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应用早期建立的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技术,以及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评价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结核菌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lispot技术检测1 242例痰涂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同时平行进行PPD皮试.结果 Elispot在密切接触者以及接触者中家属,朋友的阳性率分别是30%,34.25%和22.1%,PPD相应的结果是13.2%,15.57%和8.9%;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opt阳性率在不同年龄组均高于PPD,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47例确诊肺结核患者(发病率达3.78%)中,其中Elispot阳性34例(72.34%),PPD强阳性12例(25.53%);两者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PPD比较利用Elispot诊断结核潜伏感染有较高辅助诊断价值.利用Elispot监测结核密切接触者,有利于早期发现结核病人.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简称Elispot)检测技术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检测,评价其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290例结核病人(结核组),其中肺结核221例中痰抗酸染色(AFB)阳性者89例,AFB阴性者132例;同时选取133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采用自行建立的Elispot技术对2组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进行检测;对11例结核病人和10例健康者同时采用T-SPOT.TB试剂盒进行平行检测。结果Elispot反应阳性率结核组为83.79%,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6.54%(P〈0.001);AFB(+)肺结核病人阳性率为89.89%,AFB(—)肺结核病人阳性率为81.0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SPOT.TB与Elispot平行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核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在结核诊断中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临床结核病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潜伏性结核感染及患病情况,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随访观察与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确认的552例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结免三项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结果 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潜伏性结核感染率为48.73%,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为1.99%,密切接触者性别、年龄、与病人的居住关系等因素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对涂阳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能早期发现潜伏结核感染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及时做好密切接触者随访观察及健康教育,有利于结核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入学新生结核感染及患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年西城区中小学入学新生开展结核病筛查。所有学生均进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对全部高中生和住宿初中生以及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或肺结核可疑症状的小学生和非住宿初中生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对PPD试验强阳性者或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X 线胸片检查。结果 138所学校的35 437名新生完成了肺结核可疑症状及接触史调查,6 111人进行了PPD试验,163人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未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PPD阳性955人,阳性率15.63%(955/6 111)。在进行PPD试验的学生中,小学组的PPD阳性率为14.28%(1/7),初中组的PPD阳性率为19.94%(64/321),高中组的PPD阳性率为15.39%(890/5 783);结核感染者458人,结核感染比例为7.49%(458/6 111),其中小学组未发现结核感染者,初中组的结核感染比例为10.28%(33/321),高中组的结核感染比例为7.35%(425/5 783);PPD强阳性158人,PPD强阳性率2.59% (158/6 111),小学组未发现PPD强阳性者,初中组的PPD强阳性率为1.87%(6/321),高中组的PPD强阳性率为2.63%(152/5 783);PPD阳性率、强阳性率、结核感染比例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开展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可以及早发现结核感染者,是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并分析检测外周血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结核科就诊的患者共95例,将结核潜伏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将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并分析检测外周血特异性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对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该院结核科就诊的患者共95例,将结核潜伏感染者作为对照组,将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接受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将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活动性结核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效果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结核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半定量评分及其与酶联免疫斑点形成细胞数的相关性,为活动性肺结核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①对203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患者进行HRCT检查和酶联免疫斑点形成细胞数分组检测。②对肺结核各组CT评分与酶联免疫斑点形成细胞数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的相关性及有无差异。结果①一侧继发性肺结核组、两侧继发性肺结核组、结核性胸膜炎组及结核控制组HRCT评分分值与不同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形成细胞数检测值一致性较好。②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组HRCT评分与不同抗原的酶联免疫斑点形成细胞数检测值一致性较低。结论 HRCT评分分值中除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组外,其他各组评分分值与酶联免疫斑点形成细胞数的相关性较好,提示活动性结核病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
何钟宓  岳冀  李熙 《四川医学》2009,30(9):1414-1416
目的了解涂阳和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人群的结核病感染情况。方法确认涂阳和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分别是476和633人,均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皮肤试验,72h观察结果,并与健康体检人群526人的PPD结果作对照。结果涂阳和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率分别为93.27%和89.0%,感染年龄分布主要在20~30岁人群组,各年龄组人群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体检人群的结核病感染率为68.6%,各年龄组人群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涂阳和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中PPD皮试强阳性检出率为25.4%和6.0%;健康体检人群的强阳性检出率为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PPD筛查,并对阳性者作进一步检查,可早期发现潜伏结核病感染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分析试验在肺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菌阳肺结核患者和菌阴肺结核患者各120例,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健康志愿者各40例,同时行γ干扰素释放分析试验,以酶联免疫斑点技术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细胞(T-SPOT.TB检测),比较各组检出阳性率。结果γ干扰素释放分析试验诊断肺结核病的敏感性为87%(208/240),对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特异性为55%(22/40),健康志愿者的特异性为100%(40/40)。结论γ干扰素释放分析试验对肺结核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深圳市龙岗区学校结核病健康体检结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在深圳市龙岗区学校开展结核病健康体检,小学和非寄宿制初中新生先进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对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开展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高中和寄宿制初中新生先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PPD试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PPD试验强阳性者进行胸部X光片(或DR)检查。高二学生进行胸部X光片检查。结果 2021年深圳市龙岗区209所学校完成结核病健康体检工作。问卷调查107 248人,肺结核密切接触史者5人,可疑症状率为5.51‰。PPD试验20 153人,强阳性率为0.36%。按年龄分层,小学、初中、大学合并为一组,高中单为一组,两组的强阳性率分别为0.05%和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23);公办和民办学校的PPD试验强阳性率分别为0.38%和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PPD试验强阳性率(0.54%)高于女生(0.16%),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苏州市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接触者筛查结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苏州市2016—2018年间发生的11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和分析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胸片及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等筛查资料。结果 11起聚集性疫情共判定接触者5 443例,PPD强阳性率为14.73%,续发患者检出率为0.97%。其中,密切接触者577例,PPD强阳性率为39.51%,续发患者检出率为6.24%;一般接触者4 866例,PPD强阳性率为11.80%,续发患者检出率为0.35%。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和续发患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一般接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基础上共有81例单纯PPD强阳性接触者接受了预防性服药治疗,筛查检出的53例活动性肺结核均在定点医院进行了规范治疗。结论 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接触者的结核菌潜伏感染及患病风险较高,应及时准确判定接触者,分级逐步扩大筛查范围,对筛查后的感染者应有效落实预防性治疗,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筛查北京市部分学校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结核病的感染特征和趋势,为不同阶段的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2015年至2018年不同适龄阶段的学校发现的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共6 215例研究对象纳入到本研究,包括114例指示病例,6 101例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皮肤试验及X线胸片检查,确定潜在的结核病患者,分析密切接触者中结核病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密切接触者中共筛查出29例结核病患者,其中男性22例(75.86%),女性7例(24.14%);职业学校和大学阶段中结核病患者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1.38%(12/29)和48.28%(14/29),主要以学生为主。密切接触者中PPD阳性(硬结直径≥5 mm)2 206例(36.16%),强阳性(硬结直径≥15 mm)676例(11.08%),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密切接触者的PPD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79,P<0.05),同时肺结核的检出率也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3,P=0.015)。随着PPD硬结的增大,肺结核检出率也在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09,P<0.05)。结论 对不同适龄阶段的学校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显示,对职业学校和大学阶段的学生应重点进行筛查,同时应采用新方法提高结核病检测阳性率,及早发现感染者,避免学校出现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09-1010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对87例初治的肺外结核病患者进行了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病理检测、痰涂片找结核杆菌、结核PCR检测及结核IgG的检测,比较了不同方法的敏感性,并观察了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不同部位肺外结核病中的敏感度。结果:ELISPOT对肺外结核感染的敏感度为73.6%,明显高于病理检测(37.3%)、痰涂片(6.5%)、结核抗体检测(14.6%)及结核PCR的检测(3.8%)。不同肺外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的敏感度不同。结论: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可作为肺外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其在不同部位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某高校2015级某女生于2016年患结核病后,对110例与其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并进行结果分析,研究预防大学生结核病流行的措施。方法 110例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其中3例最密切接触者)作为筛查对象,对其行结核菌素试验(PPD)和胸部X线检查,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者进一步行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结果 110例密切接触者PPD实验结果显示强阳性17例,强阳性率为15.45%;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亲密接触者无阳性体征。痰结核分枝杆菌涂片结果显示没有发现结核杆菌。结论从结核患者亲密接触者各项筛查指标来看,该校结核病目前尚未构成肺结核疫情,未造成传播。大学生是肺结核传播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其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对结核病的抵抗力,同时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5.
米晓燕  刘春燕  李小谋  张琳 《吉林医学》2011,(31):6545-6546
目的:评价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核抗体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蛋白芯片法对163例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156例肺外结核患者及95例非结核病变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对上述所有病例同时行PPD试验。结果:PPD试验对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55.8%,特异性为62.3%,蛋白芯片法对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为60.5%,特异性为95.8%。肺结核患者与肺外结核患者PPD试验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与肺外结核患者蛋白芯片法检测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D试验与蛋白芯片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4.9%,优于单一的PPD试验或蛋白芯片法(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蛋白芯片法诊断结核病特异性高,联合PPD试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诊断结核病,特别是肺外结核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早期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和结核菌素皮试(TB-PPD皮试)在MTB潜伏感染早期诊断的优异。方法采用自主研制的Elispot试剂盒(简称Elispot)对10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测,并和TB-PPD皮试进行平行比较。结果100例健康志愿者中有50例TB-PPD皮试阳性(占50%),Elispot检测阳性20例(占20%)。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5,P<0.005)。结论MTB特异性IFN-γElispot试剂盒在健康人群中检测阳性率比传统的TB-PPD皮试要低,Elispot检测体外IFN-γ应答反应在诊断MTB潜伏感染的价值优于TB-PPD皮试,在MTB潜伏感染早期诊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张云芳 《吉林医学》2011,(24):5057-5057
目的:了解高校结核病疫情,探讨结核病防制的有效措施。方法:新生入学时做结核菌素(PPD)试验、胸透、B超等检查,对PPD强阳性者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治疗组400例在知情同意基础上采取H预防治疗、28例采取HR预防治疗,随访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学生在校期间发病情况。结果:大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PPD强阳性者483例,阳性率为60.15%,强阳性率为8.67%;对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治疗者无发病情况,未采取防治措施者有3例发病。结论:高校卫生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PPD试验、胸透等检查是新生筛查结核病的重要手段,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PPD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措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定点规范诊治,是控制高校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两种检测结核抗体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标法(DIGFA)和酶标法(ELISA)测定结核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46例活动性肺结核,25例肺外结核,38例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25例健康查体人员的血清标本做DIGFA和ELISA联合测定,统计试验资料。结果:活动性肺结核组结核抗体阳性率为81.5%(DIGFA)和72.6%(ELISA),肺外结核组72%(DIGFA)和64%(ELISA),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组7.9%(DIGFA)和5.2%(ELISA),健康查体人员4%(DIGFA)和4%(ELISA),活动性肺结核涂阳组90.5%(DIGFA)和82.5%(ELISA),涂阴组74.5%(DIGFA)和65.1%(ELISA)。结论:结核抗体对结核病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对非结核性呼吸道疾病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作用。同时,DIGFA与ELISA特异性、敏感性大体接近,DIGFA较ELISA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Elispot)及聚合酶链反应(PCR)临床患者进行检测,比较多种检测方法在结核潜隐筛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住院和门诊患者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检测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结核抗体,结核菌痰涂片及培养进行检测,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对所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进行对比研究,筛查和早期诊断结核的发病情况,并随访观察。结果:在2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中,Elispot检测阳性82例(43.1%),结核DNA阳性54例(28.4%),结核抗体阳性26例(13.7%),痰结核菌涂片及培养2例(1.1%)。结论:Elispot检测在结核病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其敏感性明显高于临床常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针对结核潜隐感染的筛查及结核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0.
对原发型肺结核47例,OT 阳性、胸片阴性者9例,肺外结核6例,健康儿10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抗人型结核菌 PPD-IgG 抗体。以大于健康儿组 OD 值(?)+2SD(即>0.23)为阳性。前三组 PPD—IgG 阳性率分别为85.1%,100.0%和1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