,增强三期扫描可清晰显示静脉癌栓(12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22例)。50例MRI检查均有异常表现,MRI能清晰显示肿瘤内出血、坏死(30例)、假包膜(21例)。结论:IVP有助于显示肾盂肾盏改变,CT诊断肾癌准确率比较高;MRI显示肿瘤内出血、坏死及假包膜有很高的特异性,三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肾癌的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曹会  薛小霞 《现代保健》2010,(30):133-13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平扫肿块均呈等、低、高低混杂密度影,17例显示有脂肪密度影,3例显示有高密度出血灶。增强扫描皮质期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低于正常肾实质,脂肪、坏死囊变、出血区无强化,分泌期肿块持续强化。结论CT能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肿块内的脂肪成份,增强扫描能了解肿块的强化方式,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特点,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其中术前2例行CT平扫,20例行平扫增强扫描,观察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影像表现。结果 2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混杂肿块,其中17例单发,5例多发(2例双侧多发),2例单发合并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合并肾包膜下血肿,14例超出肾轮廓之外,1例患者合并结节性硬化。增强后8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非脂肪部分表现为Ⅲ型强化。结论 CT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肾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双肾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病理证实的双肾NHL的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腹部螺旋CT平扫加动态增强。结果 两侧肾脏多发结节样浸润,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动态增强皮质期病变轻度均匀强化;实质期病变强化较皮质期明显;肾盂期肾盏肾盂受压延长,5例肾盂显影延迟。结论 螺旋CT对双肾NHL有一定的诊断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资料。其中,12例CT扫描,4例MRI扫描。结果:肿瘤最长径3.5—15cm。肿瘤以囊性成分为主4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10例。8例囊性成分内可见纤维分隔,CT增强扫描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在其强化程度上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10例有钙化。4例MRI在T1WI、T2WI上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性的中高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特征并注意与黏液性囊性瘤或癌、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或癌等鉴别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RI、CT影像表现有—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和MRI在Sturge-Weber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Sturge-Weber综合征患者CT及MRI表现.4例行CT平扫,7例均行MRI检查,其中2例行MRI平扫,5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4例行CT平扫患者均显示有皮层区脑回状钙化及颅板增厚;行MRI平扫者显示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3例深静脉迂曲扩张,1例颜面部及眼睑软组织增厚.5例行MRI增强扫描者显示4例软脑膜脑回样强化,2例脉络丛结节状强化,1例顶骨板障强化.结论 CT和MRI对诊断Sturge-Weber综合征均具有重要价值;增强MRI能更准确地显示颅内外病变的范围,可将其作为Sturge-Weber综合征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发性肾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自发性肾破裂7例的影像学改变特点.结果 B超表现为肾周围低回声区,肾脏受压.其中2例肾脏局部结构不清,呈不均匀回声.1例肾脏局部呈强回声,轮廓清楚.2例肾上腺区占位病变.1例肾窦回声分离,肾实质变薄.1例双肾周围可见新月形低回声区.CT检查显示肾脏周围呈高密度影,CT值35~81Hu,肾脏受压.3例肾脏局部可见混合密度影,2例肾上腺区混合密度影,1例肾脏重度积水,肾皮质变薄,1例仅为双肾包膜下少量出血征象.3例行增强CT扫描,其中2例肾脏局部不均匀强化,且边界不清,1例肾脏内可见低密度脂肪成分.5例行IVU检查,其中肾脏显影、受压移位3例,2例未显影.术前诊断肾脏恶性肿瘤2例,肾错构瘤1例,肾积水1例,3例出血原因待查.本组中手术探查5例,保守治疗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明确病因学诊断是治疗的关键,CT和B超联合检查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自发性肾破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CT诊断肾细胞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的CT表现 ,评价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肾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 :大小、密度、边缘部特征、多期强化特点、分期、病理特点等 ,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 ,其中4 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肿瘤直径小于 3cm者 8例 ,介于 3~ 6cm者 15例 ,6~ 9cm者 9例 ,大于 9cm者 10例。平扫肿瘤为高密度者 7例 ,等密度者 9例 ,低密度者 2 6例。 2 4例肿瘤边缘不清 ,8例肿瘤边缘清晰无分叶 ;10例肿瘤边缘清晰有分叶。皮质期强化方式多样 ,皮质后期及实质期强化均减弱。本组中 9例发生转移 ,Robson分期 :Ⅰ期 15例 ;Ⅱ期 8例 ;Ⅲa期 6例 ;Ⅲb期 4例 ;Ⅲc期 6例 ;Ⅳ期 3例。结论 肾细胞癌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 ,CT对肾癌的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CT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嫌色细胞癌,男4例,女6例,年龄31~73岁,平均(54.4±14)岁。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点,对比分析肾嫌色细胞癌瘤体、正常肾皮质、肾髓质的平扫、动脉、静脉、延迟期的强化情况,观察肾嫌色细胞癌的动态扫描特点,并和病理做对比分析。结果:该组病例共10例,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为肾嫌色细胞癌。肿瘤均为单发病灶,直径大小约2.0~5.8 cm,平均(4.3±2.3)cm。右肾8例(80%),左肾2例(20%)。CT扫描肿瘤呈等密度7例(70%),稍低密度3例(30%),髓质内肿瘤8例(80%),皮质内肿瘤2例(20%)。类圆形、椭圆形9例(90%),不规则形1例(10%)。肿瘤有完整包膜者8例(80%),不完整者2例(20%),增强扫描包膜显示更清晰。肿瘤内坏死、囊变2例(20%),淋巴结转移1例(10%)。肿瘤内未见钙化、出血。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呈中度强化,静脉期肿瘤强化程度最高,延迟期肿瘤强化程度逐渐下降,但仍高于动脉期强化程度。CT动态增强扫描肿瘤强化程度始终低于肾皮质强化,高于肾髓质强化。结论:肾嫌色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综合分析该肿瘤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该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局灶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FNH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11例FNH病灶影像学资料,包括CT检查11例,其中4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 11例均为单发病灶。CT平扫为低密度8例,等密度3例。MRI平扫T1WI为低信号3例,等信号1例;T2WI均为高信号。所有病例CT增强动脉期均呈明显强化,门脉期8例呈等密度,3例为稍高密度;延时期9例为等密度,1例呈稍高密度,1例呈稍低密度。多期扫描6例可见中央瘢痕,2例有假包膜。结论 CT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本组未作MRI增强检查)。因此,增强检查在FN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50例经手术确诊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B超诊断准确率76%(38/50),CT诊断准确率88%(44/50),MRI诊断准确率85%(17/20).根据肿瘤大小及病变程度,行肿瘤剜除术35例,肾部分切除7例,肾切除8例.病理检查均为良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全部患者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 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相互结合能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对于瘤体>4 cm、生长较快或位于肾脏表面向外生长及乏脂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因破裂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应积极手术干预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多的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the pancreas,SPTP)的CT、MRI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PTP患者(8例女性、1例男性)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7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9例患者均为单发囊实性病灶,最大直径4.3~11.6 cm,平均约7.2 cm,大部分边界较清晰。其中实性成分为主者3例,囊性成分为主者2例,实、囊成分比例相仿者4例。7例CT显示病灶密度高低不均匀,其中3例可见钙化灶,2例病灶MRI信号混杂,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包膜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实性成分及包膜在增强扫描中均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术前的明确诊断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鹏  段芙红  张玉忠 《医疗装备》2011,24(10):22-24
目的:分析腮腺Warthin瘤CT、MRI影像学表现与相关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7例腮腺Warthin瘤的CT、MRI资料,其中CT检查22例,MRI检查5例,所有病例均做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27例病人中,男性24例,女性3例,年龄47~76岁,平均60.2岁,双侧单发6例,单侧多发1例,双侧多发3例,单侧单发17例;病灶最大径0.6~3.5cm,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密度或信号均匀或不均;增强CT显示病灶实质区明显强化,增强MRI显示病灶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腮腺Warthin瘤以男性多见,常见于50岁以上高龄男性,病史较长,表现为同侧腮腺增大,但淋巴结无增大;影像资料发现腮腺区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楚类圆形病变,其内伴局灶性囊变坏死,增强扫描CT呈明显强化,MRI呈不均匀强化,结合病人年龄、性别和病变影像特点,应首先考虑Warthin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T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的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患者的CT资料,全部患者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表现为圆形、类圆形低密度或混杂密度团块影,增强后肿瘤包膜强化明显,动脉期实性部分略有强化,门静脉期明显强化,但仍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综合分析其CT特征并注意其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黏液性囊腺瘤(癌)、浆液性囊腺瘤(癌)、胰腺癌囊变、胰腺假囊肿等进行鉴别,术前一般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隐匿的脊柱及相关部位疼痛患者进行相应节段脊柱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必要性.方法 分析27例脊柱相关部位隐匿疼痛的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应节段脊髓MRI、X线和CT检查结果.结果 27例针对脊髓进行的MRI平扫发现:脊柱肿瘤15例,脊柱附近病变5例,椎管内累及神经根病变3例,累及脊髓病变3例,脊柱结核1例.临床证实上述异常是导致患者颈胸背腰腿痛的原因.在MRI检查前,其中17例患者进行过脊柱X线检查,未能发现上述病变;8例行脊柱CT检查,6例未能发现上述病变.结论 进行相应节段脊柱MRI平扫,是明确隐匿的颈肩臂、胸、背、腰腿痛诊断的必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睑恶性肿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眼睑恶性肿瘤21例,术前17例行MSCT扫描,2例行CT及MRI检查,2例仅MRI检查平扫及增强。结果:眼睑恶性肿瘤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6~86岁。病程1月~10年。均为单眼发病,发生在下睑者11例(52.4%),上睑4例(19.1%),内眦6例(28.5%),其中基底细胞癌13例,皮质腺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各2例。CT及MRI表现:11例基底细胞癌表现为眼睑小结节,结节中央见溃疡;2例表现为不规则深溃疡,其中1例深达骨质。皮质腺癌1例见点状钙化,2例鳞癌为下睑结节状稍高密度影,中央浅凹陷,界清。MRI呈等T1等T2信号,STIR为高信号,增强轻度强化。黑色素瘤CT表现稍高密度结节,界限清,表面不光整,可见凹陷区。NHL1例为内眦部结节,1例为上睑皮下肿块,环绕眼球,界限不清,内密度均匀。结论:眼睑恶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人,好发部位为下睑,其次为内眦和上睑。大部分恶性肿瘤影像表现为结节样肿物,表面凹凸不平,基底细胞癌易形成溃疡。鉴别诊断缺乏特征性,确诊有赖于病理学检查。MSCT及MRI检查可显示眼睑恶性肿瘤的浸润范围,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内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影像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实质内血管瘤型脑膜瘤3例,男2例,女1例,年龄55~62岁(平均58岁),均行CT平扫及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2例脑实质内血管瘤型脑膜瘤均位于额叶,1例位于颞叶.肿瘤为实性,边缘尚清晰.CT平扫示斑点状钙化,周围未见明显水肿及占位效应.MRI平扫示T1WI及T2WI肿瘤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变轻度强化,并可见“脑膜尾征”.结论:脑实质内血管瘤型脑膜瘤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合病史、发病部位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资料,12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CT平扫表现为胰腺区的圆形或类圆形混杂密度的囊实性肿块,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及包膜可见强化,且持续性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无胰管、胆管的扩张及周围淋巴结的肿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诊断、鉴别诊断及影像学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有关临床料;结果CT极MRI瘤体可表现为境界清楚、边缘规则的圆形实性、囊实混合性或囊性团块,其中实性1例,囊、实混合性3例,囊性1例;瘤体均具有包膜,其完整者3例,局部呈浸润性生长2例。依据该肿瘤的影像学特点结合有关文献,将其分为实性均质型、囊实混合型和类囊肿型三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CT及MRI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