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概述了国内外聚酯工业丝的工业化技术应用、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高黏度熔体直接纺丝、高强-高模量纤维的生产、提高纤维的尺寸稳定性和阻燃性以及其他使用性能等工业化技术。指出聚酯工业丝工业化技术发展趋势可以分为4个方面:进一步优化传统生产技术,缩短工艺流程以提高聚酯工业丝的市场竞争力;适应应用市场的专业需求,开发具有新技术且技术特征明显的新产品;以技术手段改善现有聚酯工业丝的性能来适应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提升聚酯工业丝的高性能化。  相似文献   

2.
在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形势下,“减油增化”对传统芳烃产业链将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市场供需逐渐趋于平衡,产业结构单一、应用领域受限等矛盾将开始凸显,产品的附加值和利润率也将会进一步降低,因此加快调整芳烃的产品结构及优化资源配置至关重要。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变化形势提出了特色芳烃产业链发展方向,开发芳烃全碳链灵活转化技术,通过甲苯高效制苯、混芳转化、多环芳烃转化技术,实现重整芳烃最大化生产苯,在对二甲苯—差异化聚酯和苯—高端聚酰胺2个方向对现有芳烃产业链进行补链、扩链,开创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芳烃产业链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3.
聚酯产业链的产品开发和市场前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合上海石化在聚酯产业链生产和产品开发、新聚酯研究等方面的实践,综述了聚酯纤维品种应用规模以及非纤聚酯产品和发展概况。根据聚酯产业链产品在市场中的不同竞争能力的表现,认为具有聚酯产业链源头的垂直加工能力的企业相对其产品在链上的优势比较明显,发展聚酯原料,开发功能性新产品和非纤聚酯产品是适应市场发展变化的有效途径。研究和开拓新聚酯、新产品的市场应用是保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热塑性淀粉(TPS)以及TPS/生物降解共聚酯共混物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增翅剂用量、共聚酯用量和熔体温度对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TPS和TPS/生物降解共聚酯共混物熔体呈明显的非牛顿特征;增塑剂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改善淀粉的塑化行为,通过调节增塑剂用量,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TPS的流变行为.对于共聚酯和TPS的共混体系而言,在共聚酯用量较低时,流动过程中TPS分子链受到较强剪切力作用而发生断链,共混物熔体表观黏度降低.在共聚酯用量较高时,共混物熔体黏度则表现出对温度有较大的敏感性.TPS的黏流活化能较小,TPS/生物降解共聚酯共混物的黏流活化能随共聚酯用量的增加迅速增大,且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5.
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连续生产工艺设计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顾爱军 《合成纤维》2012,41(5):35-37
重点分析了阳离子染料可染改性聚酯连续生产的工艺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详细介绍了阳离子改性聚酯连续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该技术成功实现了阳离子改性聚酯大批量连续生产和熔体直接纺,提高了阳离子改性聚酯熔体和纤维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正> 随着聚合过程由间歇法发展到连续法,使聚酯熔体直接纺丝有了可能。与切片纺丝相比,直接纺减少了熔体铸带、切拉、筛选、甩水、包装、运输、开仓、筛选、输送及再熔融等过程,因此原料损耗低,各种费用(包括电、水蒸汽、压缩空气等)都大大节约。我国最近投产的不少大型聚酯纤维厂都采  相似文献   

7.
《塑料》2016,(6)
采用扩链剂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SAG)对回收聚酯(r PET)瓶料进行熔融改性,并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共混以提高其熔体强度,将改性后的r PET吹塑成薄膜制品。结果表明:rPET经双螺杆熔融挤出进行扩链改性后,分子链线性结构受到破坏,形成了具有球形结构的大分子树脂,其结晶度降低;扩链后的rPET与接枝HDPE相容性良好,共混后熔融温度降低至238.74℃,熔体流动速率由38.00 g/10min降至7.38 g/10min。制得的吹塑薄膜外观和性能均良好,拉伸强度达到44 MPa,直角撕裂强度达到188.96 k N/m。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聚友公司对国内大容量聚酯企业出路的认识和实践。聚友公司采用塔式平推流技术建设超大容量酯化反应器;采用几项重要的节能和回收能量技术降低成本;采用熔体直纺节能,降耗;采用缩聚侧线在线添加技术使现有大容量聚酯装置的生产柔性化;通过增加缩聚侧线解决现有大容量聚酯装置品种单一性。指出“大容量、低成本、直接纺、柔性化、多品种”方向发展是国内大容量聚酯企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卧式和立式增黏反应器对聚酯液相增黏反应的影响,自主设计研制了生产能力为29 t/d的立式液相增黏反应器;将聚酯切片螺杆加热熔融后的熔体进行增黏反应,探讨了液相增黏工艺条件,并对比分析了液相增黏与固相缩聚后纺制的涤纶工业丝的性能。结果表明:聚酯液相增黏后的熔体特性黏数达1.05 dL/g,b值小于3,端羧基浓度约25 mol/t;增黏后的熔体进行直接纺丝,生产的涤纶工业丝的各项性能指标均能达到固相缩聚熔融纺丝工艺的同等水平,断裂强度为8.33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5.4%;液相增黏技术具有设备投资省、能耗和运行成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对增韧聚碳酸酯(PC)/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进行了研究,结合合金的相形貌结果,分别选择PC和聚酯是连续相的合金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比了相同树脂比例下PC/PET和PC/PBT之间性能的差别。增韧剂选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或MBS和接枝环氧基团的丙烯酸酯类增韧剂(X-GM A)复配物。结果表明,使用相同的增韧剂,PC是连续相的情况下,冲击强度更高,相同树脂比例情况下,PC/PET合金冲击强度比PC/PBT的差,拉伸和弯曲强度相差不大,PC/PET合金的熔体稳定性能比PC/PBT的差,PC是连续相合金的熔体稳定性比聚酯是连续相的要好,含有X-GMA的合金熔体稳定性能更好,这些结果和酯基的热分解、PET分子链运动活性比PBT的差以及酯交换程度的差异等有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聚酯新产品开发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年来世界聚酯新产品开发的主要生产技术和产品特点。美洲和欧洲在采用新型的聚酯合成工艺及非纤用聚酯新产品开发上处于领先地位,亚洲主要是扩大聚酯产能,降低聚酯纤维的生产成本。分析了聚酯在产业用纤维、聚酯瓶、膜、工程塑料和新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聚酯新产品开发的重点是降低聚酯加工链整体能耗,减少污染和回收聚酯的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聚酯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产业地位、产业链配套、产品结构、竞争结构和技术情况5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聚酯工业的现状、发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正在向聚酯生产强国迈进,要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根据与GDP的相关性,预测2003-2010年我国聚酯产品需求的年均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近14年来我国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情况及目前面临的问题。概述了聚酯工业协调发展的内涵:聚酯工业产业链亟待理顺,沿绿色环保、可再生资源产品路线发展聚酯原料,聚酯工业要与下游纺织工业同步发展,加速开发差别化、功能化聚酯纤维。指出聚酯工业持续的协调发展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聚酯废弃物的回收再生方法及技术,重点阐述了日本帝人公司聚酯瓶到瓶、瓶到纤维、纤维到纤维的新原料回收再生技术。指出新原料回收再生法是开发的新方向,技术开发的关键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并对我国聚酯废弃物的回收提出了建议:应加强聚酯废弃物的回收再生的研发,重点在于开发化学解聚技术,建立相应法规及机制,实现聚酯废弃物完全循环化学回收。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民用涤纶短纤维的生产技术发展过程.根据产业链的发展趋势,认为今后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将主要围绕聚酯改性和直接纺技术的协同进步,开发适合直接纺的柔性化技术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差异化新产品.根据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民用涤纶短纤维将进一步细分.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世界和中国聚酯产业链发展状况和今后的趋势,分析了中国聚酯产业链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未来亚洲仍将是世界聚酯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地,科技创新将拓展中国聚酯的应用领域;指出聚酯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发展是保证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世界聚酯纤维产业化新产品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世界聚酯纤维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聚酯产业链朝着多元化应用领域发展,聚酯纤维从以往的简单取代天然纤维的民用纺织领域逐步拓展到产业用、高技术等领域。聚酯改性以及差别化技术的研究更大程度上致力于产业化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聚酯啤酒瓶和果汁瓶的性能改进与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PET和PEN聚酯啤酒的性能,制造技术进展,工业化和市场动向及其预测,重点介绍了提高PET啤酒瓶保质期的方法,包括含阻隔材料的多层瓶结构,表面涂层技术和PET/PEN共混法,并报道了PET果汁瓶发展新技术,提出了我国发展聚酯瓶工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聚酯纤维在针织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重点。尽管聚酯纤维相对其他合成纤维来说综合竞争优势明显,但是由于总量增加所带来的问题必须依靠新技术加以解决,这些技术包括:生物基合成原料,新型催化剂和纤维表面整理剂以及适合针织后加工的改性技术;低毒性的熔体着色技术,新型聚酯纤维替代已知高能耗、不易回收再生以及环保成本相对较高的化学纤维;加工和使用过程无有害醛类的综合技术以及改善或摒弃织物加工过程对环境和人体有不良影响的新型和改性聚酯纤维制造技术。最后,拓展针织加工链具有优势的技术纺织品市场,可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产业用高性能聚酯纤维的开发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鸣义 《合成纤维》2010,39(12):1-5
简要介绍了世界和中国大陆近十年来已经投入商业化的产业用高性能聚酯纤维的发展概况。聚酯工业丝的产能和产量得到高速的发展,聚酯改性技术的应用将带动阻燃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聚酯纤维迅速量产。随着聚酯上端原料产业的结构调整,高性能聚酯纤维的原料将有望得到实质性的突破。从发展趋势看,高性能纤维的应用领域逐步从单纯军用转向多领域应用;从加工链的角度看,更注重原料的开发和产业化技术的应用;高性能纤维的应用领域拓展带动应用领域的整体竞争力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