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3 毫秒
1.
鼻胆管注入溶石中药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内镜介入配合鼻胆管注入中药溶石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的疗效。[方法]依据体外碎石结果,自拟溶石方,收集因无法行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的10例患者,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通过鼻胆管注入溶石中药20~50 ml,封闭鼻胆管末端1~2 h后恢复正常引流,2次/d,5~7 d后复查B超及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结果]10例患者中1例结石完全溶解,复查B超胆总管结石消失;9例结石明显变小或裂解。ERCP除1例结石消失直接拔除鼻胆管外,9例复查ERCP检查发现结石均明显变小,其中2例铸形结石分散、裂解成多块。该9例直接行网篮取石均1次成功,胆总管结石全部取净。[结论]鼻胆管注入中药溶石治疗胆总管较大结石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乳头小切开合利胆排石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内镜下乳头小切开联合利胆排石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乳头小切开术,同时行网篮取石术,术后给予利胆排石中药治疗。[结果]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小切开及胆总管取石术成功率100%,治疗后黄疸、腹痛等临床症状、体征均迅速减轻或消失,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其中21例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及32例伴胆源性胰腺炎亦全部治愈。[结论]内镜下乳头小切开术联合利胆排石中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消炎利胆片治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取石(ERCP)术后胆总管残存结石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2003~2007住院的胆总管结石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各60例。2组均行ERCP,术后第2天治疗组患者均口服熊去氧胆酸,常规用量250mg/次,3次/d,消炎利胆片6片/次,3次/d,疗程4周。对照组不予相应治疗。2组皆于术后第1周和第4周行B超检查,记录结石的大小及数目。[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5.0%、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联合消炎利胆片是治疗ERCP术后胆总管残存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脂肪肝患者根据就诊时间编号,随机分成2组,各60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包括合理饮食,休息,抗炎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复方降脂方治疗,24周为1个疗程,随访1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和B超及症状等指标.[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肝功能、血脂和B超及症状等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苓瓜术芪汤治疗脾虚痰湿证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5月消化内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脾虚痰湿证慢性腹泻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治疗组46例,给予自拟苓瓜术芪汤,对照组54例,给予参苓白术散。疗程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大便频次和性状,脾虚痰湿证证候积分、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脱落7例,完成93例,其中治疗组41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80%和78.85%,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63.41%和73.08%,4d内起效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92.3%和95.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苓瓜术芪汤能有效改善脾虚痰湿证慢性腹泻患者的症状,具有疗效好、价格低、起效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生长抑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生长抑素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生长抑素250μg/h持续微泵泵人,持续5~7d,对两组之间腹痛及压痛缓解、多项实验室指标、腹水消失、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腹痛及压痛缓解时间、实验室指标恢复时间、腹水消失、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并发症发生、转手术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中西医结合联合生长抑素对SAP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内镜超声检查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检查(EUS)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3年来术前B超、CT等检查未能确定胆总管结石而行EUS并经内镜乳头切开术(EST)取石或手术治疗证实者资料,共45例。结果 45例中,EUS诊断胆总管结石43例,另2例诊断胆管轻度扩张,经EST取出高位胆管小结石;EUS诊断胆总管结石者中,2例分别经EST和手术(合并胆囊结石),胆管内未见结石。其敏感度为95%,阳性预测值为95%。结石最大1、2cm,最小0.3cm,其中≤0.5cm者26例,45例中B超诊断4例可疑胆总管末端结石,2例怀疑壶腹周围占位性病变。CT诊断3例可疑胆总管结石,1例怀疑壶腹占位性病变。结论 EUS在诊断胆总管结石方面,不论胆管是否扩张,不论结石大小,都明显优于B超和CT,尤其是小结石,可与ERCP相媲美,而比ERCP更少侵袭性,更安全。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加取石术诊治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同时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先行ERCP检查,再行内镜下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结果]98例中ERCP准确诊断胆总管结石96例,怀疑胆总管结石1例,未发现异常1例,其确诊率为97.9%.96例EST后采取网篮取石、球囊取石和机械碎石网篮取石成功,1例失败.[结论]ERcP对胆总管结石诊断价值较高.EST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影像学检查对胆总管下段梗阻的鉴别诊断经验.方法 选取胆总管下段梗阻住院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组25例,为壶腹癌及胆总管下段癌患者;B组19例,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和腹部B超、腹部CT、核磁共振(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测量的胆总管宽度及其对病变的诊断情况.结果 A组患者胆总管扩张程度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对于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除CT检查和B超与CT联合检查诊断率高于单用B超检查外,MRCP对胆总管下段结石的诊断率较高.结论 胆总管下段恶性梗阻患者的胆总管扩张程度高于胆总管结石,MRCP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在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上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1999年间住院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病历资料,分别统计发病诱因、临床症状、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83例患者共发病107次,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80例次,重症Ⅰ级23例次,重症Ⅱ级4例次;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占94.4%(101/107),以其他症状为首发表现的上5.6%(6/107);有胆系结石患者占53.0%(44例),仅有胆囊炎而无明确胆系结石患者占7.2%(6例),发病前有进食高脂饮食史者占26.5%(22例),13例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的患者中11例有胆系结石;腹部B超和CT检查的阳性诊断率分别为60.5%和72.6%,两者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症状表现不典型;胆系疾患包括不易被发现的胆系泥沙样结石是其常见的致病原因,尤其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高脂饮食或进食过饱是常见的诱因;B超和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良好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 1997年 6月至 1998年 12月,对 6例胆总管残留结石和胆总管蛔虫嵌顿患者采用小切口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ST)联合乳头球囊扩张术( EPBD)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 6例,男 4例,女 2例;年龄 18~ 72岁,平均 52岁。术前经 B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胆总管结石 4例,胆总管蛔虫常规取虫致蛔虫嵌顿 2例。 6例中 2例并发重症急性胆管炎 (ACST), 5例伴黄疸, 3例有胆囊切除或胆道手术史,胆总管结石直径在 1.5 cm以下,术前准备同常规 EST…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推按运经仪预防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十二指肠镜取石治疗;治疗组在十二指肠镜取石2周后开始采用推按运经仪治疗,每月1次,每次30min,疗程2a,观察比较2组2a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血清谷氨酰氨转移酶(GGT)、临床症状、胆总管直径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胆总管直径、结石复发率均〈对照组(P〈0.01,〈0.05)。[结论]推按运经仪在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后应用,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缩小胆总管直径,降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腹部CT(CT)和核磁胰胆管成像(MRCP)三种非侵人性检查方法在肝外胆管结石确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07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诊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261例,并比较B超、CT和MRCP检查对胆外胆管结石的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RCP确诊胆总管结石患者261例,B超、CT和MRCP对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41.7%、55.6%和81.5%,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肝外胆总管内径≤0.8cm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共有47例,B超、CT和MRCP对胆总管无扩张胆总管结石的显示率分别为21%、30.8%和56%,B超与CT检查显示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MRCP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诊断肝外胆管结石时,MRCP明显优于CT和B超检查,尤其肝外胆管无扩张的患者,B超和CT检查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微创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10月经内镜微创治疗135例老年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5例重症胆管炎中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插管技术是内镜微创治疗的关键。胆总管结石是老年重症胆管炎主要病因,占85%,胆道蛔虫和单纯胆管感染占11%,恶性胆管梗阻化脓性胆管炎占4%,内镜下ERCP成功率81.5%。[结论]内镜微创治疗老年重症胆管炎简便、快捷、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重复性强,应作为重症胆管炎首选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内镜介入联合化石利胆汤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经B超、CT、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明确诊断的胆总管结石,收集因无法行内镜下胆总管取石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行内镜下胆总管支架置入术,A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B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术后第2天给予化石利胆汤口服,在患者病情平稳后均停用西药治疗.分别在内支架基础上,B组继续给予化石利胆汤口服,2组治疗1个月后,行ERCP取石术,未成功者再于半年后行取石.[结果]B组腹痛腹胀及黄疸消退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对比治疗1周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白细胞计数下降情况,随访3个月、半年后再次取石成功率均显著优于A组,2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介入取石配合化石利胆汤治疗效果更好、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拟退黄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慢乙肝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注射甘草酸二胺(甘利欣)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治疗组加用退黄汤治疗。疗程为3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降胆红素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降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黄汤有明显的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继发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患者行急诊ERCP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急诊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继发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65岁患者108例作为观察组,年龄<65岁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合并疾病、操作成功率、临床疗效及ERCP相关并发症等资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清下化瘀汤辅助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体液免疫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例)和对照组(n=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下化瘀汤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5、7d的血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淀粉酶水平(AMY);同时记录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评分以及胃肠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5、7d时IgG、IgM、C3、C4水平显著下调,而IgA显著增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5、7d的AMY、胃肠道功能评分、腹内压、APACHEⅡ及血浆hs-CRP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胃肠道症状体征恢复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5、7d后的总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下化瘀汤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显著下调炎症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性 [1]。我们自 1996年 1月~ 1999年 5月采用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 1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 116例中男 32例,女 84例。年龄 23~ 83岁,平均 58.5岁。单发结石 11例,多发结石 105例。其中外科手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者 25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或胆囊结石者 15例;合并胆系感染者 69例(其中急性重症胆管炎 9例),合并急性胰腺炎 5例。   二、器械与方法   1.器械:采用 Olympus JF-IT20十二指肠镜、造影导管、 P…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CT与B超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34例临床拟诊胆管结石患者行B超检查,其中23例同期行CT扫描,采用层厚和层距均为5 mm进行常规扫描,对胆总管下端、胆囊颈部结石容易嵌顿部位,或高度怀疑者,先进行层厚和层距均为3 mm薄层扫描,然后进行层厚为3 mm和层距为1 mm的重建.诊断均经手术证实,最后总结CT和B超诊断胆管结石的符合率.结果 34例病人中,32例有胆管结石,2例手术中未见胆管结石.B超诊断结石31例,其中1例为假阳性,2例假阴性,诊断准确率为91%(31/34);CT诊断结石22例,假阴性1例,诊断准确率为96%(22/23).结论 CT是诊断胆管结石的有效手段,其诊断准确性优于B超,尤其是对有合并症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