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旋转对称结构振动特性计算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工程实际中,燃气轮机、汽轮机的叶轮在结构上呈现周期旋转对称性。在对此类结构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振动特性分析时,由于叶片与轮盘的几何形状复杂,叶片数目又多,满意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规模非常大。根据叶轮结构的旋转对称特性,引入映射理论和傅里叶级数展开理论,把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区域局限一个基本重复扇区之内,使求解规模大大降低,有效地提高计算效率、节约机时。文中给出了2个算例,计算结构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对叶片数目较多,结构比较复杂的叶轮结构特别适用。  相似文献   

2.
对华能上安电厂4#机组的循环水泵进行了节能改造,增大了叶轮的出口宽度,采用了较大的叶轮叶片出、入口宽度比和较小的叶片包角;为了提高泵的水力效率,泵壳体采用流线型设计,同时加大了壳体的通流面积.改造后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同改造前相比,4A泵、4B泵效率分别提高了11.20%和13.38%,总输入功率减少了576.3 kW,运行2年即可收回改造投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复合离心叶轮在改善小流量不稳定性方面的工作机理,采用考虑旋转和曲率影响的k-ε湍流模型对4叶片普通离心叶轮流道和24叶片的长中短叶片复合离心叶轮流道的内部湍流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外特性试验结果作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长中短叶片复合离心叶轮可以较好地消除射流-尾迹结构,改善低比转速离心泵小流量工作的不稳定情况;在全流量范围内,复合叶轮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效率和扬程都高于普通叶轮低比转速离心泵.文章提出的数值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复合离心叶轮内部湍流场的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4.
利用相位多普勒粒子分析仪对包含叶栅分离元件和旋流器的新型组合分离器的分离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同时作为对比,在相同工况下对只含旋流器的分离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各种工况下,现有只含旋流器的气液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最高只有94.54%,而该新型组合气液分离器分离效率最高可达97.85%,该分离器分离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采用三次B样条曲线描述叶轮叶片几何型线的基本方法,对半开式离心叶轮的气动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调整叶片角的分布,使离心叶轮最高效率提高了3.75%,再通过调整叶片前缘厚度使离心叶轮最高效率又提高了0.62%,对应工况下压比也有所提高,离心叶轮气动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低比转数离心泵叶轮出口宽度对蜗壳内压力脉动强度的影响,将叶轮出口宽度分别设计为5、6和7 mm,并保持蜗壳和叶轮其他几何参数不变。应用ANSYS CFX 14.5进行数值计算,对比了定常数值计算与外特性、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信度,3个方案的扬程、效率均满足设计要求。在非定常数值计算中,引入压力脉动强度表征3个旋转周期内压力脉动的累积效应。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叶轮出口宽度,小流量下蜗壳内压力脉动强度最大,大流量次之,而在设计工况下,压力脉动强度及其梯度均是最小的;由于叶轮和蜗壳的时序干涉作用,隔舌处出现压力脉动强度的大梯度变化;蜗壳进口宽度与叶轮出口宽度之比为3时,该低比转数离心泵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且压力脉动强度较低,综合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7.
涡流分级机内惯性反旋涡对颗粒分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泵,风机和涡流分级机等带叶轮的流体机械运行时,叶轮叶片间通道将产生与叶轮旋转相反方向的反旋涡流,这些反旋涡流将机械的性能变差,本文给出了该反旋涡产生的机理有其强度的计算法则;并把该法则用于分析涡流分级机转笼叶片间径向流速偏差及其对分级机分级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离心泵叶轮回转S1流面流函数方程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离心泵叶轮S1流面的流体运动方程,推导了间接边界元法所需的流函数方程,它适用地不可压理想流体的绝对流动能旋或无旋流动,利用分离变量法从中分离出特解和通解,特解主要受流体的预旋、叶轮理论流量、叶轮旋转,流面形状和厚度的影响,通解主要受叶片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结合某石油化工系统中新型组合分离器的优化设计,针对其分离元件的最优组合工况,基于CFD方法,对分离器内部的气、液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分离器内部气液分离的过程和分离效率,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新型组合式分离器分离效率较高(〉99.7%),设计比较合理,能有效脱除天然气中的液相成分。  相似文献   

10.
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以泵的能量损失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叶轮叶片出口宽度、出口角、直径、叶片数、进口直径、进口角、进口宽度为设计变量的泵叶轮的优化设计模型及优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带钩波形板分离器分离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带钩波形板分离器的分离效率性能和阻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风速、含湿率对分离效率的影响大,分离器分离效率随风速升高而降低,随含湿率增加而增大;含水量对分离器阻力的影响很小,分离器阻力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为高效空冷除湿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对低倍率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槽型惯性分离器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型分离器的分离机理模型.它将有助于实现锅炉整体的优化设计和最优控制.其分析方法对其它类型的惯性分离器,如U 型惯性分离器,具有实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旋风分离器操作条件,提高其工作性能,以RNG k-ε模型、SIMPLEC计算法、随机轨道模型等描述旋风分离器,使用Fluent软件对旋风分离器压力损失和分离效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体积流量对不同粒径下颗粒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流量的增大能够提高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但要以较大的动力消耗为代价;存在着最经济的体积流量值使得旋风分离器工作性能达到最佳,这对节能而高效地使用旋风分离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厌氧UASB中三相分离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三相分离器在目前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小型实验装置,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而合理的三相分离器。实验证明,采用这种改良型的三相分离顺,买现了气液固三相的分离,减少了污泥的流失,提高了UASB的容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喷管超音速分离技术在天然气脱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喷管超音速旋流分离技术是天然气处理工艺技术的一大创新技术,是一种集气体动力学、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为一体的新型气体干燥处理技术,是超音速冷凝与离心分离技术的有机结合。喷管超音速分离器由喷管、超音速翼段、分离段和扩压段四部分组成,它依靠喷管膨胀形成低温、低压超音速流动,并通过超音速翼形成旋流,从而实现冷凝水及重烃的分离。现有研究表明,喷管超音速分离器具有分离效率高,体积小,可实现无人操作,并且不需要使用任何化学药剂等优点,因此该项技术在天然气净化脱水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首次提出韧性分选的概念,并介绍韧性矿物分选仪以及分选黑云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室式分离机的转鼓结构及工作过程.为提高这种机器的分离效率,重点对室式分离机的转鼓结构做了改进.通过对室式分离机改进型转鼓中悬浮液的流动速度进行分析,为实现不停机自动排渣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重介质条件下利用Falcon离心重力分选系统,研究了-500μm不同窄粒级南桐细粒煤的脱硫降灰效果.采用可燃体回收率、脱灰率、脱硫率、脱硫效率4个指标,对比分析了Falcon重介离心分选和常规浮选对南桐细粒高硫煤各粒级的分选效果,结果表明:对于-500μm细粒级煤,脱灰率低于常规浮选,而其余3个指标均高于浮选.125μm是分选效果的显著分界粒度,500~125μm粒级煤的脱硫率、脱灰率高于浮选,而可燃体回收率低于浮选.-125μm粒级煤的脱硫率、脱灰率低于浮选,而可燃体回收率高于浮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