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不同证候与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全国18家研究中心女性RA患者的证型和实验室指标(PLT,HGB及ESR,CRP)的特点及关系。结果:纳入863例女性RA患者,湿热痹阻证占比最高(40.90%);PLT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4,P=0.033),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B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24,P0.001),湿热痹阻证、肝肾不足证分别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值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21,P=0.016),湿热痹阻证与其他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痹阻证与气血两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66,P=0.056)。结论:湿热痹阻证是女性RA的主要证型,RA活动期PLT,ESR及CRP均升高,HGB降低,与湿热痹阻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痹愈风汤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肌肉注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清痹愈风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及中医证候积分,同时检测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免疫球蛋白A(Ig A)等。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和7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治疗后BASDAI、BASFI指数和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3)治疗前后2组CRP、ESR及Ig A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自拟清痹愈风汤联合西药可显著缓解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脊柱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高欣  周斌 《河南中医》2023,(3):450-453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沪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治疗的寒湿痹阻型膝痹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试验组给予围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安大略湖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骨关节炎指数,改善中医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黄胶囊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三黄胶囊口服加金黄膏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0日,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疼痛与活动受限)、关节肿胀评分及相关生化指标血尿酸(B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更低(P0.05)。③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活动受限视觉模拟评分及关节肿胀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④组间治疗后比较,BUA、ESR及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黄胶囊内服联合金黄膏外敷结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藤草祛痹方熏洗疗法对风寒湿证慢性四肢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选择95例慢性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熏洗组31例、中药组32例、西药组32例。中药组采用蠲痹汤口服;熏洗组在中药蠲痹汤基础上,予自拟三藤草祛痹方熏洗;西药组予布洛芬缓释片口服。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比较3组临床疗效、疼痛症状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熏洗组总有效率为96.8%,西药组总有效率为100%,中药组总有效率为43.8%。3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熏洗组治疗后PRI感觉总分、PRI情感总分、PRI总分与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PPI比较,西药组与熏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与西药组、熏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藤草祛痹方熏洗疗法治疗风寒湿证慢性四肢疼痛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热除痹汤在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组(43例)和A组(43例)。A组患者接受依托考昔治疗,B组患者接受清热除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UA)、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水平,统计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血尿酸、干扰素-γ、IFN-γ/IL-4水平均降低,两组患者IL-4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除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取得与依托考昔相似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刘梅娟  王志刚 《新中医》2021,53(8):41-46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脂肪因子趋化素(Chemerin)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15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组),对疾病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X线分期]及血清Chemerin水平。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29例(健康组)检测血清Chemerin水平作对照。结果:疾病组血清Chemerin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7例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分别占22.93%(36/157)、36.31%(57/157)、16.56%(26/157)、15.92%(25/157)、8.28%(13/157);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瘀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肾气虚寒证在性别、年龄、BMI、病程、中医证候积分及X线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的DAS28评分中湿热痹阻证评分最高,肝肾阴虚证评分最低,除肝肾阴虚证与肾气虚寒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证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血清Chemerin水平中湿热痹阻证水平最高,肝肾阴虚证水平最低,除肝肾阴虚证与肾气虚寒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证型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升高,病例中湿热痹阻证占比最高,其次为寒湿痹阻证,再次为瘀血痹阻证及肝肾阴虚证,最后为肾气虚寒证;且血清Chemerin水平以湿热痹阻证最高,寒湿痹阻证次之,肝肾阴虚证与肾气虚寒证大体相当。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雷公藤片对类风湿关节寒湿痹阻证(寒痹)、湿热痹阻证(热痹)两种不同证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其中40例寒痹,40例热痹,随机分为对照组寒痹、对照组热痹、治疗组寒痹、治疗组热痹四组。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片,12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记录四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较前下降,治疗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热痹疗效显著(P0.01)。结论: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其中对热痹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朱灯  王颖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17-118
目的:探讨健脾通络方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碳酸氢钠等一般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通络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较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更佳,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30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外用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比对2组治疗之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分数、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分数比较于治疗之前及对照组下降,P 0. 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总有效率(94. 00%)比对照组(68. 00%)高,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寒湿痹阻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呈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定心方治疗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西医诊断符合心律失常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的10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每组50例。中药治疗组给予定心方进行治疗,西药对照组给予美西律片。结果: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中药治疗组的证候积分下降幅度大于西药对照组证候积分下降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搏数目方面,中药治疗组早搏及西药对照组早搏数目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减少。中药对照组及西药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改善程度方面,中药治疗组有16例,西药对照组9例心电图发生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心方在治疗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宣痹通络膏治疗痛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方法:纳入痛风(湿热痹阻证)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及宣痹通络膏治疗;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及痛风定胶囊治疗。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及活动受限积分。采用常规清晨空腹抽血检测血尿酸(UA);采用魏氏法检测血沉(ESR);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症状改善及ESR、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A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宣痹通络膏治疗痛风(湿热痹阻证)疗效良好,可明显改善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及活动受限,降低UA、ESR、CRP。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毒祛风通络方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来氟米特片及醋氯芬酸片治疗,治疗组采用解毒祛风通络方及来氟米特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1(IL-1)、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CRP、ESR、IL-1、RF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祛风通络方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可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平顶山市中医医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西药组和序贯组,分别给予单纯西药治疗和西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及总积分变化,评价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和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序贯组积分均低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分布、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能够显著减轻症状,改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白玉参景脉通汤联合常规西药对痰瘀互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痰瘀互阻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常规西药结合中药白玉参景脉通汤。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脂联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0%;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心悸、气短、胸脘痞满、身体困重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胸痛、气短、胸脘痞满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胸脘痞满、身体困重积分及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脂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脂联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玉参景脉通汤联合常规西药可有效缓解痰瘀互阻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一定的上调血清脂联素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中医药优化方案治疗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西药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中药予宣痹汤合二妙散加减;治疗组:实施中医药优化方案,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雷公藤合剂,并配合关节操。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观察DAS28评分、GH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1治疗前,上述3个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2DAS28评分、GH方面,治疗后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3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优化方案治疗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佳;治疗后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通散外敷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湿痹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通散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祖师麻膏药外敷治疗,两组均治疗10天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WOMAC积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仅1例有轻微不良反应。结论:温通散治疗风寒湿痹型膝骨关节炎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证候积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排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紧迫感等证候积分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汤剂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组,各64例。中药组给予散痹汤加减治疗,西药组给予依托考昔片治疗,中西药组同时给予散痹汤加减结合依托考昔片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腰疼痛评分量表(M-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评分量表(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中医辨证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证候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1L-1β),C-反应蛋白(CRP)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比较各组有效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中西药组总有效率95.1%,高于中药组的79.4%和西药组的82.3%(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中西药组和中药组中医证候评分较西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其他临床症状中西药组改善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更为明显(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中药组低于西药组和中西药。结论:散痹汤加减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与西药依托考昔片无明显差异,具有有效性,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依托考昔片低;散痹汤加减结合依托考昔片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散痹汤加减和依托考昔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