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目的 通过给大鼠皮下注射大剂量的肾上腺素(Adr),来制备血瘀模型。通过与血瘀模型的阴、阳对照组比较,来研究通脉络胶囊预防血瘀形成的作用,即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 本实验设五组动物:通脉络胶囊高、低剂量组、复方丹参片组、血瘀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 血瘀模型组使反映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呈粘、浓、凝聚的各项指标明显提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说明实验模型可靠。通脉络胶囊高剂量组与血瘀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低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复方丹参片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通脉络胶囊能明显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液中的各项指标,预防血瘀的形成,即表现出较强的活血化瘀的作用。它的抗血瘀形成的效果与剂量有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观察冬胃颗粒对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大鼠模型胃黏膜保护作用及胃黏膜微循环血流量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将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冬胃颗粒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正常组,室温饲养,自由饮食;其余各组,用改良寒冷暴露法建立寒凝血瘀证型胃溃疡大鼠模型,其中冬胃颗粒组造模同时给予冬胃颗粒灌胃保护胃黏膜。5天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并测定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胃黏膜微循环血流量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正常组大鼠胃黏膜未见损伤,模型组大鼠出现寒战、蜷缩少动、爪尾部紫暗等症状,胃黏膜溃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组,胃黏膜微循环血流量明显少于正常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亦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冬胃颗粒组仅表现有轻微的畏寒喜暖、少动等症状,其胃黏膜损伤指数(5.05±1.50)低于模型组(11.55±2.74)及生理盐水组(9.45±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具有较高的溃疡抑制率,其胃黏膜微循环血流量高于模型组与生理盐水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后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改良冷暴露法建立的寒凝血瘀型消化性溃疡大鼠模型,符合中医证候及消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藏药江孜沙棘对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均匀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组,江孜沙棘低、中、高剂量组。预防性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8天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颈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腹主动脉采血,运用SA-6000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江孜沙棘低、中、高剂量组均可使急性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结论:江孜沙棘可改善急性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证明了藏医药经典著作《晶珠本草》中所记载沙棘具有"益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润肠软胶囊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实验大鼠98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4只,即正常对照组、急性血瘀模型组、通便灵胶囊组(阳性A)[0.134 g/(kg·d)]、阿司匹林肠溶片组(阳性B)[0.05 mg/(kg·d)]、活血润肠软胶囊大剂量组(5.0 g生药/kg)、中剂量组(2.5 g生药/kg)、小剂量组(1.25 g生药/kg)。按照大鼠重量灌胃给药,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血瘀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其他组动物按所设剂量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d,于第7天给药1h后,除正常对照组和急性血瘀模型组外所有大鼠制备大鼠急性血瘀症模型,所有各组动物禁食18~24 h。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血瘀模型组的全血黏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血润肠软胶囊中、小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低、中、高切变率,与急性血瘀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活血润肠软胶囊大、中、小3个剂量对血瘀模型血浆黏度无影响,与急性血瘀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润肠软胶囊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药物活血化瘀的作用。方法:通过给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造成大鼠血瘀模型,观察药物抗凝作用。结果:使大鼠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明显变化。血瘀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遣模型可靠。冠心胶囊与血瘀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冠心胶囊能够使大鼠血瘀模型血液粘、浓,凝明显改善,比冠心液、复方丹参片活血和解聚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造模方法的研究,筛选出最适宜评价活血化瘀药物的急性血瘀模型。方法应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对不同水平的盐酸肾上腺素剂量、冰浴时间、取血时间和大鼠性别进行排列组合,得到不同的大鼠急性血瘀模型的造模方法,以血液流变学为检测指标,优选最佳的急性血瘀模型,并对最优模型灌胃给药佛手散和阳性对照药复方丹参滴丸及阿司匹林来评价活血化瘀药物对该模型的改善作用。结果♀大鼠皮下注射0.8 mg.kg-1盐酸肾上腺素、冰浴时间4 min、最后一次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后间隔12 h取血为最优模型。佛手散、复方丹参滴丸和阿司匹林对最优模型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结论盐酸肾上腺素剂量、冰浴时间、取血时间和大鼠性别等因素是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能否成功复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实验设计时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模型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技术,从内源代谢产物的角度探讨传统药材—血竭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将大鼠分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血瘀证模型组(血瘀证模型大鼠)和血竭给药组(血瘀证大鼠灌胃给予血竭),采集血浆并采用GC-MS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的内源代谢产物。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分析方法寻找血瘀证大鼠的血浆的差异代谢物,分析大鼠给药后血浆内源代谢产物的变化趋势。结果:建立了基于GC-MS的大鼠血浆内源性代谢产物分析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的确证;采用该方法在大鼠血浆中分析得到约200个数据点,其中约有30个数据点在与NIST库的匹配中得到了初步的鉴定。通过多元数据分析发现了若干血瘀证大鼠差异代谢物,包括乳酸、D-3-羟基丁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这些差异性代谢物与血瘀证相关的代谢通路有密切的联系;血瘀证大鼠经过血竭给药之后,其血浆中的差异代谢物的浓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即各差异代谢物指标与血瘀证模型组相比都有一定的恢复作用,代谢组学研究结果与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结果相吻合。结论:建立了血瘀证大鼠的血浆内源代谢产物的研究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血竭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中,从代谢组学的角度证实了血竭对血瘀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的影响。方法:取大鼠单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自来水)和治疗组(来氟米特,5mg·kg-1·d-1),每组16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于第4、8周末各组随机取样8只,检测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等生化指标及肾脏肥大指标的变化,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PDGF表达。另设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第4周除血糖外、第8周除甘油三酯外,其他生化指标、肾脏肥大指标以及肾组织中PDGF表达均降低。结论:来氟米特可能通过下调糖尿病模型大鼠肾组织中PDGF表达来实现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药效学指标检测,评价红花在活血化瘀方面的作用。方法:42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治疗组(15 mg·kg~(-1))、红花低、中、高剂量组(1000、2000、4000 mg·kg~(-1)),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结合冰水游泳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参数、血小板聚集率、血浆6-keto-PGF1α、血栓素B_2(TXB_2)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含量。结果:红花高中低剂量组能不同程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降低全血粘度(WBV)、血浆粘度(PV),升高血清eNOS、6-keto-PGF1α,降低TXB_2含量等。结论:红花通过恢复血小板聚集活性、改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性、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栓形成等途径,对大鼠急性血瘀有较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用细辛对大鼠外伤性血瘀模型的影响。方法用铁杵击大鼠右后肢软组织,造成外伤性血瘀模型。观察高、低剂量细辛酒糊对外伤性血瘀模型大鼠受损组织症状积分、右后肢周长变化、血液流变学及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细辛酒糊组可明显降低大鼠损伤症状积分,显著减轻右后肢的肿胀,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动物的病理组织损伤。结论细辛酒糊外用对大鼠外伤性血瘀模型有很好的疗效,提示细辛外用具有消肿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脑欣滴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舒脑欣滴丸13、26、52 mg/kg组,阳性药脑心通胶囊(15 mg/kg)、阿司匹林肠溶片(15 mg/kg)和藻酸双脂钠片(90 mg/kg)组,连续ig给药7 d,1次/d,末次给药后1 h,采用sc 0.1%肾上腺素加在冰水中游泳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舒脑欣滴丸对不同血小板聚集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CG)引起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影响;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功能评价舒脑欣滴丸对血瘀模型大鼠的作用。结果舒脑欣滴丸对3种不同血小板聚集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延长血瘀模型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论舒脑欣滴丸13、26、52 mg/kg具有明显活血化瘀作用,能降低血液黏度,抑制多种诱导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12.
《中南药学》2019,(7):1044-1046
目的研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浆中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的方法,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浆中GMP-140、vWF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低、中、高切黏度及血浆黏度,减少模型大鼠血液中GMP-140、vWF的含量。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这可能与其下调血浆中GMP-140、vWF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天舒滴丸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天舒胶囊(4.0 g/kg)组、天舒滴丸(1.0、2.0、4.0 g/kg)组,ig给药3 d后,采用肾上腺素配合冰浴制备大鼠急性血瘀模型,分别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体外形成血栓的长度、湿质量、干质量,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结果天舒滴丸能明显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和血浆黏度,明显降低血栓长度、血栓湿质量和干质量,抑制模型大鼠血小板聚集率的升高。结论天舒滴丸能够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南药学》2020,(2):182-188
目的观察不同比例生地黄配伍大黄对大鼠"肾虚血瘀"型崩漏的治疗作用,筛选两者配伍比例,初步探讨其配伍规律。方法采用羟基脲+氢化可的松制备大鼠"肾虚血瘀"模型,筛选造模成功的56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宫血宁组,生地黄组,大黄组,生地黄-大黄60∶1组、30∶1组、15∶1组,每组7只。除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外,其余各组于造模成功后第2日开始灌胃治疗药物,连续8 d。观察各组大鼠子宫、卵巢体质量及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血液流变学、凝血四项相关指标、大鼠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过氧化脂质(LPO)、血栓素A_2(TXA_2)、前列腺素E_2(PGE_2)、雌激素受体β(ESR_2)、肌酐(Cr)、雌二醇(E_2)、孕酮(P)含量的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对子宫、卵巢雌激素受体蛋白α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生地黄-大黄配伍30∶1组可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降低凝血酶时间(TT),降低高、中、低切黏度(P <0.01);显著性升高SOD_1、ESR_2、TXA_2、E_2、P(P <0.01),降低LPO、Cr、PGE_2(P<0.01);HE染色下观察大鼠卵巢结构显示:30∶1组卵巢发育期卵泡数量较多,多以次级卵泡多见,卵泡细胞、黄体细胞中ER表达明显;30∶1组与模型组比较,子宫内膜均增厚明显,腺体多,基质细胞肥大;ERα在子宫显著表达。结论生地黄-大黄配伍后,对"肾虚血瘀"模型大鼠各项指标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单用生地黄及大黄,其最佳配伍比例为生地黄-大黄(30∶1)。止血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性能、抗炎、抗氧化及对肾功能、子宫修复等多方面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延胡索醋制前后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急性血瘀证大鼠为模型,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醋延胡索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全血高切、中切黏度,血沉方程K值,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均显著性降低,相同剂量下以醋品降低更为明显;醋延胡索高剂量组红细胞比积、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生品高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与同剂量生品组比较,醋品组在全血黏度(50,30,5s-1),血沉方程K值,变形指数几个指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延胡索醋制后对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趋势稳定,作用明显,提示醋制延胡索能增强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绍波  雷震  姜华军  方侃  陈芳 《医药导报》2009,28(2):189-190
目的观察复方川芎胶囊改善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作用。方法①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复方川芎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和复方丹参滴丸组各10只,各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和低、中、高剂量复方川芎胶囊,qd,连续7 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纯化水。于第7天皮下注射1 mg&#8226;mL 1盐酸肾上腺素(Adr)注射液,0.08 mL&#8226;(100 g) 1,共2次,两次间隔4 h。在两次注射Adr之间(前后各间隔2 h)将大鼠浸入冰水内5 min,制作血瘀模型,第7天处置后停食。各组大鼠均在第8天早晨用10%水醛0.3 mL&#8226;(100 g) 1腹腔麻醉,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测定耳廓、大脑顶部及肠系膜血流灌注量。②取SD大鼠60只,同上述方法分组、造模后禁食,于次日清晨腹腔取血3 mL,迅速注入含肝素的抗凝管内,摇匀静置,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复方川芎胶囊能改善血瘀模型大鼠耳廓、脑部、肠系膜微循环,显著降低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变形指数,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结论复方川芎胶囊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醒脑再造胶囊对大鼠血瘀性脑缺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醒脑再造胶囊对血瘀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造血瘀模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脑缺血模型。将血瘀模型大鼠分为6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的醒脑再造胶囊混悬液、中风回春片混悬液和同体积生理盐水(2组),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1 d。实验结束时,动物麻醉后分离两侧颈总动脉作结扎术,完全空白组和其中一组生理盐水组施假手术。断头取血,肝素抗凝,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红细胞聚集指数等。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小剂量醒脑再造胶囊组和中风回春片组均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显著降低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中剂量醒脑再造胶囊组可使模型大鼠血浆黏度明显降低;醒脑再造胶囊组可显著降低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刚性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论醒脑再造胶囊可显著改善大鼠血瘀性脑缺血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Gi13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复合冰水浴大鼠血瘀模型,各组大鼠用乌拉坦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等指标.结果 Gi13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低切变率(1s-1)全血黏度、中切变率(50 s-1)全血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P<0.05).结论 Gi13对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变化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醒脑再造胶囊对血瘀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造血瘀模型,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脑缺血模型。将血瘀模型大鼠分为6组,分别灌服大、中、小剂量的醒脑再造胶囊混悬液、中风回春片混悬液和同体积生理盐水(2组),另设一组空白对照组,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1 d。实验结束时,动物麻醉后分离两侧颈总动脉作结扎术,完全空白组和其中一组生理盐水组施假手术。断头取血,肝素抗凝,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红细胞聚集指数等。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中、小剂量醒脑再造胶囊组和中风回春片组均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显著降低全血低切还原黏度和全血低切黏度;中剂量醒脑再造胶囊组可使模型大鼠血浆黏度明显降低;醒脑再造胶囊组可显著降低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刚性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论 醒脑再造胶囊可显著改善大鼠血瘀性脑缺血模型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脑宁片对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致大鼠血瘀模型症状积分、血液K值、变性指数、电泳指数的影响。方法取大鼠60只,随机均匀分为6组,其中1组为空白对照组,其余5组为大鼠造血瘀模型,分别为模型组、脑安片组、大、中、小剂量心脑宁片组。评价大鼠血瘀症状积分,测血液K值、变性指数、电泳指数。结果造模成功,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均出现显著血液症状(P〈0.01);以大剂量心脑宁片组对血瘀症状的改善作用为好。大、中剂量心脑宁片组和脑安片组可显著降低K值(P〈0.01);心脑宁片组可使变性指数显著变大(P〈0.01);心脑宁片组可使电泳指数显著变大(P〈0.01)。结论心脑宁片有很好的改善血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