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膨胀管技术在下4—421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膨胀管是国外20世纪90年开发出来的套管家族的新产品,膨胀管技术在国外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石油钻采行业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主要用来优化深井井身结构、预防井壁掉块及坍塌、封堵高压层或低压漏失层、修补井中损坏的套管、在裸眼井径一定的情况下增大产层段泄油面积等.文章介绍了下4-421井在用常规处理又涌又漏的地层无效后,尝试实体膨胀管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为解决钻井和生产中的某些技术难题提供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多分支井钻井技术综述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光颖 《海洋石油》2006,26(3):100-104
多分支井钻井技术是在单一井眼里钻出若干个支井,并且回到单个主井筒的钻井新技术。目前,多分支井钻井技术方法很多,包括套管开窗锻铣侧钻、预设窗口、裸眼侧钻、径向分支井方法、膨胀管定位侧钻和智能分支井等。多分支井钻井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增加井眼在油藏中的长度、扩大泄油面积、提高采收率、改善油流动态剖面、减缓锥进速度、提供重力泄油途径、提高油气层纵向动用程度、提高裂缝油气藏裂缝钻遇率、经济开采边际油气藏和重质原油油藏、可重复利用上部井段,降低钻井成本、由于地面井口或海上井槽的减少而降低了平台的建造费用、降低油井管理和环境保护等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渤海油田老区部分油井侧钻后,下入小尺寸套管无法满足后期分层开采需求。为此,研究了侧钻小井眼膨胀管钻完井关键技术,确定了侧钻技术方案。从套管膨胀管工艺流程、开窗位置选择、井眼轨迹控制、钻完井液体系优化、射孔方案优化和油水层封隔技术等方面入手,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海上油田老井侧钻小井眼膨胀管钻完井技术。在K1S2井调整井的钻完井实践表明,侧钻小井眼膨胀管钻完井技术随钻扩孔、实体膨胀管施工和?152. 4 mm小井眼定向钻进、膨胀管射孔和分层开发均获成功,达到了地质油藏部门的要求,单井累计增油4. 3万t。研究结果为膨胀管技术解决小井眼作业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膨胀筛管防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膨胀筛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防砂技术,介绍了大通径膨胀筛管悬挂器、带有割缝的膨胀螺纹及具有变径功能的膨胀工具等膨胀筛管的几个关键技术。大通径膨胀筛管悬挂器能够确保变径膨胀工具的顺利下入,带有割缝的螺纹膨胀后与筛管本体具有一样大小的内径,变径膨胀工具使得膨胀筛管可以紧贴井壁,减少砂粒的运移和冲蚀。膨胀筛管技术在两口套损井中的防砂应用表明,在满足选井条件的情况下,采用膨胀筛管可以获得较好的生产效果,筛管膨胀后紧贴套管内壁,膨胀后筛管内径比普通筛管内径大,有利于增大泄油面积,提高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文留油田中后期开发存在主力层水淹严重,中低渗层挖潜难度大,油水井套管受各种地质和工程因素影响产生穿孔、弯曲、变形甚至错断损坏等问题,采用膨胀管补贴工艺来解决该油田套损井修复。重点介绍了膨胀管的膨胀机理、特点和施工工艺。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膨胀管补贴工具性能好,成本低,可靠性高,施工工艺成熟,现场施工成功率100%。该工艺能满足深井堵水和堵漏要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膨胀筛管的研制及现场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疏松砂岩防砂一直是油田开发中的难题。传统的防砂管都有其弱点,不仅容易发生井眼坍塌使筛管损坏,还增加了流体进入管内的流动阻力从而减少了产量;膨胀筛管技术具有大通径的特点,膨胀后可紧贴在井壁上,不仅增加了筛管的表面积,降低了筛网内外的压降从而提高了产量,而且也减少了砂粒运移和对筛管的冲蚀损坏。为了解决疏松岩防砂的难题,胜利油田研制出了膨胀筛管及膨胀螺纹、膨胀悬挂器、变径膨胀工具等附属工具。膨胀筛管采用内层为基管、中间层为多层滤砂网、外层为膨胀保护外套的3层结构设计,其中基管采用J55钢管及15CrMo钢管,膨胀保护外套、多层滤砂网均采用316L不锈钢材料。地面试验及井下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膨胀后筛管的抗挤毁性能、轴向抗拉性能、轴向抗压性能均满足现场使用要求。膨胀筛管在胜利油田GDN32-05井和GDD15-01井2口井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后筛管内径比普通筛管内径大,有利于增大泄油面积,提高油井产量。   相似文献   

7.
砂卡井用通用泄油器的研制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智勇  张伟 《石油机械》2004,32(9):48-50
为了解决砂卡油井的起管泄油问题 ,开发研制了通用泄油器和配套工具 (抽油杆通用倒扣卡子 )。这种通用泄油器由泄油总成和开启总成 2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启器带动滑套上、下滑动来开启或者关闭泄油孔。它适用于所有油井 ,尤其适用于稠油井和出砂严重的油井 ,能够取代修井作业现场原有的各种泄油器 ,并可靠地实现了管式泵油井的起管泄油。 2 0 0 2年现场试验 36井次 ,在普通油井和砂卡井中的泄油成功率均达到了 10 0 %。 2 0 0 3年获得了推广应用 ,在砂卡油井中取得了单井节约资金 4 85 2元的良好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使老的油、水井继续生产,大修和取套侧钻井的生产和固井质量很重要。大庆井下作业分公司开发出配套的侧钻井修井固井技术。经过现场21口井应用,效果比较好。其要点为:要对区块、油井的异常压力高度重视,尽快采取老井补孔泄压、钻压井泄压的方法,以保护套管和提高侧斜井的固井质量;根据电测曲线回归地层压力,  相似文献   

9.
套管扶正器的作用是使套管在井眼内居中,保证固井时水泥浆均匀凝固在套管与井壁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从而提高固井质量。传统的套管扶正器满足不了可膨胀套管的扶正要求。将套管扶正器环箍设计为可随膨胀管的膨胀而连续膨胀结构,成为叠片式可膨胀套管扶正器,解决了膨胀管在井眼内扶正居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膨胀管补贴技术修复套管具有强度高,内通径大的优点,已在国内各大油田常规开发的套损井修复、封堵出水层、封堵射孔段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冀东油田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油水井井斜大、出砂严重,先后实施膨胀管补贴施工的4口井均未取得成功。通过对这4口补贴未成功井进行分析,开展了膨胀管补贴技术在出砂斜井中的应用研究,并在高尚堡高308-4井进行现场应用取得了首次成功,为该技术在冀东油田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高含水后期套损井综合治理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自1972年出现套损以来至2004年底已发现套损井2473口,套损形势十分严峻。套管损坏不仅造成油田的注采失衡,而且对套损井采取增产增注措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降低了套损井区剩余油的挖掘潜力。近几年通过不断加强套损井治理工作,套损井区的注采关系逐步得到改善。在套损井大修方面,研究应用了通径70mm以上套损井整形扩径技术,开展了段铣扩径技术和膨胀管加固技术攻关,不仅提高了套损井大修的修复率,而且提高了修井质量;在套损井利用方面,研究并应用了套损井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和细分堵水技术,开展了套损井分层压裂改造技术攻关.为通径100mm以上套损井细分注水、增产增注等措施提供了技术保证,充分发挥了套损井在油田高含水后期的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在井下作业施工中,由于操作不慎或油水井正常生产过程中,出现过多次井下管柱砂卡、砂埋事故,小修作业往往无能为力,通常采用反扣钻杆采取套铣、打捞、倒扣的方法,在事故处理中,如果遇到套管变形,或弯斜井段、落鱼仅靠套管内壁等特殊情况时,常见的套捞倒磨无能为力,为此研制一种新型掏砂冲管,根据内冲管冲砂的原理,利用空心抽油杆加自制变扣与油管组合成冲洗管柱,解决了无内冲管的情况下,完成管内掏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肖太平  张智  石榆帆  周晓昱  顾南  蒋芸  钟水清 《钻采工艺》2012,35(3):65-66,77,11
当前气井环空带压现象日趋普遍,部分井已严重影响其安全生产。环空带压机理较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温度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鼓胀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泄漏或密封失效等因素诱发的环空带压等,文章主要讨论鼓胀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机理及相应的计算模型。对于两端固定且封闭的油管柱,当油管内压力大于油管外挤力时,油管柱的外径发生鼓胀(即鼓胀效应),导致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空体积减小,从而诱发环空带压。笔者运用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将油管柱简化为薄壁圆筒,推导出了油管柱内压力与其膨胀量、A环空带压值之间的关系模型,为环空带压安全评价和下一步治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牛地盒1气藏水平井钻井周期较长、单井产量低且不能长期稳产的工程技术难点,开展了水平井钻采工程技术研究。对已钻水平井井身结构、钻井液、压裂施工参数及工艺和排水采气工艺进行分析发现,井身结构、压裂施工参数和泡沫性能是制约开发的主要因素,针对性地对φ152.4 mm井眼、多级管外封隔器分段压裂和泡排试验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以φ152.4 mm井眼三开井身结构、复合钻井和防塌钻井液为主的优快钻井技术,钻井周期缩短7.79%;建立了适合盒1气藏储层特征的水平井压裂工艺技术,施工成功率98.5%,压后平均单井无阻流量是直井的4.9倍;建立了临界携液模型,试验了速度管排水采气技术,生产时率提高了8.49%。应用结果表明,φ152.4 mm井眼和复合钻井可实现钻井提速,多级管外封隔器分段压裂是盒1气藏建产的有效方式,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可确保气田稳产。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裸眼选择性分段压裂完井技术及工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里格气田属低压、特低渗透气藏,由于完井方式的不同、井身轨迹弯曲和井眼尺寸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裸眼水平井与直井以及套管固井水平井的选择性压裂完井管串有很大区别。介绍了利用油管作为完井和压裂管串,一趟下入长水平裸眼段而不需要下套管固井、射孔等作业,实现了裸眼水平段选择性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及该技术的管串结构、工艺原理、技术特点、配套工具和现场应用。研究及现场应用表明,采用该技术比其他低渗透气藏压裂增产技术开发效果更好,投入成本更低,具有显著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从套管柱设计、套管居中设计、套管附件选用、前置液设计、水泥浆设计和井眼准备等方面论述了定向井固井技术措施。江苏探区已完钻60余口定向井,固井质量合格率100%,优质率达85%以上,标志着地矿部门已掌握包括多目标长裸眼井(>3000m)、大斜度井(>42°)、大位移井(>700m)等定向井固井的成套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套管柱在水平井弯曲段的可下入性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套管柱在水平井弯曲段随井眼弯曲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和受到较大的摩擦阻力,有可能产生强度破坏、密封失效、稳定性破坏而不能下入。下套管前应对套管柱通过弯曲段的可能性加以判断,其准则是:(1)下套管通过弯曲段时,套管柱在直井段的浮重应大于总摩阻;(2)弯曲应力与拉应力之和小于套管的最小许用应力;(3)在弯曲段套管柱不发生屈曲变形;(4)螺纹密封不应失效。经判断套管柱不能通过弯曲段时,可用不封固井底的完井方式(如裸眼完井及其变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黄桥二氧化碳气田在钻井过程中存在直井段易井斜,浦口组地层缩径、垮塌及卡钻,下部地层先漏后涌等井下复杂情况或事故,及机械钻速低与钻具和套管腐蚀的问题。华泰2井和华泰3井在钻井过程中,通过不同井段选用不同钻头,采用不同钻具组合和钻井参数,解决了直井段易井斜的问题,提高了机械钻速;浦口组以上地层采用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钻进,中生界以下地层使用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防塌钻井液钻进,解决了浦口组地层缩径、垮塌和卡钻,及下部地层先漏后涌等问题;在钻遇二氧化碳气层后采取加入防腐处理剂等防腐措施,解决了钻具的腐蚀问题;通过室内管材动静态腐蚀评价试验,确定采用含Cr套管与普通套管相结合的套管完井方式,解决了套管腐蚀问题;采用微硅低密度水泥浆和胶乳不渗透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固井,提高了固井质量,有效防止了环空气窜。通过华泰2井和华泰3井2口井的钻井,形成了一套适合黄桥二氧化碳气田开发井的钻井工艺技术,为今后二氧化碳气田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江 45 3找漏管柱存在的封隔器胶筒容易损坏、节流器密封不严等问题,设计了Y344 - 110找漏管柱。该管柱采用新研制的Y344 - 110封隔器和?10 0mm节流器。经现场 16口井试验表明,该管柱外径小,解决了套变井径大于 110mm油水井验套的工艺难题。并且该管柱多次坐封,封隔器胶筒也不会损坏,密封可靠;节流器阀芯和阀座之间采用软密封,密封性好,开启压力稳定。找漏工艺 1次成功率由以前的 30%提高到 10 0%,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弯曲井段中套管柱挠曲变形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平井中的造斜段井身轨迹处于弯曲状态,因此位于其中的套管柱具有初弯曲。这样弯曲井段中套管柱不仅要受到自重产生的横向均布载荷和纵向载荷的作用,而且还有初弯曲,受力及变形很复杂。在考虑弯曲的条件下利用力法对弯曲井段中套管柱的挠曲变形进行了分析计算,推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其结论对工程实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