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硅溶胶浸渍处理对Si3N4结合SiC窑具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i粉、SiC颗粒和细粉为原料,酚醛树脂为暂时结合剂,90 MPa机压成形制得125 mm×25 m×12 mm长方形坯体试样.坯体经干燥、固化后,采用硅溶胶对其进行1~4次真空浸渍处理,而后在氮气气氛的电窑中进行氮化反应烧结制得相应的Si3N4结合SiC试样,研究浸渍处理对材料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气孔分布、1 250℃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硅溶胶浸渍处理可明显提高材料的致密度,降低材料的气孔孔径,明显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随着浸渍处理次数的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增强.综合工艺经济性因素,2次硅溶胶浸渍处理综合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粒度的SiC、硅粉为原料,采用浇注成型制备反应烧结氮化硅结合碳化硅.选用不同浓度的硅溶胶、铝溶胶和氯化铝溶液,分别对坯体和1420℃氮气气氛下烧成后的试样进行真空浸渍.研究了烧前浸渍和烧后浸渍、浸渍液的种类和浓度等对试样氮化率、体积密度和显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材料进行烧前浸渍和烧后浸渍均可以增加试样的致密度,但烧后浸渍的效果不如烧前浸渍;高浓度浸渍液不利于致密度的提高;在三种浸渍溶液中,烧前浸渍铝溶胶的试样氮化率提高最为明显,而浸渍氯化铝溶液的试样气孔率下降最为明显;综合考虑浸渍对致密度和氮化率的影响,采用烧前浸渍10%铝溶胶的试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浸渍Ca3(PO4)2溶液对SiC窑具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陶瓷》2001,37(4):4-6
SiC窑具材料浸渍Ca3(PO4)2饱和溶液,能填充气孔,降低气孔率,阻碍O2的扩散,能增加SiC窑具抗氧化性和延长使用寿命.浸渍次数越多,氧化速度越小,其中浸渍4次最佳,浸渍1-4次氧化速度常数的比值=K1K2K3K4=10.30×10-78.94×10-74.17×10-72.65×10-7=3.893.371.571.  相似文献   

4.
SiC窑具材料浸渍Ca3(PO4 ) 2 饱和溶液 ,能填充气孔 ,降低气孔率 ,阻碍O2 的扩散 ,能增加SiC窑具抗氧化性和延长使用寿命。浸渍次数越多 ,氧化速度越小 ,其中浸渍 4次最佳 ,浸渍 1 -4次氧化速度常数的比值 =K1∶K2 ∶K3∶K4 =1 0 .30× 1 0 -7∶8.94× 1 0 -7∶4 .1 7×1 0 -7∶2 .65× 1 0 -7=3.89∶3.37∶1 .5 7∶1。  相似文献   

5.
以无涂层、C+SiC复合涂层处理的炭布/网胎预制体,分别经过化学气相渗透、树脂浸渍/炭化制备了3种C/C坯体,熔融渗硅后获得不同的C/SiC复合材料,对其组织结构和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炭坯体的C/SiC复合材料存在集中分布的Si,混合基体炭的C/SiC中可见较多微裂纹,C+SiC涂层的材料中残留Si含量少,基体组织均匀;热解炭坯体的C/SiC复合材料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最大;混合基体炭的坯体,纤维经过C+SiC涂层,可明显提高材料的热扩散率和导热系数,且随温度的升高,导热系数的下降速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由益阳新华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创新开发的1500mm×2000mm×2和3000mm×2000mm×2全封闭式平板硫化机组继2007年3台产品出口欧洲和北美洲后,近日1500mm×2000mm×2和新开发的3000mmX2000mm×2平板硫化机又各有2台产品将分别销往巴西、南非和智利三个国家。  相似文献   

7.
我厂200kt/a硫酸I系列采用空塔作为烟气的一级湿法净化洗涤设备。空塔顶盖采用Q235钢板制作,为Ф6000mm×1000mm×20mm(直径×高×壁厚)的圆锥体,属薄壁结构。为提高顶盖的结构刚度,在顶盖外表面沿母线方向均布焊接了8块站立的3000mm×150mm×10mm(长×高×厚)的加强筋板。  相似文献   

8.
采用发泡法将气孔引入Si坯体,使体积分别增加0、1、2、3倍,经原位氮化制备出显气孔率分别为49%、74%、81%和87%的Si3N4纤维材料,研究了氧化温度(1150、1350和1550℃)和显气孔率对Si3N4纤维材料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温度是影响Si3 N4纤维材料抗氧化性的关键因素,随温度升高试样氧化...  相似文献   

9.
阮克胜 《耐火材料》2013,47(1):28-30
以SiC颗粒(3.36~0.15 mm)、SiC细粉(≤19μm)、改性Si粉(≤26μm)、改性Al粉、α-Si3N4粉为原料制成固相体积分数为75%的悬浮体,采用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和氮化烧成工艺制备Si3N4-SiC材料,并研究了SiC系悬浮体的流变特性以及氮化烧成后Si3N4-SiC材料的性能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1)悬浮体在切变速率10~160 s-1范围内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征,满足凝胶注模成型的要求;其流变特征符合Sisko模型,流变方程为η=4.625 4+2 172.9γ-0.450 3,拟合流变曲线与试验流变曲线基本吻合。2)脱模后湿坯的抗折强度为16 MPa,体积密度为2.57 g.cm-3;干燥后坯体结构致密,SiC大颗粒被Si粉和SiC粉均匀包裹。3)氮化烧成后试样的Si3N4含量、常温抗折强度和高温抗折强度均高于非凝胶注模成型的工业产品;Si3N4晶体发育完整,形成了Si3N4晶体紧密环绕SiC颗粒的均匀结构。  相似文献   

10.
《炭素》2018,(3)
采用无涂层、SiC涂层、C和SiC复合涂层处理的炭布/网胎预制体,经过CVD和树脂浸渍/炭化混合致密,制备了4种C/C坯体,随后熔融渗硅获得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纤维涂层、基体炭类型对C/SiC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方式的影响,并对复合涂层状态的C/SiC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混合基体炭与纯热解炭的C/C坯体相比,制备的RMI-C/SiC材料弯曲强度更高,且经过涂层处理的C/SiC材料弯曲强度最高;复合涂层、混合基体炭均使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假塑性"。复合涂层处理的试样在制动压力0.6~0.8 MPa、惯量0.3~0.4 kg·m~2、转速为6000~7500 r/min的条件下,平均摩擦系数为0.348~0.454,且材料磨损量较小,最大为2.188μm/(面·次)。  相似文献   

11.
李中宏 《橡胶工业》2008,55(12):733-733
由益阳新华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创新开发的1500mm×2000mm×2和3000mm×2000mm×2全封闭式平板硫化机组继2007年有3台产品出口欧洲和北美洲后,近日这两种型号平板硫化机又各有2台产品分别销往巴西、南非和智利。  相似文献   

12.
氮化烧结制备Si3 N4 -SiC复相陶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酚醛树脂作为结合剂,以冷等静压方法成型制备氮化烧结Si3N4-SiC复相陶瓷,研究了结合剂对坯体强度和生成材料物相组成的影响。坯体强度随酚醛树脂含量增加而提高,最高强度达到23MPa,实现坯体可直接机械加工。经过氮化烧结,生成材料物相中含有SiC,含量达到7.1%~15.7%,并观察到细小的等轴颗粒αSi3N4、棒状晶粒βSi3N4以及少量针状和晶须状Si3N4。SiC颗粒与Si3N4结合在一起,被Si3N4包裹。Si3N4-SiC复相材料的生成机理:300~600℃,酚醛树脂发生裂解,形成单质C,残碳率为50%;1000~1100℃,C开始与Si发生固相反应,形成SiC;1100℃后,Si开始发生氮化反应,生成Si3N4。  相似文献   

13.
乐红志  杨文文 《硅酸盐通报》2013,(5):833-838,843
以Si3N4和Si粉为主要原料,Al2O3、Y2O3等为助剂,制备Si3N4料浆,用有机前驱体浸渍结合二次烧成工艺制备具有网络结构的多孔氮化硅陶瓷材料。研究了前驱体的预处理方式、料浆的流变性能对挂浆效果的影响;干燥制度对坯体性能的影响;硅粉含量和烧成制度对试样性能的影响。用XRD、SEM、XEDS等对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晶相进行分析,研究烧成制度对试样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以利于更好地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4.
谈国强  吴树芳 《陶瓷》1996,(3):38-40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L_(16)(2~(15))研究了Si和SiC的颗粒级配对Si_3N_4结合SiC材料坯体密度的影响,用获得的颗粒级配制得了优异的制品。  相似文献   

15.
Si粉含量对Al2 O3-SiC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改叶  李楠 《耐火材料》2004,38(6):439-440
近年来,金属Al和Si作为塑性相被引入到耐火材料中 同时Al、Si也是常见的抗氧化剂。但作为抗氧化剂的加入 小于作为塑性相的加入量。加入量较大时,Al、Si对材料的 氧化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工作主要研究Si粉的含量 Al2O3-SiC材料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1 试验过程 采用的原料如下:Al2O3质量分数为98.97%的电熔白 玉;SiC质量分数为97.54%、粒度<0.088mm的黑碳化硅粉 Si质量分数为99.4%、粒度<0.088mm的硅粉。按表1的 比,以硅溶胶为结合剂混练均匀后,在EYD-600压力试验 上压制成36mm×18mm的圆柱状试样,坯体经110℃24 干燥后,在…  相似文献   

16.
碳的氧化是镁碳耐火材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在1300℃和1500℃温度下各种抗氧化剂.如Al、Si、SiC和B4C对镁碳砖抗氧化性的作用。计算了砖中碳的重量损失,并通过XRD、SEM和EDS测定了砖的氧化区域。在两种温度下,发现B4C是最有效的抗氧化剂。在添加B4C的试样中通过特性研究测出存在硼酸镁复合物(Mg3B2O6)。硼酸镁,在1360℃以上呈液态,通过填充开口气孔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对砖的抗氧化性有积极作用。在两种温度下对添加Al和Si的试样,镁橄榄石(Mg2SiO4)和尖晶石(MgAl2O4)显示出相似的作用。添加SiC的试样和添加Si的试样有相同的相.但SiC在两种温度下抗氧化性最小。  相似文献   

17.
在回转抗渣炉内模拟气化炉1 500℃时的工作环境,进行熔渣对Si_3N_4结合SiC试样的动态侵蚀实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侵蚀后试样的显微结构,并结合热力学模拟研究酸性煤渣对Si_3N_4–SiC材料的侵蚀机理。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熔渣中的FeO与Si_3N_4–SiC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试样表面形成C、Si、Fe合金;Si_3N_4–SiC试样发生活性氧化,形成气体和方石英,且方石英向熔渣中溶解;氧化反应改变了试样中气孔表面的结构组成,熔渣通过气孔向试样中渗透,在试样表面形成很薄的反应层。反应层的形成加剧了熔渣向试样中的渗透及试样向熔渣中的溶解。因此,Si_3N_4–SiC材料不适合用做水煤浆气化炉内衬材料。  相似文献   

18.
将光伏废料经酸洗除杂后,与硅粉按85∶15的质量比配料,以聚乙二醇做结合剂,成型为10 mm×10 mm×20 mm的生坯后,在1380℃保温2 h氮化制成Si3N4-SiC材料,然后研究了该Si3N4-SiC材料的抗氧化性和抗侵蚀性。结果表明:1)制备的Si3N4-SiC材料在空气气氛中抗氧化性较好,主要是由于其氧化产物Si2N2O和SiO2填充气孔,促进烧结,提高了试样的致密度。2)在静态熔盐(Na3AlF6)中的抗侵蚀性能较好,主要是由于Na3AlF6渗入气孔中,使其显气孔率降低。3)在动态熔盐中的抗侵蚀性相对变差,主要是由于CO2气体的搅拌和对Si3N4、SiC的氧化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以光伏企业线切割硅产生的废砂浆(其w(SiC)=25%,w(Si)=60%)为主要原料,加入不同比例的SiC粉(废砂浆与SiC粉的质量比为65∶35~35∶65),加无水乙醇球磨、干燥、加PVA造粒后,以10 MPa压力(保压1 min)成型为55 mm×5 mm×5 mm的坯体,在1450℃氮气气氛中烧结制备了Si3N4结合SiC耐火材料,然后检测其常温抗折强度、显气孔率、体积密度,并进行XRD分析.结果表明:烧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较高,最高达50.2 MPa,但致密度较低,显气孔率在31.20%~35.64%之间;烧后试样中只有SiC和Si3N4两相,单质Si已完全氮化生成了Si3N4.  相似文献   

20.
梳上春秋     
《中华手工》2009,(10):112-112
《花样年华》 规格:170mm&#215;40mm/170mm&#215;38mm 材质:水杨 工艺:漆艺、镶嵌 出品:重庆谭木匠工艺品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