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囊虫病是我国北方的常见病,但误诊率较高,本院近年来收治28例,其中12例误诊。现将其误诊原因作一分析,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率.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20~68岁。农民10例,司机1例,工人1例。误诊时间3月至10年不等。诊断标准根据全国脑囊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囊虫病诊断标准,本组均符合,其中癫痫型4例,脑实质型2例,脑室型1例,软脑膜  相似文献   

2.
小儿脑囊虫病是儿科不多见的疾病 ,由于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故误诊率较高。现将我科近 3a来收治的 40例脑囊虫病误诊的情况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1例 ,女 9例 ,年龄 1~ 3岁 1例 ,4~ 6岁 10例 ,7~ 9岁 5例 ,10~ 12岁 11例 ,13~ 14岁 13例 ;居住情况 :城市 10例 ,乡村 30例。既往有明确食痘猪肉史 11例 ,喜吃肉类食物 16例 ,喜吃生菜 18例 ,有便绦虫史 1例 ,有皮下结节 9例。1.2 临床表现 发作类型 :1单纯以抽搐为主诉 2 8例 ,其中全身性大发作 2 0例 ,局限性小发作 8例 ;抽搐时间短则数秒 ,长则达 1h余。发作次…  相似文献   

3.
陈高樑 《临床医学》1999,19(12):63-63
恙虫病是东方立克次体通过恙螨幼虫为媒介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易感人群广泛,而小儿恙虫病则往往易被误诊。我院自1995年~1998年以来,共收治小儿恙虫病被误诊10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0例被误诊恙虫病的患儿均来自农村疫源区,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7个月~11岁,误诊时间为4~10天。其中2例拟诊发热待查,6例误诊为呼吸道感染,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1例误诊为肾炎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小儿脑囊虫病误诊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3~8岁7例,13岁2例。来自农村7例,城市2例,但都在农村居住过。本组均有吃生菜、血肠和熟猪肉史。其中有2例患儿母亲曾患脑囊虫一直未愈。  相似文献   

5.
恙虫病是一种全身性小血管炎症病变性疾病 ,可侵犯全身各个器官 ,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化 ,极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就我院儿科自 1990 - 0 1~ 2 0 0 0 - 12院内外早期误诊的 18例小儿恙虫病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参见吴瑞萍等 [1 ]主编《实用儿科学》。1.2 一般资料  18例中 ,男 10例 ,女 8例。年龄 1~ 3岁 1例 ,~ 7岁 8例 ,~ 12岁 9例 ,全部来自农村 ,其中来自边缘山区 5例。发病季节 :均在 5~ 11月份 ,其中 7~ 9月份 12例 (6 6 .6 % )。发病 1~ 3d就诊者 5例 ,>3d就诊者 13例 ,最长者 15 d。所有病例均有疫区水草…  相似文献   

6.
人体吞食被猪肉绦虫虫卵污染的食物后,虫卵在十二指肠孵化成六钩蚴穿透肠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运行到达神经系统,约10周后发育为囊尾蚴。囊尾蚴在人体内的自然生存期为3~10年。脑囊虫病的临床分型包括癫痫型、颅内压增高型、脑膜脑炎型、脑室型、颅底黏连型、精神障碍型、椎管内型、无症状型、混合型,共9型。文献报道约有20%~30%的脑囊虫病发生在脑室,而第四脑室囊虫占脑室系统囊虫的20%~30%。本文报道了1例以位置性眩晕起病的脑室型脑囊虫病,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7.
胡延桔 《临床医学》1996,16(9):55-56
小儿肠套叠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预后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治疗,延误诊断可以导致严重后果,为了吸取经验教训,现将我院近10年来误诊的28例小儿肠套叠作一分析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8例,年龄3~6月14例,6~12月8例,1~3岁3例,5岁1例,7  相似文献   

8.
第四脑室囊虫病是神经系统囊虫病一种少见类型,都是因感染猪绦虫幼虫引起。第四脑室内囊虫因重力作用占据脑室下部,堵塞中孔和侧孔,若诊治不及时,常会导致严重后果。我院1998年6月~2004年8月共收治19例第四脑室囊虫病,现回顾分析诊治经过。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急性阑尾炎2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军  张开忠 《临床医学》1996,16(12):51-52
婴幼儿急性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中误诊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我院1984年~1994年共收治婴幼儿急性阑尾炎120例,误诊28例。现就其误诊原因加以分析,以期进一步的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集误诊的婴幼儿急性阑尾炎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发病年龄:6个月~1岁6例,1~2岁12例,2~3岁8例。误诊时间:2~3天15例,4~7天9例,8天以上4例。28例误诊的婴幼儿急性阑尾炎均经手术治疗后确诊。  相似文献   

10.
脑囊虫病误诊1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1992年7月~1999年7月共收治84例脑囊虫病,其中13例曾误诊,占15.5%。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4~45岁,平均29.3岁。来自农村10例,城镇3例。1.2 临床表现 头痛11例,发热6例,视神经盘水肿5  相似文献   

11.
小儿Graves病比较少见 ,仅占该病总数的 5 % ,且表现不典型 ,容易漏诊或误诊[1] 。我科 1990 2 0 0 2年共诊治小儿Graves病64例 ,其中 12例被误诊为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ADHD)长达10个月以上。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Graves病的诊断标准[2 ] 。男 7例 ,女 5例 ;发病年龄 4 5 14岁 ,平均 10岁 8个月。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 14 2 7个月 ,平均 1 5年。 12例中 9例家族史中有甲状腺疾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其中Graves病 6例 ,Plummer病 2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 1例。1 2 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87~1989年收治小儿气管异物的病人中,9例被误诊为小儿肺炎或气管炎,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1岁以下1例,1~2岁5例,3~4岁3例。异物吸入时间最短者35天,长者5个月。异物种类:花生米7例,葵花籽1例,西瓜籽1例。均经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已逐渐成为儿科的常见病。提高早期诊断率 ,早期进行治疗干预 ,可改善其的预后。本院于 1993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川崎病 18例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3例 ,女 5例 ,≤ 3岁 10人 ,>3岁 8人。平均住院时间 11.17(4~ 2 5)d。第 1诊断正确 8例 ,错误 10例 ,误诊率 55.6 % ,其中误诊为败血症 5例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皮炎 3例 ,关节炎 2例 ;第 2诊断误诊伤寒、麻疹各 1例。 3d内确诊 15例 ,4~ 7d 3例 ,3日确诊率 83.3%。合并肺炎 3例 ,肠炎 4例 ,高热惊厥 1例。1.2 诊断标准 采用日本 1984年修订的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2002年12月~2009年8月收治的73例脑囊虫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以头痛(38.4%)、癫痫(35.6%)为主,主要侵犯脑实质且多发常见。头颅CT或MRI检查示病变侵犯脑实质50例,脑室15例,小脑9例,脑干7例,脑膜、脊髓各1例;本组多发68例,单发5例。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囊虫特异性抗体均阳性。本组误诊率达42.5%(27/73),多误诊为原发性癫痫及脑肿瘤,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提高对脑囊虫病的警惕性,对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应考虑到此病可能,早期诊断并治疗,防治并发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鲁菌病临床特点及误诊误治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20年收治的布鲁菌病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出现发热22例,多汗14例,乏力12例,腰痛及关节肿痛各8例,头痛6例,睾丸肿痛和皮疹各4例,肌痛3例,外周神经痛2例,葡萄膜炎1例。14例曾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为感染性疾病8例,其中误诊为普通细菌感染7例,病毒感染1例;误诊为风湿性疾病6例,其中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血管炎各2例,强直性脊柱炎和成人Still病各1例。6例因发热待查入院,病程1~10 d 4例,21和30 d各1例。3例在当地医院已明确诊断为布鲁菌病,但因治疗不及时或不规律,导致病情迁延。本组误诊误治时间(80.2±121.6)d。23例入我院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培养布鲁菌阳性和(或)布鲁菌抗体检测阳性等明确诊断布鲁菌病。确诊后20例给予相应治疗6周~3个月,19例治愈,1例因双眼葡萄膜炎导致失明;3例转入当地医院治疗,后失访。结论临床上遇及出现发热、皮疹、关节肿痛、腰背痛及睾丸肿痛等临床表现患者时要考虑到布鲁菌病,一般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培养及布鲁菌抗体检测等可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6.
脑囊虫病是我国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治愈率不断提高,但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高颅压型脑囊虫病在治疗上有一定困难,而且病死率较高,现将我们近期治疗的1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2例,女4例,年龄4~53岁,平均33.4岁。病程2~15年,平均5.4年。抽搐16例,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13例。视力减退8例,意识障碍5例,管状视野3例。四肢肌力差2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有食米心猪肉史者5例,大便排出绦虫节片者4例。摘除皮下囊虫结节2例。手术摘除第四脑室囊虫结节4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1例。  相似文献   

17.
许蕾  孙晓枫 《临床荟萃》1996,11(16):750-751
第四脑室囊虫堵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引起阻塞性脑积水,常因颅内压增高导致脑疝而猝死。本文报道经手术证实的9例第四脑室囊虫病。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8.
第四脑室肿瘤发病率占儿童期颅内肿瘤的首位 ,多为恶性[1 ] 。由于儿童不能正确表述病情 ,且因颅缝未闭或闭合不牢 ,当颅内发生肿瘤时 ,颅缝可增大 ,从而使颅腔容积增大 ,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 ,易致误诊或难以早期诊断。此外 ,由于肿瘤紧贴脑干及重要血管和神经 ,手术难度大 ,要求高。本文就我院1 992年 1月~ 1 999年 1 2月收治的 54例儿童四脑室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54例中男 36例 ,女 1 8例 ;其中 <3岁 6例 ,4~ 6岁 1 0例 ,7~ 1 2岁 1 8例 ,1 3~ 1 5岁 2 0例。病理类型髓母…  相似文献   

19.
囊虫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 ,尤其是一些没有绦虫病史而又无皮下结节的患者 ,诊断比较困难 ,临床常引起误诊 ,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国外文献报道 ,本病能做出正确诊断者仅占 1/ 3[1] ,国内师蔚等[2 ] 报道囊虫病 6 6例 ,误诊率达 31 2 % ,肖镇祥等[3] 总结了 2 6 3例临床资料 ,其中 5 6例误诊 ,误诊率为2 1 3%。个案误诊更是不乏其例。本文就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进行综述。1 囊尾蚴寄生部位特殊致使临床症状复杂1 1 肺部及咽部囊虫病 石淑仙等[4 ] 报道的 5 4例囊虫病 ,肺型 2例 ,X线胸片发现肺部圆形密度均匀、边缘模糊不整的结…  相似文献   

20.
袁代清  陈超 《华西医学》2002,17(3):392-392
脑囊虫病是人体吞服链状绦虫的虫卵 ,经胃肠消化 ,孵化出蚴 ,经血液循环进入脑膜、脑实质、脑室等处 ,引起神经系统症状。本文收集了 5例经临床证实的CT资料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本组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5 2~ 6 9岁 ,平均 6 6 4岁 ,有疫区生活史 ,病程 2~ 2 5年 ,临床主要症状 :癫痫并肢体活动受限 3例 ,头昏、头痛 2例。 3例经临床治愈证实 ,2例根据疫区生活史、皮下结节、囊虫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证实。扫描设备为GE、SYTEC— 40 0 0i型横断扫描 ,层间 10mm ,层厚 10mm ,2例作平扫 ,3例作平扫加增强。2 结果CT表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