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忠  吴云 《临床医学》2006,26(8):72-7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胆红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108例ACS病人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组(STEMI组,40例),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组(NSTEMI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8例),对照组45例为健康查体人员。108例病人中6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分为单支病变组(26例),双支病变组22例,三支病变组(18例),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30例非冠心病病人作为对照组。以上各组均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高于其他各组(P〈0.05);其中UAP组高于STEMI组(P〈0.05)。造影正常组血清胆红素也高于其他三组(P〈0.05),单支病变组高于多支病变组(P〈0.05)。结论ACS病人血清胆红素低于正常人,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与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的传统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和血管造影结果,对33例早发冠心病NSTEMI患者、31例早发冠心病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和35例相同年龄段非冠心病(非冠组)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传统危险因素分析显示:NSTEMI组与STEMI组比较,高血压比率较高(P〈0.05);NSTEMI、STEMI两组与非冠组各项传统危险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结果显示:NSTEMI组较STEMI组左主干病变比率、闭塞性病变(〉99%狭窄)比率、冠脉造影平均积分较高(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NSTEMI患者重度病变较多,需尽早控制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冠脉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3.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与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对2002—01/2008—11在丹东市中心医院及丹东市第一医院住院的心梗患者且资料完整的296例进行分析,其中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8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38例。结果:STEMI患者组的完全闭塞率明显高于NSTEMI组,而侧支循环比率明显低于NSTEMI组。NSTEMI患者的单支病变所占比率明显低于STEMI患者,多支病变及C型病变高于STEMI患者,NSTEMI组〉90%的狭窄比率明显高于STEMI组。结论:对两组病变进行分析发现:NSTEMI的多支病变,C型病变及〉90%的严重狭窄率均高于STEMI,解释了NSTEMI的远期预后有可能较STEMI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孝玄  黄怡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28-1630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血脂的关系。【方法】将112例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比较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血脂水平,并对胆红素与血脂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者血清TBIL、DBIL和IBIL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胆红素与TC、TG和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胆红素与血脂相关,可能参与血脂代谢。低胆红素血症易患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水平越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及可溶性细胞内黏附分子-1(sICAM-1)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范围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狭窄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检测:CRP、TNF-α、IL-8、siCAM-1。【结果】①冠心病组CRP、TNF-α、IL-8、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RP、TNF-α、IL-8、siCAM-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呈正相关;双支病变组与三支病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支病变组(P〈O.01);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轻度狭窄组(P〈0.01)。【结论】CRP、TNF-α、IL-8、siCAM-1能够反应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其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l(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抑制因子-1(TIMP-1)和白介素-6(IL-6)水平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严重性之间的关系。【方法】连续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00例,据病情分为5组: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SAP)19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10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2l例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30例。ELISA法检测患者MMP-1、MMP-9、TIMP-1、IL-6的血清浓度,计算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结果】USAP组、SAP组与对照组,STEMI组与NSTEMI组}E较MMP-1水平较高;STEMI组MMP-9水平明显高于USAP组和对照组;5组间TIMP-1水平没有差异(P〉0.05)。糖尿病患者MMP-1的水平升高,吸烟者体内MMP-9水平更高。MMP-1、MMP-9、IL-6水平与左前降支(I。AD)狭窄和Gensini评分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清MMP-1,MMP-9和IL-6水平与CAD疾病严重性相关。  相似文献   

7.
冠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诊断及风险预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脉钙化积分(CACS)在冠心病诊断及早期风险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MSCT冠脉成像和冠脉造影检查的285名住院患者冠脉钙化积分与血管狭窄程度、病变支数、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180例冠心病组中3支病变组CACS值(967.18±896.95)高于2支病变组(456.61±376.83)及单支病变组(243.40±239.85)(P〈0.05,P〈0.01)。重度狭窄组值CACS(314.06±486.27)高于中度狭窄组(162.74±161.80)、轻度狭窄组(97.35±120.37)(P〈0.01)。轻度狭窄组与中度狭窄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CACS与狭窄程度、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569,r=0.496,均P=0.000)。【结论】冠脉钙化积分对预测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冠脉狭窄支数和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3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AGEs水平。依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非冠心病组(n=38)和冠心病组(n=94),病变程度定量采用Gemini评分系统。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n=32)、单支病变组(n=34)、双支病变组(n=35)及多支病变组(n=31)。结合AGEs、Gemini积分对各组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AGEs浓度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增加血清AGEs水平相应升高。校正年龄、血压、血脂、血糖等影响后,AGEs与ISI、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717、r=0.658,P〈0.01),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亦呈正相关(r=0.742,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Gensini积分、BMI、ISI是影响AGEs的独立因素;ISI、BMI、AGEs、年龄、SBP是影响Gensini积分的独立因素。结论血清AGEs在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且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提示AGEs不仅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而且还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
龙湘党  赵康  敖琨  钟昕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13-12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20名拟诊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冠心病组按冠脉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内径(LA)、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舒张功能指标二尖瓣口E峰速度(E),A峰速度(A),E/A比值以及左室整体功能指标Tei指数,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左心结构和左室功能的变化。【结果】冠心病组LA、LVDd和LVDs均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冠心病组EF、Fs、A、E/A比值以及左室T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E/A、Tei指数随病变支数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单支病变组EF、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EF、F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状动脉病变可导致左室心肌重塑和左室功能减退,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障碍,Tei指数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2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集患者早晨空腹静脉血,选罗氏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血糖、Hcy和CRP。所有对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比较各组间的Hcy和CRP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血清Hcy水平逐渐升高(P〈0.05);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血清Hcy与CRP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可能有相关性,可作为监测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间的血清脑钠肽(BNP)浓度差异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患者进行体检和心电图检查,冠脉造影。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包括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65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80例。胸痛6h内,12h,5d测定血清BNP与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和对照组50例(冠脉造影狭窄〈50%)比较分析。结果:STEMI组与NSTEMI组的BNP高于对照组(P〈0.05),STEMI组BNP高于NSTEMI组(P〈0.05),且AMI患者BNP与肌钙蛋白相关。结论:通过不同时间BNP浓度与cTnI浓度的比较,二者可用于AMI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CA125和骨保护素(OPG)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15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 CHD 患者作为观察组(CHD组),另选95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化学免疫发光法和ELISA法比较不同组别和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的CysC、CA125、OPG 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D组CysC、CA125、OPG水平明显升高( P <0.05或 P <0.01);单支、双支、多支病变组3组血清CysC、CA125、OPG 水平逐渐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逐渐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或 P <0.01);NYHA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血清CysC、CA125、OPG水平逐渐升高,LVEF逐渐下降,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或 P<0.01)。CysC、CA125、OPG 水平均与冠脉病变支数、心功能级别呈正相关( P <0.01),与 LVEF呈负相关( P <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CysC、BMG、OPG 水平不仅能评价心功能受损程度,而且有助于早期发现CHD和有助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判断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79例,试验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冠脉造影正常者92例,为对照组。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评价冠脉狭窄程度,各组同时检测HbA1c等指标,分析HbA1c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HbA1c与冠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P〈0.05),STEMI组HbA1c稍高于NSTEMI组。结论 HbA1c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积分呈正相关,监测其水平可作为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未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程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研究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的121例患者进行HRV分析.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造影正常组。单支、双支及三支病变组,轻度及重度狭窄组。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病变组。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显著低于造影正常组(P〈0.05);双支厦三支病变组分别与单支病变组相比,SDNN、rMSSD、PNN50、LF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三支病变组与双支病变组相比只有LF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狭窄组HRV指标均显著低于轻度狭窄组(P〈0.05);右冠状动脉病变组HRV指标虽低于左冠状动脉病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HRV下降,且与冠状动脉狭窄范围程度相关。提示冠状动脉缺血病变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清中纤维介素(Fgl2)的水平,分析它与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探讨Fgl2在ACS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4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15例和非冠心病者(NCHD组)1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血清Fgl2水平,比较各组血清Fgl2水平变化。按照Gensini评分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评价血清Fgl2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S组Fgl2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NCHD组(P〈0.05),SAP组与NCH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变支数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显示,AMI组与UAP组、SAP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急性期血清Fgl2水平明显增加,可能是冠心病特别是ACS冠状动脉微血栓形成有预测价值的急性时相性蛋白之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Fgl2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王娜  刘华玲  李萍  张燕  赵洛沙 《临床荟萃》2013,28(10):1095-1097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水平、血清N末端B型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收集166例心内科门诊患者,根据冠状动脉64排CT的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3例、三支血管病变组41例、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40例,分析血清ApoB、NT-proBN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ApoB均低于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09±0.21)g/L、(2.00±0.08)g/L、(2.22±1.14)g/L vs(0.75±0.17)g/L(P〈0.01);单支血管病变组、双支血管病变组和三支血管病变组NT-proBNP均高于冠状动脉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8.70±38.07)ng/L、(233.69±78.53)ng/L、(305.04±131.65)ng/L vs(23.00±8.54)ng/L(P〈0.01)、双支血管病变组和三支血管病变组又高于单支病变组;三支血管病变组又高于双支血管病变组(P〈0.01),ApoB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s=0.130,P〈0.05),NT-proBN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s=0.118,P〈0.05)。结论随着血清ApoB和NT-proBNP升高,冠状动脉病变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心功能和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22)和多支病变组(n=42),射血分数(EF)结果分为冠心病非心力衰竭组(n=36)和冠心病心力衰竭组(n=28)。选取同期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结果与对照组和冠心病非心力衰竭组相比,冠心病心力衰竭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降低(P〈0.05,P〈0.01),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和hs—CRP增高(P〈0.05,P〈0.01);与单支病变组比较,多支病变患者FT3明显降低(P〈0.01),rT3和hs—CRP增高(P〈0.05)。在校正其他因素后,FT3水平下降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风险比为0.72,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在心功能不全时会有改变,T13,FT3降低,rT3升高,且FT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因此其可作为反映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RP升高,反映炎症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老年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159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糖尿病组)和193例心肌梗死不合并糖尿病患者(未合并糖尿病组)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比较,糖尿病患者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增多(P〈0.05)。糖尿病组三支病变和双支病变发生率明显增高,单支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合并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组左主干病变和弥漫性病变血管支数均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组(P〈0.05和P〈0.01)。结论 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早期心率快速增加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关系。【方法】选择122例进行了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的胸痛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中又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对比分析各组平板运动试验开始后第1分钟心率的增加量(ΔHR1minute)。【结果】冠心病组ΔHR1minute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ΔHR1minute逐渐增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早期心率快速增加,且ΔHR1minute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增大,提示ΔHR1minute能反映心肌缺血及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AMI组),冠状动脉正常者40例(对照组)。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C 反应蛋白(CRP)、脑钠肽(BNP),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血浆 Hcy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呈上升趋势,单支病变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支病变组高于双支病变组及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 Hcy水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者。血浆 Hcy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呈正相关。血浆 Hcy水平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