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大间隙条件下磁性液体密封耐压能力低的难题,本文在阶梯式迷宫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新型阶梯式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初步设计了一种聚合型阶梯式磁性液体密封结构和一种与其具有相同结构参数的普通磁性液体密封结构,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密封结构的密封耐压性能,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当轴向密封间隙宽度为0.4 mm且径向密封间隙宽度从0.4增加到0.7 mm时,聚合型阶梯式机油基磁性液体密封性能较普通磁性液体密封耐压性能分别提高了0%,11%,50%和70%;当径向密封间隙高度为0.7 mm且轴向密封间隙宽度从0.4增加到1 mm时,聚合型阶梯式机油基磁性液体密封性能分别提高了70%,50%,80%和20%。大间隙聚合型阶梯式磁性液体密封的耐压性能不仅取决于径向密封间隙的高度,还取决于轴向密封间隙的宽度。  相似文献   

2.
李静  徐毅 《安装》2012,(12):36-38
本文通过对QFSN-330-2型汽轮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进漏油事故案例处理的介绍,分析了密封油漏油和窜油的主要原因,阐述了防止密封油漏油、窜油的办法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液压油缸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漏油、密封圈被挤出、油缸发生爬行及产生咬死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油缸设计时选用的公差配合不当。在设计过程中,油缸与活塞之间的配合必须选用间隙配合。为了密封起见,希望油缸与活塞之间的配合间隙越小越好,而为了保证运动件的灵活性,又必须要留有一定的配合间隙,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加工中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磁性液体密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芮菁  顾建明  徐烈 《真空》2001,(1):32-35
本文在磁性流体密封理论的基础上计算了磁性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并进行了实验研究,酹明,当间隙在0.05-0.3mm之间时密封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5.
磁流体密封的磁路设计及磁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磁流体密封结构的密封间隙内获得最大的磁能积以及提高磁流体密封的耐压能力,在磁路设计理论和磁流体密封理论的基础上,对一种并联型的磁流体密封结构进行磁路设计,采用有限元法数值计算出磁流体密封结构中的磁场从而计算出磁流体密封耐压能力,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极靴与永磁体结合处的漏磁以及中间极靴轴向长度较短,导致中间极靴与两侧极靴下密封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差成非线性关系,也导致了磁路法低于有限元法计算出的磁流体密封耐压能力;中间极靴下密封间隙内磁感应强度较大导致两侧极靴下密封间隙内的磁感应强度差近似相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EBZ320掘进机的性能要求设计截割减速器的密封结构,并通过相关理论分析,合理的对密封结构给予改进,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截割减速器的漏油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RNGκ—ε模型对小间隙(<0.1 mm)直通迷宫密封可压缩定常湍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通道内的速度、温度等流场典型分布。通过改变密封间隙、齿深等,得出通道内最大马赫数及泄漏曲线趋势图。结果表明小间隙时直通迷宫密封内存在齿尖节流、空腔膨胀及射流偏转、复热等主要特征,而小间隙下增加齿深会降低泄漏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压搅拌釜机械密封安装静压试验中密封泄漏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制定静环背部与静环座对研的新工艺,基本消除了由介质轴向力和静环背间隙共同作用引起的静环机械变形,进而解决了密封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SC-86H高压高能射流式冲击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密封试验及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手段,研究了碟簧对用于端面密封的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压流体环境下,碰撞后碟簧变形会引起密封盖与射流元件密封配合面出现分离间隙,而较大的间隙张开量是导致密封圈失效的关键。间隙张开量与碟簧叠合数量负相关,当碟簧叠合数量为三片以下时,最大间隙张开量大于0.187 mm,密封圈损毁失效;当碟簧叠合数量为四片时,最大间隙张开量为0.086 mm,密封圈存在较高的失效风险;当碟簧叠合数量达到五片以上时,最大间隙张开量小于0.049 mm,可保证密封圈密封长期有效。此外,随着碟簧数量增加,碟簧中最大应力下降,三片碟簧叠合可满足碟簧的应力强度最低要求,考虑到疲劳及密封,碟簧数量应选择五片以上。  相似文献   

10.
由双控体模型确定迷宫密封轴向平均流速,结合Muszynska气流激振力建立了转子-密封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采用Runge-Kutta-Fehlbrg方法求解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分析了迷宫密封间隙、密封半径、齿数、齿腔宽度、进口气压等参数对泄漏量及轴向平均流速的影响;绘制了分岔图、轴心轨迹、Poincare图和频谱图等,研究了转速、进口气压、偏心距及密封有效总长度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转速、密封结构及介质参数的改变能够诱导系统发生单周期运动、概周期运动等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氧压机活塞杆发黑的原因 ,一是密封圈轴向间隙过小 ,二是密封圈选材不当。通过改进密封函填料配方解决了活塞杆过热发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和实验分析研究了某60型射孔弹聚能装药与药型罩在不同的装配分离间隙下穿深的下降规律。仿真计算得到的穿深与间隙关系曲线与实验得到的变化趋势相似,即随间隙的增大,60型射孔弹的穿深呈现出快速下降、略有上升、平缓不变的过程。揭示了穿深曲线在装药和药型罩分离间隙增大至3.5 mm后要经历一个先上升后平缓的特殊过程的事实,并根据数值计算过程分析了分离间隙在4.0~5.0 mm范围内穿深增加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实际大型汽轮机转子-密封-轴承系统建立了具有超大规模维数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密封的非线性激振力、可倾瓦轴承的弹性支承力、转子的阻尼力、不平衡质量力和重力.采用Newmark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模拟出转子升速过程中汽流激振现象的典型特征和发生汽流激振的失稳转速,并且得到系统参数对转子不平衡响应和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当的增大转子的阻尼、密封的半径间隙和密封流体轴向流速可提高转子发生汽流激振的失稳转速,这为在设计和运行中提高实际大型汽轮机转子-密封-轴承系统的稳定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发明是真空用机械旋转轴密封。以往的真空旋转轴密封是图1那样的螺纹密封。由圆筒形的转子和内周带有螺纹的定子的工作原理,使其产生由真空侧向高压倒排气的作用。防止由高压倒向真空侧浸入气体分子。 这样的螺纹密封,其密封性能受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隙大小的影响。 在气流可以形成分子流,约 10-2托以下压力的高真空领域中,间隙的泄漏损失由间隙和流路面积的比例来决定。所以这里对于间隙的条件是不太严格的。例如在转子直径为50mm的情况下,间隙一般为0.1mm,但是,从大约10-2托到大气压的低真空的情况下,必须使气流连贯,使泵作用能够依靠气…  相似文献   

15.
李沫楠 《硅谷》2012,(2):136-137
目前,相当一部分的氢冷机组从投入使用起,密封漏油问题就已经存在,而且相当的普遍,漏油的危害极大,导致能源与资源的浪费,对电机绝缘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也会使内氢气的纯度降低,威胁机组的安全运行,对油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油系统进行讨论,针对汽轮发电机典型的励端密封瓦及轴承油封漏油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150米3/时空分设备配套空气压缩机,在运转过程中,常会因密封机构不善,出现漏油现象,不仅造成润滑油的大量浪费,而且严重地影响空压机、分馏塔的安全运行。为此,不少使用单位根据不同的漏油部位进行了不同的技术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将无锡县钢铁厂、辽阳造纸机械厂、安徽贵池317信箱时空压机漏油的排除情况作一简要的介绍,供参考。——编者  相似文献   

17.
磁流体密封具有低磨损、零泄漏、高寿命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气体密封中。然而,当用磁流体旋转密封液体时,被密封液体与磁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存在复杂的物理过程,导致磁流体密封性能较差。本文理论分析了磁流体与被密封液体速度差引起的液-液界面不稳定性,设计了添加挡板的磁流体密封结构。实验表明,添加挡板可明显提高磁流体密封液体的性能。当密封间隙0.05 mm、转轴转速2000 r/min时,选取挡板厚度10 mm,磁流体密封可连续工作120 h不泄漏。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公司EBZ200型掘进机切割部的浮动油封漏油,进行了失效形式分析,提出了油封可靠性措施,该方法对于其他型号机型的结构密封具有同样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5L型空压机轴封漏油的两个条件:压力源——运转偏心动载荷;油源——外来机油。相应采取了处理:更换曲轴等零件,改变零件间的配合间隙;改进抛油圈,将轴承盖及阻油圈遮盖住,解决了轴封漏油问题。图3。  相似文献   

20.
<正>我车间使用的 2-1.67/150型及 2-2.833/150型氧压机,在靠飞轮端的机座盖与曲轴之间出现漏油问题。经如图1、图2的结构改进后,使用五年来情况良好,解决了该处的漏油问题,至今未调换过油封。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