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以火法冶金炼制的粗铬金属作为阳极进行电解,通过选择性的阳极溶解及阴极沉积,达到分离杂质和提纯金属的目的,选用NaBr-KBr-尿素+Cr2(SO4)3(无水)作低温熔盐体系进行铬的电精炼,温度为65-108℃,以2.27~22.7A/dm^2电流密度进行电解,研究了电流密度和温度对金属铬电精练的阴极电流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该体系中电精炼过程无析氢发生;较低的温度和适中的电流密度有利于金属铬的电精炼,通过实验确立了电精炼铬合适的电解温度为85℃,电流密度为9.09A/dm^2。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Zn元素对Mg-9Gd-3Y-0.5Zr合金的影响,采用多相平衡相计算软件Pandat计算了Mg-9Gd-3Y-xZn-0.5Zr(质量分数x=1%~6%)合金相图,分析了Zn含量对Mg-9Gd-3Y-0.5Zr合金相平衡的影响.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Mg-9Gd-3Y-xZn-0.5Zr合金的相变温度及室温相组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合金计算相变温度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计算和实验分析结果显示该合金室温平衡组织为a-Mg+Zr+Mg5Gd+Mg24Y5+MgZn,随着Zn含量的增加,Mg5Gd、Mg24Y5相含量逐渐增加.在非平衡凝固条件下,在晶界处生成板块状MgZn相.当Zn的质量分数为6%时,520℃,8 h+200℃,168 h处理后,合金晶界处发现两种化合物相Mg(Gd0.2Y0.2Zn0.6)和Mg5(Gd0.25Y0.25Zn0.5).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富镧(含镧75~80%)混合稀土氯化物为原料进行熔盐电解试验,详细地探讨了关于电解质组成、稀土配分、电解温度、阴极电流密度、氯化稀土浓度等因素对电解电流效率的影响,以及电解质中非稀土杂质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较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乙醇钛的绿色电化学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电化学法合成乙醇钛,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详细探讨了电解时间、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浓度、电解液温度以及电极间距对槽电压、电流效率、产物收率和时空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电极间距为0.6 cm,电流密度为0.004 A/cm2,支持电解质质量浓度为62.9×10-4g/mL,电解时间为9 h时,可以得到最佳的电解效果,此时电流效率和产物收率均在90%以上.实验结果还表明该方法具有绿色无污染,电流效率及收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前景广阔的乙醇钛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黄磷炉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不同钆含量的Tb3+掺杂CaO-Al2 O3-SiO2系统微晶玻璃.采用差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荧光光谱仪研究了Gd2 O3含量对该微晶玻璃析晶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4%的Gd2 O3添加范围内,Gd2 O3的添加使微晶玻璃析晶峰温度和析晶活化能均升高,对基础玻璃的析晶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λem=542 nm的激发光谱中,Gd3+和Tb3+的特征激发峰强度均随Gd2 O3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强,在λex=317 nm的发射光谱中,Gd2 O3的添加使Tb3+特征发射峰强度增加明显,微晶玻璃的荧光寿命逐渐增长.通过光谱图结合能级图分析,在该微晶玻璃体系中Gd3+对Tb3+具有敏化作用,Gd3+可通过共振传递的方式将能量传递给Tb 3+,从而提高Tb 3+掺杂黄磷炉渣微晶玻璃的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6.
电解法生产过硫酸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电合成对氨基苯酚的副产品—硫酸铵为原料,在自制的箱式电化学反应器中,采用钛基镀铂电极为阳极,铅锑合金电极为阴极,Nafion 427阳离子交换膜为隔膜,电解制备过硫酸铵.以电流效率及产率为优化目标,考察了多种因素对电解反应的影响.所得到的优化条件为:副产物硫酸铵中对氨基苯酚含量小于0.05%,初始浓度为36.5%,阳极添加剂为0.06%的聚磷酸铵,电解温度15℃,电流密度10000 A.m-2,通电量72.48 A.h.在此较佳条件下进行了5批次的重复电解实验,电流效率均高于80%,产率均高于55%.产物经结晶、分离、干燥,可得到质量分数99.5%以上的过硫酸铵产品.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Gd对挤压Mg-Gd-Y-Zn-Zr合金氧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采用热分析天平和SEM、XRD、EDS等分析方法研究了Mg-xGd-5Y-0.5Zn-0.5Zr(w%)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规律,分析了氧化膜的表面形貌及组织结构,探讨了该合金的氧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Gd含量的增加,挤压态Mg-Gd-Y合金晶粒越细小;在相同温度下,随Gd含量的增大,氧化速率增大,随温度的升高,氧化速率增大;在400℃和500℃时,合金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直线-抛物线规律;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具有双层结构的复杂氧化膜,其中外层主要由Gd2O3、Y2O3和MgO组成,内层则由大量的金属Mg和MgO组成.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电解葡萄糖合成山梨醇、葡萄糖酸进行了研究。得到合成山梨醇最佳电解条件 :电流密度 0 .1 8A· dm- 2 ,温度 2 5℃ ,葡萄糖起始浓度 0 .1 0 6mol· L- 1,支持电解质的浓度 0 .1 5 mol· L- 1,在此条件下葡萄糖电流效率达到 86.84% ;合成葡萄糖酸最佳电解条件 :电流密度 0 .1 8mol· L- 1,支持电解质的浓度 0 .2 mol· L- 1,葡萄糖浓度 0 .0 2mol· L- 1,温度 5 0℃ ,电流效率可达 76.5 0 %。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恒电流技术在铜基体上沉积制备了Ni-Co-Cr三元合金镀层,研究了电流密度、温度及pH值对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利用SEM和EDS研究了Ni-Co-Cr合金镀层的形貌与成分,通过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镀层的耐蚀性.采用弯曲实验法测定了镀层的结合力.结果表明,在阴极电流密度为100 mA/cm2,镀液温度为25℃,pH为2.5条件下沉积的合金镀层致密均匀,化学组成中Cr含量达到最高(达到10%,该成分为10.22% Cr,21.61% Ni,59.86% Co,质量分数,氧和铜含量未计入),具有优化耐蚀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工业废液对电解煤浆制氢的影响,在电解煤浆制氢体系阳极电解质中添加3种工业废液:洗气水、硫磺水、碳化水,分析废液添加前、后的电流密度-电压曲线,研究废液加入对氢气电流效率和产氢速率的影响以及废液体积分数和搅拌速率对电解电流密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3种废液不改变煤浆初始电解电位,但影响煤浆电解速率,其中洗气水、硫磺水废液可以有效地增大电流密度,提高电解速率;洗气水废液的加入不改变电解煤浆的氢气电流效率,但随着洗气水体积分数的增大,电流密度呈现先急剧增大再略微降低的趋势;电解废液煤浆速率受搅拌速率的影响,提高搅拌速率使传质增强,电流密度增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复合电沉积方法在Ni基体上制备了(Ni-Co)-SiC纳米复合镀层,该镀层的组织结构与电沉积Ni-Co合金(晶粒尺寸:110 nm)镀层不同,由Ni-Co固溶体基体(晶粒尺寸:50 nm)和均匀分布其中的SiC纳米颗粒(晶粒尺寸:45 nm)组成。SiC纳米颗粒的加入大大细化了镀层的组织,增加了镀层的显微硬度.电化学实验表明:SiC纳米颗粒使金属还原电位发生正移,降低了Ni-Co合金镀液的极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稀土元素Gd和时效处理对Mg-5Al系压铸镁合金显微组织及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低周疲劳实验对压铸态和时效态Mg-5Al-x Gd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疲劳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提高压铸态和时效态Mg-5Al-x Gd镁合金中Gd的含量,可使镁合金的显微组织得到细化.在总应变幅控制的低周疲劳加载条件下,压铸态和时效态Mg-5Al-x Gd镁合金均呈现出循环硬化和循环稳定特征,时效处理可以提高Mg-5Al-x Gd压铸镁合金的循环变形抗力.对于压铸态镁合金而言,Gd含量为1%时镁合金的循环变形抗力高于Gd含量为2%和3%的镁合金,而对于时效态镁合金而言,Gd含量为1%和2%时镁合金的循环变形抗力均高于Gd含量为3%的镁合金.  相似文献   

13.
借助SEM与XRD分析手段,对自制的AITiCCeP(舍2%P)中间合金进行物相分析,并以Al-30%Si合金为变质对象,探讨其对初晶硅的变质效果与变质机理。结果发现:A1TiCCeP中间合金组织中含有TiC、AlP、TiAl3和Ti2Al20等物相,当A1TiCCeP的添加量(以磷的实际添加量计算)为Al-30%Si合金质量的0.15%时,对初晶硅变质效果显著,平均尺寸约为281zm,优于商用Cu.P中间合金。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步研究不同热处理状态对Mg-Gd-Y系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采用光学显微镜(()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Mg-20Gd、Mg-20Y和Mg-9Gd-3Y合金恒温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与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Mg-20Gd、Mg-20Y和Mg-9Gd-3Y合金在室温的平衡态显微组织分别是0t-Mg+GdMg5、0t-Mg+Mg24Y5和a-Mg+GdMg5+Mg24Y5;实验合金在520℃8h+300。C144h恒温处理后,Mg-20Gd合金中有平衡相GdMgs和非平衡相Mg3Gd,其中析出相为MgGds;Mg-20Y合金中有平衡相Mg2aYs,其中析出相是Mgz-Ys;Mg-9Gd-3Y合金中有平衡相GdMg5、Mg24Y5和非平衡相Mg2Gd,析出相为GdMg5与Mg24Y5.  相似文献   

15.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icrohardness of a cast Al-10wt%Mg (henceforth Al-10Mg) alloy with 0.2wt% addition of Al- 5Ti-0.25C master alloy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refiner-free alloy of similar chemical composition. It was found that this level of the master alloy addition not only caused an effective grain refinement, but also caus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microhardness of the Al-10Mg alloy. Microchem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iC particles existed in the grain cen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holding time and grain size was also studied. It shows that the grain refining efficiency is faded observably with the holding time. This is explained in terms of the instability of TiC particles.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Mg-Gd-Y(Zr)合金时效析出相的形态和物相组成,分别在150、200、250和300 ℃对挤压态Mg-13Gd-4Y-0.4Zr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谱分析(EDS)等技术检测并分析了不同温度时效后的析出相形态和物相组成,用扩散理论分析了时效温度对析出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经不同温度时效后析出相是白色块状的Mg2(Gd,Y)、Mg3(Gd,Y)和片状的Mg5(Gd,Y).分析认为,时效温度决定了Mg-Gd-Y(Zr)合金时效析出相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弱还原气氛下,分别合成了单掺Ce3+、Gd3+和双掺Ce3+/Tb3+、Gd3+/Tb3+的ZnO-CdO-B2O3(ZCB)基质系列荧光体.光谱分析表明:Ce3+的5d→4f(2F7/2,2F5/2)和Gd3+的8P7/2→8S7/2跃迁的强发射分别对应于427 nm和574 nm,而Ce3+/Tb3+和Gd3+/Tb3+的强发射分别对应于546 nm和548 nm.双掺Ce3+/Tb3+、Gd3+/Tb3+的荧光体比单掺Tb3+的发射强度显著增强,这表明存在Ce3+→Tb3+、Gd3+→Tb3+的能量传递,且Ce3+和Gd3+都是Tb3+的优异敏化剂.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试验室内试制的Al-Ti5-Cl中间合金对于Al99.7(即Ll—工业纯铝)的晶粒细化效果,并把新合金与已经被广泛使用的呈铸态及丝状的Al-Ti5-Bl中间合金在各种铸造工艺参数下的细化效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