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2011年2月3日,十堰市太和医院报告1例归国劳务人员恶性疟疾病例。患者入院后骨髓检查见疟原虫,血片检查见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和配子体。患者经口服双氢青蒿素哌喹片(总量8片),肌注蒿甲醚,输血纠正贫血,同时辅以护肝、护胃、营养及维持水盐电解质等支持疗法,患者血检疟原虫连续3次阴性,痊愈出院。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早期诊断和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是疟疾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测定疟疾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是否还有免疫因素参加。在此之前对黑热病及非洲锥虫病的研究已证实,这两种仅寄生细胞外的原虫感染伴有的贫血,主要是溶血所致。8例住院的疟疾患者(5例恶性疟、2例间日疟、1例卵园形疟原虫感染),先经氯喹治疗,当无热期和血片内无疟原虫时开始本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采用铬~(51) 、铁~(59) 及补体的测定来阐明在疟疾病人中引起贫血的原因。患者均系热带病医院住院病人,其中恶性疟5例;间日疟2例;卵形疟1例。所有病人均用氯喹治疗。当病人无发烧和血片中疟原虫消失时进行研究。除一例间日疟外所有患者均有相当程度的贫血,恶性疟患者恢复期贫血较急性期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山东省14例输入性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进行鉴定分析。方法 收集14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RDT)、血涂片镜检、NP-1993常规巢式PCR鉴定和卵形疟原虫wallikeri(P. ovale wallikeri)亚种的特异性PCR检测。PCR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 14例患者RDT检测结果:泛疟原虫(非恶性疟)阳性12例,阴性2例;镜检结果,13例卵形疟原虫,1例间日疟原虫;NP-1993常规巢式PCR结果,14例样本4种疟原虫引物扩增结果均为阴性。P. ovale wallikeri亚种的特异性PCR检测结果:14例样本均能扩增到P. ovale wallikeri亚种特异性条带780 bp。Blast分析测序结果,检索结果为P. ovale wallikeri亚种。结论 14 例镜检阳性、NP-1993常规巢式PCR检测阴性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均确诊为P. ovale wallikeri亚种感染。  相似文献   

5.
疟疾的肺损害均由恶性疟引起。它的临床特征为气急及缺氧,X线胸部检查为肺泡或间质浸润,常常造成死亡。作者报告一例无任何肺部疾病,在恶性疟疾典型发作时出现两侧胸腔积液。过去尚无临床报告,仅有尸体剖验报告重型恶性疟患者的肺部受损害重者有胸水,但量小。本文报告的患者为男性,31岁,因高热入院。体检肺部阴性。住院第3天,在检查第9张血片时才发现恶性疟原虫。氯喹治疗完全无效。住院第5天发现血片中疟原虫密度大增,立即改用奎宁、乙胺嘧啶及磺胺嘧啶联合治疗。36小时内热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检测疟原虫DNA,并评价其检测效果。方法采集2013-2018年从疟疾流行区回国人员中确诊为疟疾患者的滤纸血样。根据疟原虫的18S r RNA序列,使用PrimerExplorer V5软件设计恶性疟原虫与非恶性疟原虫LAMP引物,建立疟原虫LAMP检测方法,进行敏感性、特异性、灵敏度和扩增效率评价,并与巢式PCR比较。检测钙黄绿素指示剂对LAMP反应的影响。结果LAMP和巢式PCR各检测96份疟疾患者血样(47份恶性疟血样和49份其他疟疾血样),均检出93份疟原虫阳性。LAMP检测结果显示,恶性疟血样均被检出,非恶性疟假阴性率为2.1%, 10份利什曼原虫玻片血、 8份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和38份健康人血均为阴性,与巢式PCR检测结果具有极高的一致性(Kappa值=0.956)。LAMP检测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三日疟原虫的灵敏度分别为25、 3、 4、 2个疟原虫/μl血。扩增效率检测结果显示,4种疟原虫LAMP反应出现浊度时间(Tt值)均小于60 min,速率曲线峰值(Df)达0.14以上,其中恶性疟原虫扩增效率较高,Tt值为20.4 min, Df达0.16。可视化LAMP检测结果显示,钙黄绿素指示剂对不同种疟原虫LAMP反应延时约8~22 min, Df下降约21%~35%。结论 LAMP技术检测疟原虫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和灵敏度,且可视,具有在现场及基层医疗机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间日疟1例     
患者 ,男性 ,2 5岁。2年来不定时出现头昏 ,有时出现低热 ,双腿无力。基层卫生院诊断为病毒性感冒 ,给服感冒清和病毒灵后症状缓解。当年 7月 14日患者又出现头痛、发热伴出汗 ,持续 3~ 4h,并出现嗜睡。当地医院检查外周血 3次均为 (- ) ,B超检查发现脾肿大。以重感、疑似疟疾入院治疗。入院检查 :体温 39.4℃ ,呼吸 38次 /m in,心率 136次/m in,B超检查脾肿大 3cm,X线检查双肺 (- )。实验室检查 :RBC4.3× 10 1 0 ,WBC5 .5× 10 1 0 ,Hb7.6 g/L,取耳垂血制厚、薄血膜镜检疟原虫 (- )。患者前几年曾在我区疟疾流行地区居住 ,又在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疟疾疗法 (急性血源间日疟 )治疗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探索疟疾疗法治疗HIV阳性患者的安全操作程序。方法  2 0例HIV阳性患者 (CD4细胞计数基线水平范围为 186 8~ 15× 10 6/L)接受疟疾疗法 ,经 10~ 2 0次疟疾阵发后用氯喹治愈疟疾。于疟疾前、疟疾期和终止疟疾后 10d观察临床表现并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血源间日疟的临床潜伏期为 5~ 17d。所有患者均有每日或隔日的疟疾发热发作 ,均有疟原虫血症。在疟疾期 ,肝和脾肿大分别占 4 / 2 0和 15 / 2 0 ,轻到中度贫血者占 19/ 2 0 ,血小板减少占 6 / 2 0 (但均无出血的表现 )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升高占 2 / 2 0 ,只有在疟疾发热时卡氏 (Karnofsky)评分的分值降低 ,所有这些表现均在终止疟疾后消失或恢复。 1例晚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经疟疾疗法治疗后机会性感染消失。结论 疟疾疗法治疗HIV/AIDS的不良反应短暂而有限 ,在改善患者免疫指标的同时不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输血型疟疾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9月至11月,宁冈县人民医院连续发生疟疾病人3例,经调查证实为一起输入同一血源所致的输血型疟疾。患者谢谋,男,48岁;吴某,男,58岁;张某,男,42岁,均因住院手术而输入本院供血员童某的血,输血后第10、12和14天,都出现了典型的疟疾发作,血涂片检查,均检出间日疟原虫。经过多年的疟疾防治,宁冈县到1979年,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上海市疾控)采用显微镜检查、疟疾快速诊断检测(RDT)和疟疾核酸检测[NP-2002法、多重PCR法和荧光定量PCR (qPCR)法]对2例虫种分型存在争议的输入性疟疾患者的血样进行实验室诊断与分析。结果显示,上海市A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A区疾控)对患者1的初检结果为镜检查见恶性疟原虫,RDT检测结果为恶性疟阳性,未作核酸检测;上海市疾控对患者1的复核结果是镜检查见卵形疟原虫,RDT检测结果为恶性疟阳性,核酸检测结果为卵形疟原虫阳性。B区疾控分别采用镜检、 RDT和qPCR法对患者2进行初检,结果均为间日疟阳性;上海市疾控对患者2的复核结果为镜检查见卵形疟原虫,RDT结果为阴性,核酸检测结果为卵形疟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庆市2015年3例输入性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感染病例病原、抗原及核酸检测过程,减少卵形疟原虫的漏诊和误诊。 方法  收集流行性病学资料及血样,按照WS259-2015疟疾的诊断标准对3例血样进行血涂片镜检、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RDT)及巢式PCR检测。 结果  3例患者均为非洲务工归国人员,并都有疟疾发病史。血涂片镜检结果,3例血样均为疟原虫阳性。RDT检测结果3例均为除恶性疟以外其他疟原虫阳性。国家参比实验室推荐的巢式PCR检测DNA,3例均为阴性。用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的种特异性引物的PCR检测,3例均为阳性。 结论  根据镜检、RDT和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种特异性PCR检测确定,重庆市2015年首次发现了3例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感染输入病例,为重庆地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延长培养时间至48小时及加入AB型人血清对恶性疟原虫氯喹药敏试验的影响。16例患者平均年龄为9.7岁(12个月~34岁)。14例发热,2例无症状。16例血检,为≥1,000个疟原虫/μl血,无裂殖体及混合感染。所有患者均口服硫酸氯喹。第0~1天的剂量为10mg/kg,第2天为5mg/kg。每隔24小时作血涂片检查,连续7天。厚血片经高倍镜检查无疟原虫则为阴性。同时在24~48小时内检查尿液中4-氨基喹啉。培养基成份:含谷氨酰胺、无NaHCO_3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所辖8个县(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果,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疟疾防治系统中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等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考核和检验人员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当地最后1例疟疾病例所在自然村,采制不少于200人份的居民滤纸血样品并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 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308例疟疾病例,疟原虫血检323 002人次,阳性272例,阳性率为0.08%;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19例和3例本地感染病例,其余均为输入病例。除清河区外,7个县(区)采集居民滤纸血样品1 420人份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县(区)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有6家单位平均分为20分,金湖县和淮安区平均分均为19.6分。疟疾诊治能力考核洪泽区平均分最高,为20分;淮安区平均分最低,为18.8分。淮安市8县(区)消除疟疾考核总得分均在97分以上。至2016年,淮安市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县级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论淮安市8县(区)均以高分通过消除疟疾县级达标考核,今后应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监测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1例误诊为疟疾的田鼠巴贝虫病患者进行鉴别诊断,并分析其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发病资料,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患者血样,制作厚、薄血片,吉氏染色后镜检,并进行疟疾快速诊断试剂(RDT)检测。提取患者外周血DNA,以巴贝虫18S r RNA基因属、种特异性引物和恶性疟原虫核糖体RNA小亚基(SSU r RNA)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该患者于2019年2月起,反复发热2月余,血常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有中度贫血及脾肿大。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患者无外出史。患者外周血的厚、薄涂片均可见大量似恶性疟原虫虫体,其外周血经疟疾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呈阴性。患者血样DNA经PCR扩增后,可获得长度约400 bp和1 600 bp的巴贝虫属、田鼠巴贝虫种特异性阳性条带。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发病资料、流行病学史、病原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确诊其为田鼠巴贝虫感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3例疟疾患者因阵发性寒战、发热引起暂时性高钾血症而诱致全身性肌肉麻痹。3例均系男性,年龄分别为30、39和50岁,因间歇畏寒、寒战、发热2~3天入院.3例于寒战后并发肢体完全性麻痹,起初下肢软弱,半至1 h 内迅速波及上肢而呈四肢麻痹。体检除发现肢体软瘫和腱反射减弱外,其他神经系统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脾均于肋缘下2~3cm.肢体麻痹于4~10 h 后逐渐好转,例1、例2于次日又有寒战、发热且再度发生四肢麻痹,周围血涂片镜检发现有间日疟和恶性疟原虫,系重度的混合感染,均口服氯化喹林而愈,未再度发生肌肉麻痹.例3血涂片找到间日疟原虫,经氯化喹林和伯氦喹林治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安仁县1981年的疟疾发病率已降至0.31/10万。1982年1~7月间,在住院病人中陆续发现15例间日疟。经查证,这些病例系由同一供血员的血液所引起的输血性疟疾。此后,对该供血员采集了6次周围血和1次静脉血,镜检疟原虫均阴性;最后在骨髓涂片上查到间日疟原虫而确诊。  相似文献   

17.
抗菌素治疗及使用磺胺类等可使疟原虫镜检阴性而延误疟疾的诊断。本文报告1例因饮用含奎宁饮料而影响疟疾的诊断。该病例22岁,女性患者,发热一周就诊。5周前自东非归来,在该地每周服法西达(含氨苯砜100mg和乙胺嘧啶12.5mg)1次,回到荷兰后继续服用法西达2次,2周后开始生病,出现不规则的发冷发热与头痛等,体温达38.9℃。体检除肛温37.8℃外,其他无异常,脾脏不大,实验室检查亦无特殊发现。就诊的第1、2天取血作厚血膜镜检疟原虫阴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0月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1例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该患者于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科特迪瓦从事户外广告工作,除蚊香外未采取其他防蚊措施,期间曾感染疟原虫2次。患者入院时意识呈昏睡状,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呼吸稍急促,伴脑损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严重贫血、酸中毒等多种症状。实验室检查、疟原虫抗原检测均呈阳性,血涂片检测发现恶性疟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巢式PCR可扩增出恶性疟条带。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恶性疟原虫单一感染。给予患者规范抗疟治疗,并全程监测原虫密度,药物效果显著。治愈出院后随访无不适。  相似文献   

19.
目前显微镜检查疟原虫仍然是疟疾实验诊断和疟疾流行病调查的一种常规的、不可缺少的方法[1~ 3] 。为了提高诊断速度和检出率 ,李立等 [4 ] 首次进行了疟疾快速诊断—湿血片染色法(以下简称湿片法 )研究 ,并获得了较好效果 ,检出速度和检出率均优于常规薄片法 ,但逊于厚片法。为进一步提高疟原虫检出率 ,探讨其在疟疾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采取增加采血量 ,经溶血、离心处理后 ,湿片染色法 (简称浓湿法 )检查疟原虫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 材料小白鼠 ,体重 (30± 1) g,雌雄不计 ;姬氏原液和 0 .4 %伊红液 ;溶血素…  相似文献   

20.
疟疾病人贫血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动物模型研究显示反应性氧介质 (ROI)参与了疟原虫的破坏和疟疾病理学过程。为研究ROI在人疟疾中的作用 ,作者对加蓬Lambar啨n啨Albert Schweitzer医院 1 0 0例严重镰状疟原虫疟疾儿童的ROI水平进行了测定。病人和方法  1 0 0例研究对象伴有严重贫血和高寄生虫血症 ,另选择 1 0 0例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轻型疟疾患儿作为对照。入院时和入院后 6个月分别采集病人无症状及无寄生虫血症时的静脉血标本。测定病人全血样品基础化学发光值 [用千相对光照单位 (kRLU)表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