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PPP项目结构多样,生命周期长的特点导致其风险类型更为复杂,阶段性也更强。当PPP项目风险发生时,如何进行风险责任的认定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来对PPP项目风险加以控制是目前风险管理的一大难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采用基于本体的方法对PPP项目历史案例的风险信息进行表示和存储,并建立PPP项目风险案例库。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本体的概念语义相似度的计算方法进行案例推理。当新建项目发生风险时,使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地推理出与在建项目风险情况最接近的一个或多个案例,并查找出该案例的风险历史处理措施和风险责任的承担情况,为项目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建筑领域质量问题诊断效率低下,信息共享和重用难等问题,在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基于本体的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诊断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对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进行诊断。该模型以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protégé建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诊断的领域本体模型;其次通过定义类之间的关系,构建SWRL推理规则;最后利用JESS推理引擎针对质量通病进行推理,实现了利用本体对建筑质量通病防治的过程。该方法可快速有效地基于本体模型对质量通病进行推理,从而支持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中多领域和多源信息的有效表示,通过不断增加新的案例对知识库进行补充,可以解决质量通病知识表示,以及信息共享和重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建筑领域信息利用效率低下,信息共享与重用难等问题,文章将上下文信息引入到本体模型中,构建了基于本体的建筑信息上下文模型,可以快速有效地对建筑信息进行管理。该模型包括用户上下文和工程上下文,并以小型加油站建设为例进行具体说明,首先利用Protégé建立了上下文本体模型,然后利用OWL公理和SWRL规则建立知识模型,最后利用推理机对模型进行推理,并通过案例说明基于本体上下文建模的优势。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本体的上下文建模方法可有效地管理建筑工程信息,可快速有效地对建筑信息进行推理,为施工过程中的计划管理和进度管理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1):1680-1683
当前中医医案缺少规范统一的形式化描述方法,难以实现有效分析和检索,利用本体技术针对中医糖尿病医案进行分析和描述,通过改进的七步法构建糖尿病医案本体库,在protégé系统中完成了对本体中类实例、属性和关系的定义和实现。糖尿病医案本体库的构建步骤包括:确定本体的专业领域和范畴;复用现有的本体;收集医案书籍,获取糖尿病领域知识;定义糖尿病医案的类、属性及其关系,建立糖尿医案本体;本体的检验;本体的存储。  相似文献   

5.
PPP 模式目前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应用十分广泛。因 PPP 项目具有复杂性、周期长、融资需求量大等特点,导致 PPP 项目风险种类多且难以定量控制与管理。将全生命周期理论引入 PPP 项目风险评价当中,借助 AHP 方法,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公共基础设施 PPP 项目风险动态评价模型,按照项目识别、项目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和项目移交 5个阶段,对各个阶段风险进行横向及纵向动态评价,通过该模型对 PPP 项目中的风险实现动态评价,从而降低 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风险,以期使得 PPP 项目得到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知识的共享及重用,解决人工进行绿色建筑评价费时、费力且易出错的问题,在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与BIM的绿色建筑智能评价系统。利用Protégé3.4.8建立本体模型,根据标准的内容构建本体的类及属性,建立OWL公理及SWRL规则;从BIM模型中提取被评价建筑的相关信息并实例化成个体的属性值;依据OWL公理及SWRL规则,利用Jess规则引擎进行推理,得出被评价建筑的评价指标得分,为其绿色等级划分提供依据。利用该系统可以实现标准知识的结构化表示、共享及重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工进行绿色建筑评价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对 PPP 项目风险的动态分析与管理,将集对分析理论运用于 PPP 项目风险评价中。通过文献阅读、专家访谈及实地调研对 PPP 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建立 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对 PPP 项目风险等级进行评判,利用 AHP 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五元联系数及偏联系数理论进行各风险指标的集对势分析,构建基于五元联系数的 PPP 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五元联系数的 PPP 项目风险评价模型能明确风险态势,使项目管理者及时把握风险发展趋势,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实现从动静结合角度对影响 PPP 项目的风险因素的准确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BIM技术难以实现桥梁运营过程中海量数据的智能化检索和知识推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语义本体的桥梁管养信息智能化本体模型。以连续刚构桥为依托,在BIM模型中,利用IFC标准表达桥梁结构单元与管养信息,分析IFC与OWL的信息转换机制,建立信息转换框架,获取知识图谱数据来源,构建桥梁结构、检测信息、监测信息的本体知识图谱,实现桥梁运维信息的智能化检索和知识推理模型构建;基于SPARQL检索语言实现对模型的验证,通过语义关系检索,验证检索信息的正确性,利用SWRL语言和JESS推理机,在Protégé软件环境中推理桥梁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通过领域共识验证推理结果的正确性。该方法的提出,为桥梁管养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
加强安全设计(DFS)是改善建筑业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为解决现有的DFS工具通用性差、对专家经验依赖性高、数据互操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BIM-Ontology的安全风险自动识别系统、设计知识管理子系统、BIM模型信息处理子系统和规则推理子系统,通过检查规则集生成、BIM模型实例映射、基于规则的推理、可视化报告输出四个步骤确定了系统的实现流程。基于Protégé5.5.0构建DFS本体知识库,设计知识分析、推理、查询算法,通过OWL API,Revit API,SWRL API程序接口实现工程实例到风险信息的智能输出。最后以防火设计为安全风险识别对象,通过实例验证了系统的框架、方法以及程序的有效性,对推进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 PPP 项目风险因素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和 D-S 理论的 PPP 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先确定合理的 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运用云模型理论划分 PPP 项目风险等级,运用 D-S 理论确定各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建立 PPP 项目风险评价综合模型。实例检验表明:采用云模型和 D-S 理论综合评价体系能够实现对各种风险因素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相互转化,更加精确地确定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大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云数字特征图能够清晰直观地反映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对于项目决策者客观评价项目风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错综复杂且难以科学评价的问题,提出基于D-S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在指标体系构建的三项原则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识别关键风险因素,结合德尔菲法及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城轨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三角模糊数及模糊优先规划理论(FPP)确定指标权重值,削弱专家主观打分极端值的不利影响,并建立D-S证据理论的风险评估模型,引入信任函数与似然函数的概念,确定信任区间评判风险等级;最后将模型应用到青岛地铁13号线实际PPP项目中,融合多位专家证据信息表明该项目风险等级"很低",评价模型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并提出相应风险控制措施,进一步丰富了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镜丞  庞霞  周芙蓉  林剑锋 《建筑施工》2021,43(11):2436-2439
为了科学合理地对高等级公路PPP项目风险管理中社会资本方的关键风险进行判断,以减小项目风险管理的难度.通过实际案例和文献资料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打分的方式,得出了包括政治、经济、市场、建设、运营及不可抗力这6类关键风险指标的高等级公路PPP项目社会资本方关键风险测度指标体系.结合经验与粗糙集理论,确定了社会资本方关键性风险测度指标的综合权重,并基于集对分析法,建立了高等级公路PPP项目社会资本方关键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湖南某实际工程为案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判断高等级公路PPP项目社会资本方的关键风险等级,为高等级公路PPP项目社会资本方进行关键风险管理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及测绘学叙词表等相关资料的分析,确定本体中的类和定义类的语义关系,基于Protégé工具构建测绘学科信息公共本体、测绘学科分类—中图法本体及测绘学科分类—科图法本体,在构建的本体基础上基于Oracle 11g语义技术构建测绘学科分类本体库,为进一步语义检索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和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及测绘学叙词表等相关资料的分析,确定本体中的类和定义类的语义关系,基于Protégé工具构建测绘学科信息公共本体、测绘学科分类—中图法本体及测绘学科分类—科图法本体,在构建的本体基础上基于Oracle 11g语义技术构建测绘学科分类本体库,为进一步语义检索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收益风险是当前阶段我国PPP项目提前终止的首要非系统风险因素。基于风险决策理论和政企合作关系属性,结合工程实际案例统计分析建立PPP项目收益风险分担决策致因模型,并由德尔菲方法确定收益风险分担决策的因素清单,在此基础上利用贝叶斯推理原理和GeNIe工具提炼PPP项目收益风险分担决策的最敏感因素,并对营商环境、伙伴协同能力和收益风险分担决策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仿真计算与讨论,探究PPP项目合作主体的收益风险分担决策机理。研究成果期望为我国PPP项目风险决策与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我国大力发展公租房项目,PPP模式的引入更好地解决公租房建设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难题。但公租房PPP项目存在大量风险,因此有效的风险管理势在必行。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识别公租房PPP项目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群体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价模型。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对公租房PPP项目风险评价的研究能够合理规避或减少一定的风险,促进公租房PPP项目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PPP 项目风险在关系网络中传导会影响项目主体合作关系甚至会使项目偏离预期目标。为研究 PPP 项目风险传导的动态演化过程,基于 PPP 项目关系网络中风险传导载体和路径的依赖性,利用泛函分析构建风险值随 PPP 项目全生命周期实施阶段变化的风险传导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结论表明, 风险耦合效应较小或没有时,关系网络参数和抗风险能力是控制风险的关键;风险耦合效应较大时,风险间的相互作用是控制风险的关键。研究结果可为 PPP 项目风险传导过程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公私合作的模式在解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运营管理效率低下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缺乏对风险评估的重视往往导致项目失败。针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灰色性、模糊性的特点,提出基于OWA-ER的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评估模型。试图利用OWA算子的有序加权技术解决灰性指标赋权偏差过大的问题,提出采用两维语义描述模糊评语的准确度,并借助证据推理算法集成两维语义评估信息,避免信息冗余与丢失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通过对青岛地铁1号线PPP项目风险评估的实例分析,给出了该项目的风险等级,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对于类似项目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文献梳理与案例总结,分类建立PPP项目风险因素集,并从特许决策的视角,提出关键风险假设;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通过收集的问卷数据计算各风险因素对PPP项目特许决策的影响路径和系数大小,确定影响PPP项目特许决策的显著风险依次为建设风险、法律风险及运营风险,相应提出关键风险的防范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方法,建立公共文化类PPP项目风险传染网络模型,探究公共文化类PPP项目中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需承担的风险以及风险间的相关关系。然后通过问卷调研,量化风险间关系强度,经网络指标计算揭示出传染模型中关键风险要素及其在网络的角色,并据此提出三项核心的风险传染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