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外伤后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是脑外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后的常见并发症,PTE的发病率为4.4%~53.0%。PTE的危险因素包括TBI的严重程度、早发性癫发作、硬脑膜的完整性等。关于PTE的预防,目前认为TBI患者在脑损伤后1周内服用抗癫药物可预防早发性癫的出现。PTE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综合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癫(痫)的治疗目前仍以药物为主,约30%患者为难治性癫(痫).随着对癫(痫)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深入,以及传统药物升级,许多新型抗癫(痫)药物或具有抗癫(痫)作用的药物不断面市.文中将按照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新上市的抗癫(痫)药物以及新发现的有抗癫(痫)作用的药物靶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脑外伤后癫癇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伤后癫癇(posttraumati cepilepsy,PTE)是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的常见并发症,PTE的发病率为4.4%-53.0%。PTE的危险因素包括TBI的严重程度、早发性癫癇发作、硬脑膜的完整性等。关于PTE的预防,目前认为TBI患者在脑损伤后1周内服用抗癫癇药物可预防旱发性癫癇的出现。PTE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癫(痫)是一种反复(痫)性发作的慢性脑病.发生率高,我国每年有近30万人患此病,患病总人口估计有900万.癫(痫)无论是对癫(痫)患者生活及生育都有一定的影响,对生殖内分泌影响最为严重.抗癫(痫)药(AED)尤其是丙戊酸钠(VPA)对女性癫(痫)患者的影响尤为严重[1].本文就癫(痫)发作、AED与女性生殖内分泌之间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类型、频率、发作时间与TOAST分型的关系,为脑梗死后癫(痢)发作的防治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2007-11~2010-12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后癫(痫)患者86例,并随访至少6个月,观察患者的癫(痫)发作类型、临床特点、头颅MRI或头颅CT结果,并进行TOAST分型.结果 脑梗死后癫(痫)发作患者中LAA 分型者最多,与其他CE、SAA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A分型者合并癫(痫)发作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差异无统计意义.但CE型及SAA型急性期发作少,与恢复期后遗症期发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发现癫(痫)复发者部分性发作明显多于全面性发作.复发患者中LAA最多,但SAA复发比例最高.结论 脑梗死后癫(痫)发作最多见于梗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梗死后癫(痫)发作在LAA分型中最多见,治疗后癫(痫)复发以部分性发作最多见.SAA分型复发最多,需要长期使用抗癫(痫)药AEDS.脑梗死急性期合并全身性发作类型的癫(痫)相对预后较好,但癫(痫)持续状态例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后皮质癫(痫)的临床定位特征与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根据临床确诊为后皮质癫(痫)的43例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作症状、影像学、脑电图及神经病理学等方面的临床特征,并总结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 43例患者中顶叶癫(痫)11例,枕叶癫(痫)13例,其余部位癫(痫)19例,33例(76.7%)出现先兆症状,发作期常常表现为头或眼向对侧转动、伴自动症、特定的姿势性强直等症状学特点.22例需埋置颅内电极.术后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随访1~5年,27例(62.8%)癫(痫)发作消失.结论 某些先兆和发作期症状可能提示癫(痫)灶位于后皮质,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不断推出和更新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这是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和对癫(痫)的认识的不断深入的必然结果,新的癫(痫)发作的分类框架与ILAE 81年的分类相似但又有不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则是一种全新的构架,起病年龄被作为分类的重要参数,癫(痫)的特发性、症状性和隐源性这些名词被遗传性、结构/代谢性、原因不明所取代.本文编译了ILAE2009年关于癫(痫)发作和癫(痫)综合征的最新分类,以期对癫(痫)的临床工作提供实际的指导和帮助. 介绍:分类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敏锐地观察和专家的建议.国际抗癫(痫)联盟于1960年首次发表了(痫)性发作的分类,并于1981的修订(国际抗癫(痫)联盟分类和名词委员会,198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生天南星对匹罗卡品癫(痫)模型鼠γ-氨基丁酸(GAB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健康SD大鼠,采用腹腔注射氯化锂125 mg后予腹腔注射匹罗卡品150mg/kg,建立癫(痫)大鼠模型,获得Ⅲ级以上发作后,作为造模成功;癫(痫)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5组(癫闻模型组、丙戊酸钠治疗组、生天南星低剂量治疗组、生天南星中剂量治疗组、生天南星高剂量治疗组)给药4周后,麻醉处理后留取大鼠海马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GABA能神经元.结果:除空白对照组无癫(痫)样发作外,其余各组都出现Racine分级中的Ⅲ-V级(痫)样发作表现.丙戊酸钠治疗组、治疗各剂量生天南星治疗组GABA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生天南星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大鼠海马区内抑制性细胞GABA神经元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从而起到抑制神经元兴奋,抑制癫(痫)样过度放电、缓解癫(痫)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IEDs)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6个月内无临床发作的癫(痫)患者164例,随访2年(脱落96例,剔除癫(痫)发作12例,脑电图改变4例),共计收集5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IEDs癫(痫)36例为IED组;无IED癫(痫)16例为无IED组.于随访2年前后分别完成24 h动态脑电图及认知功能评定.IED组根据清醒期有无IED分为清醒期IED亚组和清醒期无IED亚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ADDENBROOKE,S认知功能检查中文版(ACE-R),短延时词语记忆[AVLT(N4)及连线测试(TMT)]评价各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随访前:IED组MMSE、ACE-R,AVLT(N4)及TMT与无IED组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随访2年后:IED组认知功能评分、ACE-R总分、语言和记忆分值均较无IED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ED组TMT-B延长值与无IE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期IED组和清醒期无IED组认知功能测试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IEDs是导致癫(痫)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在语言、记忆、执行功能.未发现清醒期IEDs与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枕叶癫(痫)的临床表现及脑电图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6例枕叶癫(痫)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作症状学、影像学及脑电图(EEG)等方面的特征.结果 16例枕叶癫(痫)患者中,14例出现发作期或发作后头痛,13例发作性视觉症状表现突出,11例出现发作性客观眼部异常运动,肢体运动症状、植物神经症状、自动症在枕叶癫(痫)发作过程中也可以出现.脑电图特点:发作期或间歇期一侧或双侧枕叶的痫性放电.本组7例儿童枕叶癫(痫)患者,无脑器质性损害,对抗癫(痫)药物(AEDs)反应良好,为儿童良性癫(痫).结论 枕叶癫(痫)有比较特征的临床和脑电图表现,一般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