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夷文化海岱渔盐部落史渔祖"郎君氏"据《易经·易辞下》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亦佃亦渔。"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古代郎君港(音jiang)古渔场、郎君庙遗址承  相似文献   

2.
韩平德 《青岛画报》2011,(11):70-71
东夷文化海岱渔盐部落史渔祖"郎君氏"据《易经·易辞下》记载:"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东猎于海,亦佃亦渔。"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古代郎君港(音jiang)、郎君庙遗址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渔盐文化史。  相似文献   

3.
渔祖"郎君氏"据《易经易辞下》记载: "古者郎君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力网罟,东猎于海,亦佃亦渔."渔盐古镇韩家民俗村古代郎君港(音jiang)、郎君庙遗址承载看中国五千年渔盐文化史.  相似文献   

4.
坐落在红岛的韩家民俗村,是在挖掘整理古东夷文化,渔祖郎君氏、盐宗夙沙氏为代表的渔盐文化遗产、神话传说基础上修建而成。据考证,韩家村是中国海盐生产的发源地,同时,也保留着历史悠久的中国渔业发展印记。如今在这里,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制盐业煎煮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也体味着自古至今渔舟唱晚的悠闲与安祥。  相似文献   

5.
《青岛画报》2015,(1):90
2014年12月27日-2015年2月15日由崂山区文化新闻出版局主办,青岛古早文化城承办的"文化崂山一古早跨年文化传播季"活动,将于2014年12月27日在古早文化城拉开帷幕。打造崂山区首届民俗文化节。古早文化城,秉承着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于2015年新春伊始承办"文化崂山一古早文化跨年文化传播季"活动。本次活动汇聚了100家商户;40家电视、报纸、广播及网各媒体资源;10多位国家著名文化讲师;岛城多个大中型企业与民间组织参与联动;与政府、企业、社团媒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结合人类学注重考察人类文化的宗教信仰和仪式行为的方法,从巫觋宗教与民俗艺术的本原关系切入,经过梳理巫教在民俗艺术的形态和功能中的诸多观念反映,从中整合出生命哲学与价值观内在统一的四大哲学思想,即"天人一体"哲学的和谐义蕴,阴阳交合的生命哲学意识,吉祥观念的世俗价值观和人鬼合一的宗教伦理价值.上述哲理思想的探讨与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助于推进当下民俗艺术文化内涵以及中国文化特性的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7.
秦晖 《浙江学刊》2002,(1):33-45
“下苦人”的悲歌———从摄影集《麦客》谈起这些年来各种渲染“民俗文化”的产品可谓铺天盖地了。为了经济 (旅游业 )利益、政治动机 (反对“全盘西化”)以及精英阶层高雅的审美需求 ,“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了口号。从纯粹商业化的各种“民俗村”、“民俗文化风情旅游”和“民俗文化节” ,到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曲阜祭孔大典和黄陵祭祖仪式 ,从文人雅客的民俗采风 ,到文化人类学家的民俗研究 ,各种现存的、已死亡的乃至纯粹是今人“创作”(如“大红灯笼高高挂”)出来的“民俗”让人眼花缭乱。所以当友人推荐一本“民俗摄影…  相似文献   

8.
崔燕  刘丹 《青岛画报》2015,(1):52-55
从高雅音乐到传统戏曲,从书画展览到民俗山会,从剧场演出到社区联欢,从琳琅满目的迎新活动到温暖感人的公益培训,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3月……场"年味芬芳"的文化盛宴已经在市南区开启幸福之门,一个个欢乐祥和的片段汇聚成热闹的"文化"新年和"文化"新春。踏着2014的脚步,迎来201 5。在岁末年初、辞旧迎新的时刻,以引领青岛文化时尚为常态的市南区,精心打造了精彩纷呈的狂欢盛宴,尽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6,(12):137-141
河西民俗传统、民间信仰、家园观念等民间文化都是时代主流文化在河西地区不断沉积的结果,历史铸造了河西是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环境;河西宝卷是在河西这一特殊地域中经历了文化"潮汐"传承下来的,给我们的认识经验是:传承华夏文明即要延续家园向往的保障力,创新华夏文明不能将地方和中央分离,正如不能将"人"和国家分割为面对面的"个体",而是知行合一的"共同体",要真切把握文化之中的"人"的切实需求。  相似文献   

10.
陈爱平 《唐都学刊》2001,17(3):62-64
柳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特殊的涵义,就民俗而言,主要表现为插柳及汉唐盛行的折柳习俗。就文学而言,柳让人惜春、伤别、伤逝等。柳因易活而普遍种植,爱柳种柳又有个人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11.
肖向明 《浙江学刊》2006,(2):128-133
作为一种古今共有的民俗信仰,"鬼"文化在古代文学中发挥了独特的题材资源、道德认知、美学想象等方面的文学功能.到了五四这一文学的转型时期,"鬼"文化在主题、情感、结构等文学功能上产生了多种角色转换,整体上呈现从证实性、寄寓性到象征性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游艺历来是赋体文学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游艺赋在汉魏六朝有大量留存。汉魏六朝游艺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包括民俗价值、哲理内涵与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13.
赫哲族渔文化的形成及其传承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杰 《学术交流》2012,(3):64-68
渔文化是赫哲族民族文化的核心。它是赫哲族特有的物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所繁衍生息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先民们探索创造的结晶,已融入传统民居、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之中,并通过渔业生产、日常生活以及人生习俗得到生动体现。因此,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结合性、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协调性和兼收并蓄其他民族文化的包容性是渔文化的显著特点。赫哲族历经了沧桑久远的文明演变,创造了不朽的渔文化,其生存的需要、民族民俗学的研究及文物征集和人民政府的保护力度,分别构成了其得以传承的动力机制、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曹春梅 《社科纵横》2008,23(7):95-97
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维吾尔谚语体现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反映了维吾尔族广泛多样的民俗生活;作为一种语言表现形式,维吾尔谚语的结构系统与汉民族谚语的结构系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历史上维汉民族的交往和融合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毕雪飞 《日本学刊》2007,(6):108-116
日本在吸收中国文化的同时,注重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本文围绕中国古代传统民俗节日之一的七夕节的内涵、七夕文化与日本固有信仰的结合及在日本的传承与发展,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日本吸收和发展中国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雷州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高效地挖掘雷州特色传统文化元素,创造性转化于本土产业链中可以助力湛江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基于对雷州传统民俗、历史文化、海洋文化的文献调研与田野调研,提取雷州传统文化基因运用于湛江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小家电设计、服饰设计、景观设计,总结创造性转化的整体策略,为湛江形成"湛江特色制造""湛江特...  相似文献   

17.
李志强 《社科纵横》2011,26(2):130-132
广西百色市田阳县的城镇化已步入快车道,如何利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机打造布洛陀文化旅游圈,保护布洛陀活态文化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认为可以把敢壮山周边风景名胜、人文科技资源、红色资源等纳入布洛陀文化圈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发,打造以"布洛陀文化"为核心的壮族文化旅游圈。创建各种特色景观旅游人文风情路线,借鉴上海世博会和深圳民俗村的成功经验,建设具有56个各具民族特色的民俗展览馆(预留世界各民族馆),集中展示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旅游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8.
邹广文 《创新》2014,(1):5-8,13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提出"文化中国"蓝图构想恰逢其时。文化中国的发展目标首先要"接地气",即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文化中国建设要在凝聚中国精神,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凝聚社会道德和构建民族信仰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9.
<正>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俗学会会长赵宗福先生主编的"青海民俗文化论萃丛编",于2016年11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编"以物质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口承民俗、艺术民俗、田野民俗、理论与应用民俗等8个民俗专题,以及"河湟"花儿、昆仑神话2个具有青海特色的民俗事象,分卷编纂,共选编250多篇学术论文,编纂成近300万字的10本论文集青海是民俗文化的富矿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青海民俗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深入调查研究各类民俗事象,既有现实  相似文献   

20.
阴艳 《学习与探索》2012,(9):137-140
东北电视叙事以对乡土文化的再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乡土文化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元素,在区域电视以区域文化为发展根基的今天,乡土文化成为了东北电视的必然选择。东北电视通过对民俗仪式原初意象的展现和对狂欢精神的言说,通过对东北电视文化符号——赵本山的塑造,完成了在东北电视叙事中的建构,从而实现了东北电视叙事中对乡土的归附与对人类精神乡土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