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构树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构树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子,为构树的光合生理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也可为构树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构树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在构树处于生长初期的条件下,其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与与光合有效辐射关系密切,而与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相关性不大。[结论]影响构树叶片Pn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2.
水杉林下构树与槐树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上海南汇区水杉基干林带林下阔叶树种构树、槐树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两种植物光合日变化曲线均为单峰曲线,未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达到峰值后光合速率下降的影响因素是气孔限制;(2)水分利用率日均值为槐树(2.56)构树(0.91);(3)环境因子中,光照和大气相对湿度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子。两个树种对水杉林下复杂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对盐胁迫条件下3个树种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构树光合速率与光强和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光补偿点较低,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蒸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降温增湿能力强;生态效应显著,非常适合盐碱地村庄绿化。臭椿和君迁子对盐胁迫有一定的抗性,是盐碱地村庄绿化的备选树种。  相似文献   

4.
以蒸馏水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探讨构树雄花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构树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构树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40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0 min,该工艺条件下构树多糖的提取率为7.97%.  相似文献   

5.
构树果实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构树果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用恒温水浴法提取,乙醇沉淀纯化,苯酚-硫酸法测定构树果实多糖的含量,对影响构树果实多糖提取率的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用正交试验法对构树果实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构树果实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浸提温度95℃,...  相似文献   

6.
不同构树品种的光合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Vent.〕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以10个构树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其光合作用,以测得的光合速率值(Pn,μmol CO2/m2·s)、气孔导度值(Gs,mol/m2·s)、蒸腾速率值(Tr,μmol/m2·s)、胞间CO2值(Ci,μmol/m2)、水分利用率值(WUE,μmol CO2/mmolH2O)为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和比较研究,初步选出强光合作用能力的、独特的、具有代表性的构树品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酸碱腐蚀处理方式及温度和光照强度对构树种子萌发的影响,为构树苗木的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同株构树干燥种子为材料,开展不同酸碱(浓硫酸和氢氧化钠)腐蚀处理方式、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试验,测定分析各处理构树种子的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间,筛选出构树种子萌发的最佳处理方式、最适光照条件及最适温度。【结果】在浓硫酸处理中,腐蚀9 min处理的干燥构树种子萌发效果最佳,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间分别为91.11%、48.89%和8.41 d,其中平均发芽率除与腐蚀7 min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外均显著高于其他腐蚀时间处理(P0.05,下同);在氢氧化钠处理中,用40.0 g/L腐蚀4 h处理的干燥构树种子萌发效果最佳,平均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时间分别为72.22%、35.56%和13.28 d,其中平均发芽率显著高于除20.0 g/L腐蚀8 h处理外的其他处理,平均发芽势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极差分析结果表明,氢氧化钠处理的浓度因素对平均发芽率和发芽时间影响较明显,而时间因素对平均发芽势影响较明显。温度对构树种子萌发具有明显影响,其中30℃是最适宜构树种子的催芽温度,40℃为构树种子催芽的上限致死温度;光照条件对构树种子萌发影响不明显。【结论】采用浓硫酸和氢氧化钠腐蚀构树种子后催芽可促进其快速萌发,有效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其中以浓硫酸腐蚀其干燥种子9 min并在30℃下进行催芽的发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西南喀斯特地区一年生构树苗木的光合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年生构树苗木为试验材料,利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监测其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及其环境因子日变化.结果表明,大气温度(T)和光合有效辐射(PAR)在13:00达到全天的最大值;构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和气孔导度(G_s)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P_n在11:00左右出现第一次高峰,16:00左右出现第二次高峰;T_r在13:00和16:00分别出现两次高峰,在这两个时刻的值相差较为明显.与P_n相比,T_r在一天内的两个高峰值相对接近.胞间CO_2浓度(C_i)日变化与P_n呈负相关关系.P_n和T_r有比较明显的年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均在4月和8月出现,12月份相对较低,这与苗木年生长规律相一致,表明构树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对季节变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构树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多种逆境中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是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树种。构树对逆境的广适性是构树广泛分布的基础,也是作为生态环境修复树种的有力保障。综述了构树对非生物胁迫(干旱、盐碱、重金属、养分缺乏等)和生物胁迫(病虫害)抗性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构树对不同逆境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为构树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构树利用现状、生态效益及培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指出贵州省在构树产业发展中政策扶持、技术储备和自然条件的优势。针对2015年以来贵州省构树产业扶贫试点进展情况,分析目前试点县构树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户种植构树参与度不够,产业技术支撑不足,商品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提出构树产业发展建议:对构树饲用、材用、食用和药用及其他用途,因地制宜分类试点;构树养殖要以市场为导向,种养结合,研发产品,培育市场;加大科技支撑和科技推广力度,保障构树产业可持续发展,脱贫攻坚有实效。  相似文献   

11.
旱稻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旱稻品种"特优13"、"旱稻15"为试材,研究其在旱作条件下灌浆期叶片光合日变化特性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个旱稻品种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正午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但"旱稻15"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大于"特优13","旱稻15"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强于"特优13"。经相关性分析,在自然条件下,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与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相关性不显著。根据Pn、Gs、Ci的变化趋势,推测旱稻的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  相似文献   

12.
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对2年生红桤木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特性进行测定,探讨气象因子对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明显不同的日变化规律,其中4月24日、10月10日和11月20日呈单峰型,而6月11日和8月9日呈双峰型.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为单峰型.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光量子密度、大气CO2浓度、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等气象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人工增加UV-B辐射,研究UV-B辐射对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CK为对照组(自然基础).T1(0.5w/m^2)和T2(1w/m^2)。试验结果表明:随着UV-B辐射的增强,水稻叶片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T1和T2组较CK组分别下降13.91%和22.36%,13.21%-22.06%,14.31%-20.56%。UV—B辐射的增强促使不同生育期水稻的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光合速率日变化与生物钟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为材料 ,对其在不同自然条件下和不同处理下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连续晴天条件下 ,其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曲线 ,而连续雨天后初晴 ,其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全光照和反光周期处理 4d的植株 ,其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与未处理 (对照 )的植株比较 ,既相似又发生了一定变化。而经 8d处理后 ,全光照处理的夜晚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反光周期处理的白天光合作用很弱 ,而夜晚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水稻光合速率日变化也受内生节奏的调节 ,这种节律转换的处理时间大约 8d以上。  相似文献   

15.
兰州市南北两山三种绿化树种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LI-62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美国)对兰州市南北两山侧柏、油松、柽柳等3种绿化树种在自然条件下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相对湿度(RH)、大气温度(T)和水分利用效率(WUG)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侧柏、油松、柽柳的光合日进程均呈“双峰”曲线,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W”型;蒸腾速率呈单峰;水分利用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较早时分.对3种树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各树种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回归方程分别为,侧柏:Pn=0.006PAR+1.176RH,E=1.120T;油松:Pn=0.010PAR,E=1.004T+0.482RH;柽柳:Pn=0.015PAR,E=0.757T+0.566RH-8.397Gs.对植物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影响程度最大的因子主要是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相对湿度,因此在干旱季节进行灌溉时,应选择喷灌,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植物的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16.
在自然条件下 ,大豆鄂豆 8号的光合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 ,但中午光合速率下降较少 ,且下午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其中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相关系数最大 ,与相对湿度和叶片温度的相关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7.
不同砧木对红地球葡萄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影响葡萄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进一步为选择优良葡萄砧木和探讨砧-穗互作的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以葡萄品种少毛变叶294(LDP-294)、贝达为砧木,品种红地球为接穗,利用CI-31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自然条件下红地球葡萄2种嫁接组合和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和胞间CO2浓度(Ci)。结果表明:2种嫁接组合在晴天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光合有效辐射、胞间CO2浓度均为双峰曲线;而自根苗除气孔导度外,其他因子均为单峰曲线;2种嫁接组合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砧木嫁接的红地球葡萄光合特性有明显差异,贝达、LDP-294砧木能明显提高光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