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7-AVCA)是合成头孢类药物——头孢克肟和头孢地尼的关键中间体。对7-AVCA的不同合成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原料的合成路线中由于酶解法具有对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等诸多优点,有逐步取代化学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原料合成了7-苯乙酰氨基-3-(丙-1-烯基)-3-头孢烯-4-羧酸-4-甲氧基苄酯(GPRE),并对Wittig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标明:氯化锂存在时,在v(二氯甲烷/m L)∶v(N,N-二甲基乙酰胺/m L)∶w(Wittig试剂/g)=3∶2∶1、反应温度-10℃的条件下,GPRE Z、E比值超过13.5,主峰(Z+E)超过97.0%。  相似文献   

3.
采用亚胺基氯化物法,制备头孢克肟的中间体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烷酸对甲氧基苄酯盐酸盐。7-苯乙酰胺基-3-氯甲基-头孢烯酸对甲氧基苄酯经3位Wittig反应后用亚胺基氯化物法脱去7位侧链,得目的产物。反应条件温和,周期缩短,总收率70%。  相似文献   

4.
以7-氨基头孢烷酸为原料,于绿色溶媒碳酸二甲酯反应溶剂中,以三氟化硼/碳酸二甲酯络合物为催化剂,与5-甲基四氮唑反应合成了中间体7-氨基-3-[2-(5-甲基-2H-四氮唑基)甲基]头孢烷酸,然后与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氨基)乙酸硫代苯并噻唑酯反应合成了头孢特仑酸。优化条件下头孢特仑酸纯度98.8%,总收率63.8%。该合成工艺具有反应周期短、收率和纯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盐酸头孢甲肟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为原料,通过两条路线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盐酸头孢甲肟的合成进行了系统考察。实验证明,7-ACA先在C-3位与5-巯基-1-甲基-1H-四氮唑(MMT)反应生成3-(1-甲基-1H-四氮唑-5-基)硫甲基-7-氨基头孢霉烷酸(7-ACT),再在C-7位和MAEM反应合成头孢甲肟的路线(摩尔收率为86%)优于先进行7-ACA的C-7位改造再进行C-3位改造的合成路线(摩尔收率为69%)。溶剂对反应的摩尔收率有较大影响,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时的反应效果最佳;同时证明超声能够显著缩短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6.
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为生产半合成头孢类抗生素的重要母核,其质量情况直接决定了各类合成头孢产品生产质量水平。为监控产品质量,采用考马斯亮蓝(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法对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中蛋白质浓度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检测波长为595 nm,蛋白质含量为0.000~100.000μg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9.3%(n=3)。采用考马斯亮蓝法对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中蛋白质浓度进行检测,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作为7-氨基头孢烷酸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碳酸二甲酯为溶剂,BF3/碳酸二甲酯络合物为催化剂,7-氨基-3-乙酰氧甲基-3-头孢烯-4-羧酸(7-ACA)与甲醇进行甲氧基化反应,经三乙胺调酸、过滤、水洗涤、干燥,得到7-氨基-3-甲氧甲基-3-头孢烯-4-羧酸(简称7-AMCA),纯度大于99.0%,收率可达85.0%(n/n)。方法操作简便,溶剂低毒易回收,成本低,产物纯度高,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GCLE为原料,通过Witting反应合成7-氨基-3-乙烯-4-头孢烷酸(7-AVCA).并且结合了酶法裂解,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产物总收率达到73.2%.  相似文献   

9.
以7-苯乙酰氨基-3-氯甲基-4-头孢烯酸对甲氧基苄酯(GCLE)为原料,C-3位引入乙烯基后,用三氯化铝和苯甲醚脱除4-羧基保护基,青霉素酰化酶脱除7-氨基保护基制得7-氨基-3-乙烯基头孢烯酸(7-AVCA)。引入乙烯基过程中,碘代、季膦化和Wittig反应同时完成,含有碘化钠和过量甲醛的水相可以进行套用,明显降低了昂贵碘化钠用量,脱除4-羧基保护基的新方法杜绝了苯酚对环境的污染,总收率为71.4%;为工业化生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与5-巯基-1,2,3,4-四氮唑-1-甲基磺酸双钠盐(SMT-DS)在BF3作用下缩合,生成7-氨基-3-[甲磺酸基-1-H-四唑-5-基-巯甲基]-3-头孢烯4-羧酸(3).3与D-(-)-甲酰基扁桃酸酰氯在pH6.5-7.0下酰化、盐酸作用下去甲酰基成头孢尼西酸,再与N,N-二苄基乙二胺二醋酸盐(DBED)结合生成头孢尼西胺盐(5).5经酸化,成盐反应得头孢尼西钠.反应总收率为60.7%,所得产品纯度为98.7%(HPLC).  相似文献   

11.
冉利  张仕禄  阴新强 《工业催化》2013,21(10):66-70
合成了丁基碲盐,以丁基碲盐为催化剂,采用不同结构的醛作为反应物,合成α,β-不饱和化合物,考察反应溶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碱用量和反应时间,选择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溶剂为四氢呋喃和H2O,其用量分别为5 mL和0.04 mL,温度70 ℃,碱用量为反应物(醛)的2倍,催化剂用量0.05 mmol,反应时间24 h,此条件下,反应产率超过90%, 产物中E型结构达到98%,实验证明该催化剂可作为叶立德反应的高效催化剂,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好,反应后处理简单。  相似文献   

12.
近临界水中鱼蛋白水解及水解液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鱼类蛋白包括鱼肉及鱼类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文中采用近临界水技术,在反应温度180—320℃,反应压力5—26 MPa,反应时间5—60 min,无催化剂条件下将其制备成氨基酸,不但能提高附加值,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实验结果发现,水解物含17种氨基酸,水解物中不同种类氨基酸的产率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对其中8种含量高、用途广、附加值高的氨基酸,分别得到了最佳水解工艺。以颗粒状活性炭为脱色剂,对水解液在不同pH值、活性炭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条件下进行脱色实验,并考察脱色率和氨基酸损失率,结果表明,较好的脱色工艺条件为:pH=4.0,活性炭用量为0.020 g/mL,吸附温度45℃,吸附时间25 min,脱色率90%。被活性炭吸附的氨基酸,可以通过解吸附得到回收。  相似文献   

13.
陈新 《广州化工》2010,38(7):97-98
以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安息香缩合,氧化和环合三步合成苯妥英钠,用维生素B1为催化剂,控制pH值为8~9,温度60℃~70℃,并且在新蒸的苯甲醛中加入适量锌粉制备安息香;氧化步骤中用FeCl3.6H2O代替硝酸,可以使反应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而且产品收率有所提高。本实验苯妥英钠收率为37.57%。  相似文献   

14.
全氟环氧丙烷的电化学法合成研究Ⅱ全氟丙烯的环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全氟丙烯在含溴阳极液中的溴醇化和在碱性阴极液中的皂化,合成了全氟环氧丙烷,实验探讨论了有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溴电解质溶液可以电解再生并循环使用,节约原料,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采用酸溶置换法回收废甲醇催化剂中铜和锌的工艺,并着重对酸溶、置换、沉锌等环节进行了改进。探讨了回收废催化剂中铜和锌的过程中,废催化剂粒度、煅烧温度、酸溶的硫酸用量及质量分数、酸溶时间、锌置换铜的用量及时间、焙烧铜粉温度及时间、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的时间及温度、沉锌时pH对锌回收率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可以制备出产品纯度与附加值高的活性氧化锌和五水硫酸铜,回收率分别达94.3%与93.7%,产品质量分别达到GB/T3185-1992和GB437-1980标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钟树良 《粘接》2009,30(4):62-65
以苯酚与甲醛为原料,合成水溶性酚醛树脂,苯酚与甲醛的物质的量比为1:12-25,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其固含量高、黏度低、pH〈9。通过对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等的控制,合成出生产过程中零排放的环保型水溶性酚醛树脂胶粘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镁碳砖用酚醛树脂合成配方和工艺,得出了最好的配方和工艺;合成出来的酚醛树脂满足优良结合剂必须具备的标准,在实际生产中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刘焘  李利军  刘柳  李果  李伟  覃桂 《化工进展》2012,(9):1975-1979,1984
研制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ZrO2-TiO2-Al2O3,并以蔗糖为原料,催化水解法制备乙酰丙酸。通过单变量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催化剂的投加量、蔗糖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乙酰丙酸相对收率的影响,并采用了正交实验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为550℃、蔗糖浓度为15 g/L、催化剂用量为蔗糖质量的15%、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60 min时,乙酰丙酸的相对收率最大,达到72.28%。  相似文献   

19.
脲-甲醛预聚体的制备对玫瑰香精微胶囊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薇  葛艳蕊 《化学世界》2004,45(9):470-472,477
以脲醛树脂为囊壁的玫瑰香精微胶囊,其囊壁原料脲-甲醛预聚体的制备,采用了碱催化下的加成反应工艺。研究了脲甲醛量比、反应介质的pH值、催化剂、加成反应温度对微胶囊粒径、包埋率及表面结构的影响。优化的加成反应条件为:脲甲醛量比为n(脲)∶n(甲醛)=1∶2.0,以氢氧化钠为碱性催化剂,反应pH=8.0,反应温度70°C,反应时间1h。  相似文献   

20.
原釜羰基合成丙二酸二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反应釜中,加入铁锰合金粉,氯化钴,硫代硫酸钠,乙醇及通入CO气体,制备四羰基钴钠。接着在同一反应釜中,加入氯乙酸乙酯及溶剂,合成了丙二酸二乙酯。该法极大地简化了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