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ESCA)观察患者围术期自我护理能力;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①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47.3±9.4)分]、自我概念[(21.5±5.6)分]、自护责任感[(16.8±4.4)分]、自我护理技能[(27.7±7.1)分]及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113.3±21.5)分]均高于对照组[(43.2±8.2)、(16.9±5.1)、(13.2±3.8)、(23.8±6.8)、(97.1±1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HAMA[(6.8±1.4)分]、HAMD[(6.3±1.7)分]、SAS[(41.2±9.4)分]、SDS[(40.8±10.5)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7±2.9)、(9.3±3.1)、(50.3±12.1)、(51.8±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75.1±11.3)分]、心理功能[(65.3±9.3)分]、社会功能[(71.8±11.3)分]、认知功能[(62.8±7.7)分]及生活总质量评分[(88.84±8.3)分]均高于对照组[(68.4±9.1)、(59.8±7.3)、(63.3±9.4)、(56.3±8.9)、(81.3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谢芳  李高飞 《重庆医学》2015,(18):2512-251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变异性(HRV),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影响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来该院救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6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SDS评分、hs‐CRP、CRP、HRV、RAS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10.21,P<0.05);(2)观察组HAMD评分、SDS评分、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8、9.43、11.86,P<0.05);(3)观察组患者的HRV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93±26)ng/L,对照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37±14)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疗效显著,较安全,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熊军英 《当代医学》2016,(18):111-1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72例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观察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9.26%,对照组为80.1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干预前[(42.05±6.14)分vs(54.88±5.79)分]、[(42.05±6.14)分vs(69.18±5.38)分]、[(41.96±5.87)分vs(54.04±5.88)分]、[(41.96±5.87)分vs(68.33±5.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54.88±5.79)分vs(68.33±5.48)分]、[(54.04±5.88)分vs(68.48±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  相似文献   

4.
翟小荣  王艳 《当代医学》2016,(14):87-88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影响,总结心理护理经验。方法选取18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足叶乙苷加顺铂方案化疗联合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化疗疗效情况和急性毒性反应情况以评价心理护理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治疗前2组患者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41±4.83)分vs(58.95±5.04)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1.40±3.41)分vs(63.87±4.48)分](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9.41±4.83)分vs(41.40±3.41)分](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8.95±5.04)分vs(63.87±4.48)分](P<0.01);治疗前2组患者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50±4.81)分vs (59.24±4.75)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4.67±4.02)分vs(65.23±4.08)分](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58.50±4.81)分vs(44.67±4.02)分](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9.24±4.75)分vs(65.23±4.08)分](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评分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化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P=0.04);观察组患者化疗急性毒性反应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P=0.04)。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化疗疗效,降低化疗毒性反应情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对伴有抑郁情绪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20分的49例伴有抑郁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抗抑郁药治疗,2组分别于入组前及第4周末测定血浆NPY水平,并分别于第2周末及第4周末再次进行HAMD评定.结果 干预组HAMD评分[(25.95±8.11)分vs(11.83±6.17)分]显著下降(t=9.22,P<0.01),对照组HAMD评分[(26.94±3.67)分vs(28.00±5.34)分]无明显变化(t=0.960,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浆NPY水平[(113.34±80.92)ng/L]明显高于治疗前[(63.64±62.92)ng/L](Z=-2.75,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NPY水平[(67.30±63.82)ne/L vs(69.42±56.58)ng/L]无明显变化(Z=-1.73,P>0.05);量表评分下降程度与血浆NPY升高程度未显示出显著相关性(r=0.252,P>0.05).结论 抗抑郁药能有效改善恶性血液病患者伴随的抑郁症状,治疗后NPY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在产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入住广东省第三荣军医院住院治疗的产后抑郁症患者8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和干预组41例(采用ROY适应模式的护理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Zung SDS评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得分[(45.68±4.21)分比(57.10±12.25)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682,P< 0.01);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4.074,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AMD评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6.87±2.01)分比(21.15±4.86)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341,P<0.01);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1.074,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CSQ得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积极评分[(21.50±5.20)分比(18.71±5.4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0,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积极和消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257、6.754,均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④SF-36得分比较: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12周后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对照组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干预组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得分比较,除生理职能、活力改善外,其余各项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0.01).结论 ROY适应模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增强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 合并2型糖尿病(2-DM)患者抑郁障碍程度与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DL)水平的关系.方法 确诊住院的95例CHD合并2-DM患者(研究组)和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性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5例CHD合并2-DM患者进行量表测定,根据HADS-D、SDS得分将CHD合并2-DM患者分为HADS-D≥8分组(52例)、<8分组(43例); SDS≥50分组(50例)、<50分组(45例).结果 研究组HADS-D、SDS评分分别为(11. 22±3.01)分、(60.12±13.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0±2.13)分,(42.50±10.71)分],差异有显著性(P <0. 01); 研究组除SDS<50分组外 ,血清ox-LDL、GLD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均P <0.01或P <0. 05).组内比较发现, SAS≥50分组和HADS-D≥8分组,血清ox-LDL、GLDL水平显著高于SAS<50分组、HADS-D<8分组(均P <0.01或P <0.05).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程度与血清ox-LDL、GLD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CHD合并2-DM患者抑郁程度较高,血清ox-LDL、GLDL水平增高,且抑郁障碍程度重者血清ox-LDL GLDL水平增高明显.  相似文献   

8.
赵新民  马莉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0):1144-1145,1149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方法对90例脑卒中患者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符合PSD诊断的42例患者为PSD组,卒中后无抑郁状态的48例患者为非PSD组,检测血脂水平,并与42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 PSD组血清胆固醇(TC)水平高于非PSD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非PSD组TC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组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TC水平可作为PSD诊治的实验室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外科门诊手术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4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进行外科门诊手术的2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137)和实验组(n=1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脉搏等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综合分析舒适护理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舒张压与收缩压,以及术中和术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中、术后收缩压[(149.43±12.11)mmHg、(127.36±11.34)mm Hg](1 mm Hg=0.133 kPa)及术中心率[(86.4±3.5)次/min]明显高于实验组[114.25±10.17)mmHg、(103.48±9.74)mm Hg,(70.2±4.3)次/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SAS及SDS评分[(28.5±4.5)、(20.8±3.6)分]与对照组[(30.3±3.2)、(22.6±2.4)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术后的SAS及SDS评分[SAS:(49.2±5.3)、(31.7±3.5)分;SDS:(50.2±3.8)、(31.3±2.8)分]均低于对照组[SAS:(61.4±2.5)、(34.4±2.8)分;SDS:(60.4±3.1)、(33.4±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术中紧张程度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不仅可以缓解外科门诊手术患者的紧张焦虑,而且还能够改善患者血压、心率等,为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好的基础支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2例(实验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27例,稳定性心绞痛35例,正常人3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CRP浓度,并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症状。结果冠心病患者抑郁的躯体性障碍和抑郁的心理性障碍评分、血浆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者的CRP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者;冠心病患者的CRP与抑郁的躯体性障碍和心理性障碍显著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CRP水平与抑郁的躯体性障碍和心理性障碍相关,与抑郁心境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抑郁改善的效果。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5例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抑郁障碍调查评分。将115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术前干预前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SDS评分分别为(36.54±4.25)和(46.17±6.42)(P〈0.01),对照组手术前后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对照组冠脉介入术后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5.8%,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12.
冯华  姜仁海 《中外医疗》2014,(12):38-39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照顾者的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选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照顾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照顾者的抑郁得分为(38.79±5.86),高于国内常模(P<0.05);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分值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照顾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情绪,其与社会支持水平密切相关,应给与有针对性措施改善照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心病(CHD)和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入选患者200例,分为4组,CHD组80例,T2DM组20例,CHD+T2DM组60例,对照组(非CHD非T2DM组)40例.检测Lp-PLA2及C反应蛋白(CRP).采用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研究Lp-PLA2及CRP与CHD和T2DM的相关性.同时分析CHD合并T2DM患者Lp-PLA2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CHD组、T2DM组、CHD+T2DM组Lp-PLA2及CRP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经析因设计方差分析显示CHD和T2DM在CRP及Lp-PLA2升高方面有交互作用(F=7.62,P<0.05;F=9.68,P<0.05).CHD+T2DM组冠脉Gensini积分大于CHD组(44.15±36.28 vs 60.51±42.58,P=0.020).CHD组Lp-PLA2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81,P=0.016),CHD+T2DM组Lp-PLA2水平与Gensini积分也呈正相关(r=0.224,P=0.0 11),且后者相关性更好.结论:CHD和T2DM在CRP及Lp-PLA2升高方面有交互作用;与单纯CHD患者相比,CHD合并T2DM患者Lp-PLA2水平更高,冠脉病变更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探讨抑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2009年9月至2011年4月,选择急性发作症状得到控制的COPD患者12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组,其中HAMD评分〈7分者48例,为正常对照组;HAMD评分≥17分者60例,为抑郁组;7分≤HAMD评分〈17分为不确定患者是否抑郁,不纳入研究范围。入组患者进行6MWT,试验前后测定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困难和疲劳评分(Borg指数)及血气分析,所有患者均测定BMI和肺功能。结果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6MWT距离分别为(259±91)nl和(312±71)nl,抑郁组步行距离短(t=3.31,P〈0.01)。抑郁组6MWT后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Borg指数分别为(108.2±11.3)次/min、(149±15)mmHg(1mmHg=0.133kPa)、(23.3±3.9)次/min、(4.65±1.67)分,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5±9)次/min、(142±9)mmHg、(20.2±3.7)次/min、(2.59±1.5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4、2.76、4.20和6.33,均P〈0.01)。结论抑郁可影响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治疗时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同时也应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少兰 《当代医学》2014,(25):87-88
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液检测指标结果。方法 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45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以及14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2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超敏CRP(Hs-CR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以及血浆黏度和对照组健康人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Hs-CRP为(36.5±9.7)mg/L、同型半胱氨酸(HCY)为(18.01±4.38)μmol/L、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为(12.04±1.86)fl,和对照组健康人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患者,密切观察其血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HCY)、Hs-CRP以及血小板体积变化情况,对于冠心病的早期发生、进展、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斌  李彬  高建国 《西部医学》2014,26(9):1122-1124
目的观察坦度螺酮应用于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抑郁焦虑患者114例,按照掷骰子法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坦度螺酮治疗,对患者抑郁焦虑、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得分、HAMA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完全依从比例以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HAMD得分、HAMA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完全依从比例以及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即可自行消失。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坦度螺酮应用于冠心痛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系数较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清脑钠肽、和肽素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与其病变类型和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心病类型不同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以及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研究四组血清脑钠肽、和肽素及CRP的水平。结果:冠心病3个类型分组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SAP组及UAP组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AM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低于UA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支病变冠心病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左主干病变患者,1、2支病变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CRP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低于3支病变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支病变和2支病变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脑钠肽、和肽素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准确的反应其病变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管铮 《中国现代医生》2013,(24):126-128
目的探讨住院冠心病患者伴发抑郁障碍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心血管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00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患者进行抑郁障碍程度评定,并统计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以及与性病关系,调查分析抑郁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冠心病伴发抑郁障碍影响因素,将抑郁障碍患者定义为实验组,随机抽取同等数量非抑郁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进行认知评价。结果400例患者中无抑郁障碍患者为335例,抑郁障碍65例,占16.25%,65例抑郁患者中,轻度抑郁23例,中度抑郁35例,重度抑郁7例,各抑郁程度男女发生例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65例冠心病伴发抑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与个人因素、经济因素、慢性病因素、突发事件因素、不良嗜好因素关系密切。实验组与对照组功能失调性态度总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因素较多,其中性别为其中明显因素之一,其次为个人因素、经济因素、慢性病因素、突发事件因素、不良嗜好因素。冠心病患者认知评价水平也是影响其抑郁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CHD)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CHD的发病及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经冠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98例,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中hs—CRP水平。并对其中43例CHD患者检测治疗后hs—CRP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CHD患者血清hs—CRP水平(8.25±6.38)较正常对照组(1.93±0.77)显著增高(P〈0.001);其中心肌梗死(AMI)组(13.93±5.81)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9.42±5.25)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7±3.10)(P〈0.01);AMI组血清hs—CRP水平与UAP组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除SAP组外,其中36例CHD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水平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从SAP到AMI的过程中,hs—CRP水平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hs—CRP水平与CHD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CHD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厉娜  顾兴建  郑鳕洋  吴宗贵 《疑难病杂志》2014,(11):1168-1170,1175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症状患者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障碍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应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定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状态。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程度和疾病认知程度均显著改善,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均有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在心绞痛稳定状态和心绞痛发作方面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3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通心络治疗较常规治疗能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伴抑郁症状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