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肉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X  Chen ZR  Zhang GJ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1):678-681
目的 探讨反映骨肉瘤预后的蛋白标记物。方法 对骨肉瘤石蜡组织作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研究p53 c-myc和bcl-2基因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l)的关系,及其与病理类型和患者颅后的关系。结果 p53、c-myc和bcl-2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与病理类型无相关关性。p53、c-myc、bcl-2和细胞凋亡指数与患者远期生存密切相关。结论 p53、c-myc和bcl-2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凋亡指数可作为判断骨肉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可指导临床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
童茵  金洁  娄引军 《肿瘤》2002,22(4):276-278
目的 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部分活性片段。方法 PCR扩增hTERTcDNA16 5 8 2 0 70片段 ,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 5x 3上 ,转化大肠杆菌TG1,获得hTERT蛋白片段表达。并经DNA测序及Westernblot验证表达蛋白。结果 表达出的蛋白为GST hTERT融合蛋白 ,分子量为 38.8kD。经DNA测序及Westernblot证实表达蛋白即为所需蛋白。结论 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并表达了hTERT部分片段。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为胰腺癌的分子病理诊断、临床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这必将加速对胰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了解,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田余祥  张毅  于秀萍  崔秀云 《肿瘤》2002,22(5):402-404
目的 通过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ribonucleaseinhibitor,RI)基因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是否突变的分析 ,进一步探讨RI与肿瘤细胞生长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人乳腺癌组织中RI的表达量 ;采用SSCP的方法分析肿瘤细胞RI基因中是否有突变。结果 人乳腺癌组织中RI的表达明显低于同体癌旁正常组织 ,但用MboI酶切及SSCP分析未发现人乳腺癌组织中RI基因有突变。结论 乳腺癌的生长可能与RI表达的下降有关 ,从而可能使癌组织周边新血管的形成未受到有效抑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腺癌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ou HJ  Shi YF  Li JQ  Cui JQ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5):464-467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腺癌的候选基因。方法 采用包含有 4 0 96个cDNA克隆的基因芯片技术 ,分别对 2例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的比较。结果  2例标本共同表达的差异表达基因共 35 0条 ,其中Ratio >3的明显上调基因 33条 ,而Ratio <0 .3的明显下调基因 4 4条。结论 内膜腺癌的形成是由多基因异常引起多条传导通路异常致使细胞恶性转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肺癌相关基因HLCDG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ie HL  Chen ZC  He CM  Li YJ  Zou FY  Guan YJ 《癌症》2003,22(10):1014-1017
背景与目的:比较基因组杂交和微卫星多态性位点全基因组扫描结果显示肺癌患者在染色体3p、5q、6q、9p、10q、llp、13q、17p、19p等区域存在高频率的杂合性缺失,提示可能有多个未知的易感基因或抑癌基因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本研究选用在mRNA差异显示研究中获得的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代表新基因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LXDDl为进一步研究对象,克隆其全长cDNA。方法:采用Northern杂交验证LXDDl在肺癌中的表达差异。并用MTN(Multiple Tissue Northern Blots^TM)膜检测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所代表基因的转录本大小;克隆其全长cDNA,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该序列进行初步分析;用差异RT-PCR检测新基因在肺癌组织、配对癌旁非癌组织、肺癌细胞系和其它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地克隆了一个在肺癌中表达下调的新基因。HLCDGl(human lung carcinoma deleted gene 1),GenBank登录号为AF447582,全长cDNA为3.113kb,预测其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含166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质。通过电子-聚合酶链反应(electric-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e-PCR)将该基因定位于5q33。结论:HLCDGl基因是一个在肺癌中表达下调的新基因。这提示HLCDGl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7.
肺癌的发生发展与众多肺癌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突变有密切关系.近期国内外肺癌的相关基因研究显示,COPS3基因的表达在刺激肺癌细胞增殖的过程中可能发挥关键作用,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共存,GA733基因与肺癌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同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高迁移率蛋白家族、类清道夫受体成员5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为肺癌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肺癌的治疗需要多基因联合治疗和基因治疗联合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EphA 2和KAI 1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纲  宋兴福  张平  许晓明  董自强 《肿瘤》2008,28(2):142-145
目的:探讨EphA 2蛋白和KAI 1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phA 2蛋白和KAI 1蛋白在8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76例相应癌旁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EphA 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正常黏膜(P〈0.01);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升高,EphA 2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表浅性膀胱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KAI 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膀胱黏膜(P〈0.01);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升高,KAI1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P〈0.01);KAI 1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表浅性膀胱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phA 2蛋白和KAI 1蛋白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EphA 2蛋白的高表达和KAI 1蛋白的低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10.
Human gene icb-1 has been originally identified to be involved in differentiation processes of cancer cells. To examine the function of icb-1 in ovarian cancer, we knocked down its expression in three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s and performed microarray-based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with subsequent gene network modeling. Loss of icb-1 expression accelerated proliferation of SK-OV-3, OVCAR-3 and OAW-42 cells and led to upregulation of ovarian cancer biomarkers like KLK10 and CLDN16. Most of the upregulated genes were part of oncogenic pathways regulated by ERα or TNF. Our data suggest that icb-1 gene inhibits growth and progression of ovarian cancer cells.  相似文献   

11.
Gene Expression Ominibus (GEO)是供学者们分享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高通量测序数据等的国际化的公共资源平台,其中涵盖了应用炎癌模型获得的大量相关实验数据,比如关于某些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这些数据为炎癌转化中的调控网络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帮助,也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研究者针对新的预测基因进行研究时,起源于各种疾病模型或实验处理的GEO数据库为寻找其有关功能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2.
p16基因抑制食管癌细胞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p16基因对食管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食管癌致癌机理的研究和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我们采用基因转染技术,将全长野生型p16 cDNA转染到经亚硝胺诱发的人胎儿食管癌细胞系中,该细胞内源性p16基因已发生纯合性缺失。结果 转染p16基因的食管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其在软琼脂上克隆形成能力降低了大约4倍。对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处在G0 ̄G1期的细胞由33.7%增加到68.6%。经Do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p27基因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检测65例初治AL和41例造血系统非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27 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p27 mRNA表达与AL的年龄、性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髓外浸润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AL中p27基因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36.9 %(24/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7.8 %(3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组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分别为34.2 %(13/38)和37.5 %(9/2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ML组和AL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14岁组(52例)和<14岁组(13例)比较,p27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34例)和女性组(31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0×109/L组(31例)和<20×109/L组(34例)比较,与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284,P<0.05),有髓外浸润组(37例)和无髓外浸润组(28例)比较,与髓外浸润呈负相关(r=-0.300,P<0.05)。结论 AL存在p27基因 mRNA的表达缺失,缺失同时存在于AML和ALL中,缺失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髓外浸润呈负相关,这可能是AL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白细胞介素24(Interleukin24,IL24)真核表达质粒,研究其体内外表达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重组DNA技术构建IL24真核表达质粒pEGFPIL24。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及空载体体外转染B16细胞,再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M)观察其表达,用MTT法检测B16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小鼠实体瘤模型研究基因转染对肿瘤的体内生长抑制作用。结果:pEGFPIL24转染B16细胞后,LSM可观察到IL24在细胞中的表达。转染IL24基因的B16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细胞被阻滞在G2/M期。与对照组相比,IL24基因治疗组肿瘤在体内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P<0.05。结论:IL24基因转染的肿瘤细胞体外生长受抑。于荷瘤小鼠的瘤内注射pEGFPIL24可抑制肿瘤生长,提示IL24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腺病毒介导p16基因转移及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凋亡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进一步了解P16基因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通过腺病毒介导外源性P16基因转移到P16基因突变的人黑色素瘤细胞秒WM-983A,对P16基因的表达,细胞生长的抑制与机制和对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外源性P16基因在靶细胞高水平的表达显著地抑制了WM983A的生长和集落形成,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G1的期阻滞并发生了凋亡,瘤内注Ad-p16对裸鼠体内移植瘤有一定抑瘤作用。结论 P16  相似文献   

16.
肺腺癌癌旁组织及胚胎肺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Zhang W  Li DJ  Shi YZ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8):451-453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肺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胚胎肺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方法 分别抽取肺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胚胎肺组织的总RNA,并纯化mRNA。采用逆转录的方法,制成cDNA链,并以两种荧光Cy5和Cy3标记后做探针,与含有1152条人类全长基因芯片进行杂交。以ScanArray 4000荧光扫描仪扫描芯片上两种荧光信号,并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结果 4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共同表达差异基因25个,其中上调基因3个,下调基因22个;胚胎肺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中,表达差异基因316个,其中上调基因192个,下调基因124个;胚胎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基因与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比较,共同表达差异基因16个,其中上调基因12个,下调基因4个。结论 肺腺癌与癌旁组织共同表达差异的25个基因可能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胚胎肺组织与癌旁组织表达差异的316个基因与生长发育环境有关;胚胎肺组织和癌旁组织与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共表达差异的16个基因可能与早期肺腺癌启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The gene fo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is associated with development of certain human cancers. In this study, we employed the improve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to detect EGFR gene amplification in cell lines and tissue sections from huma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We detected multiple distinct signals as arrayed amplicons on metaphase chromosomes and interphase nuclei of tumor cells. Our results provide a basis for rapid and quantitative DMA diagnosis of the EGFR gene amplification in individual cells of tumor specimens.  相似文献   

19.
非M3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异质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无论在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临床特点上都存在很大差异.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已经成为AML精确诊断、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的主要依据之一,但由于在分子水平上存在高度的异质性,常规细胞遗传学技术检出率不高.有40%~50%的AML患者在初诊时用标准的染色体显带分析方法检测不到克隆性染色体畸变,被称为正常核型AML.非M3型AML较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为FLT3、NPM1、DNMT3A、IDH基因突变.文章主要就四种基因的特点、发病机制及对非M3型AML的预后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肺癌类型之一,其发生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新的肺腺癌候选基因,为揭示肺腺癌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得GSE10072和GSE7670两个数据集,然后利用dchip软件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将其获得的差异基因定义为检测基因集(testgeneset);采用genecard和Fable文献挖掘已知肺腺癌疾病基因,并将其定义为训练基因集(traingeneset);最后,利用Toppgene筛选肺腺癌候选基因,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其获得的部分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获得一个含344个基因的检测基因集和含277个基因的训练基因集。采用Toppgene共获得36个候选疾病基因,其中21个基因则在肿瘤方面的研究几无报道。荧光定量PCR实验研究发现,CD36、PMAIP1及FABP4三个基因在A549细胞中均为下调表达,与芯片数据一致。结论Toppgene可发现新的肺腺癌候选疾病基因,为下一步发现特异性肺腺癌致病基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