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选取12项指标建立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3.0)对重庆市2002年和2004-2008年近6年期间公共图书馆发展状况进行实证评价研究。建立了公共图书馆综合评价模型,验证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公共图书馆评价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差异驱动原理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地评价省级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出了10个评价指标。依据2005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运用差异驱动原理确定了5个指标的权重并构建了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了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各个省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差异较大,西部地区省份落后于东部。特别是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不协调性尤为明显,进而说明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更能体现区域交通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评价山东省及其地级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基于相关社会经济因素构建了致死率、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十万人口死亡率、万车死亡率、十亿元GDP死亡率、百公里道路死亡率等6个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首先利用灰色聚类法对山东省历年道路交通状况进行纵向评价,得出山东省交通安全状况在不断地改善.然后采用灰色关联法,对2015年山东省各个城市交通安全水平进行横向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个城市的交通安全水平和单项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差异很大.新方法更合理,且计算简便,可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由于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实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消除样本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在保持样本主要信息的前提下,提取少量具有代表性的主成分,所以近年来在多指标评价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本文采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会城市2009年的11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对当年中部各个省会城市经济发展近况作了比较,并给出了综合评价,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能源安全、社会能源安全、环境能源安全、能源供给安全四个方面考虑,建立了河南省能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南省2005-2010年的能源系统安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口与环境因素是影响河南省能源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主成分分析法对毕业生素质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鑫种影响因素中找出几个主要成分指标,较面地综合评价了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全国各省市地区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从公路网密度、道路交通事故严重情况、车辆数3个方面,构建道路交通安全度测评体系。从数据可获得性、一致性原则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了10项指标作为道路交通安全度测评指标,并进一步基于熵权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考虑到道路交通系统的复杂性、随机性,基于BP神经网络技术,进一步建立了包含输入层、隐含层及输出层的道路交通安全度评价模型,并选取北京、天津直辖市及10个省市的道路安全度指标数据作为输入训练样本,以此来对各个省市的道路交通安全度进行测评。结果表明:构建的道路交通安全度评价模型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各省市情况基本吻合,可有效地评估各省市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对发现和解决区域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维度高、指标权重主观性强等问题,构建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在尽可能保留评价指标信息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指标维度,同时能客观量化不同维度综合指标的权重,此外模型构造不同维度的函数关系,明确给出了不同承载等级的分界线。模型应用于典型南方小流域,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水资源承载力是一个伴随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而变化的综合指标。根据绍兴市2002-2010年的12个与水资源承载力密切相关的指标,引入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影响水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的3个主成分,以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重,再结合主成分各因子得分,计算2002-2010年绍兴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得分,对绍兴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总体上,绍兴的水资源承载力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科学评价安徽省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基于交通事故次数、事故死亡人数与相关社会经济因素构建了10亿元GDP死亡率、百公里道路死亡率、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和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等5个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首先利用传统灰色关联法分析相关致因要素对各项交通安全指标的影响程度,得出人口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然后将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建立改进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并对安徽省交通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安徽省交通安全水平在不断改善,但10亿元GDP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仍然偏高。与传统关联法相比,改进的灰色关联法更准确,具有更好的适用性,为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限速不合理的现象,提出了基于安全度对车辆行驶速度的评价方法.首先介绍了评价步骤及其理论,然后将测度理论与事故"U"型曲线模型相结合得出了车速与安全度曲线模型,通过对人、车、路与环境的详细分析,建立了较为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应用综合评价算法对目标车辆当前运行速度的安全度进行评价求解,并得出了一个基于路段划分的安全行驶车速范围.  相似文献   

12.
交通安全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路侧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数中相当大的比例.路侧护栏作为高速公路上防护事故车辆的有效手段,其端部设计与道路交通安全息息相关.结合我国路侧半刚性安全护栏端部的设计现状,提出解体消能优化设计方案,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和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进行碰撞仿真,模拟显示了端部解体消能结构在碰撞仿真过程中的运动状态,结果显示此设计具有很好的吸能效果及优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方案及仿真结果在陕蒙高速公路上进行了试验段施工,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将成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23项评价指标化为3个主成分,并对各主成分作出符合实际意义的解释,然后利用各主成分的得分曲线对成都不同时期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影响成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波动因素。文章所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克服传统方法中"模糊性""主观性"等问题,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以往研究中大多运用车辆当量换算方法来描述混合交通流的性能,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问题,采用基于车头时距的方法来计算车辆当量换算系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交通熵的特性以及交通量与车辆行驶平均速度、交通熵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连接段交通流特性分析、通行能力计算和服务水平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现状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阐述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及事故发生后紧急救援必要性的前提下,对国内外高速公路紧急救援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我国目前在高速公路紧急救援方面的不足,并提出了改善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合理制定高速公路最低车速限制标准提供理论依据,保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与节能,研究了基于车速离散性约束和以油耗量最小为目标的高速公路最低车速限制方法。给出了车速离散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车速离散度与事故率的关系模型,确定了车速离散度的阈值。从行车安全角度给出了最低车速限制基于车速离散度的约束条件,即最低车速限制值应大于最高车速限制值的0.62倍。以油耗量最小作为最低车速限制的目标函数,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油耗与车速关系模型,给出了不同坡度下的经济车速。认为最低车速限制值应取0.62倍最高车速限制值与经济车速中的较大值。这样一方面能保证车速分布尽量均匀,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小行车油耗,从管理角度为高速公路的节能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匝道处历来是交通事故多发区,选取影响高速公路匝道区行车风险的安全分析指标,采用加法评分法对高速公路匝道区车辆行车风险系数进行分析,提出高速公路匝道行车风险系数计算模型,应用统计学中的效用系数理论对模型的数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  相似文献   

18.
施工区造成高速公路行车环境突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考虑行车环境的复杂性和车辆运行的特殊性,分析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车辆合流、跟驰及分流行驶状态;根据车辆运动规律,分析这些过程中的强制变换车道风险和跟驰风险;确定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避免冲突风险的约束条件,为降低养护施工区行车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辆强制换道耗时生存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辆强制换道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生存分析中的半参数分析方法建立强制换道耗时的乘法风险率模型.通过无人机拍摄采集高速公路施工区的车辆换道耗时及其影响因素数据,最终确立换道耗时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换道耗时数据进行Cox回归建模分析.结果表明:近77%的换道车辆在10 s内完成换道;小型车和中型车经养护施工区的换道耗时未发现显著性差别;对于相同的换道耗时,平峰期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高峰期和过渡时期,而高峰期的累积生存率最高.建立的强制换道耗时生存模型可有效的定量分析车型和交通时段对高速公路施工区车辆换道行为的影响,可为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管理控制及车辆换道行为建模及仿真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快速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快速路交通拥挤现象屡见不鲜。入口匝道控制是缓解城市快速路交通拥挤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阐述了快速路入口匝道控制的基本作用,指出了影响入口匝道调节率的主要因素,分别从入口匝道控制对快速路、地面道路和交通通道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