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西格列汀对7 Gy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15只C57BL/6小鼠按照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照射组、西格列汀+照射组,每组5只。照射组和西格列汀+照射组小鼠接受7 Gy 137Cs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后者于照射后2 h开始灌胃西格列汀,给药剂量为10 mg/kg,连续给药7 d;对照组和照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照射后第30天取外周血进行血象测定,颈椎脱位处死小鼠后取骨髓细胞测定有核细胞数、造血干细胞(HSC)和造血祖细胞(HPC)数量及其活性氧水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的骨髓有核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水平均明显减少、下降(t=3.476~12.200,均P<0.05);HSC和HPC的数量及百分比均明显减少、降低(t=3.174~5.287,均P<0.05);HSC中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1980.6±309.3对3994.5±1119.0,t=3.904,P<0.05),骨髓细胞CFU-GM显著减少(66.2±5.3对30.8±3.9,t=13.240,P<0.05)。与照射组相比,西格列汀+照射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8.0±1.0)×106个对(11.0±0.4)×106个,t=4.593,P<0.05]、白细胞数量[(3.0±0.2)×109个/L对(3.9±0.3)×109个/L,t=7.020,P<0.05]均增多;HPC数量[(33 724.4±10 594.9)个对(101 637.6±17 240.5)个,t=5.951,P<0.05]及百分比[(5.6±1.0)%对(11.5±3.0)%,t=4.163,P<0.05]均上升,HSC中活性氧水平降低(3994.5±1119.0对2415.7±122.9,t=2.375,P<0.05),骨髓细胞CFU-GM增加(30.8±3.9对38.2±4.4,t=2.964,P<0.05)。 结论 西格列汀对7 Gy γ射线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芳香烃受体抑制剂StemRegenin 1(SR1)对全身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化区组设计,将15只健康C57BL/6J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4 Gy照射组(简称照射组)和4 Gy照射+SR1组(简称照射给药组),每组5只。照射给药组在照射前5 d至照射后5 d连续灌胃给予SR1(50 mg/kg),4 Gy γ射线全身照射后第9天处死小鼠,取外周血和单侧股骨细胞,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骨髓有核细胞(BMNC)等计数;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实验检测骨髓细胞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MNC和造血干细胞(HSC)中的活性氧(ROS)水平、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水平和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百分比。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 结果 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小鼠外周血中WBC[(3.060±0.650)×109个/mL对(4.680±1.134)×109个/mL,t=2.770,P<0.05]和BMNC[(28.375±6.811)×109个/mL对(49.125±12.532)×109个/mL,t=3.231,P<0.05)]数量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给药组RBC数量明显减少(t=4.301,P<0.05)。与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组CFU-GM明显升高(3.4±1.7对13.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3,P<0.05);照射给药组小鼠的BMNC和HSC中ROS水平明显降低( t=3.962、2.530,均P<0.05),同时BMNC和HSC中NOX4水平亦明显降低( t=2.310、2.848,均P<0.05);照射给药组小鼠CD3+ T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 [(8.512±3.716)%对(16.140±1.969)%,t=4.056,P<0.05],B220+ B细胞百分比亦明显升高 [(0.608±0.267)% 对(7.240±2.828)%,t=4.027,P<0.05]。 结论 芳香烃受体抑制剂SR1对全身照射造成的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辐射对不同年龄小鼠(幼年鼠、青年鼠、老年鼠)造血系统的损伤及恢复的影响,探讨幼年鼠、老年鼠受照后造血系统的变化及其与青年鼠的差异。 方法 不同年龄(幼年鼠:3周龄、青年鼠:8周龄、老年鼠:14月龄)雄性C57BL/6小鼠各60只,按照随机区组法分为对照组、2 Gy照射组、4 Gy照射组,每组各20只。其中,照射组小鼠用137Cs γ射线给予全身照射,对照组给予假照射。分别于照射后第3、7、14、28天取材,检测小鼠外周血计数、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中造血干细胞(HSC)百分比、造血祖细胞(HPC)百分比及粒单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绝对百分比。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 照射组小鼠白细胞计数、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HSC百分比和HPC百分比在第3天降至最低值,其中,幼年鼠2 Gy、4 Gy照射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下降至同组对照组的34.8%(t=6.129,P<0.05)、19.6%(t=7.084,P<0.05),青年鼠2 Gy、4 Gy照射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下降至同组对照组的43.8%(t=3.043,P<0.05)、20.0%(t=7.084,P<0.05),老年鼠2 Gy、4 Gy照射组白细胞计数分别下降至同组对照组的19.0%(t=22.080,P<0.05)、8.4%(t=24.590,P<0.05), 4 Gy照射组降低程度重于2 Gy照射组,且呈剂量依赖性。第28天时幼年鼠照射组单侧股骨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未恢复正常,4 Gy照射组HSC绝对百分比仍低于50%,HPC绝对百分比恢复至50%左右。青年鼠照射组CFU-GM在第28天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幼年鼠照射组(2 Gy照射:t=2.067,P<0.05;4 Gy照射:t=3.358,P<0.05)和老年鼠照射组(2 Gy照射:t=2.586,P<0.05;4 Gy照射:t=4.772,P<0.05)在第28天时显著低于青年鼠照射组,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结论 照射组小鼠造血系统大多数指标在第3天出现急性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3 d后为损伤恢复期,多数指标在第28天可恢复至正常水平。与青年鼠相比,幼年鼠的血小板和造血干细胞功能对辐射损伤更为敏感,老年鼠的骨髓细胞增殖功能恢复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化合物5-甲氧基色胺-α-硫辛酸盐(MLA)对亚致死剂量受照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将15只C57BL/6小鼠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照射组和照射+MLA组。对照组接受假照射(0 Gy),其余两组进行6.0 Gy全身137Cs γ射线照射。照射后2 h将照射+MLA组小鼠按10 mg/kg灌胃给药,持续给药3 d。待照射后30 d处死小鼠,取外周血和单侧骨髓细胞进行计数,检测骨髓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造血细胞活性氧以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氧化酶4(NOX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生成数量(CFU-GM)均明显下降(t=9.304、7.493,均P<0.05);骨髓细胞活性氧水平和NOX4表达显著升高(t=14.74、53.12,均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照射组相比,照射+MLA组小鼠外周血WBC、CFU-GM显著升高(t=4.858、3.947,均P<0.05);骨髓细胞活性氧水平和NOX4表达显著下降(t=11.21、33.93,均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LA对辐射引起的造血系统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黄杞叶提取物对一次性全身4 Gy 137Cs γ射线照射导致的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1)体外实验。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体外清除实验检测黄杞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2)体内实验。①存活实验。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雄性C57BL/6小鼠按照区组随机法平均分为4组:照射组、照射+黄杞叶提取物低剂量(20 mg/kg)组、照射+黄杞叶提取物中剂量(40 mg/kg)组、照射+黄杞叶提取物高剂量(80 mg/kg)组,4组均进行全身一次性7.2 Gy(致死剂量)137Cs γ射线照射,记录照射后30 d小鼠的存活情况。②造血系统辐射损伤防护实验。将6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按照区组随机法平均分为6组:对照组、照射组、黄杞叶提取物高剂量组(80 mg/kg)、照射+黄杞叶提取物低剂量(20 mg/kg)组、照射+黄杞叶提取物中剂量(40 mg/kg)组、照射+黄杞叶提取物高剂量(80 mg/kg)组,其中对照组和黄杞叶提取物高剂量组不照射,其余4组均进行一次性全身4 Gy 137Cs γ射线照射。照射后第7天处死小鼠,取外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取单侧股骨骨髓细胞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取另一侧股骨骨髓细胞进行骨髓DNA含量检测,取胸腺和脾脏计算脏器指数,取肝脏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体内实验中各组小鼠均于照射前7 d和照射后6 d连续灌胃给药,其中对照组和照射组给予0.5% 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余各组给予相应剂量的黄杞叶提取物。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Student t 检验,存活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 结果 (1)在体外实验中,当浓度分别为100 μg/ml和200 μg/ml时,与Trolox相比,黄杞叶提取物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更高(89.83%对69.37%,90.94%对68.53%);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也更高(94.81%对71.35%,94.46%对71.9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58~33.26,均P<0.001)。(2)在体内实验中,与照射组相比,照射+黄杞叶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小鼠30 d存活率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Kaplan-Meier生存分析,均P<0.05),存活天数亦均明显增加 [(19.40±7.70) d对(12.50±3.59) d、(20.20±8.48) d对(12.50±3.59) d、(20.90±7.96) d对(12.50±3.59) d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7、2.79、3.04,均P<0.05);照射+黄杞叶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脾脏和胸腺的脏器指数明显升高[(2.13±0.43) mg/g对(1.67±0.20) mg/g、(1.87±0.39) mg/g对(1.39±0.31) mg/g]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3.03,均P<0.05);照射+黄杞叶中剂量组小鼠红细胞数量增加最为明显[(10.12±1.71)×1012/L 对(8.26±0.87)×1012/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P<0.05);照射+黄杞叶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白细胞、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1.76±0.45)×109/L对(1.17±0.23)×109/L、(9.59±0.85)×1012/L对(8.26±0.87)×1012/L],血红蛋白含量亦明显升高[(144.40±14.61) g/L对(126.20±13.16) g/L]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62、3.23、2.93,均P<0.05);此外,照射+黄杞叶提取物高剂量组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骨髓DNA含量和肝脏还原型GSH含量均明显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3.93、3.07,均P<0.05)。 结论 黄杞叶提取物对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以及白藜芦醇50、100、200 mg.kg-1照射组,照射前3 d灌服给药,每天1次。除正常对照组外,所有小鼠60Co射线全身5.5 Gy辐照1次,照射后第7天小鼠取骨髓细胞和脾脏,对骨髓单个核细胞和脾集落形成单位进行计数,测定骨髓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数和骨髓细胞DNA含量显著降低(P〈0.05),脾集落形成单位数和S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多(P〈0.05);与照射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100、200 mg.kg-1照射组小鼠照射骨髓单个核细胞数、骨髓细胞DNA含量、脾集落形成单位数和S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多(P〈0.05),白藜芦醇50 mg.kg-1照射组有增多趋势。结论白藜芦醇可以促进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恢复,防护效果与给药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富氢水对6 Gy照射小鼠胸腺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凋亡及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方法 实验分为对照组、6 Gy照射组、6 Gy照射+富氢水组;对照组和6 Gy照射组小鼠照射前10 min灌胃正常饮用水0.5 ml,6 Gy照射+富氢水组小鼠灌富氢水0.5 ml,照射后连续灌胃,给予小鼠正常饮用水和富氢水7 d,于照射后4、7、15 d处死小鼠获取胸腺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凋亡细胞比例及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平均荧光强度。 结果 与对照组的小鼠比较,6 Gy照射组小鼠在照射后4、7、15 d胸腺细胞中的活性氧水平升高,早期凋亡细胞[AnnexinⅤ阳性、碘化丙啶(PI)阴性]和晚期凋亡细胞(AnnexinⅤ阳性、PI阳性)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增加。与6 Gy照射组小鼠相比,6 Gy照射+富氢水组小鼠的胸腺细胞中活性氧水平下降,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的细胞比例降低,细胞内γ-H2AX平均荧光强度则是下降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富氢水可以有效减轻电离辐射引起的胸腺细胞损伤,为富氢水作为辐射损伤防护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甘草甜素衍生物-甘草甜素镁(Gly-Mg)的合成及其辐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甘草甜素(Gly)与镁进行取代反应合成Gly-Mg化合物,并应用磁共振氢谱及质谱鉴定其结构。以137Cs γ射线照射的ICR小鼠为实验对象,将小鼠分为5组:单纯照射对照组(生理盐水)、Gly(50 mg/kg)给药照射组、Gly-Mg低、中、高剂量给药照射组(25 mg/kg、50 mg/kg、75 mg/kg)。7.8 Gy致死剂量照射小鼠,观察各组照射小鼠(12只/组)30 d存活率。6.0 Gy亚致死剂量照射小鼠进行体内抗辐射实验,计算各组小鼠(8只/组)脏器指数,并测定WBC计数、骨髓有核细胞数、骨髓DNA的含量和脾结节数。采用Student-Newman-Keuls检验进行多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磁共振氢谱及质谱鉴定表明,成功合成化合物Gly-Mg。小鼠30 d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Gly 50 mg/kg给药照射组、Gly-Mg低、中、高剂量给药照射组小鼠的存活率由单纯照射对照组的8.3%分别升高至25.0%、25.0%、33.3%、41.7%,Gly-Mg高剂量给药照射组小鼠平均存活天数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8,P < 0.05)。小鼠体内抗辐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纯照射组比较,Gly-Mg低、中、高给药照射组受照小鼠的胸腺指数(t=3.259、7.580、3.415,均P < 0.01)、脾指数、肝脏指数(t=4.615、1.797,均P < 0.05;t=3.341,P < 0.01)、性腺指数(t=1.826,P < 0.05;t=2.631、2.893,均P < 0.01)均有增高,其中胸腺指数和肝脏指数、性腺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ly-Mg中剂量给药照射组可显著提高WBC计数(t=2.888,P < 0.01)、骨髓有核细胞数(BMNC)(t=4.570,P < 0.05)、骨髓DNA含量(t=6.139,P < 0.01)和脾结节数(t=1.872,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ly-Mg合成步骤简单,易获得。Gly-Mg具有显著的辐射防护作用,有望开发成为辐射防护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葡多酚对60Co-γ射线照射小鼠造血系统辐射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及葡多酚150、300、450 mg·kg-1照射组,照射前15 d灌服给药,每日1次。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60Co-γ射线全身5 Gy辐照1次;于照射后第5日眼部取血后将小鼠颈部脱椎处死,取脾脏和骨髓细胞,对脾集落形成单位和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计数,测定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细胞DNA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脾脏系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细胞DNA含量显著降低(P<0.05),脾结节数显著增多(P<0.05);与照射对照组比较,葡多酚300、450 mg·kg-1组小鼠脾脏系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细胞DNA含量显著增多(P<0.05),脾结节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葡多酚对60Co-γ射线引起的小鼠造血系统损伤有保护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对照射后小鼠尿液的趋向性及与照射剂量和时间的关系。 方法 按照区组随机法将168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和照射组,对照组为未照射的小鼠;照射组为使用137Cs γ射线进行全身照射后的小鼠,剂量率为0.84 Gy/min。(1)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爬行实验:将小鼠分为7.5 Gy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照射后0、2、4、8、12、24、48、72 h收集尿液;(2)不同剂量照射后的爬行实验:将小鼠分为2、4、6 Gy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照射后24 h收集尿液。(3)时间与剂量之间的正交实验:将小鼠分为2、4、6 Gy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照射后4、8、24 h收集尿液。(4)风扇实验和加热实验:将小鼠分为7.5 Gy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于照射后24 h收集尿液,分别将尿液用风扇吹风和加热后进行爬行实验。线虫培养至L3幼虫期,将其分别和每组小鼠的尿液滴至培养皿的不同区域,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每个区域中线虫的百分数。2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 结果 (1)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爬行实验:7.5 Gy照射后8 h时线虫开始出现聚集,与对照组相比,照射组在照射后8、12、24、48、72 h时线虫的百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73~67.518,均P<0.01)。(2)不同剂量照射后的爬行实验:与对照组相比,2、4、6 Gy照射组区域线虫的百分数均增加[(29.33±5.79)%对(69.58±7.00)%、(11.58±3.60)%对(84.42±5.55)%、(9.08±2.19)%对(88.58±3.4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55、30.320、51.463,均P<0.001)。(3)时间与剂量之间的正交实验:在照射后8、24 h,2、4、6 Gy照射组小鼠尿液的线虫百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628~133.349,均P<0.001)。(4)风扇实验和加热实验:风扇实验结果显示,照射组和对照组的线虫百分数均增多,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0,P>0.05);加热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尿液加热前后整体重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0±0.028) g对(1.051±0.026) g,t=11.814,P<0.001],照射组和对照组的线虫百分数均增多,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5,P>0.05)。 结论 线虫对照射后小鼠尿液中挥发性代谢物具有趋向性,且可辨别低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IRM-2小鼠再生障碍性贫血(AA)实验动物模型, 并检测其血液及相关免疫学指标。 方法 IRM-2小鼠经137Cs γ射线6 Gy照射后, 输入DBA/2小鼠的胸腺细胞, 建成免疫介导型AA模型。实验分3组, 即对照组、照射组和AA模型组, 于照射后第15天检测小鼠的血常规和免疫学指标。 结果 IRM-2小鼠AA模型组外周血WBC、RBC、骨髓有核细胞数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38±0.53)×109/L、(8.22±0.21)×1012/L、(7.14±1.19)×106/股骨和(50.2±8.9)‰, 均低于对照组[(8.23±0.41)×109/L、(10.24±0.91)×1012/L、(16.5±1.61)×106/股骨和(76.2±9.7)‰]; IRM-2小鼠AA模型组免疫学指标中CD4+细胞比例[(8.91±2.55)%]低于对照组[(16.14±3.09)%], CD8+细胞比例[(13.55±2.12)%]高于对照组[(6.83±1.14)%]。IRM-2小鼠AA模型组外周血及免疫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IRM-2小鼠AA动物模型的建立, 对AA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3种调强放疗技术在早期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腺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2例早期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女性患者,年龄32~50(42.4±6.8)岁。分别设计基于固定角度适形调强放疗的混合调强(3DCRT+IMRT)、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混合调强(3DCRT+VMAT)和切线弧容积旋转调强放疗计划(t-VMAT),并比较3种放疗计划的计划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参数以及治疗效率的差异。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结果 3种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受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3DCRT+IMRT和t-VMAT两种计划相比,3DCRT+VMAT的靶区剂量学指标适形性指数(0.84±0.05对0.74±0.06对0.79±0.06)和均匀性指数(0.10±0.03对0.14±0.03对0.13±0.03)最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1~6.47,均P<0.05);3DCRT+IMRT对患侧(左)肺的V5[(35.92±8.01)%对(49.33±12.05)%对(60.58±12.94)%]、V10[(25.50±6.91)%对(26.92±7.23)%对(41.25±10.37)%]、Dmean[(10.14±2.43)Gy对(11.07±2.88)Gy对(14.52±3.32)Gy]和健侧(右)肺的V5[(0.50±1.45)%对(2.17±3.76)%对(3.00±4.94)%]、Dmean[(0.55±0.21)Gy对(1.79±0.58)Gy对1.75±0.70)Gy]及健侧(右)乳腺的V5[(0.17±0.58)%对(1.92±4.10)%对(8.25±8.61)%]、Dmean[(0.86±0.38)%对(1.65±0.45)%对(2.46±0.86)%]的保护最好。3DCRT+VMAT的心脏V30[(4.50±2.88)%对(5.00±3.25)%对(8.42±2.78)%]、V40[(2.50±2.11)%对(3.25±2.53)%对(4.58±2.07)%]明显优于3DCRT+IMRT和t-VMAT,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11~3.45,均P<0.05)。3DCRT+IMRT的平均机器跳数最小(280.90±52.18),t-VMAT的治疗时间最短。 结论 3DCRT+IMRT在低剂量区(<20 Gy)对健侧肺、患侧肺,健侧乳腺等危及器官的保护比较好,3DCRT+VMAT在提高靶区的均匀性和适形性方面有明显优势,且在高剂量区(>20 Gy)对患侧肺及心脏保护更好,t-VMAT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疗效率和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建立Treg抑制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C57BL/6小鼠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免疫球蛋白G(IgG)组和照射+CD25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给予单次20 Gy X射线全胸照射,照射+IgG组和照射+CD25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IgG抗体和CD25抗体。分别于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各处死小鼠6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Foxp3:叉头样转录因子3)的百分比以鉴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神经纤毛蛋白1(NRP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拍照并观察每组小鼠皮肤的损伤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17A、干扰素γ(IFN-γ)、IL-2和IL-4的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1.73±0.04)%、(2.13±0.15)%]均较空白对照组[(1.14±0.02)%、(1.70±0.06)%] 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80、?4.545,P=0.000、0.010),抑制Treg后,第4周和第8周时照射+CD25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0.72±0.14)%、(0.27±0.02)%]均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6、37.538,均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NRP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41、?9.127,均P=0.000)。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的百分比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而照射+CD25组CD25+NRP1+Treg百分比均较单纯照射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6、14.457,P=0.001、0.000)。观察小鼠皮肤损伤程度后发现,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皮肤损伤严重,而照射+CD25组小鼠照射后第4周时皮肤基本完好,第8周时出现脱毛脱皮。病理学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照射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壁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而照射+CD25组小鼠的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壁纤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照射后第4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IL-17A和IL-4的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92、?15.796,P=0.001、0.000),照射后第8周,TGF-β1和IL-17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2、?7.167,P=0.000、0.002),IL-2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IFN-γ水平在第4周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93,P=0.000),第8周时下降;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CD25组小鼠TGF-β1和IL-17A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t=6.037、4.524、5.496、4.772,均P=0.000),IFN-γ水平升高(t=?7.006、?12.565,P=0.002、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L-2和IL-4水平在第4周时均降低,第8周时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6、?9.090、8.833、?7.191,均P=0.000)。 结论 放射性肺损伤小鼠的肺组织中出现Treg分化,并增强分泌TGF-β1促炎因子,同时干扰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平衡来促进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成骨细胞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系统及血管恢复的影响.方法 取18只雄性BALB/c小鼠股骨制备成骨细胞,其余42只小鼠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成骨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3组.健康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成骨细胞组和生理盐水组小鼠于6.0 Gy 60 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后,分别经尾静脉输入成骨细胞(2×106个/只)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于照射后第7、14和21天计数小鼠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并作骨髓组织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比,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微血管密度.结果 照射后第7、14和21天成骨细胞组小鼠外周血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计数,骨髓单个核细胞中CD34+细胞百分比,骨髓组织造血面积及骨髓微血管密度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t=2.46~64.51,P<0.05).结论 成骨细胞能促进放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系统及血管的恢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osteoblasts on the recovery of hematopoiesis and angiogenesis in acute irradiation injury mice.Methods The femurs of 18 male BALB/c mice were used to prepare the bone marrow osteoblasts, and the rest mice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s normal group, saline group and osteoblast group.The mice in normal group received no treatment, and the other two groups were received 6.0 Gy 60Co γ-ray irradiation.After irradiation each mouse of osteoblast group was administered with 2 × 106 osteoblasts through tail vein injection, and equal volume saline was given to each mouse of saline group by the same way.The following factors were measured at 7, 14, 21 d after irradiation, they were the counts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and 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 ( BMMNC ) , the percentage of CD34 + cells in BMMNC, the histology changes and micro vascular density (MVD) of bone marrow tissue.Results The counts of peripheral blood cells, BMMNC and hematopoietic tissue area in osteoblas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aline group.The percentage of CD34 + cells in BMMNC and the MVD of bone marrow in osteoblast group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in saline group at 7, 14, 21 d after irradiation ( t = 2.46 - 64.51, P < 0.05 ).Conclusions Osteoblasts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hematopoiesis and angiogenesis in mice after acute irradiation injur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MT组、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另设正常组。分别于BMT后7、14、21和28d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3、7、10、14、21和28d检测骨髓组织学变化。结臬联合移植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较川芎嗪组恢复快,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外周血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恢复均较单纯BMT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