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后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并发症.大量研究显示,PSD是在卒中基础上多种机制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就PSD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急性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及早诊断、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卒中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已有大量研究证实PSD的发病可能是病理生理学机制与社会心理学机制共同作用的结  相似文献   

3.
抑郁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常与残疾和病死率增高相关.文章就卒中后抑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了综述.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是卒中发病后的一种常见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睡眠障碍、兴趣下降和无价值感,甚至出现自杀倾向,约占所有卒中患者的1/3。PSD会明显影响卒中患者的恢复,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增高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卒中与癫痫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文章介绍了卒中相关性痫性发作和癫痫的发病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危险因素、EEG、血液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对不同卒中亚型区别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卒中可导致偏瘫、失语和认知损害,还会并发癫痫发作甚至癫痫.近年来,有关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集中在危险因素方面.文章对卒中后癫痫发作和卒中后癫痫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癌症患者化疗与卒中存在一定的关系,其机制可能与化疗增高传统血管因素患病率、促进凝血功能障碍、诱发贫血以及引起心功能受损和血管炎症有关。化疗相关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文章对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卒中的相关病理生理学机制、监测指标以及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一种常见病,可发生于卒中后的任何时间,影响约1/3的卒中存活者.PSD患者面临更高的恢复欠佳、复发性血管事件、生活质量差和死亡风险.尽管PSD非常普遍,但其诱发因素以及最佳预防和治疗策略仍不明确.本文是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针对PSD发布的首份科学声明.写作组成员由AHA卒中委员会的科学声明监督委员会和AHA手稿监督委员会任命,负责与其专业领域相关的主题,进行适当的文献回顾,并参考已发表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和公共卫生指南、权威声明和专家意见.这份多学科声明提供了对PSD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转归、管理以及预防方面当前证据的全面回顾,指出了现有知识的不足,并提供了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神经生物学机制和社会心理学机制,国内外研究一直无一致结论.目前认为,PSD是各种神经生物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发病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会延缓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可能增高残疾率和病死率.有关PSD发病机制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脑小血管病与PSD的发生密切相关.文章就脑小血管病与PSD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卒中癫痫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介绍吉相关性痫性发作和癫痫的发病率、发作类型、发作时间、危险因素、EEG、血液动力学、病理生理学、,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对不同卒中亚型区别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卒中的发生率逐年上升,30%以上的卒中患者合并卒中后抑郁(PSD),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康复,增加了卒中后的致残率。近20余年来,PSD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主要介绍PSD的药物治疗,并简要介绍了电惊厥疗法、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以及与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对292例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老年患者,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SSS)对卒中急性期进行评分,根据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分为三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随访调查抑郁评分。结果老年PSD的发生率在随访1年期间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老年PSD的发病率和重度PSD的发生率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老年PSD的程度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而加重。结论PSD是老年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卒中后1年中发病逐渐增加,其严重程度与卒中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社区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PSD)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在北京市城区选择五家二级医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2003年1月至2006年12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脑卒中患者PSD患病情况,同时还收集了脑卒中起病情况、脑卒中危险因素等资料. 结果共登记1089例脑卒中患者,其中1074例符合入选标准并有完整资料,平均年龄(65.0±8.9)岁,脑卒中病程中位数为13.0个月.PSD总患病率为49.9%(536/1074),其中轻、中、重度PSD分别占52.2%、36.0%和11.8%.不同脑卒中病程的PSD患病率差别不大,脑卒中后6个月内、7~18个月、18个月以上的PSD患病率分别是51.3%、47.1%和53.2%.PSD患病与文化程度、日常生活依赖、认知功能情况、脑卒中发作次数、文化程度独立相关. 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有较高的PSD患病率,但是以轻中度为主,积极采取有效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控制PSD的发生和发展,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prevalence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of 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 in ischemic stroke survivors from community-based medical centers in urban areas of Beijing.Methods Five community-based medical centers in urban areas of Beijing were selected.Patients with first-ever or recurrent ischemic stroke were evaluated from January 2003 to December 2006. The prevalence of PSD was evaluated by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the information on the onset of stroke, 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living style was also collected.Results Totally 1089 stroke patients were registered, 1074 cases among which had complete information and met inclusion criteria. The me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65.0 ± 8.9) years with a median stroke course of 13.0 month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PSD was 49.9% (536/1074), and the proportions of mild, moderate and major PSD were 52.2%, 36.0% and 11.8%,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revalence of PSD among different stages of stroke and the prevalence of PSD was 51.3% within 6 months after stroke onset, 47. 1% during 6-18 months and 53.2% after 18months. Low education,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dependence, cognition impairment and recurrence of stroke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SD.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of PSD among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is higher in community-based medical centers, but most of PSD patients are mild or moderate. More effective early intervention should be adopted to decrease PSD,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ural function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相似文献   

14.
偏头痛严重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质量,偏头痛与脑血管病常共同发生。偏头痛不仅与缺血性卒中相关,而且可增加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亚临床脑病如脑白质病变、无症状的脑梗死样病变有关。偏头痛和脑血管疾病可能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或病理生理机制,如皮层扩布抑制、卵圆孔未闭等。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痴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卒中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卒中后发生痴呆的风险增高。卒中后痴呆涵盖了卒中后的各种痴呆类型,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其患病率在卒中后3个月至4年内为31·4%~21·5%,其发病率随卒中后时间的延长而增高。卒中和痴呆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卒中可以是痴呆的直接原因,也可能促进了变性性疾病的发展而引起痴呆。  相似文献   

16.
中风后抑郁症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风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121例中风后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检查,以C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16个自变量进行筛选。结果 121例中有59例发生了抑郁,发生率为48.76%。单因素分析结果可见性别、病程、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可影响抑郁的发生。用上述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抑郁发生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见中风后6个月内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者抑郁的发生率高。结论 中风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8.76%,中风后的病程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抑郁是卒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它与卒中互相影响,进一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可能与神经递质、颅内病变部位、炎性细胞因子和精神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老年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老年人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量表(MMSE)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SSS)对卒中患者进行测评,并对有显著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PSD发生率为41.6%,其中轻度22.3%,中度15.7%,重度3.6%,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影响PSD发生的相关因素有性别、年龄、抑郁症史、病灶数量、高血压、饮酒、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结论PSD发生率较高,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十分复杂,细胞内外的诸多因素如兴奋性氨基酸、自由基、Ca2 超载、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及炎症反应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认为,缺血后的神经元死亡包括坏死和凋亡2种方式,缺血核心区以坏死为主,而半暗带内的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则以凋亡为主。半暗带已成为当前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