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和活细胞显微成像的方法,实时追踪分枝杆菌在巨噬细胞内的增殖过程。方法  用经GFP标记的野生型海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marinum,Mm)分别侵染未激活和γ-干扰素激活的巨噬细胞,使用活细胞显微成像系统连续记录胞内分枝杆菌的增殖动态,同时优化不同细胞接种浓度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对胞内菌增殖动态的追踪效果。结果  使用GFP标记和活细胞成像的方法可以实时追踪胞内分枝杆菌的增殖过程和形态学变化。γ 干扰素对Mm在巨噬细胞中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当接种巨噬细胞浓度为1×105/孔,MOI为1时,可直观清晰地分析实时追踪图像中胞内菌的增殖过程。结论  通过活细胞成像技术分析荧光蛋白标记的分枝杆菌,可实时追踪巨噬细胞内分枝杆菌增殖过程和形态学变化,是一种体外分析胞内分枝杆菌增殖的理想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相关病原菌和宿主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UV-C照射诱导的体外凋亡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内Ca^2 浓度及actin表达的变化。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凋亡SMC内actin的表达。应用粘附细胞分析及筛选激光细胞仪观察凋亡SMC内Ca^2 的变化。结果 UV-C照射后,SMC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和生化指标上的改变,UV-C动态照射10min引起胞浆内Ca^ 浓度的快速升高;并引起照射后不同时期SMC中Ca^2 浓度的持续升高,凋亡SMC内actin表达较正常大大加强。并出现从胞内向核周、从胞内向核内的迁移和再分布。结论 Ca^2 浓度升高和actin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参与UV-C诱导的SMC凋亡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乙醇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连君  王文亮  司晓辉 《医学争鸣》2001,22(16):1460-1462
目的:探讨在乙醇诱导下发生凋亡时,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方法:用含60mL.L^-1乙醇的培养液持续作用6h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凋亡,进行凋亡活细胞的台盼蓝,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染色,凋亡细胞固定后的May-Grunwald-Giemsa (MGG),HE染色和透和透射电镜观察,并进行TUNEL法凋亡检测。结果:60mL.L^-1乙醇可使HCC-9204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固缩,变圆,胞核和胞质浓染,胞核呈颗粒状,环形或新月体状,胞质可见“出泡”现象等凋亡形态学变化,大部分细胞为台盼蓝拒染,并呈TUNEL阳性着色,部分TUNEL阳性细胞也可见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乙醇可使肝癌细胞产生明显的凋亡形态学变化。TUNEL法可原位同时显示凋亡细胞的形态和分布。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土贝母苷甲(TBMS1)诱导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变化及环孢菌素A的保护效果,探讨以线粒体为中心的内源性凋亡途径在TBMS1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时的作用.方法 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TBMS1作用不同时间引起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环孢菌素A预处理对TBMS1作用的影响.结果 随着土贝母TBMS1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人HeLa细胞的结构发生了连续性变化.肿瘤细胞逐渐减小,细胞间隙逐渐增大,线粒体逐渐肿胀、退化,粗面内质网逐渐扩张,核逐渐变小、核碎裂.在TBMS1低浓度时,环孢菌素A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细胞免受TBMS1的损伤.环孢菌素A对TBMS1的损伤有保护效果.但当TBMS1浓度增大时,环孢菌素A的这种保护就不起作用了.结论 TBMS1诱导HeLa细胞发生一系列凋亡特征的超微结构变化,线粒体肿胀、退化为其特征之一,从形态学角度提供了以线粒体为中心的内源性凋亡途径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二甲基亚砜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二甲基亚砜 (DMSO)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MS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 74 0 2 ,应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MTT分析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率、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 :DMSO诱导BEL 74 0 2细胞核DNA凝缩和核片段化 ,最后形成凋亡小体 ;随着DMSO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 ,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其IC50 为 1.9% ;2 %的DMSO处理细胞 12h ,凋亡率达 17.2 1% ,同时S期细胞明显增加 ,G2 M期细胞明显下降。结论 :DMSO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并使细胞受阻于S期而进入凋亡程序。  相似文献   

6.
2,3-吲哚醌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2,3-吲哚醌(ISA)经Caspase-3途径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ISA(0、100、200、400 ìmol/L)作用于SH-SY5Y细胞48 h,采用Hocehst33258/PI荧光染色技术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aspase激活的脱氧核糖核酸酶抑制剂(ICAD)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Hochest33258/PI荧光染色可见核浓缩及核碎裂等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100、200、400 ìmol/L ISA处理组SH-SY5Y细胞的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111.30,P<0.05).随着ISA浓度的升高,表达活化Caspase-3的细胞数逐渐增加(F=5.622,P<0.05).Western blot检测到其下游作用底物ICAD被降解.结论 ISA能诱导SH-SY5Y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通过激活Caspase-3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K2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维生素K2(VK2)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细胞株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形态学检测VK2作用后的细胞形态改变,MTT方法检测VK2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FITC/PI分析细胞凋亡,PI染色分析细胞周期变化,RT-PCR技术检测抗凋亡基因bcl-2、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结果:经VK2作用后细胞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变小,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边挤于核膜内侧呈新月形以及典型凋亡小体形成等;MTT结果显示VK2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72 h半数抑制浓度为25.1μmol.L-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VK2浓度的增加凋亡率逐渐增高(P<0.05),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率也逐渐增高(P<0.05);VK2作用72 h,S期细胞逐渐减少(r=-0.99,P<0.05),G0/G1期细胞逐渐增加(r=1.00),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随着VK2浓度的增高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明显下调,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VK2通过诱导K562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抗凋亡基因bcl-2下调可能是VK2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清  朱涛  秦成名  刘菊英 《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25(5):261-263,F0002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谷氨酸诱导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和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变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 d W istar大鼠T11~L6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谷氨酸组(G组),氯胺酮组(K组),余下3组为谷氨酸+不同浓度氯胺酮组(标记为GK1~GK3组),培养30 m in后取各细胞检测[Ca2+]i,再培养48 h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率。结果:与C组比较,G组细胞发生了大量凋亡(P<0.01),[Ca2+]i显著升高(P<0.01);与G组比较,GK2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明显降低(P<0.05),GK3组细胞凋亡率和[Ca2+]i显著降低(P<0.01)。结论:适量氯胺酮通过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显著抑制了谷氨酸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UV-C照射诱导的体外凋亡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内Ca'"浓度及actin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凋亡SMC内actin的表达;应用粘附细胞分析及筛选激光细胞仪观察凋亡SMC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UV-C照射后,SMC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和生化指标上的改变。UV-C动态照射10min引起胞浆内Ca2+浓度的快速升高;并引起照射后不同时期SMC中Ca2+脓度的持续升高。凋亡CMC内actin表达较正常大大加强,并出现从胞内向核周、从胞内向核内的迁移和再分布。结论Ca2+浓度升高和actin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参与UV-C诱导的SMC周亡信号传递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双氢青篙素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C4-2B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以及mTOR表达水平和分布定位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4-2B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双氢青蒿素处理,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以RT-PCR检测细胞mTOR mRNA表达的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分析法评价mTOR蛋白的表达水平和亚细胞定位分布.结果 双氢青蒿素抑制C4-2B细胞的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RT-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实验的结果表明,C4-2B细胞有mT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随双氢青蒿素浓度的升高而增高(P<0.05);FCM显示C4-2B细胞的凋亡率随双氢青蒿素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0.01);电镜观察到典型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mTOR不仅有胞膜和胞质的定位,胞核也有少量表达,随双氢青蒿素浓度的升高,胞核内的表达增加.结论 双氢青蒿素抑制C4-2B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C4-2B细胞对双氢青蒿素的反应性可能与mTOR的表达和核易住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多激酶抑制剂甲苯磺酸索拉非尼(SOR)是否具有增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T-29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亚二倍体(sub-G1)细胞百分率。比色法测定细胞Caspase-3活性。AO/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果:SOR(5μmol/L)和TRAIL(100ng/mL)以及两者合用作用48小时HT-29细胞的sub-G1百分率分别是4.65%±2.33%、5.29%±2.80%和42.6.50%±4.65%;HT-29细胞的Caspase-3的活性分别是培养基组的1.24、1.37和9.51倍。两者合用展示出细胞核染色质固缩和碎裂的典型凋亡细胞形态。结论:亚细胞毒性浓度的SOR具有增强TRAIL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萎缩时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 研究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萎缩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肌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臂丛神经损伤后骨骼肌萎缩的大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PI法、PI和AnnexinV双标记法、原位末端标记、DNA凝胶电泳和电镜等多种方法有骼肌萎缩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和Norgtherm-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Fas、FADD、Caspase-8、Bcl-2、P53、c-myc的表达。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GABA 对谷氨酸和低糖诱导的人少突胶质细胞瘤细胞凋亡增多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相关的试剂盒测定凋亡百分率的变化和bcl-2、bax、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①GABA 可以显著抑制谷氨酸和低糖诱导的细胞凋亡百分率的增加(P<0.05);②GABA对谷氨酸和低糖诱导的bcl-2、bax蛋白的表达增加无明显影响;③谷氨酸,低糖和GABA对c-fos蛋白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①GABA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凋亡的百分率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②GABA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其它途径而与bcl-2、bax蛋白的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核因子KB(NF—κB)在模拟缺血/再灌注诱导人离体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中活性的变化,并进一步阐明其作用。方法采用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进行体外培养并传代,细胞以缺氧(5%CO2、1%O2、94%N2)+兀糖KR液模拟缺血、缺氧,复氧、复糖模拟再灌注诱导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法、免疫印迹法观察正常对照组、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NF—κB的抑制剂PDTC预处理组(使用10μmol·L^-1PDTC预处删胃黏膜上皮细胞24h)于模拟缺血1h、再灌注6h后细胞凋亡及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①I—R组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DTC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较I—R组明显下降(P〈0.01)。②正常对照组胃黏膜上皮细胞核内极少有NF—κB表达,I—R组细胞核内NF—κB表达明显增加,PDTC预处理绀NF—κB核转化现象减轻,胞核染色明显减少。③I—R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黏膜上皮细胞核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PDTC预处理组与I—R组比较,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模拟缺血/再灌注能增加人肖黏膜上皮细胞核内NF—κB的表达,NF—κB的激活具有促进细胞凋产的作用;PDTC叮以抑制细胞凋亡,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万拉法新对谷氨酸(Glu)损伤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坏死细胞周期的影响,阐明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复制Glu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Glu损伤和万拉法新给药组,在体外通过FCM测定万拉法新应用前后神经元凋亡、坏死和细胞周期的改变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马兜铃酸(AA)对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毒性作用的差异,以及BMP-7对AA所诱导RTECs凋亡的保护作用。 方法 (1)用浓度分别为5、10、20、40、80、160µg/ml AA刺激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应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试验检测不同浓度AA对HK-2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不同浓度AA诱导的HK-2细胞凋亡核形态的改变,计算细胞凋亡百分率;(2)用300ng/ml BMP-7处理经AA(20µg/ml和40µg/ml)诱导的HK-2细胞48h,然后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蛋白酶活性。 结果 当AA浓度达到80μg/ml时,细胞LDH释放率明显升高(P<0.001);而AA浓度为10μg/ml时,细胞凋亡率开始明显升高(P<0.001),AA浓度为40μg/ml时,细胞凋亡率最高;BMP-7处理后,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蛋白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 结论 大剂量AA致RTECs坏死,中小剂量AA致RTECs凋亡;BMP-7可减轻AA诱导的RTECs凋亡,其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Caspase-3酶活性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细胞内Ca2+变化在砷剂诱导胰腺癌细胞株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细胞内游离Ca^2 在As2O3诱导的胰腺癌细胞株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Fas,Fas配体(FasL)的变化和意义。方法:2μmol/L的As2O3与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共同孵育后,H-E染色、光镜观察,抽提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特征; 用Fura-2荧光负荷技术测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Ca^2 ]i),流式细胞仪检测Fas,FasL的表达情况。结果:2μmol/LAsO3作用于胰腺癌细胞48h后,胰腺癌细胞出现典型的凋亡特性改变,且凋亡过程中[Ca^2 ]i明显升高,Fas,FasL表达呈先升后降,结论:As2O3在诱导胰腺细胞凋亡过程中,肿瘤细胞凋亡与[Ca^2 ]i升高和Fas、Fas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离体大鼠皮层神经元原代培养方法及毒胡萝卜素诱导大鼠皮层神经元内质网应激的作用特点。方法体外培养SD乳鼠皮层神经元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元纯度,Hoechst33258单染法观察凋亡细胞核的形态变化及测出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的亚细胞结构。结果 SD乳鼠皮层神经元可纯化体外培养,对培养7d后的神经元进行NSE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计数NSE阳性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数为(95±3)%,在TG浓度为2μmol/L作用时间为24h时离体培养原代神经元细胞凋亡率最高为19%±0.54%,P〈0.05。神经元细胞在2μmol/LTG作用24h后神经元呈现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核周内质网,线粒体结构模糊不清,包膜破损,且出现染色质浓集、核固缩、细胞皱缩、核碎裂。结论体外改良的培养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神经元,在毒胡萝卜素诱导的神经元内质网应激时,线粒体改变引起的变化可能是下游事件。  相似文献   

19.
原花青素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人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LNCaP细胞株与100、200、300 μg/ml的原花青素共孵育,分别在24、48和72 h时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原花青素可引起LNCaP细胞形态较明显改变.不同浓度(100、200、300 μg/ml)原花青素对LNCaP细胞作用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7.1%、72.1%和86.4%.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原花青素可诱导LNCaP细胞凋亡,300μg/ml原花青素处理72 h引起36.5%的凋亡率.这3种作用均随原花青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 原花青素可在体外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